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入南洋公學
1918年8月,侯紹裘以第2名的優(yōu)異成績考進了上海南洋公學(現(xiàn)上海交通大學前身),攻讀土木工程專業(yè)。接到學校錄取通知后,親友們都以他為榮。
南洋公學由盛宣懷1896年4月8日(光緒二十二年)創(chuàng)建于上海,與北洋大學堂同為中國近代歷史上中國人自己最早創(chuàng)辦的大學。南洋公學最初的辦學宗旨是培養(yǎng)高端法政人才,1905年后,學校相繼改歸商部、郵傳部、交通部,并逐步轉向以“求實學、務實業(yè)”為宗旨,以培養(yǎng)工程技術與管理的“一等人才”為目標。民國伊始,學校從學制、系科、課程設置和教材、教學等方面,全面引進國外的先進經(jīng)驗,直接采用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著名大學教科書,形成了近代工業(yè)大學的格局,成為中國南方乃至中國高等工科院校的楷模。
南洋公學舊影
南洋公學,不僅入學門檻高,管理也十分嚴格。每學期除大考外,還有三次月考。月考成績占學期總分的60%,考試作弊者一律開除。時人曾把南洋公學的學生分為三種人:一種是只埋頭讀書,整天圍繞著分數(shù)打轉,熄燈后往往還點上洋蠟燭開夜車,對國家大事、社會狀況則漠不關心,這種人被稱為“老爺派”,占較大的數(shù)量;另一種對學習一般也是重視的,考試時則高度緊張,如臨淵履冰,成績也還過得去,被稱為“普通派”,這種人占半數(shù)以上;再一種就是考進學校后,平時不認真讀書,考試時應付過關,只求畢業(yè)拿到文憑,被稱為“浪漫派”,這種人只占極少數(shù)??傊駠院?,南洋公學的政治氛圍仍然是不濃的。侯紹裘不屬于這三類人,他勤學苦鉆,第一學期成績名列全班第一。在攻讀學業(yè)的同時,仍一如既往地關心國事,每天閱讀報刊雜志,經(jīng)常與志同道合的幾個進步同學一起探討救國之道。
此時,辛亥革命的弊端已經(jīng)完全暴露出來。孫中山曾為此沉痛地說:“政治上、社會上種種黑暗腐敗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弊鳛樗枷肷系囊环N反思,實業(yè)救國、教育救國以及科學救國的思想成為重要的社會思潮,中華書局出版的《大中華》雜志成了侯紹裘課余愛讀的刊物。
《大中華》由梁啟超主編,是以“政治為主體”的刊物。政論部分幾乎占一半的篇幅。雜志從整體上討論政治及其目的與內容,政治與社會的關系,也具體揭露民國以來政治上的各種弊端,提出了關于憲政、法制、教育、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政策和主張。后期的政論主要是宣傳、指導反袁護國運動和討論民國重建問題?!洞笾腥A》雜志刊行之時,正值“一戰(zhàn)”激戰(zhàn)正酣之際?!梆B(yǎng)成世界知識”,“論述世界之大勢,戰(zhàn)爭之因果及吾國將來之地位”也是《大中華》雜志的宗旨之一。該雜志認為中國與歐洲各國之間的差距懸殊,歸根結底是由教育落后造成的,而報刊應起到社會教育的功能。因此,《大中華》雜志在當時也得到社會上很多進步青年知識分子的喜愛,競相訂閱。另外,對于梁啟超的《飲冰室叢著》一書,侯紹裘這時也“看得非常有味”?!讹嫳覅仓肥珍浟肆簡⒊?902至1915年的著述《新民說》《德育鑒》《墨子微》《西哲學說一臠》《外史鱗爪》《政論時言》《飲冰室自由書》《新大陸游記》《小說零簡》等。梁啟超,作為中國近代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改良派的代表人物,無論贊成還是反對,“五四”一代青年知識分子,可以說多多少少都受到過他思想或文字的影響。
