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格律詩種類及其平仄格式和規(guī)則

格律詩寫作自學教程 作者:楊祥雨 著


第三章 格律詩種類及其平仄格式和規(guī)則

第6講 五言絕句的平仄格式和規(guī)則

◎學習目標:五言絕句的平仄規(guī)則

◎學習重點:五言絕句的構成

◎學習方法:用粘對規(guī)律,學格式推導

初學格律,由簡到繁,始于五言絕句。五絕,因定格僅為四句,每句五字,故名。要認識五言絕句的平仄規(guī)律,必須弄清楚平仄的基本概念。

平仄

古代漢語存在著聲調的差別,直到齊、梁時代周颙、沈約等對它才有個清楚的認識。他們有意識地把它應用到文學作品里,于是我國文學作品的聲調越來越講究了。文體也增加了,如近體詩就是。

“平仄”是古四聲的再分類。古人把平、上、去、入四個聲調分成兩類,叫做平仄,平就是平聲,仄聲是上、去、入三聲的總稱。仄,按字義解釋,就是不平的意思,故有前人說,仄就是側,就是不平,它和平是彼此對立的。

普通話四聲來源于古四聲,如果也按“平、仄”分類,則陰平、陽平是“平”,上聲、去聲是“仄”。普通話沒有入聲。古入聲分歸在陰、陽、上、去中,因此,普通話陰平、陽平中的古入聲字也應該是“仄”聲。例如:

東(dōng)《詩韻》是平聲(古平聲)

董(dǒng)《詩韻》是仄聲(古上聲)

送(sòng)《詩韻》是仄聲(古去聲)

屋(wū)《詩韻》是仄聲(古入聲)

竹(zhú)《詩韻》是仄聲(古入聲)

“屋”、“竹”兩字雖然普通話是陰平和陽平,但仍應屬仄聲字。

四聲在調值上各有高低升降的不同特點。在詩句里能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安排平、仄,就可充分表現出聲調的變化諧協(xié),形成語言抑揚頓挫的音樂美。我國自齊、梁時代以來不論是對聯、駢文、詩詞曲都講求平仄。唐宋以來的格律詩尤其注重平仄。

五言絕句的平仄

五言絕句的平仄要領:平仄相間。所說的平仄相間,不是逐字一平一仄地排列,而是在節(jié)奏點上搭配平仄。什么是節(jié)奏點呢?簡而言之,句中逢雙數的字是節(jié)奏點,末字暫不管它。

例如,該句的第二字為平聲,第四字就要仄聲;反之,如該句的第二字為仄聲,第四字就要平聲。例如:

勞勞亭

李白

天下(仄)傷心(平)處,

勞勞(平)送客(仄)亭tíng。

春風(平)知別(仄)苦,

不遣(仄)柳條(平)青qīng。

總之,平仄是本句內部的聲調關系,以兩字為一節(jié)奏點,平仄交替,以求得聲調的抑揚頓挫。五絕的平仄,可以看成是在“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的基礎上再加上一個音節(jié)形成的:

(1)仄仄—平平—仄(2)平平—仄仄—平

(3)平平—平—仄仄(4)仄仄—仄—平平

這(1)(2)(3)(4)四種句式便是五言絕句的基本句式。這四種句式可以稱為近體詩的四種基本句式。七言的近體詩不過是在前面加上相反的平仄:(1)平平+仄仄平平仄(2)仄仄+平平仄仄平(3)仄仄+平平平仄仄(4)平平+仄仄仄平平

粘對

律詩的平仄有“粘對”的規(guī)則。

對,就是平對仄,仄對平。同一聯內兩句的平仄要相反,這叫“對”。如李白詩《勞勞亭》首聯中的第一句“下”字仄聲對第二句的“勞”字平聲;尾聯中的出句“風”字平聲對對句“遣”字仄聲。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聯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聯對句第二字相一致,這叫做“粘”。具體來說,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試看李白的《勞勞亭》,第二句“勞”字平聲,第三句“風”字跟著也是平聲。五言絕句的粘對規(guī)律用例歸納:

