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明尼蘇達州隨想
初到明尼蘇達州
歷經十幾個小時的飛行,當我踏入美國北疆之州明尼蘇達的雙城機場,滿眼的白人在我身邊穿行的時候,一切都是那么不真實。先生在機場送行的一幕還歷歷在目,多年的教學管理、各種評估、人像機器一樣高速運轉的忙碌,失眠的痛苦……在心中翻騰著、攪動著,隨著飛機的著落,各種情形模糊了,漸行漸遠。
我將在明尼蘇達州阿諾卡·拉姆西社區(qū)學院工作一年,未知的一切既令人忐忑,又令人憧憬。
清晨5點,這里的黎明靜悄悄,順著清晰的指示牌,旅客們無聲地走向取行李處。前來接我的是有過一面之交的Richard Pieper,一位滿頭銀發(fā)、慈眉善目的老者。退休在家的Richard是阿諾卡·拉姆西社區(qū)學院化學系Patty Pieper教授的先生,有一年暑期他跟著太太來我校交流了一個月,給我的印象是,笑瞇瞇的極其友好,談吐有著美國人特有的風趣幽默。
車在寬闊的公路上行駛,一路上綠樹蔥蘢,綠草如茵,以白色為主的房屋掩映其間,天地之間的寬闊讓一直生活在喧囂中的我瞬時感到呼吸順暢了許多,大自然對這里的饋贈讓人既感慨又羨慕。Richard熱情地為我做各方面的介紹。
雙城(Twin City)是明尼蘇達州首府圣保羅(St. Paul)和最大城市明尼阿波利斯的簡稱,因兩座城市緊鄰被稱為雙城,或雙子城。雙城人口加起來只有70萬左右,與周圍13個縣、188個城鎮(zhèn)組成雙城都市圈,雙城都會區(qū)人口大約有360萬,占全州人口總數的近60%,這樣的比例讓我頗感驚訝。
行駛約40分鐘之后,我們來到我即將入住的阿諾卡·拉姆西社區(qū)學院附近的Robinwood公寓。Robinwood公寓有三棟,每棟各有三層樓。學校給我們這些交流學者租的是一個套間,帶有臥室、客廳、廚房、衛(wèi)生間和大陽臺。兩校合作已近20年,我校每年來訪學工作的老師都住在這里,屋內設施略顯陳舊,但還算干凈整潔。

迎接我的小鹿
我打量著周圍的一切,無意間發(fā)現臥室的窗外有一片小樹林,正當我從臥室窗戶往外觀望時,發(fā)現小樹林里突然跳出三只小鹿!它們悠閑地、肆無忌憚地在院子里吃草、踱步。對第一天來到這里的我,對只能在動物園看到野生動物的中國人來說,這個驚喜實在是太意外了。友好的小鹿第一時間以這種方式來歡迎我,我感覺到十分歡喜和感恩。
公寓對面是成片的綠樹環(huán)繞中的獨立屋居民區(qū),一眼望不到盡頭。站在陽臺看草地上的松鼠上躥下跳、悠閑自在,如此安靜、平和、美麗、夢幻般的自然環(huán)境對處于快速建設中的中國來說顯得有些不真實了。
“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我來對了!”我喃喃自語。

Robinwood公寓
阿諾卡·拉姆西社區(qū)學院
我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大學里度過的。大學畢業(yè)后我就在大學教書,近年來一直負責教學管理工作,對國內高校比較熟悉,而對于歐美的大學,以前雖有過學術交流訪學,但大多是走馬觀花,觀感多流于表面。這次是要以一名阿諾卡·拉姆西社區(qū)學院(Anoka-Ramsey Community College,簡稱ARCC)老師的身份進行教學工作,因此可以深入地體驗和感受國外大學里的方方面面,了解最真實的美國高等教育。
從租住的Robinwood公寓到ARCC步行只需8分鐘,穿過一條馬路再走過學校巨大的停車場就到了。教法語與德語的Rita Newton女士兼職負責訪學老師的接待與各項安排。63歲的Rita是位氣質優(yōu)雅且安靜的女士,聲音極為平和、客氣,我不由地猜想她年輕時一定是位漂亮、有魅力的姑娘。她帶著我在樓上、樓下各部門辦手續(xù),還帶著我在校園里徜徉漫步。
ARCC是明尼蘇達州30多所社區(qū)大學中的一所,位于阿諾卡縣(Anoka)庫恩·拉皮茲市(Coon Rapids),距離雙城大約有30公里。學校的建筑是典型的一體式兩層樓,彎彎曲曲但連在一起。在明尼蘇達州,除了一些有悠久歷史的老牌大學之外,很多學校(包括中小學)的建筑都不是一棟棟矗立各處的獨立大樓,而是連為一體、功能齊全的兩層樓,地下一層地上一層。這樣建筑的好處就是在寒冷的冬季不用走到外面就可以去到學校所有的部門和教室。ARCC建筑的外表看起來不太靚麗,但大樓里面卻是分外舒適,樓內整體的地毯鋪設減少了人們走路時帶來的噪音,墻上的裝飾掛畫令人時而駐足觀賞,走廊里的飲水機和沙發(fā)、長凳體現著學校對學生的人文關懷,一年四季開著的空調讓人感受不到季節(jié)變化,在這里教師幾乎每人一間辦公室,對照中國國內的實際,這樣的配備讓我覺得是遙不可及的奢侈。

ARCC的Coon Rapids校區(qū)
