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災民
人到中年,與年輕時相比,總會有一些變化,比如對陽光與溫暖的態(tài)度。
年輕時,我可能因為來自北方,一向喜歡寒冷的冬天。家鄉(xiāng)的太陽,不管冬天還是夏日,總是充沛,于是,并沒有格外在意。
然而年歲增長,發(fā)現(xiàn)自己的喜好悄悄在變,對寒冷的喜好,似乎正讓位給溫暖,與此同時,對陽光的期待與喜愛前所未有。每天清晨,打開窗簾,不管冬夏,如果艷陽天,接下來的都是好時光。
2010年的春天,卻讓我格外地受打擊,冬天遲遲不去,春天一直遙遠,這幾乎是我在北京遭遇過的最冷的春天,或者說,是最長的一個寒冬。而陽光也格外地吝嗇,一個又一個的清晨,一次又一次拉開窗簾,天空總是灰蒙蒙的,心情,也在這個春天慢慢低落。
季節(jié)的寒冷也就罷了,生離死別的打擊卻再次降臨?;蛟S,我們都沒有想到,悲劇可以重來,眼淚居然再落,打擊竟然復制。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發(fā)生強震,幾千名同胞的生命轉瞬即逝,此時,距離上海世博會的開幕還有不到二十天時間,中國人,在哀傷中沉默。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在玉樹地震后,想到了不到兩年前的汶川“5·12”地震,想到了那一段時間自己的心情。
2010年的春天,因為玉樹地震,變得更加寒冷,痛徹心扉,而疼痛的感覺,兩年前的體會更加強烈。在這兩年中,兩場大地震,讓每一個中國人不管身處何方,都無處閃躲。其實,我們都是災民,都要一起去面對那打擊和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