正文

王金璐的“吃燒餅”

菊圃掇英錄 作者:翁偶虹 著,張景山 編


王金璐的“吃燒餅”

現(xiàn)在能在臺上演純粹楊派武戲者,當(dāng)屬王金璐,他的《挑華車》《長坂坡》《戰(zhàn)宛城》《連環(huán)套》《蠟廟》等久負(fù)盛譽。他還有黃派武生戲《獨木關(guān)》《銅網(wǎng)陣》《洗浮山》《巴駱和》等。他亦能演《清風(fēng)亭》的老旦賀氏,紅生戲《走麥城》《古城會》,徽調(diào)戲《徐策跑城》《掃松下書》。1942年中華戲校校友消夏大會中,他反串過《刺巴杰》的胡理,后又在《溪皇莊》中反串過花驢賈亮……無論本工、應(yīng)工或反串,演來極盡精湛之能事。其藝之博,與其說是一專多能,毋寧說是多專兼能。他之所以有此造詣,與他的天才橫溢、素養(yǎng)淵厚、見解精辟、手段恣肆分不開。他雙眸炯炯,阿堵傳神,不只臉上有戲,渾身上下都能展現(xiàn)出劇中人物的內(nèi)在情感和外在美感。他演《鴛鴦淚》的王四公,打周仁時的憤、恨、愧、悔,從眼神直貫棍尖。《美人魚》的倫貴福,不僅把??艿膬春萁器?,演來如鷹瞵鶚視;而假扮皇帝局騙妙華三寶時的虛情假意,也能演出扇子小生的溫存意境。

1943年,金少山赴津,約王合作。由于《連環(huán)套》中的一個細(xì)節(jié),驚動了金少山。在“拜山”進(jìn)寨時,竇爾敦念道“你我就挽手而行”,隨即杵臂勁下,抓著黃天霸的腕子,試他膂力。這個動作,與金少山合作多年的周瑞安是用足力氣,驟然向上直拒。而金璐卻是斜眸睨竇,徐徐用力上拒。金少山知道這是楊小樓的路子,也相應(yīng)地徐徐抬臂,同時漫展笑顏,金璐更相應(yīng)地笑臉微綻,表現(xiàn)出心照不宣的暗中角力。隨之金少山笑容可掬地頻頻頷首,念著“請!請!請!”然后拉下。從此,金少山對于金璐的藝術(shù),逢人說項。遇到他調(diào)劑勞逸,間演“歇工戲”的時候,輒請金璐主演《古城會》,自己配演張飛。當(dāng)然,得此黑金剛似的張三爺,前輝后映,金璐演得更精彩了。他們還合演過《白龍關(guān)》《下河?xùn)|》,金飾歐陽方,王飾呼延壽廷。金少山以為這是一出武老生戲,金璐不會有什么出色的用武之地,哪知在“誣陷”一場,歐陽方念道:“某與白龍交戰(zhàn),乃是佯輸詐敗,他不追來,還則罷了;他若追來,某就是這一槍,定能成功。哪知被你這無用的先行,壞了某家的大事,哪里容得,推出斬了!”金璐迎著這段念白的尾音,高高縱起,來了個“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屁股座子,博得滿堂彩聲,更使少山驚異折服。實則金璐與當(dāng)時的名凈,除郝壽臣已留須輟演外,都合作過。這些名凈如侯喜瑞、裘盛戎、袁世海等,對于金璐,無不揄揚有加。

1947年,焦菊隱創(chuàng)辦藝術(shù)館,組織校友劇團,首排歐陽予倩的《桃花扇》,金璐飾演的楊龍友這個人物,既是翰墨苑中的名士,又是風(fēng)月場中的里手,書卷氣與江湖氣沆瀣一身,兩面派與利祿派交織五內(nèi),頗有些粵劇“丑生”的風(fēng)格。此時金璐涉世已廣,閱歷已深,他從生活體驗中,運用行云流水的表演手段,刻畫這個典型人物,淋漓盡致。尤以“逃難”一場,他斜戴著學(xué)士巾,差(讀如“參差”的“差”)起黑三的邊髯,臉罩油彩,步法顛躓,遇到了秦淮名妓鄭妥娘(李金鴻飾),妥娘以犀利的口吻,諷刺他那窮途末路、饑寒交加的狼狽相。最后高高地舉起一個燒餅,問:“楊老爺您餓不餓呀?我這里還有個您向來不屑一吃的燒餅!”此時金璐臉上,似哭似笑,似倨似愧;足欲前而又止,手欲拿而又停,那張開的五指,就像小孩兒學(xué)“抓撓兒”似的微微顫動。同時嘴角蠕動,仿佛饞涎已滴而又咽。真是個絕妙的表演。

《美人魚》王金璐飾倫貴福、李玉茹飾妙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