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蘇門頭號弟子黃庭堅
說完了滿臉胡須卻喜歡嚶嚶嚶的秦觀,肯定有人會好奇:蘇門弟子是不是都這個畫風。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蘇門弟子里的另一位大佬——
黃庭堅與秦觀同屬蘇門弟子,人生軌跡也十分相似,但論性情,他和秦觀卻恰似硬幣的兩面:一個多愁善感;一個豁達超脫。
下面咱們就來看看黃庭堅是怎么個超脫法。
一、少年天才
黃庭堅是個神童,一本書讀個幾遍就能記住,堪稱人形自動掃描儀,而且他七歲就能寫詩,各位同學來品鑒一下:
牧童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壟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這首詩寫得好像看破紅塵一樣,你說這是七十歲的人寫的我都信。俗話說:七歲看老。黃庭堅的一生,就像他的這首詩一樣,就兩個字:超脫。
據(jù)說黃庭堅第一次去考科舉,大家都覺得他肯定能中,考試結果還沒下來,就開始辦酒席慶祝了。
但是歷史告訴我們,比賽結果還沒出來,不要中場開香檳慶祝,不然容易悲劇,果然——
當時的氣氛非常尷尬,要是換個人,可能得找個地縫鉆進去。但是黃庭堅根本無所謂,繼續(xù)吃繼續(xù)喝,結束了還跟大家一起去看榜。
有實力的人沒心沒肺,那叫大氣;沒實力的人沒心沒肺,那只能叫臉皮太厚。黃庭堅自然是前者。他第二次去參加科舉,一舉中第。
此后黃庭堅開始了自己的從政之路。他雖然性情超脫,但當官卻是一絲不茍。
剛入官場的時候,面對苛政,黃庭堅和孔子一樣,發(fā)出了苛政猛于虎的感慨:
相彼暴政,幾何不虎。
父子相戒,是將食汝。
——節(jié)選自《虎號南山》
后來他在當?shù)胤焦俚臅r候,朝廷讓地方官把食鹽強賣給老百姓。其他的地方官為了完成任務以及順便撈點油水,能賣多少賣多少,甚至以次充好,而黃庭堅卻堅決不干。
窮鄉(xiāng)有米無食鹽,今日有田無米食。
但愿官清不愛錢,長養(yǎng)兒孫聽驅使。
——節(jié)選自《上大蒙籠》
所以你看,黃庭堅其實是個性格超脫,但是又富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他的這種性格,跟他的偶像蘇軾很像。可以說,蘇軾對黃庭堅的影響是終生的。
二、亦師亦友:蘇黃
黃庭堅和蘇軾,就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兩個人,性格、愛好、才華全都相似,而且倆人的關系特別緊密,就連人生的起伏都是一個頻率,可以說是命運共同體。
那他們是怎么相識相知的呢?
蘇軾比黃庭堅大八歲,早早就成了文壇的天皇巨星,黃庭堅非常崇拜他。
有一次,蘇軾讀到黃庭堅的詩,贊嘆說:
換作是你,如果自己的微博被偶像轉發(fā)點贊,你激不激動?
后來倆人成了筆友,通過寫信進行互吹。
除了文學上的互相欣賞,倆人的政治理念也差不多,都反對王安石變法。這也成為他們政治生涯同起同落的根源。
后來宋神宗去世,變法的新黨失勢,蘇軾他們終于可以翻身了。因此他們全都被召回京城,這是黃庭堅和蘇軾第一次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