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歌集》

意大利文學(xué)名著便覽 作者:鄧婷,王建全,陸辛耘,張琳,黃麗媛,陳麗潔


《歌集》

初版時間 1336~1374年

內(nèi)容梗概

該詩集又名《桂冠詩人弗朗西斯科·彼得拉克支離破碎的俗語詩集》(Francisci Petrarchae laureati poetae rerum vulgarium fragmenta),共收錄366篇詩歌,其中317首為十四行詩。詩集中的大部分詩作是獻給勞拉的愛情詩,其余則涉及道德、宗教與政治。出版商按照時間順序和詩人的思想變化將詩集分為了兩部分:“活在人世的勞拉”和“死后的勞拉”。

詩集的第一部分描繪詩人熱戀的感受,以及俗世情愛給他帶來的罪惡感和悔恨感。詩人在世俗的歡愉、對勞拉的愛戀和宗教傳統(tǒng)價值觀之間不斷掙扎。在第一首十四行詩《年少時的第一個錯誤》(In sul mio primo giovenile errore)中,彼得拉克已經(jīng)意識到,追隨人間的虛無,其結(jié)果只有羞恥和懺悔,他意識到,“世上一切都是短暫的夢”。愛情成為彼得拉克抒發(fā)這種內(nèi)心復(fù)雜情緒的載體,勞拉則被視為美與德的化身。詩人筆下的勞拉有血有肉,有形有色,不再是抽象的天使,她擁有“美麗的雙眸”、“金色的發(fā)辮”、“溫柔的笑容”,一切皆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

第二部分除了盡情抒發(fā)詩人對勞拉的情感,對深愛女子離世的悲痛,還表達了詩人追尋安寧的愿望。在抒情詩《美艷圣潔的心靈撫慰者》(Quando il soave mio fido conforto)中,已化身為精神象征的勞拉“在那些痛苦的夜里”安慰他,又在見到他沉溺于塵世情欲時“輕聲嘆息,愁眉不展”。第二部分結(jié)尾處的莊重抒情詩詩歌《致圣母》(Alla Vergine)和一組富有濃厚宗教色彩的詩歌,表達了詩人因其一生碌碌無為而感到的懊悔痛惜之情。在詩中,他誠意懇求圣母在他離開人世前賜予他片刻的安寧。

除了愛情,《歌集》中的一些作品還涉及彼得拉克對阿維尼翁教廷腐敗的斥責和對古意大利人美德的頌揚。在《高貴的精神和我的意大利》(Spirito gentil e Italia mia)一詩中,他號召意大利貴族將流淌著“高貴拉丁人血液”以及具備古羅馬英勇精神的人們集結(jié)到一起,同蠻族后裔日耳曼士兵力拼到底,用“英勇對抗野蠻”。他的愛國熱忱在對祖國壯美河山的描寫中得到凸顯,并與之融為一體。

《歌集》整部作品是彼得拉克同自己進行的對話,是對其精神世界進行的深入剖析,等待、希望、幻想、絕望、不安與悔恨夾雜其中,并提出對人類情感的思考以及“人性”與“神性”的對立問題。彼得拉克運用精湛的文學(xué)技藝將各個不同主題合為一體,他對高雅文風的不懈追求和對用詞的精挑細選造就了詩集中眾多語言微妙、修辭豐富、充滿了音樂感和想象力的優(yōu)美詩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