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伯兮

淚千行:中國歷代懷親詩 作者:


伯兮1

[先秦]

《詩經·國風》

伯兮朅兮2,邦之桀兮3。

伯也執(zhí)殳4,為王前驅5

自伯之東6,首如飛蓬7。

豈無膏沐8,誰適為容9。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10。

愿言思伯11,甘心首疾12。

焉得諼草13?言樹之背14。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15。

——注釋——

1 《詩經·國風》的大部分作品產生于西周后期到春秋前期這一段時間里。當時,由于周王朝的統(tǒng)治者荒淫殘暴,昏庸無能,統(tǒng)治集團內部矛盾、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日益發(fā)展,特別是與外族的戰(zhàn)爭,使整個社會陷入了動蕩不安之中,而廣大人民更因此承受著沉重的兵役、徭役,正常的勞動生活秩序被打破,飽嘗著親人離散、不得團聚的相思的痛苦。《伯兮》便是通過婦女在家思念出征丈夫感情的抒發(fā),曲折地反映了這一現實,委婉地表現了廣大人民在這樣環(huán)境中的怨憤情緒。

寫夫妻別后相思,這是我國古典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統(tǒng)稱為“閨怨”詩或“思婦”詩。自漢以下,歷代都有許多閨怨詩,涌現出不少有時代特色和個人風格的優(yōu)秀作品。而《伯兮》作為最早出現的閨怨詩,它那質樸的形容和渲染,鮮明的比興和反襯,在自豪中見出嫵媚,在愁怨中流露深情,都給后來詩人以啟發(fā),對后世閨怨詩的思想和藝術產生明顯的影響。

2 伯:妻子對丈夫的稱呼。古代在兄弟姐妹中,年長的稱伯,其次稱仲、稱叔,最小的稱季。妻子稱呼自己的丈夫為伯,含有尊重、親愛的意思。朅(qiè):健壯威武的樣子。

3 桀:通杰,才智出眾的人。

4 殳(shū):古代一種長一丈二尺的兵器,略同后代的槊。

5 前驅:先鋒。

6 之:往、去。東:指丈夫出征的方向。

7 飛蓬:蓬草,秋天干枯,往往在近根部折斷,風一吹就團團飛舞,所以稱飛蓬。用以形容頭發(fā)蓬松散亂。

8 膏沐:古人用來潤澤頭發(fā)的東西。

9 適:悅?!罢l適”即讓誰喜歡,討誰高興之意。為容:修飾容貌?!柏M無”二句大意是:哪里是缺少潤澤頭發(fā)的油脂,可我打扮起來討誰喜歡呢!

10 杲(gǎo)杲:光亮的樣子?!捌溆辍倍涫潜扰d,用杲時盼望著下雨,而偏偏盡出光亮的太陽,來比喻自己極其盼望丈夫歸來,而丈夫偏不歸來。

11 愿言:思念深切的樣子。言:通“然”,語氣詞,無意義。

12 甘心:心甘情愿。首疾:頭痛。

13 諼(xuān)草:萱草,又名忘憂草,古人以為這種草可以使人忘憂。

14 言:就,乃。樹:種植。背:通“北”。指堂屋的北面,即后庭的階前。“焉得”二句大意是:我從哪里可以得到忘憂草?我要把它種在我后庭的臺階上。

15 痗(mèi):病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