天下(仄)傷心處,

〉對

勞勞(平)送客亭。

〉粘

春風(平)知別苦,

〉對

不遣(仄)柳條青。

總之,粘對是句與句之間的聲調關系。“對”指本聯內部兩句,“粘”指相鄰兩聯的鄰句,前者平仄相反,后者平仄相同。這樣做的好處,能使聲調變化多樣,可以避免句式的雷同,因而失對失粘就成了律詩的大忌。

“仄起”和“平起”

所謂“仄起”“平起”,是指詩中第一句第二個字是仄聲或平聲(兩個音節(jié)是一個單位,以后一個為重點),仄起,全首的平仄排列是一種形式;平起,全首的平仄排列是另一種形式。

五言絕句基本格式的構成

平仄,這是五言絕句中最重要的因素。我們講詩的格律,主要就是講平仄。五言絕句的平仄,上面談到了,只有四個類型,而這四個類型可以構成兩聯。即是基本格式之一:

五絕(1)第一句仄起不入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宮詞

張祜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nián。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qián。

這第一種格式是五言絕句里最基本的格式。這個格式共四句,它的每一句都可以做首句。每換一種首句就是一種新的格式。由這四句的錯綜變化,可以構成五言絕句的其他三種格式。

例如,以基本格式中的第二句“平平仄仄平”作為首句,那么,下一句必須與之相“對”,又必須以平聲字結尾以便押韻的,那就只能選“仄仄仄平平”。第三句必須與第二句相“粘”,又必須以仄聲字結尾,那就只能選“仄仄平平仄”。第四句要與第三句相“對”,又必須以平聲字結尾,那就只能選“平平仄仄平”。這樣就產生了第二種格式:

五絕(2)第一句平起入韻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遠閨人贈

王涯

花明綺陌春chūn,柳拂御溝新xīn。

為報遼陽客,流光不待人rén。

以基本格式中的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作為首句,使用粘對規(guī)律推導出第三種格式:

五絕(3)第一句平起不入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聽箏

李端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qián。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xián。

同樣,如以基本格式中的第四句作首句,運用粘對規(guī)律又可以推導出第四種格式:

五絕(4)第一句仄起入韻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秋日湖上

薛瑩

落日五湖游yóu,煙波處處愁chóu。

浮沉千古事,誰與問東流liú。

歸結與知識拓展

五言絕句的平仄格式和規(guī)則有四條:

1.一聯之中,平仄相對。對,就是平對仄,仄對平。五絕的“對”,只有兩種形式,即:

(1)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兩聯之間,上聯對句必須與下聯出句平仄相粘。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下聯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同上聯對句第二字一致?!罢场钡囊?guī)則是很嚴格的。

3.每句的平仄是相重的,又是相間的。相重相間交替使用,構成了近體詩長短升降的節(jié)奏。五言每句三個節(jié)奏,如: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4.五言律絕,四句二韻或三韻。平仄定格凡四式。

認識了五言絕句的平仄規(guī)則,有人會提出新問題:憑什么來分平仄兩大類呢?因為平聲是沒有升降的,而其他三聲是有升降的(入聲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較短的,這樣,它們就形成了兩大類型。如果讓這兩類聲調在律詩中交錯著,那就能使聲調多樣化,而不至于單調。古人所謂“聲調鏗鏘”,雖然有許多講究,但是平仄諧和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平仄在詩詞中又是怎樣交錯著的呢?我們可以概括為兩句話: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平仄在對句中是對立的。這種平仄規(guī)則在律詩中表現得特別明顯。

明白粘對的道理,可以幫助我們推導律詩的各種格式和記憶近體詩的平仄格式。

第7講 七言絕句的平仄格式和規(guī)則

◎學習目標:認識七言絕句的平仄

◎學習重點:掌握七絕的平仄格律

◎學習方法:結合例詩,認真領會

上一講,我們學習了五言絕句的平仄格律,按照知識面由簡而繁的擴展思路和循序漸進的學習規(guī)律,接下來重點講述七言絕句的平仄格律,自然是水到渠成和順風吹火之事了。

