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寄揚州韓綽判官

杜牧詩選 作者:


寄揚州韓綽判官

杜牧大和末年在揚州為淮南節(jié)度掌書記,韓綽為判官,后牧入京為監(jiān)察御史,韓仍在揚州,杜牧思念而作此詩,約為開成初年。全詩風調(diào)悠揚,意境優(yōu)美。通過揚州勝景的描寫,委婉地探問韓綽的近況,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是杜牧筆法的高妙之處。同時還寓杜牧對揚州的留戀向往之情。今人或以為此詩寫艷情,殊失作者本意。宋謝枋得《唐詩絕句注解》卷三稱本詩:“厭江南之寂寞,思揚州之歡娛,情雖切而辭不露?!倍拍亮碛小犊揄n綽》詩:“平明送葬上都門,紼翣交橫逐去魂。歸來冷笑悲身事,喚婦呼兒索酒盆?!壁w嘏有《送韓絳歸淮南寄韓綽先輩》詩。知韓綽曾及進士第,與杜牧同入牛僧孺淮南幕府,為節(jié)度判官。判官,是唐代節(jié)度使、觀察使的下屬官吏。

青山隱隱水迢迢[1],秋盡江南草木凋[2]。
二十四橋明月夜[3],玉人何處教吹簫[4]?

[1] 迢迢:深遠的樣子。一作“遙遙”。

[2] 草木凋:一作“草未凋”。

[3] 二十四橋:指揚州城中的二十四座橋。宋沈括《夢溪筆談·補筆談》卷三:“揚州在唐時最為富盛,舊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東西七里三十步??杉o者有二十四橋:最西濁河茶園橋,次東大明橋,入西水門有九曲橋,次東正當帥牙南門,有下馬橋,又東作坊橋。橋東河轉(zhuǎn)向南,有洗馬橋,次南橋,又南阿師橋,周家橋,小市橋,廣濟橋,新橋,開明橋,顧家橋,通泗橋,太平橋,利園橋。出南水門有萬歲橋,青園橋。自驛橋北河流東出,有參佐橋,次東水門,東出有山光橋。又自牙門下馬橋直南,有北三橋、中三橋、南三橋,號九橋,不通船,不在二十四橋之數(shù),皆在今州城西門之外?!币徽f二十四橋即紅藥橋。

[4] 玉人:貌美之人,指韓綽?!妒勒f新語·容止》:“(裴楷)粗服亂頭皆好,時人以為玉人?!薄冻鯇W(xué)記》卷十九引《衛(wèi)玠別傳》:“玠在齠226622中,乘羊車于洛陽市,舉市咸曰:誰家玉人?”是古代常以玉人稱譽男子。杜牧《寄珉笛與宇文舍人》詩:“寄與玉人天上去,桓將軍見不教吹?!币嗫蓞⒆C。吹簫: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卷十五引《揚州鼓吹詞序》:“是橋(指吳家磚橋,一名紅藥橋)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簫于此,故名?;蛟患垂胖臉颉!币蔀楦綍~。然天寶時詩人包何有《同諸公尋李方直不遇》詩:“聞?wù)f到揚州,吹簫憶舊游?!敝岛嵱脫P州故實則無可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