校內除了課室、教師辦公室、會議室、書店、圖書館、技術部、考試中心和行政辦公區(qū)之外,還有一個劇院(Performing Art Center)供戲劇系和音樂系的師生排練和演出,一個室內體育館供學?;@球隊訓練和比賽,另外還有一所健身館供師生全天候免費使用。校外有標準規(guī)格的足球場、排球場和網球場。而在我看來,學校最棒的地方當屬二樓可就餐和學習的師生餐廳(Cafeteria),餐廳兩面碩大的玻璃窗外就是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River),美麗風光一覽無余。初聞此事我甚感震驚,這就是我在馬克·吐溫小說里讀到過的密西西比河,這就是我給學生講過無數遍但未曾謀面的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大河,美國的母親河,原來發(fā)源于明尼蘇達州,就在我即將開始工作的這所學校前蜿蜒流過。得知這一事實時,我激動地跑出學校大門,佇立在密西西比河河邊,久久凝望。但見幾只野鴨在水面上閑蕩,河面上偶爾會略過小游艇飛快地劃過水面、飛向遠方。幾個學生悠閑地坐在岸邊的草坪上。河的兩岸,綠樹叢中掩映著一棟棟優(yōu)雅的居民小樓。

師生餐廳窗外的密西西比河風光
8月23日周三下午,學校舉行了迎接新員工的歡迎會,歡迎會備有含咖啡、曲奇餅和蔬果的簡餐,大家用一次性餐盤隨意裝取。這次歡迎會包括新老員工在內20多人出席,大家自愿參加。歡迎會安排在一間普通教室,沒有主席臺,大家圍坐在桌前,每人介紹一下自己就行,儀式簡單,校長說話隨和。這樣的氛圍令人輕松。
ARCC有兩個校區(qū),庫恩·拉皮茲(Coon Rapids)校區(qū)和劍橋(Cambridge)校區(qū),共有500多名教職工,近萬名學生,其中國際學生占學生總數的12%,分別來自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索馬里、越南、愛爾蘭、日本、中國等。學校教職工分為行政人員(administrators)和教師(faculty)。全職教師配備的是單間辦公室,兼職教師就要兩人共用一間辦公室。我和Rita共用一間辦公室,這樣的情況并不多見。學校還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即自然科學系教師辦公室的位置和面積要大于人文學科的老師,這樣的做法與招生數量的多少有關,而非重理輕文。學院的學科設置以系為主,全院幾十個系分成七大類分別由七名主任管理,每個系有一名負責人(chair)負責課程設置、課程規(guī)劃等事物。我所在的世界語言系(world languages)規(guī)模較小,所提供的語言課程包括西班牙語、法語、德語、漢語和手語(sign language),包括我在內一共只有6名老師,其中只有教西班牙語的Dale Omundson是全職,同時也是負責人。每門外語都要提供語言課和文化入門課,文化課屬于通識教育類課程。
在2017年度美國社區(qū)學院教學評估中,ARCC獲得“全美社區(qū)學院十佳”的稱號,這讓初來乍到的我感受到一份榮耀和責任。隨著自己教學的開展和對學院進一步的了解,我深深感受到這里嚴謹的教學氛圍以及在超負荷的工作量下教師對工作的熱愛。自然科學各系的老師滿工作量是周課時20節(jié),平均每天4節(jié)。人文學科各系的老師滿工作量是周課時15節(jié),平均每天3節(jié)。例如化學系的Patty Pieper,擁有化學專業(yè)博士學位的Patty畢業(yè)于明尼蘇達大學,在ARCC已工作17年了,教授兩門課程和一門實驗室課,周一至周五每天早晨7點起床,8點半到學校,下午5點半以后才回家。除了每天固定的一個小時(office hour)為學生答疑,她在辦公室的主要任務就是備課和閱卷,當然,作為化學系的負責人,還要經常做一些文案工作。學校并不要求教師坐班,但幾乎沒有哪個老師在下午四點之前回家。當然,老師們的敬業(yè)與這份教職工作的來之不易有很大關系,要想得到全職教師的工作,老師需在連續(xù)幾年的教學中,每個學年的講授課程達到一定數量的學分。一門課程的報名人數少于12名則不能開課,因此教師的講課方式、內容和教學效果決定著課程的受歡迎程度,決定著是否能繼續(xù)開課,因此可以說,在以教學為主的社區(qū)學院,教學效果是決定教師命運的關鍵因素。當然,決定學生是否選課還有其他因素,比如課程的難易程度以及是否對未來就業(yè)有幫助。近年來,選擇法語、德語和漢語的學生數量逐年減少,想必是學生出于對未來就業(yè)的考慮。
和我們國內教學管理不同的是,這里對教師如何授課、使用什么教材、如何評定學生成績沒有模式化的要求。每個學期初,教師需要提交課程教學大綱,大綱內容包含課程教學目的、要求、內容和評價方式,上課時將大綱發(fā)給學生,整個學期就按大綱的各項要求開展。通常對學生的評價包含出勤率、課堂參與度、多次的課堂測驗、期中考試、期末考試,有些課程要求學生以PPT做口頭演示。如此多的測驗和考試使得閱卷成為老師繁忙的主要原因,很多老師晚上回家還要加班閱卷。在我兩次和Dale一家人出去吃飯或游玩的路上,都是他的太太開車而他在后排閱卷,或者向講西班牙語的太太請教西班牙語問題,這樣的敬業(yè)精神令人肅然起敬。
明尼蘇達州的教育
