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常讀者的目錄

讀者 作者:梁文道 著


正常讀者的目錄

陳智德

梁文道在本書起首第一篇《你讀過〈紅樓夢〉嗎——〈如何談?wù)撃氵€沒讀過的書〉》的題目涉及了兩本書,前者僅在文章第三行提及一次,后者更明言根本未讀過,但梁文道仍在文中對該書評述了一番。該文真正談?wù)摰氖恰皶W”,一種不用仔細閱讀卻能掌握書本內(nèi)容,然后侃侃而談的學問或伎倆。說是“伎倆”,是因為它容易淪為作偽欺騙、以偽知識裝點門面的手段;說是“學問”,是因為它在浩瀚書海中,尤其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里,又的確是一種整理個人閱讀系統(tǒng)的方法。是學問或伎倆、手段或方法,端視乎讀者的心性、目的和理念。

《如何談?wù)撃氵€沒讀過的書》(Comment parler des livres que l’on n’a pas lus?,繁體中文譯本《不用讀完一本書》,2009年3月出版)是法國學者皮埃爾·巴雅(Pierre Bayard)所著,出版后廣受青睞而成為暢銷書,梁文道寫作該文時,英譯本才剛面世不久,他還未取得該書,但憑借其知識系統(tǒng)和“書皮學”的掌握,仍可概述該書,而且頗為切中要領(lǐng)。該書以瓦雷里、艾柯、巴爾扎克等人的著述為例子,談?wù)摃W的現(xiàn)象和歷史,因為書皮學不單是一種充撐門面的社交伎倆,在作家筆下,它也是一種文學批評的角度,甚至是小說表意的媒介。該書的書名很容易讓人以為它是一本提供諸如速讀等閱讀技巧的方法書,但正如梁文道以本身的書皮學修為所指出的,該書不是教人不讀書而能作偽的指南,而是談?wù)撘环N文化現(xiàn)象,以及閱讀的可能性。作者以集體圖書館、內(nèi)在圖書館和虛擬圖書館三者作為閱讀者觸類旁通的門徑,寫出了一種閱讀的抽象觀念。當然,該書也多少傳授了一點小聰明,教人理直氣壯地談?wù)撟约哼€沒讀過的書!這也許是它成為暢銷書的原因吧。

然則,在我輩看來,書皮學根本毋庸學習,也無須方法,所有累積一定閱讀量和修為、對書本敏感以至建立了個人觀念圖書館的讀者而言,都會自然獲得觸類旁通的本領(lǐng),無須通讀甚至讀過一書,而能略知一書的知識源流;事實上書皮學的要領(lǐng)亦無外乎目錄學的范疇。梁文道的讀書評書修為,絕非讀一本諸如《不用讀完一本書》這等之書可臻,尤其視作快捷方式方法者。梁文道評書的特點之一在于其博而雜,他的首本書話集《弱水三千》,以美國國會圖書館分類法羅列所評之書,共分十五類,實際上是為個人博雜的知識涉獵建立體系,將其安放于觀念上而不真正存在的、抽象的圖書館中,成就了我輩心中的“書癡目錄學”。

作為梁文道書話之二,《讀者》一書因應(yīng)書評的對象,有更多普及知識的意向,造就真正堅立的“讀者”。在本書原序中,梁文道以“正常讀者”自許,書中卻有一條目為“不正常讀者”,談及鄭振鐸、陳子善、許定銘、陸灝等藏書家、讀書人。正常與不正常看似對立,在本書中卻不然,梁文道認同也心慕那種“不正?!钡牟貢砟睿救藚s自許為“正常讀者”,正如他在原序所說:“我開始能夠體會浮士德的悲劇,也開始明白知識、禁果與傲慢的關(guān)聯(lián)了,你愈是以為自己謙卑低下,就愈容易犯上驕傲的罪,愈容易陷入文字障所導致的我慢?!边@是一種對異化的警醒,愿意把知識的面向放回人間,其理念與他另一本著作《常識》以“常識”抗衡空洞玄說的想法實一以貫之。

