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附錄:

“文”的再認:章太炎文論初探 作者:陳雪虎


附錄:

章太炎學術(shù)年譜簡編

1869年1歲

1869年元月12日(農(nóng)歷十一月三十日),生于浙江杭州府余杭縣東鄉(xiāng)倉前鎮(zhèn)。初名學乘,后改名炳麟,字枚叔,號太炎。父章濬,曾任縣學訓導,并在詁經(jīng)精舍擔任監(jiān)院多年,好經(jīng)術(shù)。有子女四人,太炎排行第三。

1873年4歲

入私塾就讀。

1876年7歲

外祖父朱有虔授以系統(tǒng)的文字音韻學教育。

1880年11歲

在父章濬、表兄章篯指導下研讀許慎《說文解字》、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顧炎武《音學五書》、郝懿行《爾雅義疏》、王引之《經(jīng)義述聞》等,打下初步漢學基礎(chǔ)。

1883年14歲

參加縣試,癲癇病突然發(fā)作,沒有考成。從此放棄科舉,而廣涉經(jīng)史子集。

1888年19歲

12月,康有為上書請求變法,提出“變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京師一時嘩然。

1890年21歲

父章濬去世,遵父遺訓,進詁經(jīng)精舍學習。時詁經(jīng)精舍由經(jīng)學大師俞樾主持,授學者有高學治、譚獻等。

1891年22歲

康有為《新學偽經(jīng)考》刊行?!短紫壬远曜V》稱本年“始分別古今文師說”。

1893年24歲

這一時期完成作品有:《膏蘭室札記》四冊及《孝經(jīng)本夏法說》、《子思孟軻五行說》等。

1894年25歲

與夏曾佑相識。夏氏主《公羊》、《齊詩》之說,與章多有辯論,又好佛學,勸章氏購覽佛典。

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

撰《獨居記》。

1895年26歲

4月17日,中日簽訂《馬關(guān)條約》。5月2日,康有為“公車上書”。

11月,寄會費銀十六元,加入康有為在滬設(shè)立的上海強學會。

1896年27歲

撰成《春秋左傳讀》(初名《春秋左傳雜記》)五卷及《駁箴膏肓評》、《砭后證》,駁難清代常州今文學家劉逢祿《左傳》不傳《春秋》之說。

8月9日,《時務(wù)報》在上海創(chuàng)刊,梁啟超任主筆,汪康年任經(jīng)理。

1897年28歲

1月,離詁經(jīng)精舍赴滬,任職時務(wù)報館。讀譚嗣同《仁學》,“怪其雜糅”,不相許。

4月,因不滿康有為倡言建立孔教,自稱“教主”,遭康氏門徒圍攻毆打,憤而離瀘返杭。返杭后,與宋恕、陳虬等創(chuàng)辦“興浙會”,為《實學報》和《譯書公會報》撰稿。

本年發(fā)表:《論亞洲宜自為唇齒》、《論學會大有益于黃人亟宜保護》(刊于《時務(wù)報》);《變法箴言》、《平等難》、《讀管子書后》、《東方盛衰論》(刊于《經(jīng)世報》);《后圣》、《儒道》、《儒兵》、《儒法》、《儒墨》、《儒俠》、《異術(shù)》、《重設(shè)海軍議》(刊于《實學報》);《譯書公會敘》、《論民數(shù)聚增》(刊于《譯書公會報》)。

本年有《文例雜論》(見《章太炎文錄》卷一,《太炎集》系為“丁酉文”),首謂:“余每讀顧先生《救文格論》,嘆其繩約骫骳,偃榘削墨,后之治文筆者,得是為同津,其遠于鄙倍矣。自桐城方、姚諸子,浸為文辭,傳之其人,其所約束,又各以意進通。古之作述,非閎覽博觀,無以得其條例,惟杜預(yù)之善文、摯虞之文章流別,今各散亡秏矣。榘則同異,或時時見于群籍,凌雜取之,固不能成類例,亦庶幾捃摭秘逸之道也?!?/p>

