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父汗和安答
第一節(jié) 奪妻
鐵木真一家的日子逐漸平穩(wěn)下來,眼看著兒子一天天長大,作為母親,訶額侖開始張羅兒子的婚事。也速該在世的時候,曾為鐵木真訂婚,但這些年來,居無定所,家無恒產,整天擔驚受怕,根本沒法和德薛禪一家取得聯(lián)系。如今,時過境遷,德薛禪是否還遵守當初的婚約,訶額侖心中沒底,但她還是決定讓兒子去試一下。
與乞顏部在三河源頭到處游牧遷徙不同,弘吉剌部過著半定居半游牧生活,所以盡管時過多年,他們一直生活在扯克扯兒山和赤忽兒古山之間,鐵木真很快找到了岳父家。
德薛禪不是那種見利忘義之人,多年來,鐵木真一家音信全無,他也耳聞也速該死后,乞顏部分崩離析,但依然堅守對也速該作出的承諾。弘吉剌部以盛出美女在草原上出名,德薛禪的女兒孛兒帖如今已經(jīng)長大成人,長得楚楚動人,性格剛毅灑脫,不少部落王孫公子前來求親,全被德薛禪一口拒絕。他堅信,鐵木真終有一天會來迎娶孛兒帖。
鐵木真帶著弟弟別勒古臺出現(xiàn)在德薛禪的蒙古包前時,德薛禪老人拉著鐵木真的手高興地說:“聽說你遭到泰赤烏部的嫉恨和暗算,我們全家人都為你擔憂,今天見到你到來,實在太令人高興了?!?/p>
蒙古習俗,男女結婚,先在女方家舉行婚禮,然后再送到男方家。德薛禪當下立即為鐵木真和孛兒帖舉辦婚禮。孛兒帖見鐵木真生得高大威武,孔武有力,心中自然無比歡喜。
孛兒帖畫像
德薛禪知道,草原上嫉恨鐵木真的人不少,為了安全起見,他親自護送鐵木真夫婦到克魯倫河下游兀刺黑曖勒山,覺得剩下的路基本安全了,因為部落內還有許多事離不開他,便先返回,讓夫人溯擅將鐵木真夫婦倆一直送至桑沽兒河和古連勒古山附近的鐵木真家中。德薛禪辭別的時候,將一領非常罕見的黑貂皮皮袍作為嫁妝留給了一對新人。
婚后的生活,自然非常甜蜜。鐵木真全家上下,歡天喜地,一掃多年來壓在心頭的陰霾。沒多久,好友博爾術也趕來投奔,從此以后,兩人如影相隨。正當鐵木真雄心勃勃規(guī)劃未來的時候,沒想到悲劇的陰云開始在他家上空聚攏。
鐵木真迎親隊伍往返期間,雖然刻意低調,但各個部落很快得知鐵木真結婚的消息,尤其引起了蔑兒乞部的注意,他們決定要在鐵木真新婚期間復仇。
事情起因還要從也速該說起。
當初,也速該在草原上放牧,碰巧遇到了一支迎親隊伍。新娘是來自弘吉剌部的訶額侖,新郎是蔑兒乞部的也客赤列都。蔑兒乞人住在鄂爾渾河沿岸,迎親隊伍路過斡難河時,也速該按照草原上搶婚的習俗,橫刀奪愛,搶走了新娘。也客赤列都哪里是也速該的對手,只得倉皇而逃。
也客赤列都握著訶額侖的一件外衣,失魂落魄地返回了部落,整個蔑兒乞部上下都將此事視為奇恥大辱。也客赤列都此后抑郁寡歡,落寞而死。只是懾于也速該的威猛,蔑兒乞人只好隱忍。一晃多年過去了,蔑兒乞人始終沒有忘記復仇。也客赤列都的堂兄是蔑兒乞部兀都亦惕氏頭領脫黑脫阿,每當想到弟弟的恥辱,他就恨得咬牙切齒。
如今,聽到也速該兒子結婚的消息,脫黑脫阿決定要讓鐵木真父債子還,要把也速該讓蔑兒乞人蒙受的羞辱,以同樣的方式還回去。
一天凌晨,煙雨空濛,鐵木真夫婦尚沉浸在新婚燕爾中,沒有起床。老女仆豁阿黑臣是個勤快人,像往常一樣早早起來,開始忙碌張羅主人一家的早飯。正在擠馬奶時,她感到大地有些顫抖,多年的生活經(jīng)驗告訴她,有大批騎兵馬隊正從遠方?jīng)_來。
匆忙之間,豁阿黑臣顧不上打翻在地的奶桶,急匆匆沖進蒙古包,叫醒訶額侖。訶額侖首先想到的是泰赤烏人來襲,急忙叫醒孩子們,趕緊收拾轉移,要不然就來不及了。
