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務正業(yè)”的絕世帝王
“愛做買賣”的頑童皇帝——南齊東昏侯蕭寶卷
蕭寶卷是南朝史上有名的昏君。他十六歲登基,十九歲被殺,在位短短三年,卻做了不少荒唐事,以至于死后被追貶為“東昏侯”。且不說他如何殘暴地濫殺大臣,如何肆意掠奪民財,單說堂堂一國之君竟然在宮中設立市場,讓太監(jiān)殺豬宰羊、宮女沽酒賣肉、自己的寵妃充當市令,就足以令人瞠目結(jié)舌,足見其昏庸之極了。
美人步步生蓮花
蕭寶卷是南朝齊的第六位皇帝,齊高宗蕭鸞的第二個兒子。他自幼喪母,性格比較孤僻,因為哥哥身有殘疾,不便繼承大統(tǒng),他才被父親立為太子??墒撬杂拙筒粣蹖W習,耽于逸樂。《南齊書》卷七《東昏侯本紀》記載,蕭寶卷在“東宮便好弄,不喜書學”。對于這個不愛學習的淘氣包,父親高宗也頗為無奈,只好發(fā)詔將太子原先的一日一朝改為三日一朝,蕭寶卷便更加肆無忌憚地玩樂去了。史書記載,他常常通宵達旦地領著太監(jiān)們捉老鼠玩,或者在后堂戲馬,絲毫不顧太子的身份和尊嚴。
這樣一個不通政務的孩子繼承大統(tǒng),自然不知道該如何理政治國。反而是將國家權力變成了滿足一己私欲的工具,更加肆無忌憚地尋歡作樂。因為個性內(nèi)向自閉,蕭寶卷繼位之后也不善于和大臣交流,只是一味地寵信太監(jiān)。在寵臣茹法珍和梅蟲兒的蠱惑下,蕭寶卷在繼位之初便展開“選美大賽”,從各地甄選美女供他淫樂。其中有一個叫潘玉兒的美女俘獲了少年皇帝的心,被封為貴妃,頓時集萬千寵愛于一身。
這個潘玉兒不僅有沉魚落雁之貌,而且能歌善舞。她的一雙“三寸金蓮”更是讓蕭寶卷愛不釋手。蕭寶卷特意為她修建了一座金碧輝煌的“玉壽殿”,壁嵌金珠,地鋪白玉,還讓工匠用黃金打造了一朵朵蓮花,貼在地面上,讓潘玉兒赤腳走在上面。看著潘玉兒在金蓮花上婀娜而行,蕭寶卷恍惚看到一個綽約的仙子,香風過處,遍地蓮花綻放,因而大發(fā)感嘆:“仙子下凡,步步生蓮?!?/p>
為了討好潘玉兒,蕭寶卷在內(nèi)庭之中時常以奴仆自居,端茶倒水,捏腳捶背,畢恭畢敬地侍候他的“太上皇妃”。每當出宮時,潘玉兒坐在轎中,蕭寶卷則騎馬相隨。朝臣們見了,以為不成體統(tǒng),蕭寶卷卻不以為然。
當潘玉兒生下的小公主不幸夭折后,蕭寶卷不惜花費重金修建了神仙、永壽、玉壽三座宮殿,耗費大量財力,就是為了安撫美人的芳心。南朝的皇帝多奢靡,可像蕭寶卷這樣一味地寵信奸小,不務正業(yè),只知道搜刮民財,滿足私欲的皇帝也算“極品”了。
至尊屠肉,潘妃沽酒
蕭寶卷為了討潘玉兒的歡心,可以說絞盡腦汁,無所不用其極。據(jù)史書記載,潘玉兒出身貧賤,她的父親本是個商販。潘玉兒做了貴妃之后,潘家便雞犬升天,她的父親也被賜第都中,連皇帝都呼他為“阿丈”。這個唯利是圖的商人便利用權勢,到處構陷有錢的官員,赤裸裸地侵奪他人的財產(chǎn)。將別人的家財洗劫一空,為了防止其家人日后報復,他還網(wǎng)羅各種莫須有的罪名,將家中男丁統(tǒng)統(tǒng)殺死,以絕后患。如此惡行,蕭寶卷一貫姑息縱容,朝野上下敢怒而不敢言。
