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卷 釋 字
第一章 提 綱
本卷所論之范圍,大體以先秦遺文中“生”“性”“令”“命”諸字之統(tǒng)計(jì)為限,并分析其含義,除非為解釋字義之必要,不涉思想上之問題。以此統(tǒng)計(jì)及分析為基礎(chǔ),在第二卷中進(jìn)而疏論晚周儒家之性命說。
統(tǒng)計(jì)之結(jié)果,識(shí)得獨(dú)立之性字為先秦遺文所無,先秦遺文中皆用生字為之。至于生字之含義,在金文及《詩(shī)》《書》中,并無后人所謂“性”之一義,而皆屬于生之本義。后人所謂性者,其字義自《論語》始有之,然猶去生之本義為近。至孟子,此一新義始充分發(fā)展。令之一字自古有之,不知其朔。命之一字,作始于西周中葉,盛用于西周晚期,與令字僅為一文之異形。其“天命”一義雖肇端甚早,然天命之命與王命之命在字義上亦無分別。茲為讀者醒目計(jì),在本書中嚴(yán)定“字”與“詞”之界。所謂字者,指書寫下之單位言,英語中所謂character者是。所謂詞者,指口說中之單位言,英語所謂word。字異詞未必異,如粵之與越是兩字而是一詞;詞異字未必異,如一字有其本訓(xùn)與眾多假借義是也。
難者或以為此所論是字不是語,論古籍自當(dāng)以語為對(duì)象,不當(dāng)局于字形,王引之曰,“夫訓(xùn)詁之要在語音不在文字”,是也。吾將答之曰,此言誠(chéng)是矣,然有不可不察者。王氏父子時(shí)代,古文字學(xué)未發(fā)達(dá),訓(xùn)詁學(xué)之所據(jù),后人經(jīng)籍寫本與字書耳,故不能拘泥于文字之形也。今則古文字學(xué)之材料積累日多,自可進(jìn)一步求其精審。在古時(shí),一引申之詞既未離原字而獨(dú)立,在持論者心中口中自易混淆。今之職業(yè)的哲學(xué)家猶不能以邏輯嚴(yán)格之界律限辭說,遑論周世之人??jī)勺治锤髁?,即兩詞易混淆之故也。且生與性,令與命之語法的關(guān)系,吾固不敢忽略,將于本卷之末一章詳加推索。此章乃本卷所統(tǒng)計(jì)與所分析之結(jié)果,讀者幸留意焉。
第二章 周代金文中“生”“令”“命”三字之統(tǒng)計(jì)及其字義
周代鐘鼎彝器款識(shí)中,生字屢見,性字不見。生字之含義約有下列數(shù)事。
一、人名之下一字。例如:
卣(《三代吉金文存》〔以下簡(jiǎn)稱代〕一三·三四)
宜生商(賞),用作父辛尊彝。
中 鼎(《嘯堂集古錄》〔以下簡(jiǎn)稱嘯〕上·一一)
中呼歸生飌于王。
師 害(代 八·三四) 麇生舀父師害。
城虢遣生(代 七·三四) 城虢遣生作旅
。
仲 壺(代一二·一三)仲作朋生
壺。
格 伯(代 九·一四) 格伯取良馬乘于朋生。
周 棘 生(代 七·四八) 周棘生作
媅剩
。
周 生 豆(代一〇·四七) 周生作尊豆。
召伯虎一(《攈古錄·金文》三之二·二五,以下簡(jiǎn)稱攈)
琱生又事召,來合事。召伯虎二(代 九·二一) 伯氏則報(bào)璧琱生。
師(代 九·三五) 宰琱生內(nèi)右?guī)?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2/11/21/18353213772095.png" />。
單 伯 鐘(代 一·一六) 單伯生曰……。
單生 豆(嘯 下·六三) 單
生作羞豆,用
。生 鐘(攈三之一·三〇)
生用作
公大
鐘。
番 生(代 九·三七) 番生不敢弗帥井皇祖考不元德。
番 匊 生 壺(代一二·二四) 番匊生鑄剩壺。
番仲吳生鼎(代 三·四三) 番仲吳生作尊鼎。
安伯生壺(代一二·一〇) 安伯
生作旅壺。
伯君黃生匜(代一七·三六) 惟□伯君黃生自作匜。
無奓魯生鼎(代 三·三九) 舞奓魯生作壽母剩鼎。生
鼎(嘯 上·一八)
生
作其鼎。
頌 鼎(代 四·三七,壺同)
王呼史虢生冊(cè)令頌。翏 生 盨(代一〇·四四) 王征南淮夷……翏生從。
武 生 鼎(代 三·三五) 武生方作其羞鼎。
爯 彝(代 六·四八) 雋生蔑爯歷。
伊 生 彝(代 六·三九) 伊生作公女尊彝。
