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而不費 魯國樂師為季札演奏周樂
學成語
“施而不費(shī ér bú fèi)”出自《史記·吳太伯世家》:“廣而不宣,施而不費,取而不貪,處而不底?!?/p>
施:給人好處,施舍。
費:耗費。
施而不費:給了別人好處,給人以恩惠利益,而自己又耗費不多,損失不大。
讀故事
季札不僅是受人仰慕的品德高尚的圣人,還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吳公子季札
吳王多次派季札以使者的身份出訪他國,聯(lián)絡吳國與其他諸侯國之間的感情,他總能不辱使命。季札往來于各國間,調停戰(zhàn)事,增進交往,不僅促進了吳國的外交,還因賢德的美名和高尚的品行贏得了多國君主的尊重和推崇。
周景王元年(公元前544年),吳國打算與北方的諸侯國加強外交聯(lián)系,吳王就派季札出使魯國。
魯國國君熱情地接待了季札,并安排朝廷樂隊的樂師們?yōu)榧驹葑嘀軜贰?/p>
魯國樂師們先是為季札獻上了《周南》和《召南》。
季札聽了如此美妙的樂曲,贊嘆說:“真美啊!禮樂教化的根基已經打下,雖推行禮樂還需要進一步努力,但魯國有了如此美好的禮樂之曲以饗(xiǎnɡ)國民,魯國的百姓即便再辛苦,也不會有怨言了。”
樂師們又為季札演奏了《邶(bèi)風》《庸風》,也得到了季札的贊嘆。
當樂師們演奏《衛(wèi)風》時,季札一下子就聽出了曲中的衛(wèi)國風格。他說:“真是博大精深!此曲雖流露出憂思,卻不被憂思所困。我聽說衛(wèi)國的康叔、武公就具備如此的德行,這大概就是《衛(wèi)風》吧!”
樂師們又為季札演奏《王風》《鄭風》《秦風》《魏風》《唐風》《陳風》等樂曲,季札一一評述,不僅點評音律,還能從曲中辨別出歌曲的地域色彩,聽出曲中所表現(xiàn)的國之興衰、思想情感和深遠寓意。
后來,樂師們又為季札演奏《小雅》和《大雅》,都得到了季札的贊美和精妙點評。
當樂師們?yōu)榧驹葑唷俄灐窌r,季札不禁拍案叫絕:“這樂曲已經美到極致了。曲調剛勁卻不傲慢,旋律婉轉悠揚而不過度曲折。曲中流露出了哀愁卻不深陷悲傷,流露出了歡樂卻不耽于放縱;既博大寬廣又不張揚,既施恩給予又不損耗自我;既博取眾長,又不貪求眾長而失去自我風格。音律和諧有序,節(jié)奏張弛有度,此曲所表現(xiàn)的,都是賢德之人所共有的品格和風度,實在是精妙絕倫!”
季札的博學和深厚的音樂造詣使得魯國國君不僅對季札肅然起敬,還對吳國刮目相看。
成語小提示
在周代的眾多諸侯國中,魯國是最有名的禮儀之邦,魯國也是周朝禮樂保存和實施最完善的國家,所以世人稱“周禮盡在魯矣”。
當時各國諸侯了解、學習周禮都會選擇去魯國。季札出使魯國時,魯國樂師們?yōu)樗葑嗟摹吨苣稀贰墩倌稀贰锻躏L》《鄭風》《秦風》《小雅》《大雅》《頌》等樂曲是周朝的禮樂文化最真實的寫照。
施而不費
近義詞 惠而不費
《皇朝祭器樂舞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