七言絕句的構成

將五言絕句擴展就成了七言絕句。試想想,如何擴展呢?擴展的辦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個兩字的頭。仄上加平,平上加仄。請看下面的對照表:

(1)平仄腳

五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注釋

“**”表示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個兩字的頭。

(2)仄平腳

五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腳

五言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七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腳

五言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言絕句的平仄也只有四個類型,這四個類型也可以構成兩聯,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這兩聯的平仄錯綜變化,可以構成七律的四種平仄格式。這個留在后面去講。

七言絕句的平仄格律

(1)第一句平起不入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憶揚州

徐凝

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長易覺愁chóu。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zhōu。

(2)第一句仄起入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春宮怨

王昌齡

昨夜風開露井桃táo,未央前殿月輪高gāo。

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páo。

(3)第一句仄起不入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tiān。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chuán。

(4)第一句平起入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涼州曲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bēi,欲飲琵琶馬上催cuī。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huí。

歸結與知識拓展

七言絕句的平仄規(guī)則有四條:

1.一聯之中,平仄相對。對,就是平對仄,仄對平。七絕的“對”,只有兩種形式,即:

(1)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果首句入韻,則首聯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對立的。例如,王昌齡《春宮怨》“昨夜風開露井桃”(仄仄平平仄仄平)與“未央前殿月輪高”(平平仄仄仄平平)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對立的。我們在寫作實踐中這是值得注意的。

2.兩聯之間,上聯的對句必須與下聯的出句平仄相粘。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下聯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同上聯對句第二字一致。如王翰《涼州曲》第二句的第二字“飲”是仄聲,第三句的第二字“臥”跟著也是仄聲。杜甫《絕句》第二句“行”字平聲,第三句“含”字跟著也是平聲。

3.每句的平仄是相重的,又是相間的。相重相間交替用。七言絕句每句四個節(jié)奏,如: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4.七言絕句又稱七言律絕。四句二韻或三韻。平仄定格凡四式。

第8講 五律的平仄格律

◎學習目標:學習律詩的平仄格律

◎學習重點:認識五律的平仄格律

◎學習方法:按圖索驥,逐一領會

平仄是詩格律的重要組成部分。格律中強調平仄,是為了使詩句抑揚錯落,有音律和諧美。為了說明平仄格律,先說明一個基礎常識律詩的構成。

律詩的構成

無論是五律或七律,律詩一般由八句構成的,每兩句為一聯。八句中第一、二句是“首聯”,第三、四句是“頷聯”,第五、六句是“頸聯”,第七、八句為“尾聯”。每一聯中的上一句是“出句”,下一句叫“對句”。四聯中,頷聯和頸聯必須用對仗。

如下面的這首五律所示,律詩的韻律、平仄、對仗等都在其中: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出句仄仄平平仄

首聯〈

城春草木深?!瓕淦狡截曝破?/p>

感時花濺淚,……出句仄平平仄仄

頷聯〈〉對仗

恨別鳥驚心?!瓕湄曝曝破狡?/p>

烽火連三月,……出句平仄平平仄

頸聯〈〉對仗

家書抵萬金?!瓕淦狡截曝破?/p>

白頭搔更短,……出句仄平平仄仄

尾聯〈

渾欲不勝簪?!瓕淦截曝破狡?/p>

五律的平仄格律

平仄,這是律詩中最重要的因素。律詩的平仄規(guī)則,一直應用到后代的詞曲。我們講律詩的格律,主要就是講平仄。五律的平仄,有四個類型,這四個類型可以構成兩聯。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由上面二聯完全可以聯想得出,律詩,專就格式說,不過是絕句的重疊(第一句入韻的例外,第五句要換為仄腳)。為了按圖索驥,容易記憶,不差累黍也寫出,現在我們一起動手,將五律四種格式,使用粘對規(guī)律逐一地推導出來。

先從“仄仄平平仄”開始,依此類推?;就品ㄊ沁@樣的:

