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游女巫城
今天真的見“鬼”了!
和朋友們約好,今天上午8點整在哈佛車站地鐵口集合前往塞勒姆鎮(zhèn)(Salem)的女巫城游玩。6點20分起床,7點10分準時出門,天公作美,朝霞薄霧。走在街上,真正活躍的是早起的鳥兒,嘰嘰喳喳好不熱鬧。路邊草叢中偶爾可見一兩朵小花,不顧寒冷倔強地開著。8點10分坐上地鐵紅線,轉乘綠線,再換乘紫線到達馬薩諸塞州的歷史名鎮(zhèn)——海濱小鎮(zhèn)Salem。這里有美國19世紀著名作家霍桑書寫《紅字》(The Scarlet Letter)時居住的面朝大海的七角樓,也是著名小說家愛倫·坡的家鄉(xiāng),有美國第一家糖果店,有登上美國大陸的第一艘商船友誼號,有美國的第一家海關,有建于1733年的圣彼得教堂。當然,最有名的還是女巫城的特色文化。相傳在1692年,塞勒姆鎮(zhèn)上很多年輕姑娘得了一種怪病,一直胡言亂語,出現(xiàn)幻覺,甚至還有抽搐現(xiàn)象。當時鎮(zhèn)上就有人斷言有女巫在作法,于是大家就把一位疑似女巫的人抓了起來嚴刑拷打,她無奈之下供出很多無辜的人,導致當年有100多名無辜的女性被絞死,但在第二年案件就被昭雪。女巫從此成了塞勒姆的傳統(tǒng)特色文化的代表。
塞勒姆大街上開滿了與女巫相關的商店,世界著名的女巫愛好者也常常匯聚在此交流巫術。每年萬圣節(jié)的前一周,是這里最為熱鬧的時候。走在街上,隨時都可以碰到一些穿著詭異、打扮成鬼怪的人穿行。有的直接站在一處,擺出各種嚇人的姿勢和瘆人的表情,發(fā)出各種驚悚的聲響,吸引人來合影照相,旁邊放著的帽子或盒子里寫著“tips”(小費)的字樣。商店的櫥窗里擺放的也都是嚇人的鬼怪面具和帽子,小燈泡閃著幽暗的光,可以想象天黑后的恐怖景象。有的商店專門負責給人化“鬼妝”,盡管價格不菲,但等候化妝的人卻排成了長隊。很多游客是有備而來的,一下地鐵就變戲法似的帶上夸張的帽子和頭飾,穿起黑袍或露著尾巴的動物外套。部分沒有準備的人,一到這里也都先買頂帽子、頭飾戴上,入鄉(xiāng)隨俗,迅速融入當?shù)匚幕姆比A和熱鬧中。
這是到美國來的兩個月內見到的最大的人群,街道上行人如織,絡繹不絕。有演情景劇的,有吹拉彈唱的,有吆喝著賣東西的。每年的萬圣節(jié),美國各地都會有萬圣節(jié)派對(Halloween Party),但據說沒有一個地方的規(guī)??梢院腿漳废嗵岵⒄?。用詩人波德萊爾的話說,“幽靈在大白天里拉著行人的衣袖”,真的,走在街上,冷不丁就跳出“一個冤屈的靈魂”拉著你不放。不過除了陰森、恐怖的氣氛,小鎮(zhèn)自有它深藏的韻味,等候著有緣人。
這里要看的景點除了霍桑的七角樓、美國第一港口和老市政廳外,其他的景點大多與女巫有關。女巫村里煙霧繚繞,陰森恐怖;女巫博物館里群魔亂舞;女巫歷史博物館里,收藏了女巫城所有的歷史文化縮影。
我在感嘆,美國人怎么會有這么大的興致和情趣,硬是把一個子虛烏有的傳說,擴張成一年一度的文化大餐?難道是由于歷史較短,沒有深厚的文化積累?還有街上那些三三兩兩漂游著的“幽靈鬼魂”,不少分明是女性、老人,他們是以什么樣的心態(tài)和興致把自己打扮得怪模怪樣?這些形形色色的面具下面,掩飾著怎樣的外表和靈魂?他們有著什么樣的家和什么樣的過往?他們的心里藏著什么樣的憂煩和快樂、期許和夢想?他們都愛著什么樣的人?又被什么樣的人愛著?
身為匆匆過客,你再喜歡一個小城,也都有離開的時候。下午5點10分帶著意猶未盡的遺憾和女巫城說了再見。此時才發(fā)現(xiàn)進城的路上,游人已經擠滿,因為夜里才是女巫城最讓人心“動”的時刻。
看了一天的游魂鬼怪,晚上不敢關燈,眼睛的余光望去,連凳子上放著的書包都變成了鬼的模樣,幽幽地閃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