社區(qū)學院也被稱為初級學院,是美國的獨創(chuàng),也是美國對世界高等教育的貢獻。初級學院的建立加速了美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程,促進了美國現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完善。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qū)學院不僅為學生提供某些領域的職業(yè)技術教育,也為打算讀本科的學生提供一、二年級各領域的專業(yè)課程。美國共有1200多所社區(qū)學院,入學人數超過1000萬人。社區(qū)學院的學生約占美國大學生總數的45%,有近60%的大學適齡學生申請就讀二年制社區(qū)學院或技術學院。
有著近萬名學生的ARCC治學嚴謹,有良好的社會聲譽,每年都吸引眾多優(yōu)秀的高中生和四年制大學的學生來這里選課。我從兩個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中了解了明尼蘇達州靈活的教育政策,他們是我的漢語中級班學生,也是這些靈活政策的典型受益者。一個是女孩Lily Knopf,來自本地區(qū)一所高中,她告訴我,優(yōu)秀的高中生從高二開始就可以在社區(qū)大學選修課程,課程的學分既可以代替高中課程的學分,也可以用來抵將來大學的學分。高中屬于義務教育階段,因此在社區(qū)學院修讀的課程免學費,真是一舉三得呢!另一個學生是來自明尼蘇達大學的男生Dane Falline。根據該州教育政策,各大學一、二年級的課程和社區(qū)大學之間有一定比例的學分可以互認,由于社區(qū)大學學費遠遠低于四年制大學,因此會有一部分四年制大學的學生選擇社區(qū)學院的課程。對于Dane而言,除了6個學分的外語課,他已經修完明尼蘇達大學的全部課程并且已經開始工作,因此他選擇了學費較為低廉的ARCC修讀外語課以最終完成學業(yè)。明州靈活的教育政策,既有利于優(yōu)秀中學生的成長,也減輕了大、中學生的經濟負擔。
作為一名多年的教育工作者,除了ARCC的教學工作之外,我也希望對明尼蘇達州的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有所了解。作為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和德國的移民重地,明州有重視文教衛(wèi)生事業(yè)的傳統。只有560萬人口的明尼蘇達州目前有高校98所,大學生27萬。僅州府圣保羅一個城市就有11所大學,如果按高校與人口比例計算的話,圣保羅的高校密度在美國排名第二。其中創(chuàng)立于1851年的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是聞名全美的巨型學府之一,其中明尼蘇達州的雙城分校,最為知名。明大有三個分校,共有5.3萬名本科生和研究生,2016—2017學年有109個國家的學生注冊入學,其中來自中國的留學生超過5000人,約占明大學生總數的1/10,這個數字著實讓我吃驚。
明尼蘇達大學是明州的驕傲。我的朋友Patty祖孫三代,即媽媽Joan、她本人和女兒Megan都畢業(yè)于此,可見其魅力。明尼蘇達大學是美國十大聯盟的成員校之一,也是國際21世紀學術聯盟的成員之一,被譽為“公立常春藤”,擁有300多個交流項目,誕生過8名諾貝爾獎獲得者,1位美國前首席大法官,2位美國前副總統,以及多位美國財富500強的企業(yè)巨子。明尼蘇達大學法學院在全美法學院中排名第25,明大漢弗萊公共政策學院在全國同類院校中排名第8,卡爾森管理學院在全美商學院中排名第29,其商務分析碩士全球項目排名第4。2015年,明尼蘇達大學的捐贈投資回報全美排名第1,其中,畢業(yè)于明尼蘇達大學卡爾森管理學院的中國留學生——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的現任CEO井賢棟在2016年向明尼蘇達大學捐贈500萬美元,成為該校歷史上來自中國單筆最大數額的捐款[1]。除上述驕人的成績之外,明尼蘇達大學醫(yī)學院也是蜚聲全球,許多世界頂尖的技術和發(fā)明在明大醫(yī)學院誕生,如心臟起搏器、心臟呼吸器等。
另外,建于1866年的卡爾頓學院在全國私立文理院校中排名前10,根據“英國域名”(全球最大的網站注冊管理機構)的數據排名,全球9所擁有富時100和財富100強CEO最多的大學榜單上,卡爾頓學院排名第5。還有一個有趣的排名,在美國學習最刻苦的大學中,卡爾頓學院名列前茅。另外,有著125年歷史的明尼阿波利斯藝術設計學院位列全國同類院校前10名。