帶著對辛亥革命的失望,侯紹裘把探尋求索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民主改良主義。當時的南洋公學不僅是“實業(yè)救國”、“教育救國”思想的大本營,其主事者也是不遺余力推行“尊孔讀經(jīng)”,“注重國文,保存國粹”也是其辦學思想的一個重要部分。袁世凱為復辟帝制強令恢復“祀孔”和“讀經(jīng)”制度后,南洋公學忠實奉行。校方嚴格規(guī)定每月初一、月半,全校學生必須到上院大禮堂向孔子牌位行鞠躬禮;每年逢孔子生日,全校更隆重舉行“祀孔大會”,大禮堂香火繚繞,在童子軍樂聲中,全體師生向孔子牌位跪行大禮。同時全校還舉行以“闡明圣道”“保存國粹”為目的的“國文大會”,要求用文言文寫作,用白話文者一律扣分。盡管當時南洋公學的主事者有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資源進行道德育人的良苦用意,與北洋軍閥還有所不同,但其思想還囿于“中體西用”的舊模式,用封建性的道德觀念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這不僅背離時代的潮流,煞有介事的“祀孔”客觀上也起到為北洋軍閥封建復辟張目的作用。
侯紹裘一直重視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品格修養(yǎng)的積極因素,在民主主義的影響下,此時,孔子在他的心目中,已經(jīng)由“至圣先師”成為不無人格魅力的歷史人物??吹矫駠院蟮恼胃瘮∫约吧鐣采膩y象,其思想深處也存在著想用“孔孟之道”來改良“世道人心”的想法。另一方面,侯紹裘還沉迷于古文,喜歡寫古勁的文字,推崇“桐城派”的古文筆法,認為白話文的價值只在于通俗易懂。在入學第一年的國文比賽上,侯紹裘以《論氣》的文章獲得第二名,得到校方的獎勵。但他對學校的“祀孔大會”,則感到“肉麻”,內心是抵觸的。因為在文化思想上還存在一些保守的觀念,所以當時以反傳統(tǒng)為特征、以“文學革命”和“倫理革命”為內容的《新青年》,雖然也有人介紹給侯紹裘,卻并沒有引起他的注意。
在南洋公學的第一年,侯紹裘后來曾回憶,認為當時平靜的都不像自己。事實是在平靜的外表下,強烈的救國救民情感在他的心底奔涌著,看到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下的中國,四分五裂,社會更加動蕩不安,日本帝國主義野心膨脹加緊侵略,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危亡的境地,懷疑、迷惘、焦慮的情緒在他的內心不斷地增長郁結,等待著爆發(fā)的一天。
愛國學生運動的中堅
1919年,中國政府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帝國主義國家蠻橫拒絕中國收回山東主權的合理要求,反讓日本對中國的侵略行徑合法化,北洋政府竟準備在巴黎合約上簽字。消息傳來,舉國憤怒,北京學生首舉義旗,要求“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反帝愛國運動像火山一樣爆發(fā)了。
5月6日,侯紹裘乘火車從松江返回上海,途中從鄰座旅客的報紙上,發(fā)現(xiàn)這則引人注目的消息:5月4日,北京三千學生示威游行,要求政府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痛打章宗祥,火燒趙家樓。該消息讓他的心頓時劇烈地跳動起來。當他回到南洋公學,向來安靜的校園已經(jīng)沸騰起來了。