事出突然,全家上下亂成一團,受到驚嚇的牛羊和馬匹四處逃散,一時間無法聚攏到一起。鐵木真和弟弟們護送母親訶額侖往不兒罕山轉移,妹妹帖木侖尚年幼,與訶額侖同騎一匹馬。慌亂之間,大家忘了清點家人。等鐵木真發(fā)現(xiàn)隊伍中少了新媳婦孛兒帖和庶母速赤吉勒(也速該妾,別勒古臺母親)時,為時已晚。
再說孛兒帖跑出營帳的時候,已沒有馬匹可騎,聽著越來越近的敵人的馬蹄聲,心中惶恐不已,眼看只能坐以待斃了。此時,老女仆豁阿黑臣急中生智,套起一輛牛車,將孛兒帖藏在車中,然后強作鎮(zhèn)定,趕著牛車往河邊走。半道上,遇到了前來突襲的人馬,豁阿黑臣發(fā)現(xiàn),根本不是泰赤烏人,而是蔑兒乞人,為首的正是脫黑脫阿。
蔑兒乞人盤問豁阿黑臣,鐵木真營地在哪里,豁阿黑臣胡亂應付了一下。脫黑脫阿著急捉拿鐵木真,眼看她是一個老婦人,就沒有多做糾纏,馬上向鐵木真住處撲了過去。在營地,將尚未來得及逃走的速赤吉勒捉住,一番審問后,覺得不妙,忙帶人返回,很快趕上豁阿黑臣的牛車。
豁阿黑臣聽著越來越近的馬蹄聲,心都快要跳了出來,只有使勁抽打牛屁股,可惜牛怎能跑得過馬,沒多久,便被脫黑脫阿追上。蔑兒乞人很快發(fā)現(xiàn)了藏在牛車中的孛兒帖。
脫黑脫阿帶領人馬圍繞不兒罕山搜尋鐵木真一家,但始終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蹤影,便帶領俘虜?shù)呢脙禾退俪嗉辗祷匚挥诙鯛枩喓拥牟柯漕I地。脫黑脫阿將孛兒帖賞賜給也客赤列都的弟弟赤勒格兒,速赤吉勒被分給一個蔑兒乞人做妻妾,算是對也速該當年搶奪訶額侖的報復。脫黑脫阿認為,雖然沒有捉拿住鐵木真,但搶到鐵木真的新婚妻子,也算是為也客赤列都報了仇。
蔑兒乞人已經(jīng)離去,藏匿在不兒罕山的鐵木真沒法確認敵人的真實意圖,便先讓弟弟別勒古臺和博爾術等先后多次外出偵察,確認沒有蔑兒乞人的伏兵后,才護送家人走出不兒罕山。
一輪紅日正從東方冉冉升起,鐵木真面向不兒罕山,鄭重地跪下,脫下帽子,解下腰帶,將馬奶酒灑在大地上,向不兒罕山莊嚴起誓,自己、族人乃至后世子孫,生生世世將祭祀偉大的不兒罕山。起誓完畢,面朝太陽行九次叩拜大禮,以蒙古人的最高禮節(jié),感念不兒罕山的庇護之恩。
蔑兒乞人的洗劫,將鐵木真一家才剛剛有了起色的生活一下子打回了原形。殺父之仇未報,再蒙奪妻之辱,但一連串的打擊并沒有摧垮鐵木真的意志,使他變得消沉和萎靡不振,反而令他更加堅強起來。
面對強大的敵人,單靠自己目前的力量,別說復仇,就連生存下去都是個問題。訶額侖和鐵木真商量一番后,決定向克烈部頭領王罕求助。
王罕本名脫斡鄰勒,他即汗位之初,叔父古兒汗起兵叛亂,脫斡鄰勒不是對手,被古兒汗打得落花流水,四處逃竄。就在生死關頭,也速該向王罕伸出了援手,幫他平定了叛亂,古兒汗被迫遠走西夏。王罕復位后,也速該又幫他召集四處離散的部眾,使得克烈部重新聚攏起來。王罕感激不盡,兩人結為安答(即結義兄弟),王罕承諾,往后也速該有什么需要的地方,盡管張口,他絕無二話,會全力幫助。
當初,鐵木真新婚不久,便考慮到要想振興乞顏部,必須要有個強大的靠山,思來想去,也只有投靠克烈部了。如今也速該已死多年,乞顏部早已淪為明日黃花,反倒是克烈部這些年日漸強大,在這個時候前去投靠,昔日也速該的人情還價值幾何,鐵木真母子的心里都沒有把握。
訶額侖知道王罕是個貪婪的人,必須要拿出一件重禮才行??扇缃瘢依锬苣玫贸鍪值囊仓皇O仑脙禾募迠y——那件珍貴的黑貂皮皮袍了。按照蒙古習俗,新娘出嫁,需給翁婆獻一份禮物,如今也速該不在了,王罕和也速該曾是安答,所以將黑貂皮袍獻給他,也算說得過去,至少不顯得過于阿諛攀附了。
