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群眾利益無小事

義烏不能忘記:謝高華 作者:何恃堅,何建農(nóng)


三、群眾利益無小事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聚焦一:不了解村民村情不是好干部

1982年5月的一天,時任義烏縣縣府辦秘書的朱恒興接到赤岸三角毛店鄉(xiāng)打來電話說,山林發(fā)生火災,災情嚴重的消息后,因縣長外出開會,就急匆匆跑到義烏第一招待所向縣委書記王明新匯報。

“馬上派陳金奶副縣長到現(xiàn)場處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還沒有等王明新開口,只見一個身材瘦小、穿著樸素的“老農(nóng)”做了決定。

聽到此命令后,朱恒興非常納悶,這老農(nóng)究竟是何方人士?竟然敢于指揮調度火災善后處理事宜。

王明新介紹說:“這是新來義烏報到的縣委書記謝高華?!?/p>

人剛報到,竟然就現(xiàn)場指揮,可以想象“老農(nóng)書記”來義烏之前已做了許多功課的,包括對義烏縣級班子成員和對義烏農(nóng)村的了解,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對陳金奶曾經(jīng)在毛店的工作經(jīng)歷也十分知情。

謝高華說:“不為村民服務不配當干部,不了解村情民情的干部不是好干部?!?/p>

聚焦二:建造中江橋

義烏城郊造中江橋之事,附近的村民們多年來不斷向各級領導寫信要求,但均無音訊。

時任義烏縣政府辦公室主任的鮑增虎回憶,謝高華調任義烏縣委書記不久,大概是1982年秋天,謝書記突然打電話給我,要我陪他到龔大塘村解決建橋問題。

聽聞要為村民建橋,鮑增虎非常高興,便隨同謝高華徒步走到江邊,坐上渡船,就在船上開會。船上的村民紛紛向謝高華訴說渡船過江的艱辛和不易:挑小豬進城賣,小豬亂動,船板一晃,小豬跳進江里就撈不回來了;到縣城買了幾斤米,一不小心撒在了江中,搞得家里揭不開鍋;一老人乘船時掉進水中,昏迷過去,經(jīng)多方搶救才復蘇……

謝書記聽得很認真,一邊聽一邊做筆記。最后,他果斷表態(tài),一定盡快給村民們解決問題。一回到辦公室,他就叫來交通部門的技術人員,讓他們進行造橋測算。造中江橋,除人工費外,僅材料費用就達10多萬元。這在當時,是一筆很大的數(shù)目。那時義烏還很窮,財政部門翻箱倒柜也只湊了7萬元。無奈,謝書記只得向金華財政爭取了7萬元錢。另外,村民們也捐助了一部分。

資金到位后,村民們積極性很高,紛紛要求參加義務勞動。工程很快上馬,只用了不到兩年時間,一座堅固的大橋就建成了。

這是老百姓多少年來夢寐以求的大事呀。大橋建成那天,橋上人山人海,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老百姓興高采烈,“謝謝書記”“謝謝政府”之聲不絕于耳。

后來,鮑增虎離休到義烏關工委工作。一次,他把謝高華建中江橋一事告訴了同在關工委工作的義烏中學退休教師錢雅芬。沒想到她也講了一件謝高華周日沒吃早飯就跑到學校調查解決學生反映寢室潮濕不能住人的事。她感慨地說:“這個書記真好,真正把老百姓的急事、難事放在了心上!”

時任縣委辦公室副主任吳唐生回憶城南河加固欄桿的事情。有一天晚飯后,在義烏縣委機關宿舍附近的城南河邊碰到謝高華,無意中說起這條河沒有護欄,經(jīng)常有人不小心跌入河中,也發(fā)生過多次事故。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過了沒幾天,吳唐生發(fā)現(xiàn)城南河邊加上了鐵護欄。原來,謝書記已將此事落實完成。

聚焦三:花“巨資”修廁所

如今,廁所革命已經(jīng)成為一個時髦用語。當年,謝高華差點為此背黑鍋。

剛到任時,義烏所有的機關部門都擠在一個破舊的辦公小院里,小院有一個露天廁所,臭氣熏天,紅頭蒼蠅都飛到大家的辦公室里,嗡嗡作響,在人群的頭頂盤旋、騷擾。機關部門被許多人形象地比喻為“垃圾場”。

謝高華忍無可忍,剛一上任就不得不讓財政撥款兩萬元對廁所進行了重新修建,廁所出入口修成了一個圓門。不久,就有人上告說,花巨資把廁所修得像紅樓夢大觀園,是資本主義思想。因為當時修建廁所,也要國家的計劃中有專項的使用資金才能修。

此后,謝高華在一次機關部門領導會議上特意提起告狀信的事,他將手里的香煙猛吸了幾口,扔在地上,用穿著解放鞋的腳踩滅,又撿起、放在煙灰缸中,對大家說:“我們工作能連衛(wèi)生也不講嗎?只有環(huán)境好了,工作才會好,老百姓才愿意進門辦事,廁所也是政府的一個門面!”

為了凝聚全縣干部、工作人員的人心,謝高華思想上毫無障礙,從不搬弄老經(jīng)驗,保守習慣模式,而是有膽有識,善于逆向思維,許多計劃經(jīng)濟時期被認為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在國家有關部門改革政策出臺以前,他就敢于懷疑或否定,而且一經(jīng)認準了的事情,就堅定不移,大刀闊斧,使許多老大難問題迎刃而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