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不逢時,清高世俗自張羅

最是元曲銷魂 作者:文舒


生不逢時,清高世俗自張羅

敢于釋放生命的激情,通常都是年少有為者,或者是那些初生牛犢,他們有時間和激情可以盡情揮霍??墒钱斎藗冇昧舜蟀肷鷷r間在享受追求夢想的樂趣之后,回過頭來才發(fā)現生活在一個根本不適合自己的時代,“生不逢時”之感便由此產生。

古代遭遇“生不逢時,時不予我”的人,大都活得悲情,曲人馬致遠便在此列。馬致遠是元代負有盛名的雜劇家,他的前半生與電影里的零零發(fā)很像,大膽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年輕時的馬致遠特別熱衷功名,有“佐國心,拿云手”之志,明知道自己生在一個烽煙四起的時代,依然叫著“昔馳鐵騎經燕趙,往復奔騰穩(wěn)似船”,似乎還有征戰(zhàn)沙場的渴望。到了中年,馬致遠卻依然只是小官,處處受到上級的壓迫,又因漢人的身份牽制,結果一事無成。到了兩鬢已經斑白,他終于不得不服老,自問“因甚區(qū)區(qū)苦張羅”,終于還是對“人間寵辱都參破”了。

夜來西風里,九天鵬鶚飛,困煞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未知?登樓意,恨無上天梯。

——馬致遠《金字經》

此曲《金字經》的內容是馬致遠在夢境中的所見所聞。睡夢之中的他,既不思秋,也不思君,更不思社稷。他只夢見自己成了一只鯤鵬,摶扶搖而直上九萬里高空,翱翔于云海之間。

鯤鵬是莊子在《逍遙游》里提到的大鳥。據說莊子在北冥(渤海)見到了海鯨,把它的巨型尾巴當成了傳說中能夠飛到九重天的鵬鳥。古語有云:“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憋w得高的鳥自然就被人們仰望,人們認為這種鵬鳥有志氣。馬致遠在夢中覺得自己成了一只大鵬,飛得美妙至極,足以說明他的內心還是不服老,且仍有千秋之志??墒?,當他夢醒了回到現實時,才覺出自己仍是“中原一布衣”,那種失落只能用一個“悲”字來形容。古人排遣抑郁方式通常有幾種,不是自酌對月唱歌,便是找個人吐槽。從夢中醒來的馬致遠,無人陪他閑話家常,他只好學漢末的王粲登樓興嘆。王粲曾作《登樓賦》一首來言明自己的心意,馬致遠便作了這曲《金字經》,表達一下凄涼悲愴卻不服輸的情感。但牢騷是發(fā)不完的,自己又不能真正變作夢中的鯤鵬飛到高處,忍不住怨恨蒼天為什么不能給他架座云梯,讓他順延而上。

馬致遠素來是個豪邁之人,其散曲豪爽奔放,即便內含的情感悲痛至極,他仍不改曲風。讓人不禁想起了當年的蘇軾。早已看淡了官場的東坡居士,來到赤壁仍大呼“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份胸襟是一般人沒有的。然而越是激越的詞語,越是看起來放得開的情感,反而聽之越叫人沉痛。馬致遠的鯤鵬飛天夢,在夢里是那般激越,在現實中卻愈加顯得凄涼。

期望有朝一日出人頭地,是很多懷才不遇者最大的夢想,然而夢不過是一張白紙而已,面對現實滿目的虛無生活,能夠真正豪放的人鮮少出現。

筑墻的曾入高宗夢,釣魚的也應飛熊夢,受貧的是個凄涼夢,做官的是個榮華夢。笑煞人也么哥,笑煞人也么哥,夢中又說人間夢。

——周文質《叨叨令·自嘆》

這曲《叨叨令》的作者是周文質,從曲風就可以看出他并不是個豪放的人,與馬致遠的情懷是不能相比的。他的傳世之作除了殘劇《蘇武還鄉(xiāng)》寫得英姿颯爽外,其余多是寫兒女私情。不過,周文質的眼光也有犀利的時刻,該曲便直言榮華富貴是場夢,不似馬致遠那般還有所追求。

在這首《叨叨令·自嘆》里,周文質對商周時期的傅說和姜太公二人的經歷頗不以為然。在他看來,世上根本沒有貧民偶然間被帝王起用的好事。傅說是個泥瓦工,姜太公不過是個釣魚的老頭。難道世人學他們砌個墻、捉條魚,就能被帝王賞識嗎?傅說和姜太公的際遇,不過是人們做的“榮華夢”罷了。沒錢的人做的夢永遠都是沒錢花、餓肚子;而有錢有勢的人做的夢必定是升官發(fā)財夢。周文質奉勸世人不要白日做夢,那不過是個笑話而已,世態(tài)哪像人想象的那么好。

馬致遠與周文質的兩曲同是寫夢,然而意義卻大不相同。前者在夢中還希冀能被起用,醒來后才知黃粱夢一場,而后者則干脆將飛黃騰達視作白日夢,一語驚醒了世上夢中人。

那時的大部分文人都像馬致遠一樣,明知道舉仕或顯達是虛妄的想法,卻仍在自我欺騙;而諸如周文質一類的人看得比馬致遠等更透一些。還有些人干脆則直指現實,道出有抱負的人為何不能顯貴的原因:“不讀書有錢,不識字有錢,不曉事倒有人夸薦?!薄安蛔x書最高,不識字最好,不曉事倒有人夸俏?!?/p>

不讀書、不識字,不通曉人情事理,一門兒心思下地做活、做生意,這樣的人很容易變得富貴,而且生活從不痛苦,反而是被標榜的對象,因為他們不愁吃穿。而那些滿腹經綸的人,卻往往過著極端貧苦的日子,守著書本餓死鄉(xiāng)間。俗語有云“百無一用是書生”。知識分子如果生在一個不適合生存的世代,又或者本身不幸,再或者才學不是高人一等,那么大部分都要成為時代的塵埃,不值一提。與其終日抱枕而眠,想著做個什么樣的“榮華夢”,還不如完全放下,令自己落得輕松。

《圣經》中有過這樣一句話:人降臨世界的時候,手是合攏的,似乎在說:“世界是我的?!彼x開世界時手是張開的,仿佛在說:“瞧啊,我什么都沒有帶走?!比松赡芫褪抢咸鞝斒志o手松之間,既然生在了一個顛沛的時代,人們沒辦法去挑剔它,因為這個時代到處都是生不逢時的人。所以如果舍得了名利,那么清高一輩子,做個世外高人,如果舍不得,那么便與世俗同流合污,做個俗人。人生只有這兩種選擇。再說人出生時沒有給別人帶來什么,死后也不會帶走什么,因此活著不是為別人,僅僅是為自己而已,是以選擇變清高或選擇變通俗都由自己決定。最怕的是一些人既想清高又想世俗,在矛盾中不斷地自我折磨,累得自己一聲都在苦痛中度過,這才是得不償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