就在這一天,南洋公學全校學生集會通過決議,開除章宗祥的校籍(章為南洋公學師范班1898年畢業(yè)生)。同日,在從上海報紙上了解到北京愛國學生遭軍警鎮(zhèn)壓的消息后,南洋公學學生與圣約翰大學、復旦大學等33所大中學校聯(lián)名通電北洋軍閥政府:“山東問題外交失敗,噩耗傳來,舉國震駭!吾民當戮力同心,為政府后援,力爭至最后之一日而后已。北京各校學生激于公憤,發(fā)生示威運動,凡我國民,咸表同情,若政府弁髦民意,濫肆權威,則吾人為保全全國青年神圣計,義不獨生,誓當前仆后繼以昭正義。”要求釋放被捕學生,抗議北洋政府的賣國罪行。
第二天是“五七”國恥紀念日,上海60多個團體舉行國民大會,會場在西門外公共體育館。會場可容一萬人,會場外西至斜橋,北至西門肇園路、民國路人山人海。侯紹裘和全校同學六百余人,早早就匯入到大會的人潮中。會后舉行大游行,他們手執(zhí)“抵制強權!”“共討國賊”“還我河山!”“不甘心死”等口號的旗幟,走在整個游行隊伍的最前列。
波瀾壯闊的群眾愛國浪潮,使侯紹裘原有的強烈而樸素的愛國感情奔涌而出。他曾回憶說:“群眾的勢力,更使我的精神緊張。我回校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擬了一篇提倡國貨,抵制日貨辦法的文章,在走廊下(校中的沖要處)公布起來?!彼h上海學生每人出十元股本,去開辦一個不求賺錢的國貨公司,與日貨對抗。他寫信給各級級長征求意見,并要求教師轉請全校學生討論。他的熱情可嘉,但想法天真,沒人響應,很快自己也感到幼稚可笑,感到“少年的不成熟的理想,無論其動機如何好法,終不免離事實很遠的”。雖然“出師未捷”,但這并沒有影響到侯紹裘的斗爭情緒,反而使他更加熱情又腳踏實地地投入到反帝愛國運動中。他積極參加各種討論會,在全校學生大會上勇敢登臺,講得慷慨激昂,全場為之感動。他還被選為學生會年級評議員,在評議會中,經(jīng)常積極陳詞,表現(xiàn)活躍,成了全校有名的活動分子,
1919年5月11日,上海學生聯(lián)合會成立,按照學聯(lián)章程,南洋公學學生分會也相應正式成立,侯紹裘由南洋公學學生分會推薦,任上海學聯(lián)教育科書記。其后全國學生聯(lián)合會在上海成立時,他又被聘為全國學聯(lián)的文牘,負責起草宣言、口號、文電等。
5月25日下午,上海學生聯(lián)合會在寰球中國學生會召開特別大會,討論罷課救亡問題。26日上午,上海中等以上52所學校學生二萬余人,齊集西門體育場一致宣誓罷課:“吾人期合全國國民之能力,挽救危亡,死生以之,義不返顧,謹誓?!睍笈e行示威游行。侯紹裘積極參加罷課斗爭的組織工作,忙著安排游行路線,起草傳單,擬宣傳口號。游行時他同本校學生會骨干一起并走在前頭,領著自己學校的隊伍前進。
罷課以后,侯紹裘在同宿舍四位同學的基礎上發(fā)起組織“救國十人團”,以不用日貨、不用日幣、不乘日輪等為團員義務,投入以“抵制日貨”為主旨的反帝愛國浪潮。為了喚醒民眾,使大家一齊起來愛國,他還參加了“演講團”,和同學們一起走上街頭。他們四五人或十多人一組,選擇熱鬧地點,向市民講“青島問題”“抵制日貨”“二十一條”“亡國之慘”等題目。侯紹裘細說“青島問題”的由來與日本的野心,用朝鮮淪為殖民地的悲慘歷史啟發(fā)群眾的愛國覺悟,他激情、通俗和有力的講演深深地吸引著聽眾。
北洋軍閥政府“六三”大逮捕的消息傳到上海后,侯紹裘和同學們發(fā)起總動員,四處演講,緊急呼吁各界速起援助北京的被捕學生,并連夜挨家挨戶發(fā)動商人罷市。6月5日,上海“三罷斗爭”開始了,學生擴大罷課,商界(包括店主和店員)閉門罷市,廣大工人奮起罷工?!叭T斗爭”特別是工人的罷工斗爭,給中外反動派以有力的打擊,把五四反帝愛國運動推到了高潮,使之發(fā)展成為全民性的革命運動。在“三罷斗爭”開始后,帝國主義工部局巡捕房和上海警備廳四處拘捕在街頭宣傳的學生,第一天就抓去一百三十多人。南洋公學學生被捕后,侯紹裘勇敢地領著同學去淞滬護軍使署向護軍使何豐林交涉,救出了被捕的同學。
