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jié) 克服病態(tài)心理

綻放心靈的夏花 作者:郭清玲 劉力 等 編


第1章 走出迷茫心理

拋卻困惑和彷徨,拾起生活的信念,把追求和愛凝聚成巨大的力量,沖向希望的明天。

第一節(jié) 克服病態(tài)心理

1.克服失望心理

心理學家認為,失望的心理簡直就像普通的感冒一樣,這種心理幾乎每個人都有過。差別就在于有的人很快就能擺脫失望,而有的人卻被失望長期羈絆著。其實感冒并不可怕,失望也是如此,只要你盡快治療、盡快做自我調節(jié),很快就能從失敗的陰影里走出來。進而精力充沛地工作、學習。

著名的發(fā)明家愛迪生說:“失敗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笔τ谟兄菊邅碚f,往往是動力的來源。面臨失敗我們不要悲觀失望,而是要在失敗中崛起,找出失敗的原因并尋求進取之策,做到不達目標不罷休的決心。

失望心理——意志發(fā)展不成熟的表現(xiàn)

每位青少年都具有積極向上的進取之心,這與他們強烈的求知欲、自尊心和好勝心是密不可分的。但由于他們沒有過多的經驗,思考問題時也并不周密,往往帶著濃厚的情感色彩去看待周圍的人和事,然而,有時還片面地堅持己見,對老師或集體的要求,合乎己意的就去做,不合己意的就盲目地拒絕。他們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總是憑著自己的沖動去做事。如果事情成功了,就會為此沾沾自喜,如果事情沒有做好或者失敗了,他們就會悲觀、失望、懊惱、后悔,從此一蹶不振。這一切都說明了他們意志和品質的發(fā)展還不成熟,缺乏自制力和自控制能力,所以,擺脫不了失望的困惑。

張朋是某校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在小學時他的各門功課一直都很優(yōu)秀。剛踏入初中時他的成績也是名列前茅。但是,到了初二上學期,在期末考試中他的數(shù)學成績才得了75分,這對他來說是很大的打擊,因為數(shù)學是他的強項,以前的考試他從沒有下過90分。自這次期末考試后,他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樂于助人、熱情開朗的他整天憂慮重重、悶悶不樂,總感覺周圍的同學在嘲笑他、看不起他,好幾次同學叫他一起去看電影、打籃球可他全部都拒絕了,而且時不時地還發(fā)脾氣。就這樣持續(xù)了有一年之久,還仍然沒有從悲觀失望中崛起。

其實,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青少年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挫折時都會感到有一種失落感,有些青少年就會產生放棄學習的念頭。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認真思考一下了,在這反復掙扎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怎樣面對失敗和挫折呢?有這樣一句話:蜘蛛不會因為一次網破而不再吐絲,蛹也不會因為要面對破繭的痛苦而甘于死在繭內。所以,青少年在遇到挫折和失敗時,不要一蹶不振、悲觀失望。此時,我們應該像蜘蛛那樣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像蛹那樣不屈服于困難和失敗,相信自己終有一天會走向成功。只要我們堅持不懈,不屈不撓,只要我們肯為目標而努力奮斗,就一定會擺脫失望,就一定會走向成功。

安徒生如果當時不勇于面對挫折,不為目標而努力奮斗,最終他會寫出意義深刻的童話故事嗎?會成為舉世聞名的童話作家嗎?不會的。在面對耳聾、感情等多方面圍攻的音樂家貝多芬,他退縮了嗎?沒有,因為這些挫折和困難,使他變得更加勇敢,更加自信地去尋找人生的音樂。正因為如此,他才成為了世界著名的音樂家。所以,成功是需要我們在失敗的時候勇于面對、積極向上、鍥而不舍、不畏困苦、笑對失敗。這樣,成功就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擺脫失望,經得起考驗

有成功就有失敗。然而,成功可以給我們帶來喜悅的心情,失敗則會讓我們感到失望、懊惱。這些事情在生活中都是很常見的,有的青少年看到成功就興奮,看到失敗就沮喪,甚至被失敗徹底打倒,長久地沉浸在失望的情緒中,不能自拔。

那么,青少年應如何擺脫失望的心理呢?