不僅明州的高等教育質量令人嘆服,它的中小學基礎教育在全美也處于領先地位,這里可以舉幾例以充分說明它的實力。第一,在美國大學入學考試ACT(American College Testing)的排名中,明尼蘇達州連續(xù)9年在全美排名第一。第二,美國目前盛行的特許學校(charter school)是明尼蘇達州于1992年首創(chuàng)的,目前明州有150間特許學校和4.8萬名學生[2]。第三,明尼蘇達州語言沉浸式學校[3]數量在全國排名第四。第四,明尼蘇達州有22間高中學校提供國際文憑教育項目(IB)[4],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在2018年美國最佳公立高中前50榜單中,明州Edina高中位列第28。當然,明州教育也有亟待提高和改善的地方,比如少數族裔(以非裔和拉美裔為主)的學生四年大學畢業(yè)率都處于較低水平,僅有40%左右,全美倒數,令人遺憾。
2018年春節(jié)期間,我受同事Peggy Margaret Guiney之邀去參加她的兒子就讀的英華學校(Yinghua Academy)舉辦的春節(jié)晚會。英華學校是一所中英雙語沉浸式公立學校,也是美國第一所漢語沉浸式特許學校,授課語言為漢語。Peggy介紹說,全校從幼兒園到八年級共有800多名學生,大約有1/3的孩子是美國家庭從中國領養(yǎng)的棄嬰(聽聞此言我百感交集),一部分來自教育程度較高的美國家庭,他們選擇這所學校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多元文化中成長,這也是Peggy為孩子選擇這里的初衷。演出分上午、下午兩場進行,所有的孩子包括殘疾學生都參與表演。低年級學生參加唱歌、跳舞、武術的表演,高年級學生則參加舞臺劇的表演以及每一幕之間的中英文串詞。這次演出的舞臺劇是中國的神話故事《二郎神與天狗》,以神話故事為主線穿插著以“孝”為主題的各朝代故事。我被這樣的創(chuàng)意深深地折服,被精彩的表演深深打動。這樣的演出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語言能力,而且是讓孩子們了解、接受中國文化的有效手段,更是通過每個孩子的參與,提高他們的自信心、自豪感和表現力的有效途徑,而這才是教育的真諦——讓孩子們身心愉快地成長。

英華學校(中文沉浸式學校)2018年春節(jié)匯演
明尼蘇達州的“江湖”
離學校不遠處的密西西比河寬闊處有一座大壩,連同周圍的森林草地形成大壩公園(Coon Rapids Dam Regional Park),周末我和學生相約去游覽。我們的車剛駛進公園,還沒看到大壩就聽到了湍急的水流轟鳴聲,興奮中眼前一片開闊,藍天、碧水、白云把公園渲染得美不勝收。踏上一里長的大橋,氣勢恢宏的大壩景象盡收眼底。

密西西比河大壩公園
看到眼前密西西比河的壯美,疏于提前做功課的我甚感羞愧,因自己對明尼蘇達州的地形、地貌、人文歷史等知之甚少。密西西比河源頭的事實觸發(fā)了我對明尼蘇達州的“江湖”進行深入了解的熱情。原以為有著名山大川的明尼蘇達州其實大部分地區(qū)是冰川時期被風化的平原,它的東北部以森林為主,西南部以草原為主,整個州是美國北部廣袤大平原的一部分,遠離美國本土東、西兩翼的阿巴拉契亞山脈和落基山脈。州內河流湖泊密布,縱橫交錯,地表水面積為250萬英畝(約10117平方千米),為全美第一。
明尼蘇達州州內河流總長約11萬千米,是美國唯一一個有著三條河流源頭的州——密西西比河、紅河和圣路易斯河。不同于許多發(fā)源于高山的大川,密西西比河發(fā)源于明尼蘇達州北部的艾塔斯卡湖,而浩瀚的密西西比河在源頭那里只是一條溫柔的小溪,從北向南流經中央大平原多個州后匯集成世界第四大長河,從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流入墨西哥灣。密西西比河的上游流經明尼蘇達州,在明尼蘇達州州內長約1000公里,河水清澈且平緩,既哺育了明尼蘇達州的土地,又不會泛濫成災。而北部的紅河向北流入加拿大,圣路易斯河向東流入蘇必利爾湖(Lake Superior)。州內著名河流明尼蘇達河(Minnesota River)和圣克洛伊河(St. Croix)在明尼蘇達州的東南部匯入密西西比河。
明尼蘇達州被譽為“萬湖之州”,不管是在車水馬龍的都市,還是在名不見經傳的小鎮(zhèn),無處不見湖泊,總數多達11842個。無論行走在哪里,湖面都是綠色的森林和藍色的湖水,大小湖泊星羅棋布。僅明尼阿波利斯市內就有22個輕盈秀麗的小湖,湖面波光粼粼,水天相映。而世界第一大淡水湖,北美五大湖之首的蘇必利爾湖就位于明尼蘇達州的東北部。蘇必利爾湖為法國探險家于1622年所發(fā)現,湖名蘇必利爾(Superior)取自法語,意為上湖,為美國和加拿大兩國共有,被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和美國的明尼蘇達州、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所包圍。蘇必利爾湖湖面東西長616千米,水面積為82414平方千米,最深處達406米。蘇必利爾湖廣茂似海,水質清澈,其蓄水量占五大湖蓄水量的一半以上。另外,明尼蘇達州內較大的湖有北部的紅湖(Red Lakes)和里奇湖(Leech Lakes),中部的米拉湖(Mille Lacs Lake),南部較大的湖是明尼通卡湖(Minnetonka Lakes),明尼通卡湖還是明州著名的風景區(qū)和富人區(qū)。明尼蘇達州的“江湖地位”真是名不虛傳。

