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唯一女生到唯一女教授

思源·北美 作者:姜斯憲 編


從唯一女生到唯一女教授

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我拿到康奈爾大學的入讀通知書,就從重慶出發(fā)來到美國,當時我把在交大讀書的成績單交給康奈爾大學,他們就直接把我安排在畢業(yè)班里,本來可以到建筑系去的,但我不要做建筑師,想做工程師,所以仍然讀土木工程專業(yè)。與在交大的情況一樣,我在康奈爾土木系中又是唯一的女學生,也是最小的。班上的男同學都是二戰(zhàn)后剛從軍隊退伍的美國青年,陸軍、海軍、空軍都有,因為那時美國政府免費供給所有退伍軍人進大學。二戰(zhàn)后的美國大學生無尖端學問可談,也沒有追求高科技之必要,只要基礎學科有個好根底,繼續(xù)考個工程博士學位并不困難。但是,如果選擇畢業(yè)求職的話,就相當難了。這不僅針對華人女學生而言,就是美國女性要想成為工程師同樣也是非常不易的。

1946年康奈爾大學土木工程專業(yè)畢業(yè)生合影(前排左6為李沅蕙)

我當時花了整整一年時間,到處寄發(fā)求職信,都沒有結果。有些地方明確告訴我,他們不會錄用女性的土木工程師。后來有一天,我到一家名稱為Amman & Whitney的橋梁工程顧問公司去求見O.H.Amman先生,他是瑞士人,來美創(chuàng)業(yè)后成為著名的橋梁專家,紐約、華盛頓的好幾座吊橋都是他設計的。大概他自己也深知外國人當時在美國謀生艱難,所以想助我一臂之力,他跑去問公司經(jīng)理,是否可以增加一個新工程師名額。經(jīng)理回答說現(xiàn)在沒有空缺,O.H.Amman先生搖搖頭,對我說:“不礙事,下星期一你就來上班吧?!蔽液芨心钏恼\懇幫助,讓我有了第一份工作。一年后,我憑著寶貴的工作經(jīng)驗另尋出路就順利多了。

美國人做事態(tài)度非常認真,對就是對,不對就是不對。如他們造了一座橋,因故坍塌了,他們會主動對公眾承認一切,把所有的事情都公開報道出來,一點也不馬虎。我當時能進公司,他們也是覺得我有這樣的性格與態(tài)度。不過,每次輪到職位晉升的時候,他們就不讓我升級了,他們認為我是一個女工程師,如果把我升到很高的位置,恐怕到時候找我做事的客戶會減少,影響他們的效益。這大概就是一般職業(yè)婦女經(jīng)常說起美國職場中有“玻璃式屋頂”的現(xiàn)象存在??傊?,加入工作隊伍容易,但繼續(xù)升遷則很難如愿。

這種體會使我后來獨立創(chuàng)業(yè)時意識到要爭取男女待遇平等的條件。1983年,美國聯(lián)邦政府通過條例,給女性業(yè)主的工程公司在國家建設工程合同上予以優(yōu)待。在這種情況下,我才開始單獨開業(yè),主要從事高速公路、橋梁、水管、水廠的營造建設與環(huán)境衛(wèi)生工程的設計。如城市水管的設計,可以先通過電腦軟件進行工程建模,理論上先將整個城市中的水管埋好,然后開始檢查壓力,如果水壓不夠,發(fā)生火災的時候,消防車中的水是抽不來的,所以我們一天到晚要研究哪些地方水壓偏高或偏低。正常標準通常是保證能夠在發(fā)生火災的情況下,消防車還能提上來100磅左右的水,這些都是先通過計算機軟件設計出來的。

董李沅蕙接受母校采訪

說起計算機,我算是同輩中很早使用的,直到今天,我都不能忘記自己在環(huán)境衛(wèi)生方面的創(chuàng)業(yè)是與計算機一起成長的。記得1960年代用IBM650計算機時,必須用卡片輸入,每次分析水管線網(wǎng)問題,總得打幾百張卡,順次裝在紙盒內。每次移動這些盒子,真怕把它們倒翻,如果次序亂了,就不可收拾了。后來改用紙帶輸入,之后又進步到用磁盤和音頻輸送資料,軟件程序的更新更快?;叵氘敃r中國大陸正處在“文革”的噩夢之中,等到醒來的時候,西方科技已經(jīng)高飛,很多人都有望洋興嘆之感。

第一代計算機剛剛出來的時候,我還受邀去臺灣大學做了一年的訪問教授,當時臺大就買了一臺最新的計算機,是IBM的。所以我一去臺灣,就成了富有經(jīng)驗的電腦行家(operator)。在臺大教書的那一年是1965年,剛好是我在康奈爾大學畢業(yè)20周年。值得一提的是,20年前我在康奈爾土木系是唯一的女學生,20年后我在臺大工學院是唯一的女教授。這說明事隔20年,女性不念工科的情況依然沒有改變。我當時是班主任,專門管畢業(yè)班,學生都是男的。他們寫論文都要用電腦的,開始老是出錯,于是就拿著論文打印稿找到我家里來,一定要讓我?guī)退麄冎赋鲥e在哪里,請我修改。我要是不給他們改好,他們就坐在我家里不肯走,簡直要住在我家,真是被弄得沒辦法。可能也是因為我?guī)У哪前喈厴I(yè)生是臺灣最早接觸計算機的一代,大家的學習興致都比較高,生怕自己落后。

1965年,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畢業(yè)生暨教師合影(前排右3為李沅蕙)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