克烈部信奉景教(即基督教聶斯脫利派),牙帳(即可汗汗庭)設于土拉河黑林(位于今天的蒙古國烏蘭巴托東南博格多兀拉山附近)。博格多兀拉山脈巍峨聳立,雄偉的身姿將克魯倫河和土拉河隔開,山上密布著樺樹、白楊、松樹等各種樹木,樹木長得異常茂密,顯得幽深,密不透風,這些樹木一直延伸到山腳下??肆也垦缼ぞ驮跇淞智翱諘绲牟莸厣?,四周風景如畫。
鐵木真帶領弟弟合撒兒、別勒古臺出現(xiàn)在克烈部牙帳,王罕多少有點意外。鐵木真先將黑貂皮袍恭恭敬敬地獻給王罕,然后簡要地追憶了父親的往事,表示王罕和父親也速該是安答,那就相當于自己的父輩了,希望乞顏部和克烈部結盟。
王罕收下珍貴的禮物,心情相當不錯,認為將乞顏部劃入自己的勢力范圍,毫無疑問對于擴大克烈部的影響會有很大幫助。當下,王罕很暢快地表示,他會幫助鐵木真收服離散的百姓,并提供保護。
鐵木真從克烈部回來后,對外散布與克烈部結盟的消息,有些人聽說后,覺得乞顏部復興有望,便陸續(xù)來投奔。這都是發(fā)生在一年前的事情了。
如今,蔑兒乞人搶走了孛兒帖,王罕是時候兌現(xiàn)他的諾言了。
王罕對前來求助的鐵木真兄弟表示,也速該曾經(jīng)幫助過他,他亦承諾幫助鐵木真,現(xiàn)在,他會毫不猶豫地履行諾言,只是蔑兒乞人不可小覷,畢竟他們是蒙古草原上一支強大的部族,單憑克烈部、鐵木真與蔑兒乞人決戰(zhàn),勝算幾何,把握確實不大,因此,必須要聯(lián)合另外一個部族——札答闌部。
札答闌部首領札木合和鐵木真在童年時期曾結為安答。美好的童年,已是遙遠的記憶,如今兩人都是各自部族的頭領,但雙方實力懸殊,無異于天淵之別。
慶幸的是,札木合是個念舊的人,他接到合撒兒、別勒古臺帶來的鐵木真求援信后,馬上爽快表示要為昔日玩伴和安答復仇。王罕和札木合約定:王罕出兵兩萬騎,為聯(lián)軍右翼;札木合出兵兩萬騎,為聯(lián)軍左翼。
雖然蒙古族有重誓遵諾的傳統(tǒng),但作為部族之汗,王罕痛快地答應幫助鐵木真復仇,不僅僅是履行自己的諾言那么簡單,他有自己的利益得失考慮,也有為克烈部自身的謀劃。
王罕早年也曾被蔑兒乞人欺辱過,他和母親被蔑兒乞人俘虜后,淪為奴役,曾在薛涼格河一帶為蔑兒乞人舂米,當時王罕才七歲,往事歷歷在目,豈能輕易忘記。此次王罕討伐蔑兒乞人,也不乏摻雜著為自己報私仇的因素。
在草原上,不似中原,禮法觀念比較淡薄。王罕、鐵木真、札木合三人的關系比較有趣,王罕和鐵木真是相當于父子,鐵木真和札木合是安答,而札木合和王罕又是安答,他們好像也沒覺得亂了輩分。
王罕和札木合的聯(lián)軍加起來共有四萬,王罕知道札木合自視甚高,便識趣地推舉他為聯(lián)軍統(tǒng)帥。札木合覺得這一切理所當然,毫不謙讓,自任統(tǒng)帥。
札木合提出,在草原上數(shù)萬大軍集結,不是個小事,要是不做好保密工作,走漏消息,提前讓蔑兒乞人覺察出動靜來,此次軍事行動就有可能前功盡棄。他建議,雙方在斡難河上游的孛脫罕孛斡兒只草原秘密會師。會師具體路線是由札木合率兵沿著斡難河谷逆流而上,王罕和鐵木真先在不兒罕合勒敦山(今肯特山)碰頭,然后一起趕到孛脫罕孛斡兒只草原。
王罕帶領人馬一路緊趕慢趕,還是比約定時間遲到了三天,札木合便毫不客氣地板起臉孔,訓斥王罕不遵守紀律:“王罕安答,咱蒙古人說話就是誓言,哪怕天上刮風下雪,也應說話算話,按時遵守諾言?!?/p>
為了大局著想,王罕忍聲吞氣,向札木合做檢討:“札木合安答,我有錯在先,是打是罰由你決定,咱沒二話,誰叫咱遲到了三天呢!”