在討論愛國運動中,侯紹裘看問題逐漸深刻,他認為不僅要看到日本的侵略,而且要看到英、美、法帝國主義國家的野心。抵制日貨中,有些同學看到一些商店大老板們偷偷摸摸地在賣日貨,各界要求罷免賣國賊的呼聲又遭軍閥政府壓制,慢慢悲觀動搖起來,感到救國前途渺茫。但侯紹裘依舊斗志不減,他鼓勵同學們堅持斗爭,處處發(fā)揮著中堅作用。
迫于人民群眾的壓力,北洋軍閥不得不于6月10日釋放被捕學生,并宣布罷免曹汝霖、張宗祥、陸宗輿三人。中國代表也終于沒有出席巴黎和約的簽字儀式。至此,五四運動告一段落。
當時,上海學聯(lián)發(fā)出傳單,稱:“我們已經(jīng)獲得了初步的勝利?!魃痰?、工廠、作坊可以開門;各??梢蚤_學。然而,斗爭僅僅是開始;山東還未收回;亞洲尚有黷武主義要我們去推翻,我們尚須推行教育國民的運動,俾能從初步勝利中得益。中華愛國兒女必須準備對付更劇烈的斗爭,方能使中國成為民治的國家”。
五四運動高潮過后,包括南洋公學學生在內的大部分人重新回到過去的生活軌道,但滿懷熱血的侯紹裘卻沒有停下救國救民的步伐,經(jīng)新文化運動的激蕩,他迎來了自己思想上的重大轉變時期。
傳播新文化
1919年暑假,侯紹裘與一部分同學繼續(xù)留校,堅持愛國斗爭。此時,在五四愛國運動的影響下,《新青年》掀起的新文化運動高歌猛進,就在侯紹裘迫切地感到需要新思想的指引時,《新青年》雜志的內容立即在他的觀念深處引發(fā)思想的風暴。侯紹裘“如同‘撥云見日’,頓時愛不釋手”。新文化運動的思想家們通過對辛亥革命失敗的思考,提出“倫理問題不解決,則政治學術,皆枝葉問題”的結論和“破除迷信”“沖決過去歷史之網(wǎng)羅,破壞陳腐學說之囹圄”的號召,得到了他強烈的共鳴。有時讀得入了迷,他會突然情不自禁地驚呼起來。《新青年》激情告白:“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jié)、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新青年》的明確宣告:“我們現(xiàn)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字字句句,都得到了侯紹裘熱烈的認同,他開始看到了一個嶄新的世界。三年以后他回憶說:“我現(xiàn)在不得不承認《新青年》一書,于我思想上、人格上的影響最大,別的書沒有一部能夠及它的,而且我至今還信仰它。每逢沒有看過它的朋友,便要介紹給他看。”他不再沉迷于古文,對文字、文學與社會的關系有了新的理解,認為白話文不僅容易表達現(xiàn)代觀念,表現(xiàn)大眾的思想,也開始體會到文學革命的意義和在教育大眾、反對封建勢力中所起的作用。較之以往,他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傳統(tǒng)文化并非都是燦爛的,孔孟之道中存在著腐朽性、虛偽性、非人道性的封建主義積垢,集中表現(xiàn)為以“三綱”為核心的封建禮教。聯(lián)想到自民國以來,政治上的封建專制復辟,總是打著“尊孔”復古的旗號,認為要實行民主,非廢除封建的舊道德、舊禮教不可。在《新青年》的影響下,侯紹裘以“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以今日之我與昨日之我宣戰(zhàn)”,開始與封建的舊思想、舊道德決裂,不僅感到南洋公學太暮氣沉沉,更是從南洋公學的“祀孔”儀式中更嗅到了一股陳腐的氣味。