1898年29歲

1月,上書李鴻章,未有結(jié)果。3月,受張之洞邀請,赴武昌籌辦《正學報》,不到一月即離去。7月,在滬任《昌言報》主筆。發(fā)表《商鞅》、《弭兵難》、《書漢以來革政之獄》等。戊戌政變后,為躲避清政府迫害,攜家避難臺灣,于12月抵達臺灣。

1899年30歲

春,與康有為、梁啟超等書信往來,在梁啟超主編的《清議報》上發(fā)表詩文多篇。6月,應(yīng)梁啟超及留日學生之邀,東渡日東,與孫中山相識。不久離日回國。夏秋間,輯訂并出版《訄書》初刻本,收入文章五十篇,由梁啟超題名,木刻刊行。冬,在滬任《亞東時報》主筆。

本年發(fā)表作品有:《答學究》、《客帝論》、《分鎮(zhèn)》、《儒術(shù)真論》(刊于《清議報》)和《今古文辨義》(刊于《亞東時報》)等。

有《拙存園叢稿序》(見《拙存園叢稿》,日本大正八己未八月鉛字排印本)、《書莽蒼園文稿余后》(《民報》第15號,收入《文錄》卷二)?!队垥分杏小队單摹菲?。

1900年31歲

義和團運動興起。6月,八國聯(lián)軍進軍津、京,清廷決定宣戰(zhàn)。

7月,參加唐才常發(fā)起的中國議會,斷發(fā)以表示與清政府決裂。

唐才常自立軍失敗后,思想發(fā)生較大轉(zhuǎn)變,撰《客帝匡謬》、《分鎮(zhèn)匡謬》,并開始修訂《訄書》。

1901年32歲

往蘇州東吳大學任教。宣揚民族民主革命,引起江蘇巡撫恩銘的注意。

發(fā)表《正仇滿論》批判梁啟超《積弱溯源論》;撰《征信論》批判康有為借今文經(jīng)學以治史。

本年有《廣救文格論》(《致吳君遂書》一提及,湯志鈞《年譜長編》疑就1897年《文例雜論》增刪而成)。

1902年33歲

2月,避恩銘追捕,東渡日本,暫寓橫濱《新民叢報》社,與梁啟超、孫中山相會。4月,與秦力山等發(fā)起舉行“支那亡國二百四十二年紀念會”。7月,由日本返回故鄉(xiāng)杭州,刪定《訄書》重刻本,其中存《訂文第二十五》,并附《正名雜義》。

本年翻譯出版日本岸本能武太著《社會學》,與梁啟超通信談修改《中國通史》。

發(fā)表《文學說例》(見《新民叢報》第5、9、15號,收入《訄書》為《訂文》篇之附錄《正名雜義》時,重訂敘次,有所增刪,文字亦有修潤)。

1903年34歲

3月,在上海愛國學社任教,結(jié)識鄒容、章士釗等。4月,鄒容寫成《革命軍》,章太炎為其撰序,并發(fā)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與改良派展開針鋒相對的斗爭。

6月30日,清政府與帝國主義勾結(jié),制造“蘇報案”,章太炎被捕入獄。次日,鄒容自投入獄。

《革命軍序》發(fā)表于5月15日《蘇報》。

1904年35歲

2月6日,日俄戰(zhàn)爭爆發(fā)。冬,光復會成立,推舉蔡元培為會長。

5月21日,章太炎被判刑三年,鄒容被判刑兩年。章氏在獄中開始研讀佛經(jīng)。

本年5月,《訄書》重印本在日本出版,東京翔鸞社鉛字排印本。

1905年36歲

在獄中繼續(xù)研讀佛經(jīng),讀《瑜伽師地論》等。

2月,《國粹學報》在上海創(chuàng)刊。鄧實主編,撰稿人有章太炎、劉師培等。

4月3日,鄒容死于獄中。

8月20日,中國同盟會于日本東京成立,推孫中山為總理。

1906年37歲

6月29日出獄,孫中山自東京派人來迎,遂東渡日本,加入同盟會,主辦《民報》。在東京留學生歡迎會上,章氏發(fā)表演說,認為當前最緊要的:“第一,是用宗教發(fā)起信心,增進國民的道德;第二,是用國粹激動種姓,增進愛國的熱腸?!?0月,成立國學講習會,作《論諸子學》等講演。

