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隨叫隨到的那個人

多年離家已成客 作者:張金剛 著


隨叫隨到的那個人

人的一生,總需要一個人,隨叫隨到;也注定會成為別人需要的人,隨叫隨到。

女兒出生的那個初夏,讓我既幸福又頭疼。從男孩到父親瞬間角色轉(zhuǎn)換的幸福自不必說,單說此時正趕上岳母身體欠佳、母親鄉(xiāng)下夏收,看著妻子產(chǎn)后身虧、女兒嗷嗷待哺,一大一小躺臥在床等著照顧,直攪得我是愁眉不展。

只好硬著頭皮打電話給老家,討來了母親擲地有聲的答復(fù):這一點(diǎn),我早就安排好了,你放心,不會虧了我孫女,也不會讓我兒子受罪的;我先趁你假期趕緊收麥子,有什么事情,隨時打電話給我,我保證隨叫隨到。

于是,當(dāng)遇到孩子長痱子、不好好吃奶、夜里哭鬧、趕做小衣服等緊急情況,只要我打個電話回去,母親定會撂下手頭的活兒,一路風(fēng)塵仆仆步行十五里,趕到我在縣城的廉租小房。無論是在晨星未落的清早,還是驕陽如火的正午,也無論是在暑氣正盛的午后,還是燈已點(diǎn)亮的傍晚。母親一來,各種疑難之事便迎刃而解,讓我偷得一時之閑。

收完麥子,母親便擠住在我的小家。夜里,只要孩子一哭,母親便會激靈一下,趿拉著鞋,趴到孫女身邊,精心換尿布、換小褥。只要妻子說餓了,母親便會隨時下廚房,端上西紅柿雞蛋面、雞湯排骨之類既營養(yǎng)又可口的“月子飯”。只要我一下班回家,母親便會擺好碗筷、盛好飯,等我一起落坐……

那段時間,女兒、妻子和我任何一個需要的信號,都成了母親隨叫隨到的指令,讓我深感愧疚。而母親卻是滿臉堆笑、樂此不疲,想必她心里惟一的感受便是幸福和滿足。這一揣摩,在我身為人父之后,得到了真實(shí)的印證。

女兒是家里的寶,是一切行動的中心,而我和妻子便也如母親一樣,成了那個隨叫隨到的人。不管深夜幾點(diǎn),無論是女兒起初的哼哼唧唧,還是后來的“我要尿尿”。這一指令,都會讓我和妻子,非常默契地一個開燈,一個遞上尿盆;然后,一個倒尿,一個關(guān)燈。不管工作、生活有多累,只要女兒說想騎大馬,我便會第一時間從電腦前、電視機(jī)前,或是廁所、廚房里沖過去,趴在地上,馱著興奮的女兒繞遍所有房間。

女兒熱了,我會湊上前去,輕輕搖著蒲扇,侍候她甜甜入睡;妻子會端來一盤冰鎮(zhèn)西瓜,幸福地看著女兒三下五除二啃個精光。女兒渴了,我和妻子會同時找出酸奶、可樂、白開水排在面前,等著女兒選擇,選中誰的,誰便會如孩子般粲然一笑。女兒蹲在廁所,一聲“好了”,妻子會馬上送來手紙;女兒玩耍,我會候在一旁,準(zhǔn)備隨時充當(dāng)玩伴;女兒上幼兒園,遇有家長會、聯(lián)歡會,我和妻子會早早就到,免得女兒著急、哭鼻子……凡是女兒需要我們,我們定會隨叫隨到,不會有丁點(diǎn)怠慢。

現(xiàn)如今,父母已在鄉(xiāng)下老家步入老年,腿腳不靈便,什么時候說想我、想孫女了,我定會抽空攜妻帶女回家看望;什么時候說身體不適了,我定會第一時間將藥物和關(guān)心送上;什么時候天氣轉(zhuǎn)冷,我定會帶著御寒的衣服、拉車煤回家……

而我和妻子,每次她洗完澡,都會喊上一句“老公,拿干毛巾”,我便會屁顛兒屁顛兒地送到她手上;躺在床上,只要妻子“抓背”一聲令下,我便會搓搓手,按著她的指引,撓到她說舒服為止。而我在單位值班,只要打個電話說餓了,妻子便會送來可口的飯菜,看著我吃完;只要在街上說買衣服,妻子便也會風(fēng)風(fēng)火火趕到商場,為我出謀劃策、參與砍價……

人的一生,總需要一個人,隨叫隨到;也注定會成為別人需要的人,隨叫隨到。好好珍惜身邊那個隨叫隨到的人,好好當(dāng)好別人那個隨叫隨到的人。如此生命中的幸福與快樂,便也會隨叫隨到,永遠(yuǎn)相隨。

(刊于北京《生命時報》2013年2月19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