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唐詩的情境有兩端:一端是風流,一端是落寞。
唐詩的風流藏在大唐的山山水水中,藏在大唐的社會生活中,藏在大唐人的眉梢與眼角中。因為人風流,所以詩風流,所以大唐風流。
大唐給我們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風流,這風流多半是因為酒。大唐,似乎永遠都是醉醺醺的。大唐之醉,緣于人醉?!熬迫牒滥c,七分釀成了月光,三分嘯成了劍氣,秀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边@是李白之醉,因為李白,唐詩的風流倍添色彩。李白喝醉了自己,也喝醉了唐詩,更喝醉了大唐。
在唐詩里,我們可以與豪邁相遇,它是唐詩的另一種風流。我們遇到了王維,他在沙場高歌:“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這個風度翩翩的少年,滿懷一腔熱血走進沙場,開啟了自己的征戰(zhàn)之旅;我們也遇到了岑參,他把大部分的才情都獻給了邊塞,這個古道熱腸的漢子,迎著簌簌的北風,給我們詮釋了什么才是真男兒……
唐詩的風流多半給了兒女情長。“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王維將低回的情語化作綿綿的詩行;多情的崔護低吟著“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尋找那個艷若桃花的姑娘;元稹流著眼淚高歌“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因為兒女情長,所以唐詩多了風流。當那些用心血吟出的詩行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體會到的是唐詩的別樣色彩。
多情紅顏的相思更增添了唐詩的風流韻味。她們慨嘆“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她們明知相思無益,卻仍然強顏歡笑?!按饲榭纱勺窇?,只是當時已惘然”的情愫讓人感傷;“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讓人垂憐;“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更是讓人平添憂傷。詩人寫相思,我們悟相思,在詩人的落筆處,我們似乎看到了一個多情的人在暗自憂傷。
唐詩里的另一種風流源于隱士。他們在繁華世界外或山水田園間,辟半畝地,扎兩道籬,以清茶淡酒,安守一顆無華的心。然后,把這份淡然的風流寫成詩句,展示給后人。于是,我們看到了“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的王維,看到了“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的杜甫……
落寞是唐詩的另一特色。落寞不但在痛苦相思處,更在斷腸離別時。人間最是離別苦,然而,離別卻一直圍繞在我們身邊,也圍繞在那些唐朝詩人身邊。詩人本來就是多情的種子,每逢離別,憂傷的情緒就再也按捺不住,他們凄然悲歌“相見真如不見”、“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唐詩里的落寞在于感傷。感傷流年無情,人生韶華短;感傷壯志難酬,所求何其多;感傷物是人非,只能事事休;感傷漂泊之苦,何時歸故鄉(xiāng)……這些感傷構成了唐詩里的落寞,也構成了唐詩的另一種格調。
風流與落寞,是唐詩的兩端,是唐詩里的兩種格調。本書將從浩如煙海的唐詩里選取最典型、最動人的詩篇,并輔以生動有趣的解析,讓你醉倒在最美的唐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