札木合說話之所以如此牛氣,就是因為他有強大的實力,王罕都要忌憚他三分,想在草原上過活,一切都是憑實力說了算。札木合當時心情不錯,也不想鬧得太僵,把事情搞砸對大家都不好,便沒有再過于苛責王罕,兩人開始商討出兵蔑兒乞,如何部署部隊。
蔑兒乞人是一個實力強大的部落聯(lián)盟,由兀洼思、兀都亦錫、合阿惕三個部落組成。兀都亦錫蔑兒乞部住在不兀拉川(今蒙古國布拉河流域),頭領即是擄走孛兒帖的脫黑脫阿,是三個部落中最強大的一支。兀洼思蔑兒乞部頭領名叫答亦兒兀孫,居在塔勒渾島地區(qū)(即蒙古國鄂兒渾河與色楞格河靠近處之三角區(qū))。合阿惕蔑兒乞部頭領為合阿臺答兒麻刺,駐扎在合刺只草原。他們占據(jù)了外貝加爾湖廣闊的地帶,包括草場和森林。
札木合脾氣臭,架子大,但也有真本事,打仗很有一套。他命令聯(lián)軍繞開兀洼思蔑兒乞部,集中力量攻打兀都亦錫蔑兒乞部,只要解決了兀都亦錫蔑兒乞部,剩下兩支就不足為慮了。
大軍從孛脫罕孛斡兒只草原出發(fā),完全可以繞過不兒罕山,順著赤苦河,從東南方向直接發(fā)起對不兀拉川的進攻,這條路線一路通暢,也省卻渡河等麻煩,但很容易提前暴露行軍。札木合決定出奇兵,出奇制勝,一舉消滅蔑兒乞的主要力量,便舍棄不走這條路線。
聯(lián)軍在札木合的帶領下一路向北,翻越庫沐兒山,順赤可亦河之蒙扎谷而下,穿過滅兒汗山口,至勤勒豁河(今俄羅斯希洛克河)。
時夜色正濃,札木合下令大軍就地伐木做排筏,想趁著夜色強渡勤勒豁河,攻入不兀拉草原。只要渡過河,一切就好辦了。在不兀拉草原有大量樹木可以作掩護,神不知鬼不覺,一舉突襲蔑兒乞人脫黑脫阿營地,來個甕中捉鱉,將蔑兒乞人的老巢一鍋端了。
然而,就在大軍渡河之時,出現(xiàn)了意外。
勤勒豁河有一些蔑兒乞人的捕魚人。數(shù)萬大軍伐木制作筏子,引起了他們的警惕,立刻快馬加鞭跑去通知脫黑脫阿,有敵軍來犯。
黑夜之中,沒法知道敵人是誰,到底有多少人,脫黑脫阿驚慌失措。消息傳開,部族上下亂成一鍋粥,根本無法組織起來應敵,便急忙叫起兀洼思蔑兒乞部頭領答亦兒兀孫和幾個心腹倉皇而逃。脫黑脫阿和答亦兒兀孫二人還沒跑遠,札木合、王罕和鐵木真的聯(lián)軍已經(jīng)占領了他們的營地。
當時馬蹄聲、廝殺聲響徹云霄,四下火光四起,許多蔑兒乞族人還完全沒有清醒,就成為了刀下之鬼。有不少人在慌亂中相互踐踏而死,大家爭相逃命,哪里還顧得上收拾個人家產。札木合和王罕的手下趁著混亂之際,大肆劫掠,奪得不少財物。那些沒來得及跑的蔑兒乞人都被俘虜,淪為奴隸,連同他們的家產、牛羊一起成為聯(lián)軍的戰(zhàn)利品。
鐵木真根本不在意這些,他騎在馬上,看著在火光的映襯下一張張因驚嚇而扭曲的面孔,在人群中急切地尋找一個人——他的愛妻孛兒帖。
“孛兒帖,我的愛人,你在哪里?”鐵木真一遍又一遍地大聲呼喊著孛兒帖的名字,聲音近乎嘶啞,他不能確定,她是否還活在世上。
或許冥冥之中,鐵木真和孛兒帖的姻緣未絕,他正騎著馬到處狂呼的時候,遠遠看見有一個熟悉的身影,搖著手,踉踉蹌蹌地向他跑來。沒錯,正是他朝思暮想的妻子,孛兒帖!
