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死不二

撕開宇宙一角 作者:傅曉 著


生死不二

生死一體。

生是一個謎,生非偶然,只是看似偶然。

死是一個謎,死是必然,一切都是必然。

生死之謎,沒有一個能由人來解開——現(xiàn)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有——除非人類走到頭了——我們最多只能無限地作出猜測。既然如此,生與死的關(guān)系問題只會更加讓人費解:恐怕有多少個人就有多少個答案。

2014年,我稱之為“情人年”,又是馬到成功之年,沒想到卻是這樣多災(zāi)多難。

3月8日,馬航MH370失事,239人無一生還。

7月17日,馬航MH17被擊落,298人全部遇難。

7月23日,臺灣GE222迫降重摔,48人遇難。

7月24日,阿爾及利亞AH5017墜毀,116人遇難。

8月2日,昆山中榮公司一車間發(fā)生爆炸致75人死亡。

8月3日,云南魯?shù)榘l(fā)生地震,死亡617人。

8月10日,伊朗一客機(jī)墜毀,機(jī)上48人遇難。

12月28日,亞航QZ8501失聯(lián),162上遇難。

12月31日跨年夜,上海外灘發(fā)生踩踏事件,36人遇難。

死亡之劇無時不在上演。但因為我們習(xí)慣了生,所以不常會想到死,總覺得這事離自己遠(yuǎn)著呢——大多數(shù)人不要說“死”,就連一個“老”字也不愿提及。

來到這個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是平等的,那就是死:每個人都得死;結(jié)果雖已確定,何時到來卻屬未知。以上遇難者中,誰能想到馬上馬年會死呢,但死神還是悄然而至。在馬航MH17遇難者中,有一名荷蘭男子曾留下遺言并配發(fā)照片:“如果飛機(jī)失聯(lián),這就是它的模樣。”不幸就是這樣被一個玩笑言中了——但上帝呢,是玩笑還是認(rèn)真?

生與死緊鄰而居:生死與共、生死一體、生死相依。自出生之日起,人即是被上帝判了死刑。至于什么時候執(zhí)行,則要看上帝的意愿。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人是一天一天一點一點地死去,最后完全離開的——生的過程即是死的過程——死亡只是死亡過程中的一個點而已。生命中的每一刻都包含著死亡,每一刻都是唯一的,每一刻都不會重復(fù)。生命的短暫與無常,難道不是要生者熱愛生命、享受生命的最好提示嗎。

人來到這個世界的情形是相似的,離開的方式卻各有不同。這個世界看起來風(fēng)平浪靜、波瀾不驚,實則暗流涌動、險象環(huán)生。哪一刻沒有事情發(fā)生呢?下一刻會發(fā)生什么,誰知道呢?即使在外界完全安全的情況下,不少人仍然要自尋死路。全國每年僅自殺者就近30萬。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天都是奇跡,此話真實不虛。

因為麻木死,所以愧對生。人對于自己活著這件事情實在太習(xí)慣了,而凡是習(xí)慣了的,就很難想到有朝一日會失去。人們?nèi)諒?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地存在,對生早已習(xí)以為常,以至于對死亡是如此陌生。只有在個別特定的場合下,內(nèi)心才會突然一顫:有一天,我也要離開這里。但因為這種場合很少,人們很快就會被生的習(xí)慣沖淡以至忘卻。所以,教育的場所除了學(xué)校之外,還有醫(yī)院、監(jiān)獄、殯儀館。只有那些非常敏銳的人,才能強(qiáng)烈意識到死亡背景映襯之下生的可貴,才能珍惜、熱愛生命中的每一天。

中國的圣人說:“未知生,焉知死?”西方的哲人說:“未知死,焉知生?”其實,說的都是相同的道理。人的悲哀就是:活著時,仿佛從來沒有死亡這回事;臨死前,又仿佛從未真正活過。生和死的關(guān)系是如此緊密:生里有死,死里有生;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死一體;不認(rèn)識生,就不理解死;不認(rèn)識死,也不理解生。生和死,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我們的白天即是別人的黑夜,我們的黑夜即是別人的白天;我們的生即是別人的死,我們的死即是別人的生。所有生之意義,都是死亡賦予的。當(dāng)然,沒有了生,也就無所謂死。萬物歸一,本無分別。

順境使人麻木。逆境卻是財富。順境的考驗比逆境要大得多。所有不曾經(jīng)歷過精神或心靈大變的人,只是在生命的戶外徘徊,也許偶爾能猜到幾分墻內(nèi)動靜,但總是膚淺的,不真實的,甚至完全隔膜的。印度哲學(xué)家克里希那穆提說:“若要知道生之滋味,必須每天大死一番?!鄙眢w雖來源于父母,但本質(zhì)的源頭卻在上帝。上帝創(chuàng)造了我們,并賦予了我們以自由的意志;我們靠自由的意志,再來創(chuàng)造自己的生命。所有的感動、歡樂、痛苦、喜悅構(gòu)成的體驗,匯集成了人生的意義。

上帝做事真夠絕的,就是做夢也不會讓你夢到死后的情形——即使生和死只有一層窗戶紙的距離。

生是一個世界,死何嘗不是、而且是更大的一個世界呢?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大大超過了死亡本身:事實是一種東西,對事實保持的看法是另一種東西;如果專注于對死亡所抱持的看法,那就無法洞悉死亡的真相。上帝設(shè)計了死亡這個環(huán)節(jié),一定自有它的道理——說不定就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另一番景象。想到另一個世界里,古圣先賢及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等等,都在那里,并且備好了酒菜等著為我們接風(fēng),這何嘗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呢?

一切都是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包括天堂、地獄、宗教、哲學(xué)。對死亡的幻象,也是人自己的創(chuàng)造。凡是你認(rèn)識到它并不真實的事物,均不會讓你痛苦?!胺菜邢啵允翘撏??!碑?dāng)你看清了死亡這一幻象,也就明白了生命永恒的真相,也就不再對死亡抱有恐懼。

生命是永恒的。正如《心經(jīng)》中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蔽覀兌紒碜蕴摕o,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神性的自我,正是這個自我與上帝相連——蘇格拉底說的認(rèn)識自己,就是指要認(rèn)識這個神性的自我。過去的人都死了嗎?沒有。他們都在我們身上活著。而我們亦將在后人身上活著。而且,我們總是心有靈犀、靈魂相通。

人生只是生命的一段,就像是我們從家中出發(fā)去某地,最后又回到家中。去努力發(fā)現(xiàn)上帝的指引吧——別人不能指給你看,你只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請走好人生這段旅程,要不然回家的時候別想得到上帝的獎勵。

人,來到這個世界的情形是相似的,

離開的方式卻各有不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