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薤露行

三曹詩選譯(修訂版) 作者:章培恒,安平秋,馬樟根 編,殷義祥 注


薤露行

《薤露行》屬樂府《相和歌·相和曲》?!掇缎小泛拖缕遁锢镄小范际浅鰵洉r挽柩人唱的挽歌。古辭相傳為田橫門人哀挽田橫之作,說人的生命短促,如薤葉上的露水,轉瞬即干。曹操用此題寫時事,記述了何進誤國、董卓殃民的罪行。東漢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死,少帝劉辯即位,何太后聽政。太后的哥哥大將軍何進,欲謀誅宦官,于是密召董卓入京助己。事泄,宦官張讓等搶先動手,殺死何進,并劫持少帝和陳留王劉協(xié)出走。董卓入京后,把少帝迎還宮中,但不久就廢少帝為弘農王,旋即又把他殺死,立陳留王為帝,即獻帝。董卓禍亂朝綱,大權獨攬,肆意殺戮,引起朝野不滿。初平元年(190年)正月,以袁紹為首的東方各州郡起兵討伐董卓。董卓迫于壓力,遂焚燒洛陽,脅迫天子、百官和洛陽百姓西遷長安。這首詩就是寫這一歷史事變的。詩中斥責了何進的愚昧無能,控訴了董卓的罪行,抒發(fā)了作者哀傷悲憤的感情。后人曾贊此詩是“漢末實錄,真詩史也”。

惟漢二十二世[1],所任誠不良[2]。

沐猴而冠帶[3],知小而謀強[4]。

猶豫不敢斷,因狩執(zhí)君王[5]。

白虹為貫日[6],己亦先受殃[7]。

賊臣持國柄[8],殺主滅宇京[9]

蕩覆帝基業(yè)[10],宗廟以燔喪[11]。

播越西遷移[12],號泣而且行[13],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14]。

【翻譯】

那漢朝第二十二代君王,

所任用的大臣實在不良。

好像猴子穿衣戴帽,

小智低能卻要謀事圖強。

存亡關頭優(yōu)柔寡斷,

造成閹宦劫持君王。

白虹貫日顯示兇兆,

何進自己先遭禍殃。

賊臣董卓竊奪大權,

殺死少帝焚毀洛陽。

傾覆漢室帝王基業(yè),

劉氏宗廟焚燒一光。

天子播越西去長安,

號呼悲泣上路流亡。

眼望洛陽城廓殘破,

我如微子,一樣悲傷!


注釋

[1] 惟:句首語助詞。二十二世:從漢高祖劉邦起到靈帝劉弘止,共二十二代。

[2] 所任:指何進。

[3] 沐猴:楚人稱獼猴為沐猴。這句是諷刺何進像穿衣戴帽的猴子,空有人樣而無智慧。

[4] 知:同“智”。謀強:謀劃大事,指何進欲誅宦官事。

[5] 狩:古代稱皇帝出外巡視為狩。執(zhí)君王:指宦官張讓、段珪劫持少帝和陳留王出奔洛陽北小平津事。此句說“狩”,是為天子隱諱。

[6] 白虹:空中的白色云氣。貫:穿。白虹貫日是一種天象,古人迷信,認為天空出現這種天象,是一種兇兆,將有禍及天子、大臣的事情發(fā)生。這里是指董卓殺少帝事。

[7] 己:自己,指何進。弘農王在初平元年(190年)正月被殺,何進于前一年八月被張讓所殺,故說“先受殃”。

[8] 國柄:國家政權。中平六年(189年)九月董卓殺何太后,自為太尉,十一月進為相國,獨攬朝政。

[9] 宇京:京都,指洛陽。

[10] 蕩覆:傾覆。

[11] 宗廟:皇帝的祖廟。燔喪:燒毀。初平元年二月,董卓挾天子西遷長安,遂焚宮室。

[12] 播越:遷徙。西遷移:指西遷長安。

[13] 且:通“徂”,往。

[14] 微子:名啟,紂王的哥哥。商亡后,微子路過殷墟,見宮室毀壞,長滿了莊稼,就作了一首《麥秀歌》(《史記》說是箕子作)表示哀傷。這里是作者以微子自比。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