與前著《弱水三千》相比,本書同樣建構(gòu)了一座虛擬的圖書館,但有更多人間氣息,他孜孜論書的對象不是作者,而是在知識流動的長河中,與作者位置同等的讀者。我相信,這種貼近人間、普及知識的閱讀態(tài)度,并非一蹴而至,而是梁文道多年來藏書讀書和從事媒體工作的體認。

在我眼中,梁文道可是個不折不扣的“不正常讀者”,在中學時代,我們都不滿足于課業(yè)范圍內(nèi)的“常識”,因而自行到書店和圖書館尋找真正值得探求的事物,開列屬于自己的書單。他的書單以文化理論和哲學為主,也涉獵不少文學。那時內(nèi)地知識界正值“文化熱”時代,香港的書店可找到不少內(nèi)地出版的文化理論著作和翻譯,如“走向未來叢書”,梁文道就是最早向我推介這套書的同學,他又介紹我讀福柯、談?wù)撆灾髁x、批判電視臺的選美活動,此外他也熱衷于前衛(wèi)劇場,有一次捎來一疊稿紙,是他新近寫成的劇本……我也不甘落后,向他介紹楊牧最新出版的詩集和我自己寫的詩,我們就這樣在課余交換閱讀情報,那時,我們還未知悉,這樣的閱讀會怎樣染織我們的人生,留下斑駁的紋理、脫落的毛線。

那時我已知道他在《信報》的“戲間形采”專欄不定期發(fā)表劇評,在《電影雙周刊》的附刊“閱讀都市”與湯禎兆展開筆戰(zhàn)。上世紀90年代初至中,梁文道在《越界》發(fā)表更多藝評、雜文與人物采訪,我也一篇一篇地跟著讀了,后來,他先后參與創(chuàng)辦《打開》、牛棚書院、《E+E》、《讀好書》和《讀書好》;我自己也和別的朋友先后辦了《呼吸》和《詩潮》兩份刊物。除了《讀書好》之外,我們都耳聞目睹以上的刊物和朋友如何凝聚然后消散,一個一個與之相關(guān)的文化議題如何熱烈討論,又一再由于經(jīng)驗斷裂而在不同場合從零開始重復展開,這軌跡仿佛也是香港無數(shù)前代文化人的軌跡,所不同的,是梁文道在精致、前衛(wèi)與普及、通俗之間,愿意以更柔韌的心力接近于尋常巷陌人間,相信這也是他創(chuàng)辦“牛棚書院”的民間辦學理念并一直沿用“牛棚書院院長”名號之所由。

逝者如斯,大斷裂當中,閱讀似乎成了少數(shù)得以延續(xù)的精神活動。閱讀本書的關(guān)鍵,與《弱水三千》一樣,在于梁文道對知識的分類。如果讀者家中也擁有為數(shù)不少的藏書,就會明白分類的重要性,甚且,有時分類的意義還不僅在于便于搜尋,而更在于分類者為知識所賦予的觀念。藏書家阿爾維托·曼古埃爾(Aberto Manguel)在《深夜里的圖書館》(The Library at Night)一書中,描述了各種私人藏書和公共圖書館的圖書分類以及當中的趣聞,其中私人藏書往往有許多異想天開的分類法,有一位作家以各種顏色紙包裝書籍封面并作分類,如小說用藍色、西班牙文用紅色等,使其書房一眼看過去有如幾度彩虹。曼古埃爾還記述他的書癡好友們各種古怪的圖書分類法,如把蘭波的詩集《醉舟》列于“航海”之列,把列維—施特勞斯的《神話學:生食與熟食》列作“烹飪”一類!