想到這里,侯紹裘帶著對封建舊傳統(tǒng)、舊文化的憎惡,領頭與土木專業(yè)的同學來到大禮堂劈掉了孔子牌位。接著,他又在學生會中提議要求校方廢除“祀孔”和“國文會考”制度?!爱敺饨ㄖ髁x在社會生活中占據(jù)支配地位的時候,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有著歷史的進步意義?!焙罱B裘以決絕的態(tài)度掙脫了封建主義的束縛,沖出了舊文化的營壘,但這并不代表他對孔子是全面否定的,在其后的一篇文章中,侯紹裘就寫道:“今人侈言尊孔,然于不適于共和的種種名教綱常、階級尊卑觀念,倒知道擁護于孔子的無所往而不適的根本精神,‘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就是積極奮斗到底的精神,卻毫不一顧,真可奇怪。其實孔子在現(xiàn)在,也要棄去以名教綱常階級,尊卑觀念為救世的手段,而其積極救世的根本精神,則是可決其不會改變的,因為這種精神是根本的精神,而種種學說教條,則都是對癥下藥應時救世的一種手段。古人中諸葛孔明,是學到了孔子的精神的,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成敗利鈍,非所逆睹’云云,都是這個精神的表現(xiàn),何以現(xiàn)在的人,竟很少能學他呢?”由此可見,在決絕的反封建行動背后,侯紹裘對孔子所采取的則是歷史的分析的態(tài)度。他的憤怒指向的是作為“歷代專制帝王之護身符”的孔子。當時,侯紹裘的反封建行動雖然有許多同學支持,但也遭到一些泥古不化的同學的譏諷,有的見面就別有用意地喊他“新青年”,侯紹裘只是一笑置之。
五四運動爆發(fā)后,在《新青年》的影響下,各種宣傳新思想、新文化的出版物也如春筍怒發(fā),杭州的學生刊物《浙江新潮》在其中特別引人注目?!墩憬鲁薄吩诳钦憬×⒌谝粠煼秾W校學生施存統(tǒng)所撰寫的《非孝》一文后,被當時的北洋軍閥政府視為“洪水猛獸”“大逆不道”。當時的浙江省長公署發(fā)出訓令,責成省教育廳切實查辦,《浙江新潮》被查封。消息傳來,南洋公學的個別同學甚至稱“大快人心”。侯紹裘由此痛切地感到:“原來生理上的青年,未必便是精神上的新青年?!睘榱藛拘迅嗟娜?,侯紹裘決心做一個新文化、新思想的傳播者。
1919年秋季開學后,他在“救國十人團”中發(fā)起建立“九人書報推銷處”(原來的十個人中有一人因病離去),義務銷售進步的書報雜志。他們自籌資金,自貼車費,利用課余時間,輪流奔走采購,買進各種進步書報雜志,按批發(fā)價銷售,不賺一分錢。這樣做的唯一目的,就是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向廣大青年學生宣傳新思想。為了讓讀者讀到最有價值的進步書籍,他們還在銷售方式上進行了改革:一是對所售的書報雜志,一律由自己先認真閱讀,然后“大書廣告,詳述本期佳點在何處,用處在何處,以告同學”;二是根據(jù)侯紹裘的倡議,設立了“無人售報處”,在同學們上下課的必經(jīng)之路,掛一只開小口的木箱,下面放著《星期評論》《星期日》等被分成散張的期刊,讓同學們自動投錢買書報。此外,還在木箱旁放上筆和紙,如果同學要買書報,自己又不便來買,就可以寫一張條子放入箱內,由他們九人輪流按一定時間開箱,見到條子后立即送去。當時,暢銷的雜志有《新青年》《新潮》《解放與改造》《科學》《少年中國》等十余種,時間持續(xù)了兩年,他們?yōu)閭鞑バ滤枷?、新文化作出了貢獻。對此,《南洋公學年刊》記者曾感慨地說,雖“極欲表現(xiàn)其欽佩之情,顧不能得適當之辭”。
勞工神圣
五四運動以后,“平民教育”的思潮盛行一時。就在這一年暑假,當上海學聯(lián)倡議開辦工人夜校時,侯紹裘立即響應,帶頭和趙景沄等三人借本校的空宿舍作教室,創(chuàng)辦了上海學聯(lián)工界第一義務學校,他任校務主任。該校學生主要為徐家匯一帶的工廠工人、店員、小手工業(yè)者,也有學校附近的農民子弟,共四五十人,分兩個班。每天晚上上一個半小時課,教識字、國文、常識,并特別注重愛國教育。學校里的一切雜務都是他們自己動手,不用校役。后來,南洋公學學生會正式命名它為“南洋義務學?!?。當時,上海學聯(lián)在全市共辦了8所義務學校,“南洋義務學校”創(chuàng)辦最早。
