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異錄
題宋初人陶谷著。谷(903—970),字秀實,邠州新平(今陜西彬縣)人。本姓唐,為詩人唐彥謙之孫,避后晉諱改。歷仕后晉、后漢,后周時任翰林學士、兵部侍郎。入宋,歷禮部、刑部、戶部尚書。開寶三年(970)卒,年六十八。陶谷強記嗜學,博通經(jīng)史,但性輕率忌刻,時人薄之。《清異錄》一書,《直齋書錄解題》以為“其為書殆似《云仙散錄》,而語不類國初人,蓋假托也”?!端膸烊珪偰刻嵋穭t認為“當時文格,不過如是”,全書“如出一手,大抵即谷所造”。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則認為書中所載,多有陶谷身后之事,因斷為非谷所作。但也可能陶谷原有此書稿,后人整理時又羼入若干內容。原本二卷,見《直齋書錄解題》著錄。傳本卷次不一。原本《說郛》卷六十一幾乎全錄原書,僅略有刪節(jié),題注云為“六卷”,并注陶谷“號金鑾否人”。《寶顏堂秘笈》本、《唐宋叢書》本均作四卷,大致為從《說郛》錄出而重析卷次?!断ш庈巺矔繁径恚行┪淖州^《說郛》為詳,疑尚為原本。另有明隆慶間葉氏菉竹堂刊本、明陶元柱修郡館刊本、清康熙間陳氏漱六閣刊本,未見。
全書分為天文、地理、君道、官志、人事、女行、君子、幺麼、釋族、仙宗、草木、竹木、百花、百果、蔬菜、藥品、禽名、獸名、百蟲、魚、肢體、作用、居室、衣服、裝飾、陳設、器具、文用、武器、酒漿、茗荈、饌羞、薰燎、喪葬、鬼、神、妖三十七門,每門多者數(shù)十則,少者僅一則,每則皆舉數(shù)字為題。所記事以中晚唐、五代及宋初為多。內容涉及十分廣泛,具體可詳上舉各門名目。而所錄則多為各方面的異名新說。以造語獨特者居多,常被宋以后作者引為典實。其體例雖與《云仙散錄》相類似,但內容多數(shù)皆有史實可征,與《云仙散錄》的誕漫無涯有所不同。
書中保存了一些珍貴的史料文獻,如于義方《黑心符》、張翊《花經(jīng)》、侯寧極《藥譜》、毛勝《水族加恩簿》、王從謙《夏清侯傳》、蘇廙《仙芽傳》、韋巨源《食賬》、謝諷《食經(jīng)》等,或全錄,或摘錄,均不見他書,僅因本書引錄而得以保存,對研究唐五代的花木、漁業(yè)、飲茶、烹飪等方面情況很有參考價值。書中錄唐五代至宋初的詩人事跡較多,雖均為細瑣之事,亦可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