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詠懷古跡五首(其五)
〔唐〕杜甫

諸葛大名垂[1]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2]。
三分割據(jù)紆[3]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4]。
伯仲之間見伊呂[5],指揮若定失蕭曹[6]。
運移漢祚[7]終難復(fù),志決身殲軍務(wù)勞。
注釋
[1]垂:流傳。
[2]肅清高:對諸葛亮的高風(fēng)亮節(jié)肅然起敬。
[3]紆:屈,指不得施展。
[4]云霄一羽毛:指凌霄的飛鳥,比喻諸葛亮絕世獨立的智慧和品德。
[5]伊呂:指商朝的賢相伊尹和周朝的賢相呂尚。
[6]蕭曹:指漢朝的賢相蕭何、曹參。
[7]漢祚:指漢朝的皇位和國統(tǒng)。
賞析
諸葛亮的名聲永遠留存在天地之中,他在廟宇中的遺像氣質(zhì)清高,令人肅然起敬。當年他為了三分天下的大勢,運籌帷幄,這份智慧即使放在歷史的長河中進行對比,也高絕如同云端的飛鳥一般。他的治國之才,唯有商代的伊尹、周代的呂尚能與他比肩;他的謀略智慧,能讓漢代的蕭何、曹參相形失色。只可惜漢室的氣數(shù)已盡,只憑蜀漢的力量難以挽回,諸葛亮最終抱著興復(fù)漢室的志向,在煩勞的軍務(wù)中溘然長逝。
擴展
這又是一首杜甫詠諸葛亮的詩,從他反復(fù)的吟詠中,可以看出詩人對這位歷史人物的偏愛。諸葛亮與劉備的事業(yè)最終失敗了,但他們卻在史書上留下了不朽的名聲,也為后世所崇敬。杜甫將他們的失敗歸因于漢室的氣數(shù)已盡,天命不再。而抱持著這一難以實現(xiàn)的理想,投身于戰(zhàn)斗的諸葛亮,卻值得后人永世追崇。古人曾說“成則王侯敗則寇”,又說“不以成敗論英雄”,你更認同哪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