隨著在五四運動中走出封閉的校園,走向社會,置身于廣大勞工群眾之中,侯紹裘的思想感情每天都在發(fā)生著變化。他后來回憶說:“以前,我的環(huán)境,完全是中等階級的社會,與第四階級完全沒有接觸”,“雖不能說于他們的生活有所了解,但到底也明白了些,不像從前蒙在鼓里一般了”。對比“一些商人的唯利是圖,知識界有些人的投機政客作風”,他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惟有勞工階級在我那時的心目中,是懇摯篤實,可與共事的。”侯紹裘的世界觀開始了深刻的轉變。另一方面,廣大勞工的悲慘境遇,又使侯紹裘陷入思索,感到民主主義的局限,個性主義的蒼白,“總覺得有些不能自圓其說”,“不期然而然地起了懷疑”。很快,侯紹裘就有了新的宣傳主張。
就在創(chuàng)辦南洋義務學校的時候,侯紹裘與趙景沄等同學一起開始編輯出版了一種通俗報紙,取名《勞動界》,旨在宣傳勞工神圣的思想。他們隔天出一期,每期1000份,不但寄送工廠、工團及訂閱者,還直接在上海市西門到小東門一條大街上分送。整整兩個月,《勞動界》共出了30期,直到秋季開學才結束。
五四運動之前,“勞工神圣”的口號就在中國知識界流行。當時,作為對十月革命和“一戰(zhàn)”后工人運動的一種回應,“勞工神圣”的口號,就已經(jīng)具有了社會主義的思想?!拔逅摹敝?,“帝國主義壓迫的切骨的痛苦,觸醒了空泛的民主主義的噩夢?!痹絹碓蕉嗟闹袊冗M分子,開始懷疑乃至放棄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從俄國十月革命中看到了“中華民族解放的新希望”,轉而向往社會主義,并從中國工人階級中尋求力量,出現(xiàn)了宣傳“勞工神圣”的高潮?!案脑焐鐣薄敖ㄔO新社會”的呼聲越來越高,走出書齋、走向勞工成為了進步知識分子的共同向往。侯紹裘“于是便想投入工廠,借以實行宣傳社會主義的夙愿”。他托人介紹,并親自去楊樹浦的工廠打聽,遺憾的是都沒有得到滿意的答復。他進工廠的愿望沒有能夠實現(xiàn)。
五四運動徹底暴露了當時中國政治上的腐敗、社會的黑暗和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國際地位,在強烈的救國救民思想驅動下,侯紹裘與時俱進,深層次思考民族國家的命運,把握住了時代精神的發(fā)展方向,在徹底否定封建主義的同時,也開始超越民主主義,而社會主義已然在他心中激蕩。
向往社會主義
五四運動之后,社會主義思潮成為中國思想界的主流。當時,無政府主義、革命的工團主義、新村主義、泛勞動主義等社會主義流派的觀點在各種報刊上紛然雜陳。起初,在各種社會主義的思想中,無政府主義還占著優(yōu)勢。
認識任何事物都需要有一個過程。開始時,侯紹裘對社會主義只是一種朦朧的向往,還分不清馬克思主義與無政府主義的本質區(qū)別,“以為是一種富于破壞精神的、反抗一切特權階級的革命罷了”,“竟同時相信馬克思主義和無政府主義”。這并不奇怪,一方面,馬克思主義與無政府主義在最終目標上是基本相同的,都是要實現(xiàn)“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共產主義社會;另一方面,兩者的斗爭對象也同是指向剝削階級和壓迫人民的反動政府,具體在中國則表現(xiàn)為對外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對內反對軍閥封建壓迫。許多共產主義者在成為馬克思主義者之前,也都經(jīng)歷過無政府主義的階段。侯紹裘崇拜過巴枯寧,他的暴力反抗、破壞舊世界的主張讓侯紹裘覺得很痛快。