卣 弗 生 甗(代 五· 七) 卣弗生作旅甗。
生 鼎(代 三·一六) 魯內(nèi)小臣生作
。殳
生
(嘯 下·九八) 殳
生作尹姞尊
。
烕 者 生 鼎(代 三·五二) 烕者生□□用吉金作寶鼎。
須生 鼎(代 三· 八) 須
生之飤鼎。
按,生字在人名中雖常見,然盡屬下一字(張?jiān)贩逶唬骸段髑骞盆b》八四·三,生辨尊:“佳王南征,在序,王令生辨事厥公宗小子。生錫金?!币缮稚嫌泄P畫缺落因而脫摹,不能據(jù)以為生字可用作人名之上一字也)?!蹲髠鳌分腥嗣惔苏?,有鄭莊公寤生,齊悼公陽(yáng)生,晉太子申生,魯公子彭生,亦盡屬下一字,當(dāng)與上文所舉者為一式。此類命名之誼今多不可確知。然寤生由于“莊公寤生,驚姜氏”。申生之母齊姜,申則姜姓之巨族。彭生或即朋生,指孿生而言。然則所謂某生者,以其生之所由或其初生之一種情態(tài)命之名也。果如此說,則此處生字之義是生字之本訓(xùn)也。
二、“既生霸”?!凹壬浴币辉~為金文中最習(xí)見語之一,不煩舉例?!吧浴迸c“死霸”既為相對(duì)之二詞,則此處生之一詞猶是本訓(xùn),即出生之意。
三、“生妣”。召仲鬲(代五·三四)云:“召仲作生妣尊鬲?!贝怂^生妣當(dāng)是庶孽稱其所自出之庶妣,亦即《詩(shī)》“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之生也。生字在此處亦為本訓(xùn)。(張?jiān)贩逶唬骸敦懰商眉胚z文補(bǔ)遺》上·三四有尊,銘曰:“□作厥考寶尊彝?!痹尅吧肌?,而字形體不類,當(dāng)是皇字之別構(gòu),如陳逆簠邵王之
鼎等銘,非生字也。)
四、“子”。
镈(代一·六七)云:“用旂壽老母死,保
兄弟,用求丂命彌生,
義政,保
子
?!卑础白印奔吹浼兴^子姓,子孫男女之共名也,故加人旁。此器以形制字體論,當(dāng)為春秋晚期或戰(zhàn)國(guó)器,此時(shí)加偏旁之自由已甚發(fā)達(dá)矣。
五、“百生”。例如:
臣 辰 卣(代一三·四四,尊盉同) 豐百生豚。
善 鼎(代 四·三六) 余其用各我宗子雩百生。
兮 甲 盤(代一七·二〇) 其惟我諸侯百生厥貯
母不即市。
史 頌 鼎(代 四·二六,同) 里君百生。
按,“百生”連“宗子”“里君”為文,即典籍中所謂百姓也。徐沇兒鐘(代一·五四)以形制字體論當(dāng)為春秋中期或晚期物,徐亡前不久之作。其文曰“龢(按此當(dāng)即《康誥》“四方民大和會(huì)”之和會(huì)二字。)百生”,猶未加女旁。(張?jiān)贩逶唬呵毓姟病堆κ乡姸钭R(shí)》七、六〕)“萬生是敕”,與秦公
(代九·三三)“萬民是敕”句相當(dāng),皆春秋末期物,已失古者稱生與民之別,然仍未加女旁。
六、“彌厥生”。例如:
叔孫父
(嘯 下·五五) 永令彌厥生。
姞(代 六·五三) 永令彌厥生。镈(代 一·六七) 用求丂命彌生。按,金文之“彌厥生”即《詩(shī)·卷阿》三見之“彌爾性”。
據(jù)鄭箋,“彌長(zhǎng)也”,此祈求長(zhǎng)生之詞也。參看孫詒讓之《古籀拾遺》卷中第二十三葉,及徐氏中舒之《金文嘏辭釋例》。(《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本)
試將上列六項(xiàng)歸納之,則知金文中“生”字之用,雖非一類,要皆不離“生”字之本義。阮蕓臺(tái)以《詩(shī)經(jīng)》之“彌爾性”為西周人論性說,乃由后世傳本《詩(shī)經(jīng)》之文字誤之,可謂“無中生有”者矣。今再表以明之:
令字在甲骨文字中頻出現(xiàn),其語意與金文同,命字則無之,足知命為后起之字也。甲骨文字中令字作下列諸形:
(《殷虛書契》一·四四)
(殷一·四九)
(殷四·二七)
(殷七·一〇)
(殷七·三二)
(殷八·一四)
按,金文中之令字亦有作此形者,皆甚早期之器,或在周初,或當(dāng)在殷世。例如:
令 彝,(薛 二·一八,代六·一)僅一字
令斧父辛卣,(代一三·四)
文曰:“令斧父辛?!?/p>
母辛卣,(代一三·四二)
文曰:“乙子,子令小子先
人于堇。……子曰令人方??!?/p>