(1)確定自己的奮斗目標。目標對于每個青少年來說都非常重要。然而,確定自己的目標時要根據(jù)自身條件和客觀情況來規(guī)劃自己的奮斗目標,切記目標不要過高,否則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如你的數(shù)學成績很一般,可你卻期盼在數(shù)學競賽中能拿第一,其結果難免失望。如果你的外語一竅不通,而你卻想很快當上外文翻譯家,那豈不自尋失望嗎?在現(xiàn)實中,如果你所做的事情與實際期望的不符合,那就是期望越高,失望就越是沉重。我們在定目標時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能力來確定相當?shù)哪繕耍@樣就能減少失望的情緒。

(2)要經得起困難和挫折。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事事順心的事,也沒有一個人在一生中只有幸運而沒有困難。而那些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在歷經艱難、百折不撓、堅持不懈,在一次次的失敗中爬起來的,他們會在每次失望中重新樹立自己的信心和動力。就像愛迪生一樣,在研制燈泡的試驗中經歷了一萬次失敗才取得了成功。倘若當時愛迪生知難而退,那么,他就不可能是發(fā)明電燈的創(chuàng)造者了。這說明,要克服失望的情緒就必須要經得起挫折和困難的考驗。

(3)正確地接受批評。當你受到批評時,不要為此感到失望、不平和憤怒。此時,你應該吸取教訓,把所有的精力用來研制一項明確的計劃,用來平息批評并重新起步。不要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彼此的抱怨上,應該積極向上,為自己的下一個目標而努力奮斗。

(4)要時刻充滿希望。學習、生活、創(chuàng)業(yè)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連續(xù)不斷的過程。有些青少年的失望,恰恰是把所有希望都割斷了。如果我們把讀書和學習看成一個循序漸進、連續(xù)奮斗的過程,那么,對成功和失敗的看法也就截然不同了。所以,青少年要時刻充滿希望,把握以后的每次機會,擺脫失敗,走向成功。

(5)正確對待失望。青少年要認清在人生的道路上失望是不可避免的,不要因此而逃避。其實,期望不只是一個點,它還具有線和面。這樣的好處是一旦遇到難遂人愿的情況時,我們就有思想準備放棄原來的想法,追求新的目標。比如你去劇場聽音樂會,你原先以為自己喜愛的歌唱家會參加演出,不料他卻因病不能演出,你當時可能會感到失望??墒沁@時如果你將期望的目光投向其他歌手時,你就會拋棄失望的情緒,慢慢地就會沉浸在音樂的旋律中。內心也會充滿喜悅。

在生活中失望多了,人們就會感到有挫折感,覺得事事都不順利,青少年應當充滿希望而不是充滿失望。不要因一時的失敗和挫折而長吁短嘆,不要因路途坎坷而灰心喪氣,為要因厄運重生而意志消沉,落淚和沮喪不是我們所需要的形象,只有努力,拼搏的火花才能擺脫失望、才能燃起希望之光。

2.克服嫉妒心理

嫉妒是人的一種天性,它是人際關系中較為普遍的社會心理和情緒心理的表現(xiàn)。一個人如果產生了嫉妒心理,那么他常常會以“自己”為中心,看不見別人的優(yōu)勢也發(fā)現(xiàn)不了自己的不足,整天滿腦子的都是為什么別人比自己出色,其結果只能是自尋煩惱。如果讓嫉妒心理長存心中,那么,嫉妒心理就會演變?yōu)榧刀市袨?,最終就會害人又害己。

嫉妒心是指別人在某方面比自己出色,并認為別人的優(yōu)勢會損害自己的利益,在心里產生忌恨與不滿。這種不良情緒往往是在側面流露出來的,這是嫉妒心理的表現(xiàn)特點。每個人都有嫉妒心理,只是嫉妒的程度不同而已,所以在生活中嫉妒處處存在。比如:兄妹之間存在著嫉妒、朋友之間存在著嫉妒、同事之間存在著嫉妒等等。

嫉妒——心靈的一顆毒瘤

現(xiàn)實生活中,尤其不夠成熟的青少年最容易產生嫉妒心理了。如別的同學家庭條件好,穿著好看的衣服,背好看的書包,其他同學比自己學習好等等。這時,嫉妒就像幽靈似的困擾著青少年的心靈,踐踏其可貴的友誼。

