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賦
《重賦》揭露了兩稅法實(shí)行中的弊端。
厚地植桑麻[2],所要濟(jì)生民。
生民理布帛[3],所求活一身。
身外充征賦,上以奉君親[4]。
國家定兩稅[5],本意在憂人。
厥初防其淫[6],明敕內(nèi)外臣。
稅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論。
奈何歲月久,貪吏得因循[7]。
浚我以求寵[8],斂索無冬春[9]。
織絹未成匹,繰絲未盈斤[10]。
里胥迫我納[11],不許暫逡巡[12]。
歲暮天地閉[13],陰風(fēng)生破村。
夜深煙火盡,霰雪白紛紛。
幼者形不蔽,老者體無溫。
悲端與寒氣[14],并入鼻中辛。
昨日輪殘稅[15],因窺官庫門。
繒帛如山積[16],絲絮似云屯[17]。
號為羨馀物[18],隨月獻(xiàn)至尊。
奪我身上暖,買爾眼前恩。
進(jìn)入瓊林庫[19],歲久化為塵。
[1]貞元:唐德宗年號,共二十一年(785—805)。貞元二十一年(805),德宗卒,順宗即位,改元永貞,在位僅一年。元和:唐憲宗年號,共十五年(806—820)。白居易于貞元十九年(803)書判拔萃登第,授秘書省校書郎,此后居長安。至元和六年(811),為母守喪,退居下邽。
[2]厚地:大地?!吨芤住だへ浴は蟆罚骸暗貏堇?,君子以厚德載物。”植桑麻:舉桑麻以概五谷。《管子·牧民》:“務(wù)五谷,則食足;養(yǎng)桑麻育六畜,則民富。”
[3]布帛:紡織品,所以為衣。《禮記·禮運(yùn)》:“治其麻絲,以為布帛,以養(yǎng)生送死?!?/p>
[4]君親:君父。《鹽鐵論·授時(shí)》:“易其田疇,薄其稅斂,則民富矣。上以奉君親,下無饑寒之憂,則教可成也?!?/p>
[5]兩稅:兩稅法,德宗建中元年(780)正式實(shí)行,由宰相楊炎制訂,以取代唐初的租庸調(diào)法?!胺舶僖壑M(fèi),一錢之?dāng)?,先度其?shù),而賦于人,量出以制入。戶無主客,以見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不居處而行商者,在所郡縣稅三十之一,度所與居者均,使無僥利。居人之稅,秋夏兩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雜徭悉省,而丁額不廢,申報(bào)出入如舊式。其田畝之稅,率以大歷十四年墾田之?dāng)?shù)為準(zhǔn)而均征之。夏稅無過六月,秋稅無過十一月。”(《唐會(huì)要》卷八三租稅)
[6]厥初:其初?!渡袝げ讨僦罚骸吧髫食?。”
[7]因循:輕率,懈怠。
[8]浚(jùn):榨取。《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毋寧使人謂子子實(shí)生我,而謂子浚我以生乎?”杜預(yù)注:“浚,取也。言取我財(cái)以自生?!?/p>
[9]無冬春:無論冬春。兩稅本為夏、秋兩季征收,現(xiàn)已無論冬春。
[10]繰(sāo)絲:繹繭為絲。繰,同“繅”。
[11]里胥:里正之類鄉(xiāng)官?!锻ǖ洹肪砣l(xiāng)官:“大唐凡百戶為一里,里置正一人?!?/p>
[12]逡(qūn)巡:遲疑拖延。
[13]天地閉:天地閉塞?!抖Y記·月令》:“孟冬之月……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天地不通,閉塞而成冬?!?/p>
[14]悲端:悲。端為名詞或形容詞詞尾,無實(shí)義。謝靈運(yùn)《登臨海嶠初發(fā)疆中作》:“茲情已分慮,況乃協(xié)悲端。”
[15]殘稅:殘剩未交之稅?!短綇V記》卷一二四《郝溥》:“殘稅請延期輸納。”
[16]繒帛:泛指絲織品。
[17]絲絮:絲綿。
[18]羨馀:正稅之外的進(jìn)奉?!杜f唐書·食貨志》:“先是興元克復(fù)京師后,府藏盡虛,諸道初有進(jìn)奉,以資經(jīng)費(fèi),復(fù)時(shí)有宣索。其后諸賊既平,朝廷無事,常賦之外,進(jìn)奉不息。韋皋劍南有日進(jìn),李兼江西有月進(jìn),杜亞揚(yáng)州,劉贊宣州,王緯、李锜浙西,皆競為進(jìn)奉,以固恩澤。貢入之奏,皆曰臣于正稅外方圓,亦曰羨馀?!?/p>
[19]瓊林庫:《舊唐書·陸贄傳》:“初,德宗倉皇出幸,府藏委棄,凝冽之際,士眾多寒,服御之外,無尺縑丈帛。及賊泚解圍,諸藩貢奉繼至,乃于奉天行在貯貢物于廊下,仍題曰瓊林、大盈二庫名。贄諫曰:瓊林、大盈,自古悉無其制,傳諸耆舊之說,皆云創(chuàng)自開元。貴臣貪權(quán),飾巧求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