梁啟超在《新民叢報》鼓吹立憲,反對暴力革命。章太炎在《民報》撰文予以批駁。

本年發(fā)表重要論文有《俱分進化論》、《建立宗教論》、《人無我論》、《無神論》、《革命之道德》、《箴新黨論》、《衡三老》、《悲先戴》、《哀后戴》、《傷吳學》、《與人論樸學報書》、《古今音損益說》。

出版《國學講習會略說》(收有《論語言文字之學》、《論文學》、《論諸子學》三篇,日本秀光社1906年9月印刷,署黃帝紀元六百四年,三文均在《國粹學報》刊布)。又著《定經(jīng)師》、《校文士》(皆收入《文錄》)、《文學論略》(《國粹學報》第九、十、十一號,《太炎集》作“說文學”,系為“丙午文”,經(jīng)修改后收入《國故論衡》卷中,題為《文學總略》)、《論語言文字之學》(《國粹學報》第十二、十三號,其中部分后經(jīng)修改收入《國故論衡》卷上,題為《語言緣起說》)。

1907年38歲

2月,康有為將保皇黨改為國民憲政會。9月,梁啟超、蔣智由在東京籌組推動立憲的政聞社。章太炎撰文予以批駁揭露。繼續(xù)主《民報》筆政,因《民報》經(jīng)費問題與孫中山發(fā)生“異議”。4月,章太炎與張繼、劉師培等在日本東京成立亞洲和親會,主張“反對帝國主義而自保其邦族”。

《春秋左傳讀敘錄》在《國粹學報》刊完。撰《新方言》,并開始在《國粹學報》連載。另撰《古音娘日二紐歸泥說》、《古雙聲說》、《國粹學報祝辭》、《與劉師培書六》、《某君與人論國粹學書一、二》等,均刊于次年出版的《國粹學報》。

本年發(fā)表《社會通詮商兌》、《討滿洲檄》、《官制索隱》、《答鐵錚》、《中華民國解》、《五無論》、《定復仇之是非》、《國家論》、《漢字統(tǒng)一會之荒陋》等。

1908年39歲

光緒、慈禧相繼死去,溥儀即位。劉師培、何震夫婦受清政府指使,在上海《神州日報》刊登《炳麟啟事》,對章太炎進行誣蔑陷害。章太炎撰文予以否認。10月19日,《民報》因宣傳革命被封禁。

始為留學生開設(shè)講座,講授《說文》、《莊子》、《楚辭》、《爾雅》等。稍后又為周樹人、周作人、朱希祖、錢玄同等單獨開設(shè)一班,另行講授?!缎路窖浴吩凇秶鈱W報》續(xù)完。

本年發(fā)表《大乘佛教緣起說》、《辨大乘起信論之真?zhèn)巍?、《排滿平議》、《駁神我憲政說》、《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四惑論》、《五朝法律索隱》、《代議然否論》、《規(guī)新世紀》等(以上刊于《民報》)、《小疋大疋說》上下、《八卦釋名》、《六詩說》、《原經(jīng)》、《劉子政左氏說》、《致國粹學報社書》、《古今音損益說》等(以上刊于《國粹學報》)。

1909年40歲

因《民報》復刊和籌款等事與孫中山?jīng)_突尖銳。撰《偽民報檢舉狀》,指斥汪精衛(wèi)等復刊之《民報》為非法,并對孫中山進行攻擊。

本年發(fā)表《原儒》、《原名》、《莊子解詁》、《與鄧實書》等(刊于《國粹學報》)。出版《小學答問》、《新方言》。

1910年41歲

2月,章太炎、陶成章等于東京重組光復會,章太炎任正會長,陶成章任副會長。創(chuàng)辦《教育今語雜志》作為機關(guān)報,與同盟會正式分裂。

夏,黃侃創(chuàng)辦《學林》雜志,刊登章太炎《文始》、《封建考》、《五朝學》、《征信論》、《信史》、《思鄉(xiāng)愿》、《秦政記》、《秦獻記》、《醫(yī)術(shù)平議》等許多重要著作。

本年撰定《文始》、《齊物論釋》。編定《國故論衡》上卷小學十篇,中卷文學七篇,下卷諸子學九篇。在《國粹學報》發(fā)表《駁皮錫瑞三書》,批駁皮錫瑞所撰《王制箋》、《經(jīng)學歷史》、《春秋講義》三書。