每位青少年都是爭強好勝的,要對自己的心理進行正確分析,那嫉妒心理就會把青少年們的心靈拉入地獄。在現(xiàn)實生活中,如果遇到別人比自己幸運,心里就會很不是滋味。如有的青少年看到別的同學比自己成績好,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比自己強,生活條件也比自己優(yōu)越,受到的表揚和得到的榮譽都比自己多,就產生嫉妒和不滿;嫉妒是阻礙青少年前進的攔路虎,嫉妒的人總是拿別人的優(yōu)點來折磨自己。其實,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問題都很復雜,青少年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想不通的問題,這都是在所難免的,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嫉妒要像閃電那樣瞬間即逝。否則,只會給你帶來更多麻煩,百害而無一利。

小晶學習成績好,而受到同學馬娟的嫉妒。一開始,馬娟是作為一種動力,要求自己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提高學習成績,趕上小晶,但直到高三,馬娟的成績仍然遠遠落于小晶,在高考前的沖刺階段,一直處心積慮的馬娟想到了一個可以影響小晶學習成績的辦法,那就是用硫酸來幫助自己。她花6元錢買了一瓶濃硫酸帶回學校,半夜時,她拿著一杯濃硫酸來到小晶的宿舍。由于宿舍門鎖壞了,馬娟很容易就進了宿舍,誰也不曾想馬娟竟然把把硫酸潑到了小晶的好朋友張靜的臉上。原因是張靜搶了馬娟的男朋友,于是借助潑硫酸一箭雙雕,既報復了張靜,又達到影響小晶學習的目的。因為張靜住院,小晶肯定會去醫(yī)院探望,這樣小晶的學習成績就會受影響。正如馬娟所期望的那樣,小晶有很長一段時間在醫(yī)院陪張靜,成績直線下降。馬娟的計劃雖得逞了,但她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因故意傷害罪,手段特別殘忍,一審被判處死刑。

可見,馬娟正是出于嫉妒之心,把自己的心靈置入到地獄之中,把自己折磨來折磨去,最后賠進了自己的性命。

青少年產生嫉妒心除自身的原因外,還有一點就是如果老師處理問題不公平或心理上有偏愛,對某些同學因為成績差而有成見等等,都有可能產生矛盾,甚至會使一些學生因怨恨而產生嫉妒心理。

那么,心存嫉妒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會帶來哪些危害呢?

(1)嫉妒的突出表現(xiàn)就是中傷別人,損害別人的自尊心,打擊別人的進步,這不利于同學之間的正常交往。在特定的條件下便以各種消極的情緒、情感和有害的行為表現(xiàn)出來,并外化為種種邪惡的力量,造成一些無可挽回和令人痛心的危害。

(2)危害身心健康,惡化同學關系。心理經常處于緊張焦慮狀態(tài),不僅影響學業(yè)進步,影響身體健康,更會影響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嫉妒會使人心胸狹窄,目光短淺。

(3)嫉妒不僅危害別人,也危害自己。嫉妒潛移默化地磨滅青少年們奮發(fā)向上的銳氣,倘若一名青少年長期處在嫉妒的心境之中,那么他就會在內心深處產生一種壓抑感,給自己造成莫大的心理壓力。

調整心態(tài),創(chuàng)造美好明天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他們享受著優(yōu)越的物質生活的同時也受到父母的精心呵護和關愛。然而,青少年們在健康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復雜多樣的問題,嫉妒就是其中之一。嫉妒可能會摧毀青少年的理智或扭曲他們的人格。由此,青少年若心生嫉妒之時,必須要及時控制。方法如下:

(1)認清嫉妒。一個人不服輸是進步的動力,但事事在人前,樣樣不服輸,卻是不可能的。人有所長必有所短。想通這一點,就會驅除嫉妒的困擾。此外,嫉妒的結果往往是損害別人,貽誤自己。思想上深刻認識了,對其危害性才會產生厭惡情緒,在行動上也會與之決裂。為此,何必做那些得不償失的事情呢。

(2)要走出自我狹隘的小圈子,做個明白人。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時時會發(fā)現(xiàn)自己周圍的同學正在超越自己。如果你能為他們的進步而高興,并能為有如此出色的朋友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時,那么你就走出了自我狹隘的小圈子,你就具有了一種寬廣的胸懷,這種胸懷對于你將來的成功十分重要。如果說嫉妒心理代表著一種平庸和狹隘,那么能夠積極地容納別人和歡迎別人超越自己的態(tài)度則代表著一種高尚和善智。

(3)提高自身的競爭意識。有嫉妒心理的青少年,把這種心理轉化成競爭的動力,并通過競爭來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來超越對方,久而久之,就避免了嫉妒心產生的消極影響。