偶爾從舊書攤上發(fā)現(xiàn)一本李石曾、吳稚暉從波蘭作品中翻譯來的著名話劇《夜未央》(原著名為《吉蘇菲亞暗殺總統(tǒng)時間》),他讀后很欣賞,還推薦給同學,認為不可不讀。在這本書的影響下,他竟想仿效這本書中的主人公,搞個人的極端反抗,以自己肉體的犧牲來換取中國的光明,解除工人的痛苦。另一本同樣在五四時期無政府主義者中引起強烈反響的是由鄭振鐸翻譯的俄國小說《灰色馬》,也曾引起他的關注和很大感慨??梢哉f,侯紹裘對無政府主義理論學說并沒有多少了解,追求個人絕對自由的無政府主義,也有違于他以國家、民族、人民為念的初衷。應該講,“個人英雄主義”才是侯紹裘受到無政府主義感染的“津梁”。異國無政府主義“英雄們”雖然極端但又超越個人、勇于犧牲一切的不無道德光環(huán)的行為,對于當時處于極度悲憤,又沒有找正確的救國救民道路,還持有唯心主義英雄史觀的侯紹裘看來,“極美極壯烈”,符合他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更點燃了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情緒。但現(xiàn)實教育了他,無政府主義的道路走不通,“盡管義憤填膺,卻終是束手無策”。思想的幻滅令滿懷救國救民熱誠的侯紹裘陷入深深的痛苦。于是,他轉而努力探求馬克思主義。
《新青年》成為侯紹裘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啟蒙老師。李大釗主編的五月馬克思主義專號,使他在迷惘中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道理。五四運動后,上海成為社會主義傳播的中心,聚集了一批初步具有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在南洋公學附中同學金家鳳的介紹下,侯紹裘結識了施存統(tǒng)、俞秀松等上海共產黨發(fā)起組的成員,他們也都是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于是,他常到漁陽里6號(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早期機關所在地)聽施存統(tǒng)宣講社會主義。施存統(tǒng)本人也曾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浙江新潮》被封后,施存統(tǒng)離開浙江省立一師,去北京參加過無政府共產主義小組的“工讀互助團”實驗,失敗后,認識到“社會沒有根本改造以前,不能試驗新生活”,從而信仰科學社會主義。他的講解,顯然對侯紹裘走出無政府主義的迷霧有很大的幫助。
侯紹裘同時研究俄國革命的歷史和十月革命的經(jīng)驗,在“救國十人團”中曾和同學一起熱烈探討改變社會制度必經(jīng)的步驟。早在1919年的冬天,當社會主義的俄國正在患難之中,他就以極大的熱忱在學校發(fā)起募捐,去援助正在困難中的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他從一個激進的民主主義者向社會主義者轉變的最初過程中,“勞農俄國”的啟示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思想原因。侯紹裘廓清無政府主義思想迷霧,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講,就是在深入了解十月革命道路的基礎上,被指導俄國取得勝利的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革命性所征服的過程。侯紹裘弄清了無政府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兩者之間的社會理想和革命原則貌似而實非的差異,越來越認識到,要創(chuàng)造一個光明的中國,一個人民幸福的美好社會,必須走馬克思主義指引的革命社會主義道路。
