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永生傷害,一次零分壞體驗

三毛傳 作者:沈念 著


永生傷害,一次零分壞體驗

三毛從小熱愛讀書,可她始終不喜歡學校的刻板教育,那一門門沉重煩瑣的功課,令她感到人生是艱難的。升入四年級,競爭激烈的升學考試將三毛推向了一個以分數(shù)論成敗的戰(zhàn)場,三毛這樣寫道:“回想起小學四年級以后的日子,便有如進入了一層一層安靜的重霧,濃密的悶霧里,甚而沒有港口傳來的船笛聲。那時幾束黃燈偶爾沖破大氣而帶來的一種朦朧,照著鬼影般一團團重疊的小孩,孩子們留著后頸被剃青的西瓜皮發(fā)型,一群幾近半盲的瞎子,伸著手在幽暗中摸索,摸一些并不知名的東西。”

“一群幾近半盲的瞎子,伸著手在幽暗中摸索,摸一些并不知名的東西”是三毛對四年級生涯甚至整個學生生涯最直觀有力的概括。她雖不喜歡考場,卻仍是懂事的孩子。憑借聰明的頭腦,胸中積累的智慧,她一路過關(guān)斬將,最終考入當時臺灣最好的省女中。家人為此都感到開心,卻絲毫沒有發(fā)現(xiàn)三毛內(nèi)心深處的失落。她不愿離開快樂的童年,但如果可以,誰不愿永遠停留在玩耍是天職的當初。

如果能主動敞開心扉,找父母交流這些沉重的心事,也許三毛就不會越發(fā)孤獨。遺憾的是,她沒有這樣做,而是繼續(xù)裝著只屬于自己的心事,獨自走在人生的旅途。為祝賀她成功考入好學校,她的老師特意在筆記本的扉頁留下“陳平同學,前途光明”八個大字。或許其他同學或者父母看到這樣沉甸甸的有些“一語定終生”的祝福,會感到滿足或是光榮,可那短短一行字對三毛來說,卻好像是頭上的兩座大山,壓得她不能喘息。

渴望自由的三毛,就這樣被命運擺布著,從此變成一個乘坐公車、被擠在人群中上下課的中學生。她不再有隨意奔跑在田間的機會,也無法任性地接觸和贊美大自然,在人潮洶涌中,那一張張麻木的臉龐,成為她不得不面對的新生活。孤獨和寂寞,又一次侵襲她的生命,在她原本豐富的精神花園里,留下一道不可治愈的傷痕。

與過去的校園相比,新學校更大更明亮,可對三毛來說,卻也更苦更暗淡。幸運的是,在這令她感到密不透風的巨大包裹中,還有她最喜愛的作文課。不幸的是,三毛的其他功課并不是很理想。在初二的一次月考中,三毛有四門科目不及格,這讓自尊心一向很強的她很難堪,為了提高總成績,三毛帶著一股不服輸?shù)膭蓬^,猛磕數(shù)理化。事實證明,她的汗水沒有白留,經(jīng)過努力,三毛進步神速,在隨后的幾場考試里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悲哀的是,對她用努力換來的成績,老師選擇不相信。一天,剛下課的三毛被數(shù)學老師叫進了辦公室。她剛進去,老師就隨手將一張初三學生的試卷丟到她面前:“就在這里做給我看?!?/p>

三毛瞥了一眼,立馬明白老師這是有意難為她,但她仍有禮貌地回答:“對不起,我不會做?!笔肓?,老師并未就此善罷甘休?!澳阆然亟淌胰グ?。”老師淡淡地說。令三毛沒想到的是,幾分鐘后,老師會當著全體同學的面,徹底擊碎自己的心。

上課鈴敲響之后,老師來到講臺前,對大家說:“我們班里有位愛吃鴨蛋的同學,老師今天就要請她吃兩個。”說完,就拿起毛筆蘸滿墨汁來到三毛面前,對著她驚魂未定的眼神,在她的眼睛上畫了兩個又大又黑的圓圈。剎那間,教室里笑成一團,誰也沒有留心到,三毛這位被老師侮辱的孩子,已是心涼如水。

在那之后,素來就對上學感到厭惡的三毛,更加無從適應(yīng)學校的節(jié)奏。上學,像是一道枷鎖,狠狠地鎖住她對未來的期盼。因為弱小和膽怯,無助與孤獨,小小的三毛不能夠傷害任何人,于是只好傷害自己。

誰能夠想到,在大家都認為的原本應(yīng)是一片青蔥的大好年華,三毛只感覺到通體的冰冷。萬幸的是她還有一支筆,可以在紙上盡情抒發(fā)自己那無人理解的心境:“想到20歲是那么的遙遠,我猜我是活不到穿絲襪的年紀就要死了,那么漫長的等待,是一個沒有盡頭的隧道,四周沒有東西可以觸摸而只是灰色霧氣形成的隧道,而我一直踩空,沒有地方可以著力,我走不到那個20歲……”

“吃鴨蛋”事件后,三毛決定做回自己。她很努力地堅持著上課,卻會在走到教室前時,身體突然不受控制地暈倒在地。從那以后,三毛但凡是去上學,就會出現(xiàn)極強的心理障礙,最終使她連學校的大門也無法進入??吹脚畠喝绱?,三毛的父母一下慌了,這才意識到她生了病。

在父母關(guān)切的詢問下,三毛道出“吃鴨蛋”的事。說完,她閉上眼睛,準備接受故意逃學的懲罰。但父母并沒有為難她,而是告訴三毛先要專心養(yǎng)病。從那之后,三毛對上學始終充滿抗拒。多年后,母親繆進蘭提起女兒當初輟學的事情:“在我這個做母親的眼中,她非常平凡,不過是我的孩子而已,三毛是個純真的人,在她的世界里,不能忍受虛假,或許就是這點求真的個性,使她踏踏實實地活著。也許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夠完美,但是我們確知:她沒有逃避她的命運,她勇敢地面對人生。”

為了讓女兒更好地生活,父親很快到學校幫她辦理了輟學手續(xù)。對于一個學生來說,輟學是危險的,因為那將意味著你沒有能與社會要求相匹配的文憑,更重要的是無法獲取及時的知識,但為了讓女兒開心,父母愿意和她達成這次妥協(xié)。對人生任性的三毛能有這樣寬宏體諒的父母,是多么幸運啊。在《回聲》里,三毛回憶道:“沒有上學的日子持續(xù)了七年。對于一個少年來說,那造成了生長期的一個斷層。以后,那七年啊有如一種埋伏在身體里的病。一直到現(xiàn)在,仍然常常將自己禁錮反鎖在黑暗中,不想見任何人。當我寫到——小小的雙手,怎么用力也解不開是個壞小孩的死結(jié)那句話時,發(fā)覺自己竟然悄悄流淚。”

老師無意的捉弄毀了三毛的學生時代,但她依舊靠自己的努力,慢慢走出那片陰霾。我想,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