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釧影樓回憶錄》系我國著名報人、小說家包天笑的回憶錄。包天笑幼年家道中落,就讀于表姊丈朱靜瀾處和二姑夫尤巽甫處??芍^之凡人,但他卻不流俗,非凡超群。轉徙逃難的痛苦使他倍加用功,博覽群書,靠自學掌握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為了維持生計,他17歲即開門授徒,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1894年,考取了秀才。1900年與友人合資在家鄉(xiāng)開辦了東來書莊,并自任經理,爾后又集資發(fā)行《勵學譯編》;1901年,他創(chuàng)辦了《蘇州白話報》,內容以政論、新聞為主。文字深入淺出,簡明扼要,深受歡迎。1908年,他加入江蘇教育學會。25歲時,包天笑經人推薦去江蘇候補道員蒯光典家任家庭教師,次年,受蒯光典的委托在滬籌備金粟齋譯書處,先后在啟秀編輯局、廣智編譯所、珠樹園譯書處任職。1906年,他31歲時正式移居上海,開始主編和編輯了許多有影響的刊物,如《小說時報》、《婦女時報》、《小說大觀》、《小說畫報》等。他受聘為明星電影公司編劇,又創(chuàng)作了數部電影劇本,撰寫了多篇影評劇評。1909年加入南社,在南社第三次雅集上,當選為庶務。1936年,61歲的包天笑與魯迅、郭沫若、沈雁冰等共同署名發(fā)表了《文藝界同人為團結御侮與言論自由宣言》。“七七事變”后,積極為《申報》、《南京晚報》撰稿。1947年,包天笑由上海去臺灣居住,次年赴香港。1973年,包天笑在香港法國醫(yī)院病逝,享年9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