(4)要胸懷開闊,要有容人之量。俗話說得好:“公侯頭上能走馬,宰相肚里能撐船?!本褪且亻熑绾?,寬容大度,才會消除嫉妒。各人有各人的長處,不能因為自己有所短而害怕別人超過自己,你的成績也不應該成為別人進步的障礙。對同學任何方面的成績或進步要抱歡迎的態(tài)度。這種良好的心態(tài),是一個健康人格的反映。

(5)看到自己的長處,化嫉妒為動力。

一般而言,嫉妒心理較多地產生于周圍熟悉的年齡相仿、生活背景大致相同的人群中。因此,只有采取正確的比較方法,將人之長比己之短,而不是以己之長比人之短。一個人在嫉妒別人時,總是注意到別人的優(yōu)點,卻不能注意自己比別人強的地方。其實任何人都有不如別人的地方,當別人在某些方面超過我們時,我們可以有意識地想一想自己比對方強的地方,這樣就會使自己失衡的心理天平重新恢復到平衡的狀態(tài)。

中國古代這樣一副對聯(lián),叫做“欲無后悔須律己,各有前程莫妒人”。希望有嫉妒心的青少年讀讀此聯(lián),然后,不斷地反思自己,并改善自己的不良行為習慣。人生在世,重在不斷地自我完善,而不是擊倒他人。俗話說得好:“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鼻嗌倌陚円谜_的態(tài)度來引導自己不甘落后的進取精神,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不斷地調整心態(tài)、超越自我,盡早地跳出嫉妒的深潭,為自己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爭強好勝是好事,也是壞事,學會贊揚和羨慕,對手超過自己,你要羨慕他,同時也要誠心地贊揚一下。另外,要自己反思,找到自身的不足,并下工夫克服,做到全面提高自己。這樣,不僅在學習上,同時在道德上和心理上都會有所提高。

3.克服焦慮心理

焦慮是一種不愉快的情緒狀態(tài),焦慮是對被壓抑的情緒或攻擊沖動的反應,這種沖動正要打破維持內心平衡的心理防御機制。其實,焦慮的心情能使人在危險的處境中保持適當?shù)木X性。但是青少年時期的生理環(huán)境及社會環(huán)境都處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中,所以,復雜、紛繁的內外刺激時刻影響他們的心情,這些都極易導致他們心理失衡、產生焦慮,這些種種因素都影響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發(fā)展。

大多數(shù)青少年都是因為學習情緒不良而產生的焦慮。此時,青少年對學習有輕微的焦慮是很正常的。據(jù)心理學家調查研究表明:青少年時期有適度的焦慮是他們對學習有責任感的反映,它恰恰可以使人自我調整。但是,如果青少年的焦慮程度產生過分的緊張、擔心和憂慮,甚至恐懼,這就嚴重地造成了心理問題,對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極為不利。

焦慮——人生之大敵

有時候焦慮的心情可以使人能夠維持精巧、協(xié)調的意識轉換。例如:從焦慮到睡眠到覺醒再到焦慮等這些循環(huán)性的轉換;但是有時一個人對外部產生不恰當?shù)幕蛘呤沁^分的不良焦慮反應,這些現(xiàn)象的產生就很有可能患了焦慮性障礙。有些青少年有考試焦慮情緒是因為有壞情緒的不斷積壓而產生的。例如:考試成績不理想,升學的壓力過重,父母的嘮叨等等,這些都可能使青少年的心情產生不斷地變化。

王某是某省重點高中三年級學生。因臨近高考,出現(xiàn)緊張、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差,在其母親陪同下來到心理咨詢門診。該生出生于教師家庭,自幼受到父母嚴格的教育,倘若考試偶爾失誤,就要受到嚴厲懲罰。從小學起,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特別是進入高中以后,綜合成績排名全年級前三名,學校、家長對她寄予很大的希望。但近一個多月以來,緊張、不安、心煩意亂、失眠,看書復習效率每況愈下,模擬考試成績一次不如一次,老師和家長由關心到埋怨使她痛苦不已,最近經常啼哭或發(fā)脾氣,并拒絕上學,拒絕參加高考。心理醫(yī)生診斷為考試焦慮。