面對昏暗危險的政治形勢,蕭寶卷絲毫感覺不到一股無形的勢力已經(jīng)扼住咽喉,反而每天唯潘玉兒馬首是瞻,想方設法討潘玉兒的歡心。在這個精于買賣的潘玉兒的影響下,蕭寶卷也漸漸對做買賣上了癮。按理說,在重農(nóng)抑商的封建社會,商人的地位是很低下的,士子和大夫們都不屑為之??墒沁@個蕭寶卷身為九五之尊,卻對“販夫走卒之事”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雖然蕭寶卷無法走上街頭去當個小商販,卻可以利用皇帝的無上權力,直接在宮中復制一個小型的市井社會。他先是在宮中花園里設立了一個市場,市場中林立著各種大小商鋪,規(guī)模形式都和真實的商鋪差不多。有了商鋪之后,他就命令宮中的宦官、宮女打扮成各色商販。他自己每日游走其間,仿佛走上了市井街頭,玩得不亦樂乎。有了市場,有了商販,還缺一個統(tǒng)管全局的“市令”。蕭寶卷便讓自己的寵妃潘玉兒擔任其職,專門管理市場交易,受理各種糾紛案件。他甚至挽起袖子來親自持刀賣肉,還讓潘玉兒在一旁當壚買酒,儼然一個“天字第一號夫妻店”。這一荒唐事傳到民間,老百姓便編了首諷刺他的歌謠,“閱武堂,種楊柳,至尊屠肉,潘妃沽酒”。
皇帝當屠夫,可謂滑天下之大稽,足見其心智不成熟。讓這樣一位頑童當皇帝,江山社稷自然難保。
濫殺大臣,天怒人怨
從蕭寶卷對做買賣這種過家家式游戲的熱衷程度來看,他似乎還是一個童心未泯的孩子。其實不然,他雖然年少,卻心狠手辣,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暴君。
據(jù)史書記載,高宗在臨終之際,特意囑咐蕭寶卷“做事不可在人后”,生怕這個不懂權謀的小兒子繼位之后遭人算計。蕭寶卷立馬銘記在心,生殺大權一到手,便立顯冷漠無情的本色。
一般皇帝即便視百姓生命為草芥,也不會隨意濫殺大臣,自毀城墻??墒鞘拰毦碓谶@件事情上卻是“一視同仁”。蕭寶卷的兩個表叔,因為經(jīng)常進言勸諫他少耽于逸樂,多管理朝政,便被他狠心地殺害了。
蕭寶卷如此六親不認,忠奸不辨,自然弄得朝野人人自危。于是始安王蕭遙光起兵造反,可惜因為事起倉促,不久就被平定了。這個跟蕭寶卷自小一起長大的蕭遙光自然也被殺害了。蕭遙光的造反絲毫沒有喚醒蕭寶卷的反省意識,他反而更加暴虐地誅殺老臣。在身邊一群宵小的慫恿蠱惑下,他將朝中一些老臣紛紛召入宮中,賜酒毒死,這其中包括蕭坦之、徐孝嗣等多人,甚至連他的親娘舅也未能幸免。如此草菅人命,大開殺戒,讓大小官員人人自危,噤若寒蟬,對他的胡作非為是敢怒而不敢言。不過矛盾正在不斷積聚,蕭寶卷的皇位也岌岌可危了。
君逼臣反,身首異處
一個不理朝政的荒唐少年,本來就不足以令群臣信服??墒撬坏凰歼M取,反而變本加厲地迫害群臣,令朝野上下怨聲載道?;杈裏o道,臣子們只有推翻他,另立新君。
永元元年(499)十一月,齊太尉陳顯達在尋陽(江西九江)起兵,進軍采石(安徽馬鞍山長江東岸);次年三月,平西將軍崔景慧叛變,與江夏王蕭寶玄聯(lián)合起兵圍建康。雖然這兩次起義都被鎮(zhèn)壓,但是這種勢頭卻越來越旺,無可阻擋。
同年十一月,雍州刺史蕭衍與呂僧珍等率領萬人在襄陽(湖北襄樊)起兵;十二月,中郎將長史肖穎胄在江陵(湖北江陵)起兵。梁王蕭衍的軍隊很快攻打到都城外,太監(jiān)茹法珍請求賞賜將士,極其吝嗇的蕭寶卷卻不肯,還說:“反賊難道只捉我一個人?為什么偏偏向我要賞賜?”一個寒冬臘月的夜晚,蕭寶卷還在含德殿悠然自得地吹笙,梁王的軍隊已經(jīng)包圍了大殿。聽到軍隊闖進來的聲音,蕭寶卷慌忙從北門溜出。太監(jiān)黃泰平舉刀砍傷了蕭寶卷的膝蓋,他摔倒在地,呵斥道:“奴才要造反嗎?”另一名太監(jiān)張齊不由分說,一刀砍下了他的頭。
中興元年(501)三月,蕭衍等擁立南康王蕭寶融在江陵稱帝,是為齊和帝,改年號為中興,并宣布廢蕭寶卷為涪陵王。而這個昏聵無道的蕭寶卷在死后被剝奪了帝號,貶為“東昏侯”。宣德太后還公布了一道懿旨,可謂長篇大論,盡數(shù)蕭寶卷的累累惡行,“三年載弄之丑,罄楚、越之竹,未足以言,校辛、癸之君,豈或能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