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當代中國比較文學研究文庫”總序

當代中國比較文學研究文庫:跨學科視域中的比較文學 作者:卓 著;蔣 口述


“當代中國比較文學研究文庫”總序

當代中國比較文學作為有建制的學科,復興至今已歷三十余年。三十年間,既有已故前輩大師篳路藍縷在前,又有老中青幾代學人薪火相續(xù)、孜孜矻矻在后,為當代中國文學學術創(chuàng)獲了可喜的成就。為了系統(tǒng)回顧當代中國比較文學發(fā)展的三十年歷程,呈現(xiàn)三十年間一批學科中堅的代表性成果,總結中國比較文學在學科理論的推進、學術領域的拓展、研究方法的探索以及經(jīng)典個案的闡釋等方面所取得的經(jīng)驗與有待改進的問題,以期為當代中國比較文學的發(fā)展留下歷史見證,為推進學科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為比較文學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提供有益的參考,在復旦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特編輯出版這套“當代中國比較文學研究文庫”叢書,以饗相關文史專業(yè)的科研教育工作者、高校學生及廣大普通讀者。

博納外來文化,又立足東方本土,獨立思考,這是百年來中國現(xiàn)代學術的根本精神,也是中國比較文學的積極傳統(tǒng),是這一年輕學科得以迅速發(fā)展的根本原因。自20世紀初葉對歐洲比較文學理論的早期迻譯和開拓性研究開始,尤其是70年代末以來,中國比較文學界相繼接納了法國學派的影響研究、美國學派的平行研究與跨學科研究的理論與方法,更突破了兩者的西方中心論的狹隘性視野,致力于溝通東西古今的文學與學術文化,為共同構建世界比較文學學術做出了可貴的努力。

中國具有悠久的文明歷史,深厚的文化積淀,為異質文化之間的文學研究提供了不盡的源泉;自古以來,中國外有與印度、日本、波斯等國的深遠的文化交往,內有多民族文化長期融合并存、協(xié)同發(fā)展的歷史,從而培育生長出一種四海一家、和而不同的包容性文化價值觀念;近代以后的屈辱歷史,激發(fā)了百年來對外國文化、語言和文學的勤奮學習,在陣痛中促成了中國文化與學術的現(xiàn)代轉型。而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的萌芽、產(chǎn)生,正與中國社會、中國文學由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的轉型密切相關,它從一開始就在中西兩種異質文化之間展開,跨越了人類文化的區(qū)域界限,在古今中外的坐標上進行深入的文學研究,具有更廣闊的世界文學視野。在這個意義上,不論是悠久的歷史文化,還是屈辱的近代經(jīng)驗,都是包括比較文學在內的中國人文學術的豐富資源。而作為現(xiàn)代化的后發(fā)國家,中國的比較文學研究更有理由和責任堅定地促進多元文化的對話、發(fā)展,推動世界文學在平等對話和交流中互識、互補、互動,和而不同,融而不一,為把各種文化與文學的特點發(fā)展到各自的極致,為豐富全球多元文化和世界文學做出中國學人應有的貢獻。

三十而立,意味著既有所成,亦有所立。中國比較文學三十年來的成就,在學科理論、國際文學關系、比較詩學、華人流散文學、譯介學、文學形象學、文學人類學、文學與宗教的跨學科研究等領域都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而比較文學的活力,始終來自于與其他相關學科的相互交流,相互啟發(fā),它們包括傳統(tǒng)的文藝學、中外國別文學、翻譯學、海外中國學(國際漢學)、文化研究、影視研究以及中華多民族文學的比較研究等領域。收入本叢書的諸位學人,有的是中國本土學者,也有的長期在海外知名大學任教,他們都以中國文化與文學作為根基,放眼世界文學的廣闊時空,從不盡相同的學科背景出發(fā),以各自的理論方法切入,探討東西方比較文學的諸多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參與并推進中國比較文學的學術發(fā)展。他們不僅為學科復興與體系建設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也在價值立場、問題意識、理論闡釋、方法探索和范式建構等方面為比較文學的未來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十而立,同時應立有所向,開啟新的學術發(fā)展可能。叢書在回顧與總結的同時,有意關注并接納中國比較文學未來三十年發(fā)展與提升的原創(chuàng)性成果,在這個意義上,叢書又具有開放性的特點。本叢書首批先行推出十四位學人在學科各發(fā)展時期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論文結集,但也將關注具有完整結構性的論著:系統(tǒng)性論述同樣是一個時代學術發(fā)展的表征,可以更加充分地對相關論題進行深入探討。

英國著名比較文學學者和翻譯理論家蘇珊·巴斯奈特曾說過:雖然比較文學在它的發(fā)源地似乎已經(jīng)衰落,但在其他地方卻是一派欣欣向榮。我們期待有更多更好的比較文學論著加盟“當代中國比較文學研究文庫”,一起見證并進一步推動這種欣欣向榮的局面,為未來三十年或者更長時間的學科發(fā)展,為世界比較文學繁榮做出中國學人的貢獻。

謝天振 陳思和 宋炳輝

2011年4月8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