文父丁
,(代 八·三三)
文曰:“癸子……令伐人方?。”
毓祖丁卣,(代一三·三八)
文曰:“辛亥,王在廙,降命曰……”
伐 甬 鼎,(代 四·七)
文曰:“丁卯,王令子?西方于省?!?/p>
庚午父乙鼎,(代 四·一一)
文曰:“庚午,王令辰省北田四品?!?/p>
子 令 彝,(代 六·四二)
文曰:“子令作父癸寶彝。”
以上諸器固屬于世所謂殷器之一格也。其皆為殷器否未可知,然字形既與甲骨文相應(yīng),其微有不同處由于刀法筆法之差異使然,則其中自必有殷器,至遲亦當(dāng)在周初也。亦有確知為周創(chuàng)業(yè)時(shí)期器,其中令字之形態(tài)與此為一系者,例如:
臣 辰 卣,(代一三·四四,尊盉同)
文曰: “王令士上史寅
于成周?!?/p>
小 臣 傳
,(代 八·五二)
文曰:“王在京,令師田父殷成周□師田父令小臣傳……師田父令余?!?/p>
小 臣
,(代 九·一一)
文曰:“白懋父承王令……”
周 公,(代 六·五四)
文曰:“王令內(nèi)史曰……克奔走上下帝無終令于有周?!脙?cè)王令作周公彝?!?/p>
令 彝,(代 六·五六,尊同)
文曰:“王令周公子明保尹三事四方?!钍父嬗谥芄珜m。公令同卿事寮?!?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2/11/21/18353345466539.png" />令舍三事令?!?/p>
舍四方令,既咸令。……錫令鬯金小牛?!?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2/11/21/18353346850176.png" />令曰,今我惟令女二人?!鲀?cè)令敢揚(yáng)明公尹人宦。”
令,(代 九·二七)
文曰:“作冊(cè)矢令俎于王姜,姜商令貝十朋。……
令敢揚(yáng)皇王……令用
于皇王,令敢
皇王?!?/p>
太 保,(代 八·四〇)
文曰:“王降征令于太保。用茲彝對(duì)令。”
據(jù)此可知此令字之原形保存至于周初也。此自是令字之本式,像一人屈身跽于一三角形之下。作▲者其本形,作?A者從刀法而變也(舉此數(shù)例,足征令字之本形。下文列舉兩周金文中令字,內(nèi)亦間有類于此體者,蓋新體雖已習(xí)用,舊體或仍有人偶一用之)。
《說文解字》卪部令字下云:“發(fā)號(hào)也:從A卪。”令字在小篆固從A卪,而A卪二文之解,許一失而一闕之。卪字下云:“瑞信也。守邦國(guó)者用玉卪,守都鄙者用角卪,使山邦者用虎卪,土邦者用人卪,澤邦者用龍卪,門關(guān)者用符卪,貨賄用璽卪,道路用旌卪,象相合之形。”按,此乃用戰(zhàn)國(guó)以來符節(jié)之簡(jiǎn)字說字源,復(fù)強(qiáng)為類別,漢儒之陋說也。征之甲骨文及金文,卪之原始形乃像一人屈身而跽,與相合之義無關(guān)。A字下云“從?一,象三合之形”,然此三合何義,許亦無說。張?jiān)贩逶唬罕逼焦蕦m博物館藏一鼎,由形制紋繪銘文字體考之,皆可斷為商器,其文曰:“乃(仍)孫作祖已宗寶黹鬻,?!保ùざ唬?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2/11/21/18353360516373.jpg" />二字即周代金文成語中習(xí)見之“
令”。(如麥彝云:“用作尊彝,用
井侯出入,
令?!丙溩鹪疲骸胞湏P(yáng),用作寶尊彝,用
侯逆
,
明令?!笔讽?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2/11/21/18353367891291.png" />云:“用作
彝,頌其萬年無疆,日
天子令。”皆與此鼎銘文義相同。)又古文字中從?、A、
、多互相變易,如甲骨文
(殷六·二九
)字或作
(殷契佚存七二〇)
(佚九五八),孟鼎
字作
,邾公
鐘賓字作
(關(guān)于此字王國(guó)維與林浩卿博士論洛誥書曾詳論之,雖未盡是,可供參考)。王人甗
君簠(共四銘)寶字皆從?。因知
必為令字之變體,其從
即由▲若?兩端下引而成,是▲?A與
