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河北勝景三首

山溪淙淙 作者:李彥良


河北勝景三首

1.游叢臺a有感

叢臺高聳碧水環(huán),星移斗轉(zhuǎn)數(shù)千年。

金戈鐵馬煙云散,和諧升平看當(dāng)前。

燕趙多少英俠事,曾留遺跡在邯鄲。

“據(jù)勝亭”前說趙武,程嬰忠義薄云天。

注:a即邯鄲叢臺公園。此詩為2006年4月20日陪家兄到邯鄲拜師時所寫。那天一早起來,就陪家兄到邯鄲體育場外看練拳,而后坐車到叢臺公園,叢臺公園以古叢臺遺址為中心而建。磚砌的高臺,巍巍然如半截城墻,上面建筑錯落。四圍有環(huán)臺之水,水中有魚。臺高而門在側(cè),且低隱,但玲瓏典雅。臺前有一巨碑,立在一龜背之上,上刻“趙武靈叢臺遺址”,從落款看為明萬歷癸巳年由直隸廣平府邯鄲知縣立。臺上極頂為明嘉靖十三年即公元1534年修葺而筑,叫“據(jù)勝亭”。上得叢臺向下看,春柳垂青,桐掛紫鐘,連翹披金,松花如菊,一派春色。不遠處四圍高樓,霧籠如煙。心想若沒有這一高臺,邯鄲則會失色于平淡,而因叢臺高起,則為那千古佳話的萬古流傳平添了不少的厚重的色彩。趙武和趙武靈五不是一個人,武靈五不是趙氏孤兒。叢臺的北端有一門,也崎峻。出門,下臺階,有一廟,為七賢祠。祠中有廉頗、藺相如、程嬰、公孫杵臼、韓厥、趙奢、李牧的塑像。這些忠臣良將是中華文明得以傳承的人文根基和精神偶像,從他們那里傳下來的忠義氣節(jié),構(gòu)建起了中華民族的魂魄殿堂。于是也學(xué)騷人胡謅了八句以紀今日來游叢臺。

2.掠影張河灣a庫區(qū)

夢隨松溪離家園,晉水入冀張河灣。

大壩攔擋成大湖,碧水如鏡映藍天。

回望界山八面塄,仿佛玉璽丟天邊。

放生道場勝廟會,喜看錦鯉歸自然。

岸邊翠柳擺腰姿,牧笛悠揚繞山澗。

山桃花仙抖云裳,菜花飄香金燦燦。

湖光山色晴方好,仿佛旅游到江南。

一衣帶水連晉冀,春滿家鄉(xiāng)太行山。

注:a張河灣庫區(qū)在河北省井陘縣境內(nèi),與家鄉(xiāng)相距只有幾十里。

3.崆山白云洞印象

臨城崆山白云洞,內(nèi)蘊神奇造化功。

柔柔帷幔護宮殿,亭亭玉柱擎天庭。

九霄云端聳瓊樓,千潯海底藏蛟龍。

清涼國度神仙游,炎熱凡間說太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