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嘗試集批評與討論》

余時書話 作者:姜德明


《嘗試集批評與討論》

胡適的《嘗試集》,一九二〇年三月上海亞東圖書館印行,不管人們怎樣評價它,它是我國新文學(xué)史上第一部白話詩集卻是無疑的。詩集問世以后,曾經(jīng)引起震動和爭論,一九二三年三月上海泰東書局印行了《嘗試集批評與討論》一書,編者是胡懷?。ㄒ话税肆痪湃耍?。胡懷琛在商務(wù)印書館編譯所工作多年,并任上海幾所大學(xué)的教授。按說這是一本關(guān)于中國新詩開創(chuàng)時期的重要史料,可是歷來不為史家所重,連總結(jié)我國新文學(xué)第一個十年歷程的《中國新文學(xué)大系》也沒有給予一定的地位,看來這并不是沒有道理的。

《嘗試集批評與討論》分上下兩輯,全書一百四十余頁。卷首有胡懷琛的《序》,寫于一九二一年一月,說明這是一家之言。他說:“這本冊子,是我批評《嘗試集》,及和他人討論《嘗試集》的通信。……自從民國九年(一九二〇)四月起,到民國十年(一九二一年)一月止,半年多的時間……我的批評是標(biāo)明旗幟,反對胡適之一派的詩;和我討論的人又反對我,大家筆戰(zhàn)了一場,到底誰勝誰敗,現(xiàn)在還沒有定,還要等最后的解決?!弊x過胡懷琛的批評,我發(fā)現(xiàn)他并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理論,也不曾涉及《嘗試集》的思想內(nèi)容,只是就詩中的用字、造句來判其優(yōu)劣。最不恰當(dāng)?shù)氖?,他還任意代作者改詩,如對《黃克強先生哀辭》一首,他改“先生”為“君”;把“字跡娟逸”改為“字跡雄逸”。理由是前者可省一個字,借以求得詩行整齊,后者他以為黃的字“并不娟”。這怎么能說是文藝批評呢?就這樣凡是他以為不當(dāng)者,都一一改字添句。這當(dāng)然不為作者所接受,胡適不無嘲諷地回答:“這種不收學(xué)費的改詩先生,我自然很感謝……我的意思以為改詩是很不容易的事,我自己的經(jīng)驗,詩只有詩人自己能改的,替人改詩至多能貢獻(xiàn)一兩個字?!碑?dāng)時替胡適來講話的有詩人劉大白等,但大家討論的重點仍陷入雙聲疊韻等在新詩里的運用問題。如此反復(fù)糾纏,還是逃不脫以舊詩的程式來束縛新詩。民主革命家朱執(zhí)信也參加了討論,他說:“克強的字是娟逸,是雄逸,是個人自己的趣味感覺,不應(yīng)該拿自己所見去勉強人家?!蓖瑫r又說,寫新詩不懂音節(jié)是很危險的事,“將來要弄到詩的破產(chǎn)”。上輯所收十七篇討論通信大體如是。

下輯是以胡懷琛的《嘗試集正謬》作為開篇,于《嘗試集》的總體內(nèi)容仍然沒有涉及,爭論更趨煩瑣,有人甚至畫出詞語表格。胡懷琛逼問胡適“平心而論到底錯不錯”,胡適答道:“我是不愿意加入這種討論的,為什么呢?因為先生既然說是‘正謬’,先生‘正’我的‘謬’,并不是和我討論,我又何必加入呢,況且先生并不許我自己辯白?!焙m又抓住對方說的“我現(xiàn)在的主張,不是主張舊詩,也不是主張新詩,是主張另一種詩”,因反擊道:“先生既不是主張新詩,既是主張‘另一種詩’,怪不得先生完全不懂我的‘新詩’了。以后我們盡可以各人實行自己的‘主張’,我做我的‘新詩’,先生做先生的‘合修詞物理佛理的精華共組織成’的‘另一種詩’,這是最妙的‘最后的解決’?!睂嶋H上從一開始討論,胡適便把對方作為“守舊的批評家”來看待?!秶L試集批評與討論》一書雖然也留有歷史資料,嚴(yán)格地說并非真正的詩歌批評,只能供研究新詩格律問題的人參考,它之不被史家所重是可以理解的。

關(guān)于這場討論還有一段余波,一九二四年三月,胡懷琛又在上海曉星書局出版了一本《詩學(xué)討論集》,繼續(xù)與郭沫若、劉大白、吳芳吉等人討論有關(guān)新詩的音韻等問題。書中收有他的一篇《胡適之派新詩根本的缺點》,斷定胡適的新詩有兩大缺點:“一,不能唱。只算白話文,不能算詩。二,纖巧。只算詞曲,不能算新詩?!庇钟幸晃凰膶W(xué)生王庚,作了一篇《嘗試集批評與討論的結(jié)果到底怎樣?》,他站在老師的立場上,指出盡管贊成胡適主張的人數(shù)居多,但胡適“完全處于失敗的地位;懷琛先生是完全對的”。這當(dāng)然是一篇感情用事的文章。

所幸的這兩位姓胡的安徽同鄉(xiāng),并沒有因為這場曠日持久的爭論而反目結(jié)怨。一九二六年七月,上海商務(wù)印書館出版了《胡懷琛詩歌叢稿》一書,書前有胡適應(yīng)作者之邀而寫的題詞手跡——

剛忘了昨兒的夢,又分明看見夢中的一笑。

小詩一章,寄塵先生索書。

胡懷琛號“寄塵”,他也作了答詩:“塵世原如夢,誰非夢里人。夢中還說夢,非夢也非真?!眱扇说脑婎H有值得玩味處。新詩到底順應(yīng)時代的潮流進(jìn)步、發(fā)展了。胡懷琛為了參加這場討論,也試作了不少新詩,其中不乏清新可喜之作,后來他還檢討了當(dāng)年懷疑新詩的不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