例如,以四個類型中的第一類“仄仄平平仄”作為首句,那么,下一句必須與之相對,又必須以平聲字結尾以便押韻的,那就只能選“平平仄仄平”。第三句必須與第二句相粘,而又必須以仄聲字結尾的,那就只能選“平平平仄仄”。第四句要與第三句相對,而又必須以平聲字結尾押韻的,那只能選“仄仄仄平平”。第五句必須與第四句相粘,又必須以仄聲結尾的,那只能選“仄仄平平仄”。第六句必須與第五句相對,又必須以平聲字結尾押韻的,那只能選“平平仄仄平”。第七句必須與第六句相粘,而又必須以仄聲結尾的,那只能選“平平平仄仄”。第八句必須與第七句相對,又必須以平聲字結尾押韻的,那只能選“仄仄仄平平”。這樣就推出了第一種五律平仄格式了,即下面的第一句仄起不入韻式之格式:

(1)第一句仄起不入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qián。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xuán。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nián。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biān。

使用粘對規(guī)律推導法,同樣可以推出下面的第二種、第三種和第四種五律格式。

(2)第一句平起不入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chéng。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zhēng。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qíng。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míng。

(3)第一句平起入韻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風雨

李商隱

凄涼寶劍篇piān,羈泊欲窮年nián。

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xián。

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yuán。

心斷新豐酒,消愁又幾千qiān。

(4)第一句仄起入韻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杜審言

獨有宦游人rén,偏驚物候新xīn。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chūn。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pín。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jīn。

五律歸結

五律,五言律詩的省稱。八句四韻或五韻,一韻到底;平仄定格凡四式。

第9講 七律的平仄格律及律詩格式十六種

◎學習目標:認識七律的平仄格律;復習近體詩的基本格式

◎學習重點:七律的平仄格律

◎學習方法:精讀與識記結合,掌握格式的推導方法

我們作了五律平仄格律的探究,接下來作七律平仄格律的學習和探求。然后,將律詩的基本格式作一個歸總。遵循由點到面、回顧總結的學習順序,“格律”的廬山真面目便歷歷銘記在心了。

七律的平仄格律

七律,七言律詩的省稱。八句四韻或五韻,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七律與五律一樣,專就格式而言,不過也是絕句的重疊。七律也是四種格式。

(1)第一句仄起入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2)第一句平起入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晚次鄂州

盧綸

云開遠近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

舊業(yè)已隨征戰(zhàn)盡,更堪江上鼓鼙聲。

(3)第一句平起不入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成戍,南浦清江萬里橋。

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4)第一句仄起不入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閣夜

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千家聞戰(zhàn)伐,夷歌幾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注釋

注:仄起,指第一句第二字為仄聲;平起,指第一句第二字為平聲。

近體詩格式,凡十六種

平表示可仄,仄表示可平

五言絕句:

(1)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2)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七言絕句:

(1)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2)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3)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4)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五言律詩:

(1)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2)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詩:

(1)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2)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3)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4)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第10講 六言絕句常識

◎學習目標:明白六言絕句也是近體詩之一

◎學習重點:了解六言絕句格律

◎學習方法:自學,與五言、七言絕句對比同異

六言絕句乃非重點討論內容,把它放置本篇末學習。

六言絕句

每句六個字的絕句即是六言絕句。它屬近體詩的范疇。六言絕句,有嚴格的格律要求。

詩體格律

六絕,每句字數相等,平仄相對,一詩四句,偶數句入韻,一韻到底。并有六律,平仄相對,偶數句入韻,一詩八句,中間兩聯對仗。主要使用以下三個句式進行組合: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一聯慣用對仗,可不對,有時兩聯全用對仗。

常見體

〔平聲韻〕絕句押平聲韻

A.仄起首句不押韻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對仗)。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韻)。

B.仄起首句押韻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韻),平平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韻)。

C.平起首句不押韻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韻)(對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D.平起首句押韻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平(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仄聲韻〕絕句押仄聲韻

A.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韻)。

B.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韻),平平仄仄平仄(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韻)。

六絕例詩

春景

李白

門對鶴溪流水,云連雁宕仙家。

誰解幽人幽意,慣看山鳥山花。

田園樂

王維

萋萋芳草春綠,落落長松夏寒。

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

江南

王建

青草池邊草色,飛猿嶺上猿聲。

萬里湘江客到,有風有雨人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