忠實的老女仆豁阿黑臣覓得一輛馬車,將孛兒帖安置在里面,想混在慌亂的人群中逃走。但孛兒帖隱約聽到了鐵木真的呼喊聲,急忙跳下車,不顧一切地沖了過來。鐵木真也從馬上滾了下來,跌跌撞撞迎了上來,兩個久別的愛人緊緊擁抱在一起,歡喜的眼淚奪眶而出。什么金銀財富,什么草場牛羊,這一刻有什么能比得上和愛人重逢?鐵木真當即高呼:“我找的人找到了,今晚再不要行軍了,就在這里安營扎寨?!?/p>
鐵木真很快發(fā)現(xiàn)了一個麻煩,孛兒帖小腹隆起,很明顯有了身孕。孛兒帖和鐵木真婚后不久,孛兒帖便被蔑兒乞人搶走,分給了赤勒格兒做妻子。孛兒帖后來生下一子,取名術赤(蒙古語,意即來歷不明者),孛兒帖和鐵木真分開的時間恰好是九個月左右,術赤究竟是誰的骨血,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鐵木真,從孩子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這一點,以至于后來鐵木真諸子爭奪繼承人的時候,次子察合臺還拿術赤的出身做文章,使得術赤失去了資格。
不過,鐵木真是個豁達的偉男子,他知道,孛兒帖失貞不是她的過錯,是自己沒有保護好妻子,讓她淪落到敵人手中,吃苦受辱,所以鐵木真終其一生,一直敬重和愛護孛兒帖,沒有絲毫冷落她。作為帝王,鐵木真難免納妃,但孛兒帖在他心中的位置無人可替代。在鐵木真建立大蒙古國,分封時期,四大汗國的開創(chuàng)者皆是他和孛兒帖所生的四個兒子。
就在鐵木真找到失散妻子的時候,別勒古臺也在人群中急切尋找自己的母親速赤吉勒,他掃過俘虜人群的每一張面孔,搜查每一個蒙古包,卻毫無結果。
其實,速赤吉勒早聽見了兒子急切的呼喊聲,她多想沖出去,摟住兒子痛哭一場,但是她不能,她覺得身為也速該的妻子,受到蔑兒乞人的侮辱,使也速該的英名蒙羞,她覺得無顏再見兒子。速赤吉勒穿上一件破舊羊皮襖,趁著混亂,逃了出來,躲入深山密林,此后下落不明。
失母之痛,讓別勒古臺近乎瘋狂,一邊大聲狂呼:“還我母親來!”一邊張弓引箭,射殺逃跑的蔑兒乞人。
當初參與劫掠孛兒帖行動的蔑兒乞人共有三百人,這些人及其家屬子女都遭到報復性殺戮,未成年的孩童也全部淪為奴婢。
蔑兒乞人經(jīng)過不兀拉川之戰(zhàn),受到重創(chuàng),從此一蹶不振。脫黑脫阿和答亦兒兀孫倉皇北逃,一路聚集了一些逃出來的殘余部眾,猶如喪家之犬,狼狽不堪,他們后來逃到外貝加爾湖一帶的密林和草地,茍延殘喘。合阿惕蔑兒乞部頭領合阿臺答兒麻刺沒來得及逃跑,被抓獲,戴上沉重的木枷。為了羞辱他,聯(lián)軍返程途中,讓他走在俘虜們的最前面。
蔑兒乞人的祖先曾經(jīng)有過輝煌的歷史,家族的榮耀促使著他們不甘心就這樣沉淪,后來屢次返回草原,加入反對鐵木真的隊伍,與鐵木真展開激烈斗爭。世代沉積的仇恨,只有用鮮血來洗滌,直到最終消亡。