焦慮是可突然性發(fā)作的,青少年過度的焦慮是學習和考試的大敵。它會直接分散注意力,還會使記憶力衰減等等,這些不良現(xiàn)象集中在一起會引起自我認知的偏差,還會導致自我懷疑,最終對學習失去信心。甚至還會出現(xiàn)一些生理反應,如失眠、多夢、神經性倒胃等。

根據(jù)不同的情況青少年會產生各種不同的焦慮心理。具體表現(xiàn)如下:

(1)青少年因為人際交往產生的焦慮。青少年對人際關系的認識是具有生物學色彩。人際交往指在群體中因交往而構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聯(lián)系的社會關系,屬于社會學的范疇。因為青少年沒有社交經驗無法適應各種人際關系(如與老師、同學、朋友等)而引起的焦慮。

(2)青少年由于生理不成熟而產生的焦慮。青少年因為自身的生理發(fā)展不適應而引起的焦慮。如對“初來月經”、“偶爾遺精”、“有手淫的壞習慣”等而產生的恐懼、羞恥的不良心理。

(3)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不成熟而產生的焦慮。由于青少年自我意識的迅速發(fā)展,具有較高的成人意識,因為自身的能力有限,在各方面不能得到他人(父母、老師、同學)的認可或尊重,從而產生的焦慮心理。

(4)青少年因為學習的壓力而產生的焦慮。即由各種考試和競賽而產生的焦慮心理。心理學家研究表明,目前青少年時期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最主要問題就是“學習和考試焦慮”。

(5)來自生活的壓力而產生的焦慮。有些青少年缺乏獨立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如果他們到了陌生的環(huán)境或因條件相差很大而產生的焦慮。例如到外地上學不能適應當?shù)鼐幼…h(huán)境、飲食習慣等。

(6)由于身體狀況而引起的焦慮。有些青少年由于從小身體素質就差或因為其他身體缺陷而產生的焦慮。

戰(zhàn)勝焦慮,健康人生

青少年不管產生的哪種焦慮,都要勇敢地面對這些具有威脅性的刺激。要及時找出自己的主觀感受,盡早地從焦慮的困惑中解脫出來。

(1)減輕壓力,放下包袱。

有效地降低考試壓力是防治考試焦慮的首要措施。教師和家長應該對考生的學習能力、自覺性和心理承受能力有一個恰當?shù)墓烙?,改變那種“壓力越大,效率越高”的錯誤觀念。引導考生恰當?shù)毓烙嬜约旱哪芰?,降低過高的學習目標,保持考生恰當?shù)膲毫?,重視學習過程而不要太計較考試結果,養(yǎng)成將考試當作業(yè),作業(yè)當考試的習慣。

(2)正確地認知考試。

考試焦慮是考生在想象中增加了考試的難度,導致情緒上的紊亂和行為上的異常。青少年們通常過低地看輕自己的能力,而高估了考試的難度,或者以偏概全或糟糕透頂,即認為考試失敗會導致可怕的后果。因此,父母和老師當發(fā)現(xiàn)他們有考試焦慮的情緒時,一定要及時地無意中對其進行心理輔導,改變其不合理的思維方式,放下包袱,樹立正確的考試認知。

(3)勞逸結合,有張有弛。

大多數(shù)考試焦慮的原因在處理學習與休息的關系上存在缺陷,青少年在學習上投入的時間太多,且生活安排單調,不注意休息和文體活動,即使在娛樂時也在想著學習,使自己的大腦老是處于緊張狀態(tài),不能通過文體活動,達到生理與心理上的完全放松,導致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與抑制調節(jié)機能紊亂。因此,指導考生合理用腦,講究方法,注意營養(yǎng),勞逸結合,維護神經系統(tǒng)的正常機能,是防治考試焦慮的重要措施。

(4)忘掉以前的經歷。

無論你以前在某一門功課學得很好,還是很差,在學習過程中你不要去想它,專心致志地把所要掌握的東西學好,把書本知識變成自己的東西。例如:你以前英語四六級考得很高,你也不必要在考研學習中,總想著保持自己的水平,而不把心思用在該學的知識上。如果你以前英語很差,你也不必對自己的英語有任何擔心。你可以通過定計劃,改變學習方法,苦練把自己的水平真正提高上去,這樣你在考試時就不會緊張害怕。

青少年時期有適當?shù)慕箲]可以成為激勵奮發(fā)向上的動力,但是由于青少年的認識心理不太成熟,對生活中的細枝末節(jié)表現(xiàn)的特別敏感,因此,焦慮的心理就會以情緒障礙的方式出現(xiàn),此時,青少年要正確地認識自己的焦慮,用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去面對它,用堅強的毅力去擊碎它。從而使自己健康快樂地學習和生活。