當年,在《灰色馬》出版發(fā)行時,作為中國共產黨上海發(fā)起組成員之一的沈雁冰,在其序中,希望進步青年在關注《灰色馬》時,一并牢記一句話:“社會革命必須有方案,有策略,以有組織的民眾為武器;暗殺主義不是社會革命的正當方法?!焙罱B裘在探求中得到的認識,可以說正與他推介《灰色馬》的愿望相吻合。不過,對于侯紹裘來說,真正要走上這條道路,從思想上到行動上成為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還要有一段徹底擺脫長期以來所受到的民主主義以及改良主義影響的艱辛路程。
侯紹裘、趙祖康等創(chuàng)辦的《問題》周刊
1920年暑假,由侯紹裘、趙祖康等聯(lián)合編輯出版的《問題》周刊(即《?》周刊,封面上印著一個大“?”)在松江問世,人們都親切地叫它“耳朵報”。侯紹裘在《問題》周刊的創(chuàng)刊號上發(fā)表了《我們對于社會的貢獻》,說明辦刊物的目的。侯紹裘首先說出他們辦刊的動機:“我們常有一個意見,以為我們做學生的人,既不能種田,又不能織布,也拿不起斧頭和鑿子,全靠著社會的福,有人種出米來給我們吃,做了衣服給我們穿,造成房子給我們住,這樣的恩惠,要報答又拿什么來報答?不過我們讀了幾年書,對于世界上的事情,總算多曉得一些,我們既什么也做不來,所以對于社會也只有把我們所曉得的,用筆墨和口舌來介紹給我們所親愛的社會,借此謀他(她)的進步,以增進叔伯弟兄嬸姑姊妹的幸福的了。因此我們在假期內,合了些同志組織一個夏令會,辦一些宣傳和出版事業(yè),盡一份貢獻意見的義務。”接著,侯紹裘指出:“世界是天天在那里進步的。過去以為是的,現(xiàn)在未必是了,將來又以為非了。所以我們奉勸諸君,不要把新字怕得象毒蛇猛獸一樣,不問理由,一味的反對,要知道守舊才是可怕,改新是順著世界潮流的當然的事,正如衣服舊了要做新的,房子舊了要造新的一樣,有什么可怕和困難呢?”最后,表明宗旨:“我們現(xiàn)在這一本小冊子,就是研究社會上種種最切近的問題,供諸君的討論的,大的像婚姻問題哩,道德問題哩,小的像赤膊問題哩,衣飾問題哩,都想在這一本小冊子上發(fā)表。我們很希望諸君也加入和我們討論。討論的結果,我們更希望諸君去努力實行?!彼麄冃麄骺茖W和民主,反對封建迷信。當時松江瘟疫流行,封建迷信的迎神賽會活動是一場接著一場,城內隔幾天就有一次泥菩薩游行。他們不僅在刊物上宣傳反對迷信,侯紹裘還揮筆寫下“不要迎神賽會”的大幅標語,將之張貼在城內鬧市區(qū)府前大照壁上和西城門口,轟動松江城,一時迷信歪風為之收斂。
就在這個暑假里,南洋公學校方卻突然發(fā)來通知,聲稱侯紹裘“舉動激烈,志不在學”,勒令退學。同學們都很清楚,侯紹裘一貫以救國為動力,學習從不松懈?!拔逅摹币詠?,他積極參加愛國運動,繁忙的社會活動耗去了他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他的學習成績在全班始終名列前茅。許多同學感到憤憤不平,動員他去向校方交涉。侯紹裘卻處之泰然,平靜地說:“我的意志又豈是他們所能改變的!”從此,侯紹裘脫離了學生生活,以改造社會為己任,走在通往革命的道路上。
對于侯紹裘被南洋公學開除之事,《民國日報》副刊《覺悟》曾專門登載署名文章,評論說:“試想,從事新文化運動的人是開除嚇得退的嗎?”侯紹裘被開除后,不到兩個月,他曾經(jīng)強烈反對過的南洋公學的“祀孔”和“國文大會”兩項舊制度,被全校班長會議一致通過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