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子

賀瑞麟傳 作者:梁成琛,王慶猛 著


引子

南京中華門南面的雨花臺,在歷史上就是一個掩埋忠骨的地方?!澳铣陌侔耸?,多少樓臺煙雨中?!边@座守候在南京城南中華門外一公里處,本是佛家說法感動佛祖“天花紛紛墜,落花似雨飛”的佛壇圣地,有著“落花如雨”的傳說。1927年蔣介石發(fā)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這里卻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共產(chǎn)黨人和愛國志士最集中的殉難地,有不計其數(shù)的烈士倒在血泊之中。雨花臺就是這段厚重歷史的不朽見證。20世紀30年代,白色恐怖籠罩著中華大地的上空,在南京國民黨首都衛(wèi)戍司令部監(jiān)獄這個殺人魔窟,每逢周二、四、六,照例處決各類犯人,一天分三次執(zhí)行:黎明時分殺共產(chǎn)黨,上午殺軍事犯,下午2時殺其他犯人。

1928年10月6日,農(nóng)歷八月二十三日。

這一天,正處于一個殘陽如血的深秋,太多的殺戮、太多的丑陋與偉岸進行著鮮明的對比,注定了這是一個用血譜寫的日子。

1928年10月6日凌晨4時,天空尚是一種黎明前的黑暗,雨花臺就開始上演了另一幕“落花如雨”的故事。

一隊劊子手將賀瑞麟、孫津川、姚佐唐等人口塞毛巾,用黃包車押向雨花臺。

黃包車途經(jīng)南城崗(今雨花路)北山門巷口濮恒興鴨子店門口,劊子手按舊時殺人前舊俗,給他們喝斷頭酒。

這時,南寶塔根一帶的許多百姓聞訊都趕來看孫津川、姚佐唐、賀瑞麟等人最后一面。

孫津川趁劊子手拽下他口中的毛巾,大聲向群眾高喊:“殺了我一個,還有十個,殺了十個,還有百個,千千萬萬的革命者是殺不完的!”

年齡最小的賀瑞麟在一旁微笑著,向群眾點頭示意,并高喊:“十八年后又是一條好漢!”

劊子手趕緊拖著孫津川、賀瑞麟、姚佐唐等向雨花臺跑去。

此時,在通往雨花臺的道路兩旁,已經(jīng)站立著許多圍觀抑或為將亡者送行的人們,個個眼中噙著淚花。

劊子手見跟來的群眾太多,為防意外,還未到雨花臺刑場,就提前殺害了賀瑞麟、孫津川、姚佐唐。三個瘦弱的身軀倒在雨花臺下,化成了三枚血色的雨花石子,融入泥土。如血的朝霞投射在雨花臺上,在那沾滿鮮血的石塊之上映射出一抹血色。

賀瑞麟犧牲時才19歲。一個剛剛成年的年輕生命就這樣輕輕地消逝了,人們不禁為之惋惜!

賀瑞麟在南京人們的心目中是個到處飄蕩的少年,沒誰知道他的詳細情況,只知道在被捕前是個鐵道工人。他的家在哪里?他的家人會來為他收尸嗎?

雨兒輕輕飄,心兒似火燒。那是誰的淚在臉上輕輕繞?

逝者的鮮血在地上流淌,觀者的淚雨滴落在雨花石上。

蕭瑟的秋風(fēng)吹落片片秋葉,宛如朵朵落花。人們忽然想起了“落花如雨”的故事,只有默默地祈禱。散落的雨花石對血雨和淚雨的愛憐,就像滾滾的揚子江水,雖有萬千語,不知怎么去向逝去的靈魂表白。

嗨——你在哪兒?

嗨——我看不見那靈魂四處飄蕩的人!

如今人不見了,可英魂還在。直到有一天,人們的耳畔響起了一支沉重的曲子,伴隨著嗚咽的松濤聲聲:“我是一顆小小的石頭,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

啊,雨花石,“你的影子已看不清,我還在尋覓當(dāng)初你的笑容。千年以后繁華落幕,我還在風(fēng)雨之中為你等候……我還在雨(土)中為你等候!”

嗨——你在哪?

嗨——我看不見……

揮之不去的悲,卻猶如點點落花,顫栗搖曳于縹緲的煙雨之中。寂靜的從指間不知不覺流逝的流年,那些曾經(jīng)不能碰的傷口,那些曾經(jīng)重要卻可能今生再也不能相逢的人,都如花朵般綻放與凋零,都悄無聲息地去了。

夜?jié)u漸地來了,有人悄悄地來到刑場,將賀瑞麟和姚佐唐的軀體悄悄地掩埋了。于是,后面再趕來的人們看不見了逝者的軀體,看不見了雨花石的血色。眼前只有被先到的人們?yōu)槭耪咧鸬男⌒烆^,逝者如斯!

或許,有很多事,只要過去了,就注定會成為故事。

當(dāng)明天成為了今天,今天成了昨天,一切都會如煙云般消散,回憶刪去剩下的便是空洞的軀體,看街頭的繁華,流離的燈,秋夜里聆聽低婉的傾訴,炙熱的溫度在唇邊漸漸隱退,相逢的背面卻寫有離別的含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