青少年由于缺乏經驗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在面臨各種焦慮感到驚慌失措,最后卻搞得一敗涂地、無法收場。其實有焦慮心理的青少年,不要隨意去空想事情的緣由,要積極主動、腳踏實地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希望事情有一個好的結果,這樣就會減輕或消除焦慮心理。

4.克服自卑心理

所謂自卑,是對自己的評價偏低、覺得自己自愧無能,而內心經常有自怨自艾、悲觀失望等情緒產生的消極心理。這種心理是對自己缺乏正確的認識,是青少年在交往過程中時常缺乏的自信心,在辦事時沒有膽量,總是畏首畏尾或隨聲附和,自己沒有一點主見,一旦遇到錯誤或是有些事情沒有做好就以為是自己不好而造成的。這種自卑的心理會導致他們在生活中失去交往的勇氣和信心。

自卑的表現(xiàn)是自己瞧不起自己,是一種消極的情緒表現(xiàn),是對個人能力和品質的評價過低的表現(xiàn)。產生自卑心理是青少年時期常見的心理表現(xiàn)。實踐表明那些有強烈自卑感的青少年是很難堅持學好的,有的甚至自暴自棄,破罐破摔,悲觀失望,對生活、前途、學業(yè)徹底的失去信心,甚至走向輕生或犯罪的道路。所以青少年戰(zhàn)勝自卑心理是非常重要的。

自卑心理——性格的一種缺陷

自卑是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最重要的心理問題之一,它是性格上的一種缺陷。它的表現(xiàn)是對個人的能力評價過低,總覺得這也不如別人,那也不如別人,而造成青少年從心理上產生膽怯、憂傷、失望的情緒。

小琳因為在初中時學習及行為習慣較差,所以原學校拒絕收她在本校就讀高中,后來經過父母委托關系,轉進了別的學校讀高中。但在入學考試時她的成績在全班倒數(shù)第一,因此,她整天愁眉苦臉,思想負擔壓得她幾乎喘不過氣。班主任曾多次找她談話,才了解到小琳是因為自己的成績差,而且在以前的學?!懊暋庇植缓?,總擔心在班上的其他同學看不起,還擔心將來別人都考上如愿的大學而自己卻考不上。為此,她整天抬不起頭,上課也不專心聽講,發(fā)言也不積極,和同學相處也很被動,所以,同學們都很疏遠她并認為她不善于交往。小琳整天沉默寡言,甚至有輟學的想法,她經常跟父母說“不想上學了!”“讀書沒意思!”這一點非常令家長大傷腦筋。

小琳就是一個典型的自卑者,由于她的自卑使她背負了相當重的精神負擔,從而把自己壓得喘不過氣來,導致了厭學的情緒。

如果一個人的自尊得不到滿足時,那么他就不能恰如其分地展現(xiàn)自己的特長,此時就容易產生自卑心理。青少年產生自卑心理后,往往從懷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現(xiàn)自己的能力而開始自閉。本來有些事情經過努力便可以做到的,但他們總認為“我做不到”而放棄追求。迷惘的他們始終看不到人生的精彩和希望,始終體驗不到生活的樂趣,也不敢去憧憬那美好的明天。

一般引起青少年的自卑心理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自我認識不足,過低評估自己。

每個人總是以他人為鏡來認識自己,如果他人對自己的評價過低,特別是較有權威的人的評價,就會影響對自己的認識,從而過低評價自己,產生自卑心理。對自我形象不認同,覺得自己長得不好,或者是對自己能力的懷疑。自己沒有贏得別人尊重的本錢,于是產生了極強的失落感,原有的優(yōu)越感一下子就變成了自卑感。

(2)家庭經濟因素。

部分青少年由于出身貧寒,生活困難,與別人相比,覺得自己家庭經濟條件實太差而感到自卑。目前,由于這方面引起自卑的青少年學生有增加的趨勢。

(3)與成長經歷特別是童年經歷有關。

人的一生不說漫長也不能說太短,但真正對人產生深刻影響的關鍵時期就那么幾個,其中童年經歷的影響尤深。心理科學的研究已證實,不少心理問題都可在早期生活中找到癥結,自卑作為一種消極的心態(tài)也不例外。