不過所有這些事,都與赤勒格兒無關了。說起來,赤勒格兒也是個可憐人,當初,脫黑脫阿俘獲孛兒帖,塞到他手里,他只有順從地接受。如今,鐵木真殺了過來,他知道,一旦落入鐵木真手中,那會是什么下場,所有對蔑兒乞人的仇恨都會傾瀉到他身上,這不是他所能承受得起的,他覺得自己就是一只吃殘羹的烏鴉,卻要吃天鵝,如今最好像個糞球一樣,找個陰暗的溝壑躲起來。赤勒格兒一頭扎進烏蘭布爾加塞山,再也沒出來。
第二節(jié) 兄弟反目
討伐蔑兒乞人的不兀拉川戰(zhàn)役勝利以后,王罕帶領克烈部屬返回土拉河黑林駐地,鐵木真和札木合卻沒有離開。童年的友誼通過這次并肩作戰(zhàn)得到了升華,追憶早年的快樂時光,兩人有著說不完的知心話,在一起縱酒盡歡,喝醉了又同宿一間帳篷,越說越投機。
鐵木真和札木合都舍不得讓對方走,兩人決定,兩家部落合一處,這樣就可以朝夕相處了。鐵木真放棄了原有的營地,和札木合一起在斡難河附近的豁兒豁納黑川(屬于鄂嫩河支流,大概位于庫爾克忽河一帶)游牧。兩人決定再結拜一次安答,互贈戰(zhàn)利品,鐵木真將從脫黑脫阿那里擄獲的一條金帶和一匹小馬駒送給札木合,札木合把從答亦兒兀孫那里掠來的一條金帶及一匹白色良種母馬贈給鐵木真。
豁兒豁納黑川有一處叫做忽勒答合兒的危崖,遠遠望去,猶如斧劈刀削。崖前有一棵高聳入云的松樹,想當年,蒙古部族的大汗忽圖剌汗便是在此樹下即汗位,鐵木真和札木合遂選擇在此處重新盟誓,結為安答。兩人選擇在這里盟誓,也包含了繼承前輩遺志、重新振興蒙古的意思。
此時兩人的關系親密得如同一對熱戀中的戀人,然而再甜蜜的戀人也經(jīng)不起柴米油鹽平淡日子的沖刷,鐵木真和札木合的友誼持續(xù)了一年半以后,兩人的分歧也漸漸開始出現(xiàn)。
原因很簡單,二人不再是當年無拘無束的天真少年,都是各自部落的頭領,許多事首先要從自己部落的整體利益考慮,而不能僅靠個人感情用事。
事情明擺著,札木合和鐵木真兩個部落的實力懸殊。札木合人強馬壯,財大氣粗;鐵木真人力單薄,牲畜羸弱。兩家在一起,猶如一個富豪和一名乞丐整天在一個處,各自心里都有一個疙瘩。鐵木真部眾覺得札木合趾高氣揚,看不起自己,而札木合的人整天看著身邊衣衫襤褸的鐵木真族人,心里也覺得不是滋味。
放牧的時候,矛盾就出來了。札木合實力強,牲畜多為馬匹,馬兒吃草走得快,喜歡在草地奔馳;鐵木真的牲畜大多數(shù)是牛羊,轉移牧場時,行動遲緩,常拖后腿。
日子久了,兩家都有怨氣,只是沒有爆發(fā)出來而已。
和草原上大多數(shù)游牧民族一樣,蒙古人看重頭領的血統(tǒng)。鐵木真毫無疑問,血統(tǒng)高貴,他是忽圖剌汗的后代,而札木合比鐵木真差遠了,因此,有些札木合族人私下偷偷跑到鐵木真這邊來,漸漸引起札木合的不滿。
又到了轉移牧場的時候,札木合和鐵木真并肩騎在馬上,指揮族人轉移??粗约杭彼倏煨械鸟R群,再看看鐵木真的蠕蠕而行的牛羊,札木合若有所思地說道:“新的牧場營地要是依靠山勢安扎,有利于馬兒。若是靠近河沿駐營地,則對牧羊有好處啊!”