密西西比河大壩風光
走馬觀花雙子城
和我們的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日期不同的是,9月4號是美國勞動節(jié)(Labor Day),全國放假一天。戲劇系的Blayn Lemke教授約我去游覽有一百多年歷史的明尼蘇達州“心臟”——雙子城(圣保羅和明尼阿波利斯),這也是我來到明州之后第一次“進城”,心中充滿期待。
Blayn先生年紀不到六十,滿臉的灰白胡須和灰白頭發(fā)連成了一片,說話時激情滿滿,他的手一會兒揮向空中,一會兒收在胸前,畫著不同形狀的弧線,還不時用手指碰碰我的臂膀,處處表現出藝術家的奔放和不拘,時而也會流露些許柔美細致的神韻。Blayn家住在明尼阿波利斯市區(qū)南部,每天都要穿越城區(qū)往返于學校和家。我們開車從ARCC向南行駛20分鐘之后,雙子城的摩天樓天際線已開始若隱若現。Blayn用他那戲劇導演特有的感染力給我介紹著魅力無限的雙子城。
圣保羅始建于1805年,1885年成為明州州府,目前人口約30萬。圣保羅位于明尼蘇達州東南部,密西西比河的東岸,是密西西比河航線向北溯航的終點港。圣保羅的城市建筑頗有特色,以古典建筑為主;雄偉華麗的州議會大廈、莊嚴的市政府廣場、世界貿易中心、地標中心以及圣保羅大教堂等都是標志性建筑,特別是圣保羅大教堂,仿造梵蒂岡建筑風格,是美國最有特色的天主教堂之一。圣保羅大教堂坐落在地勢較高的大教堂山丘,俯瞰整個城市,是美國第三大和第四高的教堂。大教堂北側是圣保羅的一條主要街道,古建筑林立,其中最莊嚴華麗的是明尼蘇達州歷史名人和企業(yè)家詹姆斯·希爾故居,現為博物館。圣保羅的文化氣氛濃厚,誕生了很多文化界名人,所以又被稱作中西部地區(qū)的波士頓。

俯瞰圣保羅市
明尼阿波利斯是明尼蘇達州最大的城市,市區(qū)人口約40萬,位于密西西比河西岸明尼蘇達河口附近,和圣保羅市隔河相望,組成密西西比河上著名的雙子城。兩市市區(qū)通過密西西比河上的多座大橋連成一片。由于其水資源極為豐富,市郊分布著二十多處湖泊和濕地、密西西比河河濱,以及眾多的溪流與瀑布,因此,明尼阿波利斯得到“湖城”的綽號。另外,由于在歷史上這里曾是美國乃至世界的面粉工業(yè)之都和重要的伐木業(yè)中心,它還有個綽號是“面粉城”。

明尼阿波利斯市
Blayn一邊陪著我沿著密西西比河漫步,一邊向我介紹岸邊景色。密西西比河上的唯一瀑布——圣安瑟尼瀑布(St. Anthony Falls)就在左側,這也是明尼阿波利斯的誕生地,瀑布的存在催生了磨坊的誕生和發(fā)展,大大小小的面粉廠使最初的小鎮(zhèn)發(fā)展成為明尼蘇達州的中心。河的右邊可以看到廢棄磨坊的遺跡,如今被打造成頗具特色的磨坊遺址公園。與古典風格的圣保羅不同,明尼阿波利斯的城市建筑以現代建筑為主,高樓大廈鱗次櫛比,而且完美結合了現代都市的便利與未經雕飾的自然風光。位于明尼阿波利斯的明尼蘇達風景植物園在2017年“今日美國”調查中被評為全美最佳植物園。明尼阿波利斯連續(xù)三年獲得最佳城市公園體系。根據英國“經濟學人”智庫發(fā)布的2018年“最宜居城市排行榜”,在全球前50名宜居城市中,明尼阿波利斯全球排名第39。在美國十大最宜居城市中,明尼阿波利斯排在檀香山、匹茲堡、華盛頓特區(qū)之后位列第4,作為內陸城市能有如此亮眼的成績讓我這個短暫訪客也為之自豪。除了美麗的自然風光和宜居的環(huán)境,明尼阿波利斯還擁有眾多吸引著創(chuàng)作者與觀眾的文化機構,涉及戲劇、視覺藝術、文學和音樂等各個領域,著名的格斯里劇院(Guthrie Theater)是紐約百老匯以外地方劇院的先驅。
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羅都市圈是美國北部從芝加哥到西海岸西雅圖之間廣袤地區(qū)的工商中心和交通樞紐,都會區(qū)的經濟規(guī)模在美國的大都市區(qū)中排名第10,人口規(guī)模排名第16。雙子城在歷史上以糧食生產和牲畜交易聞名,現在的制造業(yè)、高科技以及教育、文化都很發(fā)達,兩座城市一個現代一個古典,相得益彰。雙子城也是美國最寒冷的都會區(qū),冬季最低氣溫可達-30℃。由于天氣寒冷,1958年建筑師艾德貝克在明尼阿波利斯他的兩棟樓之間建造了封閉式人行天橋,以方便他的客戶往來于兩棟樓之間。這種讓人免受冷凍之苦的做法很快流行起來,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封閉式人行天橋總長達17.7千米,圣保羅市總長8千米,雙子城的封閉式人行天橋成為其一大特色,堪稱美國之最。講到這一點,Blayn頗為自豪地帶我上去感受了一番。漫步在城中,藍線和綠線輕軌不時從我們身邊駛過,便利的輕軌網絡將兩個城市與雙子城國際機場的兩個航站樓以及美國購物中心(Mall of America)連接起來,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便利的交通條件。愛好騎行的Blayn告訴我,雙子城還是全美最佳自行車騎行城市和自行車友好城市。