之義當(dāng)相若。(說文:“
交覆深屋也,象形?!保┥w本為屋宇或帳幕之原始象形,故
、
、
、
、京、高、倉(cāng)、
等文皆基于此以構(gòu)成,而金文中從之者又有
(代五·三父己甗。疑即令鼎噩侯馭方鼎靜
等銘中“
射”之
字,答也。)
(代一二·五六父癸卣,又一六·三父乙爵。即虞書“僉曰伯夷”之僉字。)諸字也。古者發(fā)號(hào)施令恒于宮廟行之,凡受命者引領(lǐng)待于其下,是以令字如此作(以上張君說)。
自此原始形態(tài)演變乃有(見盂鼎)
(見沈子
)諸形。兩周金文多數(shù)如此,于是像一人屈身而跽之義不明見矣。此后起之形,創(chuàng)始似亦不遲,然本體仍在使用。如令字從此形之明公
,其文曰:“惟王
明公遣三族伐東國(guó),在□,魯侯又
工,用作旅彝。”以明公及伐東國(guó)為證,知此器必在成王世,亦知令字之新體不后于成王世。惟此銘流傳無原拓,今僅見者為摹刻(代六·四九)或縮臨(《西清古鑒》一三·八)之本,是否有撫寫上之差誤,亦正未敢定耳。
兩周金文中之令字除上文所舉者外,茲依器別抄于下方。(既論一字形體,自應(yīng)以時(shí)代為序,以資識(shí)其演變。不幸此理想的辦法竟不能采用,則以各器之時(shí)代可知者固不少,徒知其大齊不能確斷其年代者尤多也。且令字之形態(tài),雖上文所舉諸例差似異于一般習(xí)見之令字,然實(shí)亦此字之原始形狀,自此原始形狀演而為西周金文中通用令字之體,在各器可謂大體一致,并無類的差別。故依器別之排列法未足以引人誤會(huì)也。)
班( 《西清古鑒》〔簡(jiǎn)稱西〕一三·一二) 王
令毛伯更虢城公服?!铄a憐勒。咸。王令毛公以邦冢君,士馭,戟人,伐東國(guó)?戎。咸。王令吳伯曰:以乃左比毛父。王令呂伯曰:以乃
右比毛父。遣令曰:以乃族從父征?!尕适掠谏希何┟衩?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2/11/21/18353412773520.png" />才(哉)彝天令,故亡。
沈子也( 代九·三八) 也曰:拜
首,敢
邵告朕吾考令?!顺赏孜峥家杂陲@顯受令?!盟灹睢?/p>
靜( 代六·五五) 王令靜
射學(xué)宮。
伯( 代九·二七) 王若曰:……惠宏天令。
隊(duì) 貯( 西二七·三〇) 王令東宮追以六
之年。
師 虎( 代九·二九) 王呼內(nèi)史吳曰:冊(cè)令虎。王若曰:虎。
先王既令乃祖考事,啻官
左右戯
刑。今余惟帥井先王令,令女更乃祖考啻官
左右戲緐刑。敬夙夜勿法朕令。
燮( 代八·一九) 王令燮在(才)市
。
免( 代九·一二) 王各于大廟,井叔有免即令。王受作冊(cè)尹書,俾冊(cè)令免。曰:令女足周師辭
。
( 代八·五四) 王蔑,念畢仲孫子,令龔
大則于
。
卯( 代九·三七)
伯呼令卯曰:……昔乃祖亦既令乃父死
人?!裼辔┝钆缹m
人。
叔向父禺( 代九·一三)于永令。
望( 攈三之一·八三) 王呼史年冊(cè)令望。
( 薛一四·一三二) 王呼史先冊(cè)令
。王若曰:
。昔先王既令女作宰
王家,今余惟乃命,命女從舀
正對(duì)各死
王家外內(nèi)?!?/p>
出入姜氏令。厥有見,有即令?!促硐ξ鸱蘖睢?/p>
敔 ( 嘯下·五五) 王令敔追御于上洛
谷。
大( 代九·二五) 王令善夫
曰……
令
曰……
姞
( 代六·五三) 用
匄眉?jí)劬b綰,永令彌厥生,
終。
師 俞( 代九·一九) 王呼作冊(cè)內(nèi)史冊(cè)令師俞。
召伯虎( 攈三之二·二五) 告曰:以君氏令。……
召伯虎曰:余既(訊)
我考我母令,余弗敢亂,余或至我考我母令。
召伯虎( 代九·二一) 召伯虎告曰:……亦我考幽伯幽姜令余告慶。……今余既
有辭,曰令。
師
( 代九·三五) 王呼尹氏冊(cè)令師
。王若曰:……既令女更乃祖考辭小輔,今余惟乃令。……敬夙夜勿法朕令。
揚(yáng)( 代九·二四) 王呼內(nèi)史先冊(cè)令揚(yáng)?!覍?duì)揚(yáng)天子不顯休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