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跨越激情的騷動

前言后語 作者:王光明 著


跨越激情的騷動

——《命運中的邂逅》序

散文詩集《命運中的邂逅》就要出版了,作者黃橙極懇切地希望我為其寫個序言。這使我既高興又有些許遲疑。高興的是,由于現(xiàn)代人情感和意識對適合它們的形式、技巧的召喚和尋找,由于中國散文詩學會殫精竭慮的推動,散文詩這一現(xiàn)代文體正越來越多地為人們所欣賞、所接受、所實踐,越來越多的青年作者帶著藝術探索的激情,沖破了過去比較單一、狹隘的感受方式和表現(xiàn)技巧,豐富和更新了散文詩的美感和觀念,為它的發(fā)展探索了新的可能性?!睹\中的邂逅》也肯定是一本有著廣大讀者,并會特別為那些初涉人世、情竇初開,騷動著青春激情與迷惘的青年人所鐘愛的書。那么,這樣一本必將在許多青年讀者中引起回響與共鳴的書,還需要我在這里多嘴饒舌嗎?我從來認為,序言的作者不過是一本書籍的讀者之一,他可能不是感覺最差、智商最低的讀者,然而絕不意味著比別的讀者高明。真正的藝術欣賞只依靠欣賞者的經(jīng)驗與感覺,從不需要別人的宣講和注釋。

然而黃橙也有他堅持的道理,或許也是“命運中的邂逅”吧,散文詩曾那么深情地撫慰過我并激發(fā)了我批評的興趣。當然,黃橙的這本《命運中的邂逅》,所表現(xiàn)的并不是個人命運中某種偶然而又必然的選擇,而是人生旅程中人人都經(jīng)歷過的青春期的情感與追求。黃橙今年才二十六歲,我不知道他近一兩年的生活是不是經(jīng)歷過初戀的騷擾,但作品中那“心律跳迪斯科”“高明的中醫(yī)也會誤診”“美麗的錯誤時常發(fā)生”的感受,確是非愛情的經(jīng)驗莫屬的。

一種姹紫千紅的初戀季節(jié)騷動不安的情緒波流的回旋,它的激情和幻想,歡樂與憂郁,它的朦朧的夢境和羅曼蒂克的憧憬,失望后的心煩意亂和冷靜之后的反省,等等,把這一切經(jīng)驗與感受訴之于有聲有色的文字,并小心謹慎地安置在散文詩的形式、結構中,這就是黃橙的《命運中的邂逅》。這種任何一顆年輕易感的心都經(jīng)歷過的,又常常是許多年輕人難以表達出來的感受,想象和文字又這樣的瑰麗鮮亮、生動親切,在大多數(shù)青年人讀來,誰不涌起一種投胃口的“甜蜜”感?當然,不僅僅是初戀的經(jīng)驗與情感,還有對這種經(jīng)驗的理性思考,以及始終不忘的對于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探尋,它們促使著人們跨越這情感騷動的季節(jié),“開始認識自己的名字一筆一畫的構造是什么建筑,真正獨立思索和感知人字一撇一捺中的深刻意味”——這時候,作者的散文詩又具備了某些哲理的特點。這些哲理是從初戀經(jīng)驗中自然生成的,直接易懂,因而也正好適合了生存在愛的迷惘和人生困惑之中的青年的心理希求。

毫無疑問,這樣完全忠實于自己青春的經(jīng)驗與情感、沉思與醒悟的散文詩,在當代散文詩園地是不多見的,倒是更多地體現(xiàn)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焦菊隱、朱大枬、何其芳等人的散文詩作風。當然不是那種作風的再版,而是一種有選擇、有揚棄的承繼:沒有他們那種虛空、孤獨和寂寞感,卻有更灑脫的告別與更明確的追求。因而不僅僅是生活特點、事件、場景等外在的不同,而是經(jīng)驗的質和內(nèi)在情調上的差異?!睹\中的邂逅》是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它通過青春期一段自我的情感經(jīng)驗,折射了當代青年騷動不寧的情緒與追求。只是,在我看來,這本散文詩集中的情感經(jīng)驗,恐怕還不能算是很深刻的情感經(jīng)驗。其中不期而至的內(nèi)心騷動,與其說是命運的,不如說是人生歷程中一種必然現(xiàn)象。通過某種獨特經(jīng)驗的窗口,窺視到命運和人生真質的,那是魯迅、波德萊爾、屠格涅夫的散文詩,這不是《命運中的邂逅》所達到了的,而是作者所應努力追求的。不知作者、讀者以為然否?

(1989年9月)

(黃橙著《命運中的邂逅》,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