一天的城市觀光,我浮光掠影地感受著這兩座密西西比河河畔城市的現代與古老。漫步在密西西比河畔的磨坊遺址公園,曾經以其動力帶來兩岸面粉和木材工業(yè)大發(fā)展的圣安瑟尼瀑布訴說著城市的發(fā)展史,也見證了這里半個世紀前成為美國乃至世界面粉之都的輝煌。

明尼阿波利斯市街頭的Blayn Lemke教授
游覽美國最大的購物中心——Mall of America
在紐約、華盛頓等地逛過一些大規(guī)模的購物中心,但聽說明州的超級娛樂購物中心(Mall of America)是美國最大的購物中心時,我還是有些吃驚。應家住布魯明頓市(Bloomington)的朋友侯老師之約,我有幸周末來一睹這個聞名遐邇的商城芳容。購物中心就位于雙子城南郊的布魯明頓市,距離雙子城國際機場僅2000米,朋友介紹說布魯明頓市的酒店房間多達7600間,對于本地及外地游客來說,交通和住宿十分方便。購物中心面積達15萬平方英尺(約13935平方米),擁有逾12000個免費停車位。另外,還為準媽媽和殘障人士提供專用停車場。這里服務周到,行動不便的人交5美元押金就可以租一輛輪椅。帶小孩來逛商城的人,在一層入口處的服務臺,花3美元就可以租一輛童車用一天。據統計,每年有4000萬游客和顧客到訪這家巨型的購物中心。
Mall of America主力店主要由四間大百貨公司組成,分別為梅西百貨(Macy's)、布魯明戴爾(Bloomingdales)、諾德斯特龍(Nordstorm)及西爾斯(Sears),分別位于商場內四個主要零售位置的四個角落。此外,還有超過520間零售專賣店、80間餐飲食肆分布于三個樓層,大部分在美國已有一定知名度的零售商及一些國際性零售商均設店于此購物中心內,真是無愧于“購物天堂”這個稱號。
除購物外,Mall of America還是個集超級娛樂中心、親子游樂園于一體的度假勝地。它的娛樂及休閑設施的建設比例特別高,包括一個占地7公頃的史努比營主題公園(Knott's Camp)、明尼蘇達海洋館(內有全球最早的鯊魚展覽地)、美國中西部地區(qū)首家仿真式互動飛行游樂園“飛躍美國”游樂園、全美規(guī)模最大的室內主題樂園尼克宇宙游樂園、全年恒溫的激情水上設施“大狼屋”水上樂園、一個兩層高18洞的迷你高爾夫球場,還有一些傳統的商業(yè)娛樂設施如14屏幕的電影院。
在我看來,這樣的美國商城代表了一種新的商業(yè)模式——娛樂零售。整個商城每年舉行各種各樣的促銷和娛樂活動達300多項,幾乎每天都有,有時邀請歌星來演唱,有時由當地土著印第安人表演,有時還舉辦藝術展覽和慈善募捐等活動。每年春節(jié),當地華人都會在這里舉辦春節(jié)慶?;顒?,中國傳統節(jié)目如舞龍舞獅會吸引眾多的游客前來觀看。許多來這里逛店的人,其實都是為了帶孩子來玩。當然,如果有中意的商品,也不妨順便買上一兩件。
在一個谷物片展示店里,孩子們正聚精會神地觀看制作谷物片的錄像。美國孩子喝牛奶喜歡放燕麥片之類的谷物片。生產這種谷物片的公司就在商城里開了這家展示店,把工廠搬到了商場,給孩子們展示全部生產過程,介紹谷物片的營養(yǎng)價值。孩子們還可以自己制作,帶回家去。這家店就像是一個小型工業(yè)展覽館,孩子們在玩耍中學到了不少知識,商家也推銷了產品。史努比營主題公園里有一家神秘餐館,顧客可以一邊進餐,一邊觀看演出。這里沒有舞臺,大家在入座的同時也就進入了劇情。人們一邊吃飯,一邊體驗緊張的案情,直到三道菜上完,案件才會真相大白。這種獨具特色和創(chuàng)意的經營之道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Mall of America的商場部分刻意突出強烈的主題裝修風格,與娛樂設施有關的一些零售商于區(qū)內經營,如銷售一些有趣且具有收藏價值的商品。因此,逛商城對許多人來說,更多的是尋求一種體驗,而不只是購物。目前,中國大中城市的商場越建越多,在日趨激烈的商業(yè)競爭環(huán)境下,如何避免同質化的經營模式,就需要創(chuàng)新,學習國外著名商場的理念和經驗。像Mall of America這樣集購物、娛樂和度假于一體的巨型商場,相信在人口密集的中國大城市也一定會有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美國商城室內游樂場
相約明尼蘇達州博覽會
化學系的Patty Pieper博士是個極熱情的人,在這一年里,我得到了她很多的關照,和她聯系最多,成為很好的朋友。Patty擔心我寂寞,常常約我出去吃飯、觀光。對于明尼蘇達州的年度盛事——明尼蘇達州博覽會(Minnesota State Fair),她當然不會錯過,早早就約好了日子。胖胖的Patty非常愛說話,且語速極快,渾身散發(fā)著開朗、快樂的氣息。