鐵木真看札木合一臉平靜,看不出任何喜怒哀樂。這是意有所指,暗示自己什么,還是聊發(fā)感慨,鐵木真一時吃不準,所以他沒有接話茬。
晚上一家人吃飯之際,鐵木真提到了札木合的這番話,想聽聽家人的看法。母親訶額侖一時間沒有表態(tài),妻子孛兒帖想了想,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聽說札木合此人一向喜新厭舊,今天聽他話音,分明對我們產生了厭棄,我們再不能和他合在一起,不如趁著夜色遷到別處去?!?/p>
孛兒帖一向做事果斷,有自己的主張,常在鐵木真猶豫不決之際,幫他下決斷。聽了妻子這番話,鐵木真下定決心和札木合分開過。
等到次日天明之際,札木合發(fā)現(xiàn)鐵木真的營地早已空空如也,沒有一個人影。
札木合說那句話的用意是什么,無法得知,以鐵木真的才智,也絕不會單憑一句話就鬧分家,只不過這句話,恰好成了導火索而已。
鐵木真和札木合都是有雄心壯志的人,他們都想振興統(tǒng)一蒙古,但草原上的領頭羊只能是一人。再說,鐵木真也不會甘心久居人下,他知道在札木合羽翼之下,自己不可能長大,唯一的出路就是離開,自己獨自一人去打拼。另外,在札木合的幫助下,昔日分散在各地的乞顏部部眾都陸續(xù)來投奔,部落人口達到一萬多人,這些都使得鐵木真有底氣離開札木合。
人世間多少生死與共的兄弟,都經(jīng)不住現(xiàn)實利益的考驗,昔日誓言、美好的友誼都無法阻止一對好友就這樣分道揚鑣了。以后相見時,兩人已是戰(zhàn)場敵人。
奇怪的是,札木合對鐵木真的不辭而別似乎沒有什么反應。如果說,他真的要對鐵木真有什么圖謀,等發(fā)現(xiàn)后,應該馬上派人追殺。當時鐵木真攜帶族人家屬,其中有大量婦孺,還有許多牛羊牲畜一同上路,行走自然很緩慢,不難追上。
就算不愿意痛下殺手,至少可以派個使者詰難責問鐵木真一番,但札木合始終什么都沒做?;蛟S在札木合心中,還是依然念著與鐵木真的兄弟情分,不愿意鬧得太過于尷尬。鐵木真對此也應該心知肚明,所以才敢放心離去。
在蒙古帝國的創(chuàng)建史上,鐵木真和札木合的分道揚鑣具有里程碑意義。此后,鐵木真徹底告別了悲慘的苦難歲月,一步步邁向成功,直到偉大帝國從他手中誕生。
第三節(jié) 乞顏部的汗
鐵木真帶領族人離開札木合,連夜?jié)撔?。夜色朦朧,隊伍不知走了多遠,孰料誤打誤撞到了宿敵泰赤烏人的營地。黑夜中,難以分辨對方有多少人,泰赤烏人以為遇到敵人偷襲,一時間驚慌失措,匆忙之間丟下營地,倉皇逃竄,后來投奔了札木合。
在清理泰赤烏人的營地時,鐵木真發(fā)現(xiàn)了一個叫闊闊出的小男孩,顯然泰赤烏人走得太急,匆忙之間,把孩子弄丟了。訶額侖便收他做了義子。訶額侖母愛無私,早在鐵木真攻打蔑兒乞人的時候,她就收養(yǎng)了一名叫做曲出的遺失孩子,此后又陸續(xù)收失吉忽禿忽和博爾忽做義子。
訶額侖收養(yǎng)的四名義子為蒙古帝國的創(chuàng)建立了汗馬功勞 ,成為成吉思汗的重要膀臂。曲出、闊闊出均官封千戶。博爾忽名列“四杰”,后來還救了窩闊臺的命。失吉忽禿忽為蒙古汗國的最高法官,后世學者推斷,著名的《蒙古秘史》可能出自失吉忽禿忽之手。
鐵木真離開札木合出走,不但是他和家族的命運抉擇,也是許多原來搖擺不定的族人的選擇?!睹晒琶厥贰酚涊d這段歷史時候,非常詳細地記載了當時追隨鐵木真的那些人的名字,可見這件事在蒙古帝國的發(fā)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雁群分飛,各自選擇領頭雁。追隨鐵木真而來的不僅僅是乞顏部的族人,其他部落的不少人也先后前來投奔鐵木真。有影響的頭領有四十余人,分別來自二十幾個部落。其中有者勒蔑、速不臺和忽必來,加上后來歸順的哲別,合稱“四狗”,為成吉思汗麾下著名的將領。