(4)個人的性格特點,意志品質。

氣質憂郁、性格內向者大都對事物的感受性強,對事物帶來的消極后果有放大趨向,而且不容易將其消極體驗及時宣泄和排解。因而外界因素對他們心理的影響往往要比對其他氣質、性格類型者的影響大,產生自卑的可能性也相應增大。而意志品質表現(xiàn)為自覺性、果斷性和自制力的學生在其上進心、自尊心受到壓抑時,不是變得自卑,而是激起更強烈的自尊,及時調整自己的行動,以更大的干勁沖破壓抑,努力拼出一條成功之路來。但有自卑心理的學生則正好相反,在經過一番努力后尚無效果,便會泄氣,認為自己不行,于是變得自卑起來。

克服自卑,超越自我

實踐證明,那些有強烈自卑感的青少年是很難在學習上取得好成績的,個別的甚至會自暴自棄、悲觀失望、破罐破摔,對生活前途、學業(yè)失去信心,走上輕生或者犯罪的道路,所以戰(zhàn)勝自卑心理對青少年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那么,正在困惑的青少年如何戰(zhàn)勝自卑呢?

(1)自我滿足,消除自卑心理。

青少年的心理比較敏感脆弱,經不起困難和挫折的打擊。如果一旦遭受挫折,就很容易變的墮落并產生自卑感。因此,青少年做事時不要有過高的要求,要做到善于滿足自我,在生活和學習上,目標不要定得過高,這樣既容易達到目標又避免了挫折的發(fā)生。

(2)提高自我評價,遠離自卑心理。

一般自卑的青少年比較注重別人對他的低估評價,不愿接受別人對自己的高估評價。總是喜歡拿自己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相比。這樣越比越覺得自己差,越比越泄氣,自然在心理上就產生了自卑感。其實,每個人都各有優(yōu)缺點。因此,有自卑心理的青少年,要正視自己的優(yōu)點,經?;貞涀约航涍^不懈的努力而達到目標的成功的事例;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肯定的學習成績,來激發(fā)自己的自信心。

(3)面對挫折,走出自卑的陰影。

青少年產生自卑心理有一方面是因為防御機制不夠健全。因此,當他們遭受挫折和失敗時,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輕視自我,要從生活環(huán)境與客觀條件來分析原因,這樣既可以找到心理平衡,還可以發(fā)現(xiàn)有好多的機會在自己的面前。

(4)克服性格孤僻,恢復自信。

青少年要想克服孤僻心理的障礙,關鍵就是思想上的轉變。不要只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不要對同學要求太嚴。認為自己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長而看不起別人。對于怪僻的人,首先要做的是努力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讓自己變成一個受歡迎的人,從而恢復自己的自信。

總之,青少年在克服自卑時,要認清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要正確全面地評價自己的能力,既不為長處沾沾自喜,也不籠罩在自己的短處里而顧影自憐。要積極地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勢,揚長避短,并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潛能,再次成為生活中的“常勝將軍”。

自卑的心理人人都會有,隨時可以發(fā)生在任何受挫和失敗中,然而這種潛隱的意識流卻在嚴重地阻撓著青少年心智的健康發(fā)展,因為當青少年感到自己不如別人時,就埋下了自卑的種子,他將不再努力了。因此,自卑心理一定要克服。

5.克服緊張心理

緊張是人體在精神及肉體兩方面對外界事物反應的加強。緊張的程度常與生活變化的大小成比例。緊張使人睡眠不安,思考力及注意力不能集中,頭痛,心悸,腹背疼痛,疲累。緊張其實每個人都有,只是緊張的程度不同而已。普通的緊張都是暫時性的。突發(fā)性的緊張是一種恐懼感。

當今世界是一個競爭激烈、快節(jié)奏、高效率的社會,這就不可避免地給人帶來許多緊張和壓力。人們需要適度的精神緊張,因為這是人們解決問題的必要條件。但是,過度的精神緊張,不僅不利于問題的解決,還會有損身體健康。因此,要克服緊張的心理,設法把自己從緊張的情緒中解脫出來。

緊張——心理上的缺陷

隨著社會的進步,高科技突飛猛進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日趨加快,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優(yōu)者生存,劣者淘汰使得人們面對不斷變遷的事物時常出現(xiàn)不知所措的緊張心理。這是社會文明的必然產物,但又是適應社會和環(huán)境不得不克服的心理狀態(tài)。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