博覽會舉辦時間是在每年的八月下旬和九月上旬,歷時12天。我們選擇了博覽會開幕后的中間時段來逛,依然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人們熙熙攘攘地進入會場,有推著嬰兒車的年輕夫婦,有坐輪椅來的老年人,更有活蹦亂跳的小朋友,大都是男女老少全家出動。當我們到達場地時,已是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我已經逐漸適應了明尼蘇達州的地廣人稀,冷冷清清,突然看到一下子冒出來這么多人,感到十分驚訝,感覺全州的人都聚集到了這里。
明尼蘇達州博覽會有著悠久的歷史。第一次博覽會的舉行是在1859年,也就是明尼蘇達州加入美國聯邦的第二年,迄今已經有160年的歷史。除了有五年因戰(zhàn)爭和瘟疫等特殊情況之外,博覽會每年舉行一次,從不間斷。明尼蘇達州博覽會有自己固定的基地,面積達4800多畝?;貎扔兴囆g中心、發(fā)展中心、演出場地、體育館(賽馬場)和大型停車場等完善的場地設施,其中場地規(guī)模最大的當屬安置農場各類牲畜和禽類的牲口棚。明尼蘇達州博覽會每年吸引近200萬游客,在美國各類博覽會規(guī)模中排名第二,僅次于得克薩斯州的國家博覽會,也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博覽會之一。

明尼蘇達州博覽會比賽現場
明尼蘇達州博覽會的舉辦期是百姓娛樂的節(jié)日。博覽會基地內,摩天輪、海盜船、搖頭飛椅、蹦蹦車、沖浪、淘氣堡、高空飛車和登月火箭等娛樂設施一應俱全,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游樂項目,是小朋友和年輕人的樂園。博覽會期間,球類比賽、賽馬、雜技表演接連不斷;音樂會、演唱會、舞會輪換登場;書畫作品、輪船模型、木雕泥塑目不暇接;可愛的小玩具、琳瑯的飾品、精美的手工藝品任人選購。博覽會還是美食節(jié),在博覽會上可以品嘗到直接從農場運來的新鮮牛奶和各種小食。還有各類西式美食攤檔,幾乎每個攤檔前都排著長長的隊伍,但對于飲食講究的中國人來說,這些以油炸、奶油和奶酪類為主的食品就不那么健康誘人了。

明尼蘇達州博覽會的馬車巡游
博覽會也是百姓喜聞樂見的科技展示會和評比會。大學和研究機構展示出他們的最新科技成果,各地農場帶來了琳瑯滿目的水果、蔬菜和鮮花。技術人員耐心地講解各種農機、滑雪車和割草機的使用方法。在生命誕生館,正在展示豬崽和雞崽出生的全過程,引來眾多小孩和家長的駐足觀看。
位于中西部大平原的明尼蘇達州是農業(yè)重地,農牧業(yè)很發(fā)達。博覽會當然少不了家禽、家畜類的大聚會與大比拼,這也是我最感興趣的地方。博覽會的基地建有牛倉、馬倉、羊倉、豬倉和家禽倉,我們挨個參觀。各縣農場主們運來的家禽、家畜個個都經過了精挑細選,不僅體型大,皮膚還洗刷得锃亮,完全沒有以往的味道。那些高頭大馬走上街頭巡游的氣派一點兒不輸皇家馬隊。想起平時中國西餐廳里供應的安格斯牛肉,此時干干凈凈的安格斯大活牛就在我眼前!參觀農場動物,觀看各種動物比賽和表演成為博覽會上我個人體驗最特別、最喜愛的活動。這樣的農場動物大聚會,讓人既開眼又興奮。想到我們中國雖是農業(yè)大國,但不是農業(yè)強國,如果能舉辦這樣的活動,相信也一定能促進農牧業(yè)的發(fā)展,說不定還可以帶動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呢。
穿越之旅——體驗明州文藝復興節(jié)
每年的8月至10月,是明尼蘇達州舉辦“文藝復興節(jié)”(Minnesota Renaissance Festival)的時間,從1971年開始舉辦的第1屆到2018年已是第48屆。文藝復興節(jié)歷時兩個月,每年舉辦季的周末,都吸引上萬民眾參與,與州博覽會一樣,也是明尼蘇達州的年度盛事,但文藝復興節(jié)的娛樂形式與州博覽會完全不同。節(jié)日期間的活動內容包括長矛比武、舞臺喜劇表演、騎士擊劍、各式雜技以及歡樂巡游,此外,活動地還開設有中世紀特色的商店等。
此次活動依舊是受Patty夫婦邀請,我們在周末一同驅車前往,文藝復興節(jié)地點位于距離雙子城南部一小時車程的沙克比市郊。我走出停車場,已經看到身穿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服飾色彩的游客走向文藝復興鎮(zhèn)。這個占地幾十英畝的園區(qū),是一個還原中世紀歐洲文化的文藝復興主題公園。進到鎮(zhèn)里,便看到露天舞臺一個接一個,隨時上演著各式各樣的表演,既有歐式古裝劇,也有與觀眾互動的模仿喜劇,劇中的角色就在游客身邊出現,戲里的情節(jié)就在游客面前即時上演。小鎮(zhèn)場地內有幾百家商店,出售琳瑯滿目的手工藝品、騎士盔甲、貴族裙裝、珠寶等精美禮品。還有很多店在出售各式美食,街上有很多游客邊逛邊吃,十分愜意。孩子們則最喜歡在小攤上請藝人為自己裝扮上喜歡的臉譜。欣賞著蘇格蘭風情的音樂、玩火雜耍、騎士打斗,尤其是看著穿著各式古裝進行歡樂大游行的隊伍,我真感覺這就是一場大型穿越活動,不管是從人們的衣著還是周圍的環(huán)境,都會帶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復古感覺??偟膩碚f,文藝復興節(jié)就是一個集表演、魔術、雜技、音樂、舞蹈、繪畫、陶藝、服裝、化妝、傳統工藝、地方風俗、美味佳肴為一體的真人秀與游客互動性質的超大型娛樂項目。