狗在蒙古語中含有忠誠之意,有道是“狗為忠臣、馬為伴友”,故用狗和駿馬來形容忠臣和愛將。
但凡成就大事,掌握輿論非常重要。在古代社會,為了凝聚人心,利用神諭制造預言,神化領袖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漢高祖劉邦起事之初,人心不穩(wěn),士氣低落,便制造出斬白蛇起義的故事。這種事在鐵木真身上同樣發(fā)生了,只不過是純屬巧合,還是授意為之,就不得而知了。
在陸續(xù)投奔鐵木真的人群中出現(xiàn)了一個特殊的身影,他叫豁兒赤。他本是札木合部落聯(lián)盟中巴阿鄰部人,夜中棄札木合前來投奔。
豁兒赤當著眾人的面對鐵木真說:“我祖上是孛端察兒掠奪婦人所生,與札木合同母異族,本不該背棄札木合,只是神已顯靈,讓我不得再追隨札木合。我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一頭雪白的母牛圍著札木合的房車轉悠,然后猛地一頭撞了上去,不料折斷了一支犄角,它發(fā)怒地一邊用蹄子刨土揚到札木合身上,一邊沖著他大喊:‘還我的角來!’同時還有一只沒有角的白色腱??钢鴰し肯履緲?,緊跟在鐵木真車后,大聲說:‘天地已商討決定,讓鐵木真來做國主,我現(xiàn)在托著國家來獻給他?!?/p>
豁兒赤信誓旦旦,說得有鼻子有眼,眾人都被唬得一愣一愣。這番話很有可能是他編造的,但這并不重要,鐵木真剛剛聚攏起部族,來源混雜,急需穩(wěn)定人心。即使在內心,鐵木真未必相信豁兒赤的這番說辭,但他此刻很需要這樣有力的輿論來凝聚部眾。
不過,豁兒赤的話并非沒有任何根據(jù),他已感覺到鐵木真即將崛起,成為草原上新的霸主,至于札木合,頹敗是早晚的事。
豁兒赤說完他的預言后,直接問鐵木真:“你以后真的成了國主,怎么回報我,讓我感到快樂?”鐵木真回答道:“如果你的預言成真,我封你做個萬戶官。”
豁兒赤聽完不滿意,說:“這遠遠不夠,我要你答應,將來選三十個最漂亮的女人給我做妻妾,還有,在處理國政上對我言聽計從?!?/p>
鐵木真聽完哈哈大笑,完全答應了豁兒赤的要求。鐵木真很巧妙地利用君權神授輿論為自己造勢,通過因勢利導,來加強自己的權威。
鐵木真的勢力一天天壯大,幾位近親蒙古親王也來歸附,其中有鐵木真的叔叔答里臺、堂兄弟忽察兒(忽察兒是鐵木真的另一個叔叔捏坤太石之子),還有主兒乞氏首領薛扯別乞和泰出,忽圖剌汗之子阿勒壇。
接下來,鐵木真決定遷徙駐地。鐵木真當時扎營于乞沐兒合溪(斡難河上游,今蒙古國肯特山東北庫沐兒山附近)一帶的阿因勒合刺臺納,他率眾遷往克魯倫河上游谷地,扎營于闊闊納語兒(當?shù)厝朔Q為“蘭湖”)附近古連勒古山山坡、桑沽兒溪(克魯倫河左邊第一條支流)畔合刺主魯格之地。
自從忽圖剌汗死后,蒙古內亂不止,各部攻伐不休,乞顏部也是分崩離析,猶如風雨中的一葉小舟。諸部落實力不相上下,難以服眾,一直沒法推選出一名眾望所歸的汗王來,只得依附于泰赤烏部和札答闌部。
如今,鐵木真崛起,讓大家重新看到了希望,希望鐵木真扛起振興乞顏部的重任,將蒙古諸部落收攏到一面旗幟之下。于是眾人商議,推舉鐵木真為乞顏部的汗。在族內論資歷,答里臺、忽察兒、薛扯別乞、泰出、阿勒壇等人都比鐵木真資格老,尤其是阿勒壇,他是忽圖剌汗的兒子,更有資格做乞顏部的汗,鐵木真向他們一一辭讓,但都被婉言謝絕。
汗王的寶座,對誰都有誘惑力,只是誰都知道,在現(xiàn)在的情況下,只有鐵木真才能扛起重任來。眾人對天盟誓,誓言效忠鐵木真,擁戴他為乞顏部的汗。那一年為1189年,鐵木真2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