書癡們的古怪分類不是一種望文(書名)生義,而是出于玩笑和重新安放知識之雅意。古怪的分類其實不止于私人藏書,曼古埃爾留意到公共圖書館的分類也有離奇的類別,如美國國會圖書館的目錄里,主題標題中還包括有“香蕉研究”、“蝙蝠皮裝幀書籍”、“藝術(shù)品中的靴子與鞋子”等類別,這是圖書館編目員的創(chuàng)造性杰作,曼古埃爾認為,“簡直就像是對這些編目員而言,書籍內(nèi)容還不及它們所歸類主題的獨特性來得重要”。

其實,對書籍分類的觀念意義知之最切、用功最深者,莫如中國古代的目錄學家,從《七略》以六經(jīng)即儒學為中心,演變至“經(jīng)史子集”四部的分類,古代目錄學除了反映社會思潮流變,也標示了“辨章學術(shù),考鏡源流”的意義。梁啟超1896年在《時務(wù)報》發(fā)表《西學書目表》,把其時所見之譯著分為西學、西政、雜類三項,西學類又分算學、重學、電學、化學、聲學、光學,西政類包括史志、官制、學制、法律、農(nóng)政、礦政等,約相當于清末維新派新政的內(nèi)容;《西學書目表》作為一份書目,既有配合新政的經(jīng)世意圖,亦抱持以西方科技結(jié)合人文社會科學來改革中國的理念。

梁文道首本書話集《弱水三千》依美國國會圖書館分類法的綱目,為個人涉獵建立體系,評說的對象是書;本書以“準備做一個讀者”、“不正常讀者”、“政治花邊”、“經(jīng)典常談”和“學點文藝腔”、“常識補充”和“都世界杯了,你還讀書?”共七項作類別,評說的對象是讀者,在梁文道看來,政治、經(jīng)典與文藝、常識固然同等重要,但更要緊的是作為一個“讀者”的自覺。與一般消費性或功能性閱讀不同的是,本書所要造就的“讀者”指向抗衡宰制和蒙蔽的自主,姑不論談?wù)撟灾鲿痰摹秹言杖f圣》、關(guān)注內(nèi)地女工的《打工妹的聲音》、堅守言論自由的《十博士大戰(zhàn)于丹》等文,在最后一輯與足球相關(guān)的書評中,梁文道舉引多種書籍,由足球談到反全球化,也談?wù)摷{粹德軍占領(lǐng)烏克蘭時期,球員因堅守尊嚴和自主而被處死,《世界不是只踢一種球》、《心物不二說足球》等文談?wù)撟闱蜻\動真正的趣味及其勇猛的精神理念,批判商業(yè)行為帶來的異化;該輯文章由足球讀出自主、抗衡和批判,它絕不由犬儒和玄說而來,實基于堅實的閱讀系統(tǒng),這樣的“讀者”才得以強立于流變和斷裂中。

由此理念,《讀者》一書不妨視作我心目中的“現(xiàn)代目錄學”之一種。在古代的目錄學相關(guān)著述當中,有一種稱作“藏書紀事詩”,記錄藏書家遺聞軼事,葉昌熾《藏書紀事詩》談及清代藏書家馮舒馮班兄弟,馮班“為人儻蕩悠忽,動不諧俗。胸有所得,輒曼聲長吟行市井間,里中指目為癡,先生怡然安之,遂自署曰‘二癡’”。馮氏藏書素以異本聞名,最著者為《文心雕龍·隱秀篇》手抄本,惜后世子孫不甚愛惜,“即宋元精版,盡化為胡蝶飛去”,葉昌熾題詩云:“滄海橫流自閉門,莫城西畔有孤村。篋中隱秀何須秘,化作春風蛺蝶魂。”夫文體代降,詩形代遷,茲謹以新撰“藏書紀事新詩”一則,演化梁文道《讀者》一書之理念:

閱讀人間(梁文道《讀者》)

陳滅

葉片掉落如書頁飛翻

我們的作者步過裂縫

步過枯草織就的人間

灰燼與硝煙化作霓虹

你把它熄滅又輕翻書頁

換取另一房間的光容

一切流逝都由閱讀而復現(xiàn)

我們的讀者不就是我們

窗格下疾書浮出的話圈

悠悠飄過都市,未破滅前又聽見

橫巷間的暗語是犬吠還是哭聲?

列車劃過,刪去車站前流浪藝人的歌聲

只有讀者為都市編就的書頁與尺牘

一所抽象的圖書館與一串話圈,編了目錄

2009年8月10日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