明尼蘇達州的文藝復興節(jié)始于1971年,是美國較早開展這項活動的州之一,然后開枝散葉到其他各個州。因為這里的人們大多是歐洲移民的后裔,他們希望在自己的生活中重現歷史,再現文藝復興時期文化藝術的輝煌,重建美國當代民眾與其祖先的文化聯系,因此文藝復興節(jié)應運而生。文藝復古的場景、別開生面的表演、獨具風味的佳肴成為這一活動的三大特色。如今,許多州的文藝復興節(jié)都會邀請有豐富經驗的明尼蘇達人來做臺前幕后的工作。這個節(jié)日已經成為明尼蘇達州的傳統節(jié)日,它在明尼蘇達人心中的分量可見一斑。
專屬我的聚會——感受美式大party
為歡迎我的到來,Blayn準備在家舉辦一個大聚會,早早就在校內公共郵件系統發(fā)布了消息并附上我的照片,邀請學校同事參加,一時間我成了學校的名人!Blayn十分熱愛中國文化,曾利用學術休假期前來我們外語學院任教,和我成為好朋友。
兩個月來的工作和生活,在和美國同事頻繁的近距離接觸中,讓我不僅收獲了他們真誠無私的友情,也讓我有機會對他們進行比較深入的觀察和了解。當然,美國人的友情觀和我們是有差異的,中國人講究“意氣相投”“人以群分”,因此在交友上傾向于和相似的個體在一起,三五好友,一杯清茶,推心置腹地深入交流,交情深厚到了一定程度甚至愿意為朋友兩肋插刀,因此朋友關系難免有時會越界。而美國人更多的是泛泛之交,美國人在友情上關心對方,朋友需要幫助時,他會樂于幫忙,但會保持距離,不會探聽隱私,這樣的關系不會給人造成負擔;這樣的價值觀也體現在待客上:自由隨意,不會以倒茶、夾菜、噓寒問暖的方式刻意照顧客人。

我的“朋友圈”
今年58歲的Blayn出生在密蘇里州,在他小時候父母就離異了,父親酗酒,媽媽出過車禍,為緩解疼痛,媽媽依賴上嗎啡,因此脾氣也不好。在這樣的家庭長大,Blayn從小就學會了獨立,靠自己兼職賺錢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的學習。25歲時,他用自己兩年的積蓄去歐洲旅行了四個月,用他自己的話說是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改變了人生觀。Blayn先后在小學、中學任教,還在劇團做過演員,2003年開始在ARCC就職。2015年,Blayn利用他的學術休假期來到中國,來到我們的英語系任教,深受學生愛戴的他從此便愛上了中國和中華文化,甚至兩年后還專程回到中國參加學生的畢業(yè)典禮。
忐忑并期待的這一天終于到來了,同事Rita和她的先生Jerry帶我前往Blayn位于明尼阿波利斯市區(qū)南郊的家。這是典型的美式聚會,主人已經備好了簡餐和各式飲料,由租住在此的Blayn的侄女和她男朋友負責在門口迎賓、為客人倒飲料。簡餐并不簡單,除了各式點心外,還有調好的水果沙拉,也備足了一次性餐具供客人使用。由于正值中國中秋節(jié),我也提前買了月餅帶來,切好放在食品盤上。
同事們陸續(xù)到來。Patty和她老公Richard,日裔心理學系老師Masa,生物系老師Peggy及她的老公和兩個孩子,英語系的Page和她帥氣的律師老公,英語系的Kate,教學秘書Mary帶著同性伴侶,傳播系Tom也帶著同性伴侶,外語系Dale 80歲的父母剛從南方的阿肯色州千里驅車回到明尼蘇達州,也一起來了,還有一些尚未見過面的同事,一共有近30人到場,規(guī)??芍^盛大。寒暄過后大家以各自聊天為主,大都三個一群、兩個一組站著邊吃邊聊,氣氛熱烈。美式聚會之法不同于中國的待客之道,不以吃喝為主,主人和客人無須互相照顧,隨意隨性,逗留時間可長可短。晚上十點鐘,我便隨著上了點年紀的Rita夫婦出城返家。第二天,Blayn神秘地告訴我,有七八個同事聊天至深夜2點才離開。難得同事一聚,我為派對的成功由衷地開心,為Blayn的熱心由衷地感動。

Blayn家的派對
明尼蘇達州博物館之旅
博物館是我到各地旅行時的最愛,迄今已經參觀過世界四大博物館中的大英博物館和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以濃厚的文化底蘊著稱的明尼蘇達州自然少不了各具特色的博物館。大型藝術、文化、科學與歷史博物館,以及一些小型的美術館和博物館,使得雙子城充滿文化的氛圍和藝術氣息。傳播系的Godwin教授自告奮勇地帶我利用周末兩天的時間去雙子城參觀。Godwin是來自非洲尼日利亞的移民,名字中透露出濃濃的宗教色彩。他于20世紀70年代來到明尼蘇達大學留學,畢業(yè)后在這里成家立業(yè)。我們初步計劃兩天內參觀三到四個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