1911年42歲

繼續(xù)在東京講學。10月10日,武昌起義。11月3日,上海發(fā)動起義,旋光復。11月15日,章太炎回到上海。在上海國民自治會演說:“宜先認武昌為中央政府。”當黃興就擴大同盟會問題相詢時,章太炎以“革命軍興,革命黨消”告之。

檳榔嶼《光華日報》連續(xù)刊載章氏政論《誅政黨》。

1912年43歲

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1月3日,中華民國聯(lián)合會在上海宣告成立,章太炎、程德全被選為正副會長。1月14日,陶成章在上海被蔣介石刺殺,章太炎與孫中山隔閡進一步加深。孫中山函聘章太炎為樞密顧問。2月7日,章太炎應(yīng)邀赴南京。在建都問題上,支持袁世凱建都北京的主張,旋即返滬。

3月1日,中華民國聯(lián)合會改名統(tǒng)一黨,選章太炎、程德全、張謇、熊希齡、宋教仁為理事,后又與民社等合并為共和黨。

袁世凱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篡奪總統(tǒng)職位。冬,任章太炎為東三省籌邊使。

1913年44歲

章太炎在長春設(shè)籌邊使署。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車站被刺。4月17日,章太炎從長春趕回上海,受到孫中山的歡迎。又前往武昌見黎元洪,“以為聯(lián)合之圖。”5月上旬,通電袁世凱,要求罷黜四兇:梁士詒、趙秉鈞、陳宦、段芝貴。下旬,由武漢返回北京。袁世凱授與二級勛章一枚。6月,由京來滬,由蔡元培主婚,與湯國黎在哈同花園舉行婚禮。

6月19日,袁世凱通令各省尊孔祀孔。孔教會成立。章太炎發(fā)表《駁建立孔教議》,反對定孔教為國教。

7月,二次革命爆發(fā),不久失敗。8月,章太炎冒著危險返回北京,痛罵袁世凱,被幽禁。

1914年45歲

被幽禁于北京龍泉寺。手定《章氏叢書》,并將《訄書》定名為《檢論》,從分卷到內(nèi)容皆有較大變動。

1915年46歲

仍被幽禁。

4月,《太炎最近文錄》出版,錢須彌編,收錄章氏辛亥以來電文演說。章氏對此書深為不滿。

5月,《國故論衡》增訂完畢?!稒z論》定稿,共分九卷,正文六十篇,附錄七篇,大半為新寫或據(jù)《訄書》舊稿重新寫定。

7月,上海右文社出版《章氏叢書》,鉛字排印,兩函二十四冊,包括《春秋左傳讀敘錄》一卷、《劉子政左氏說》一卷、《文始》九卷、《新方言》十一卷附《嶺外三州語》一卷,《小學答問一卷》、《說文部首韻語》一卷、《莊子解詁》一卷、《管子余義》一卷、《齊物論釋》一卷、《國故論衡》三卷、《太炎文錄初編》文錄二卷別錄三卷。

冬,章太炎口述,吳承仕筆述整理成《菿漢微言》,自述“平生學術(shù),始則轉(zhuǎn)俗成真,終乃回真向俗”。

12月,袁世凱復辟稱帝。孫中山發(fā)表《討袁檄文》。

1916年47歲

袁世凱在全國人民的憤怒討伐中死去。

6月,章太炎恢復自由。7月,抵上海,受到熱烈歡迎。9月,出國赴南洋考察。12月,回國。

1917年48歲

3月4日,章太炎在上海發(fā)起亞洲古學會。

7月1日,張勛等擁立溥儀復辟。12日,復辟覆滅。段祺瑞任國務(wù)總理,掌中央大權(quán)。拒絕恢復臨時約法與國會。

9月1日,孫中山在廣州成立護法軍政府,組織護法軍,討伐段祺瑞。章太炎被任為護法軍政府秘書長。前往昆明爭取云南軍閥唐繼堯的支持,因唐缺乏誠意未果。

1918年49歲

赴四川,到鄒容祠行禮。在重慶等地講學。又赴湖北、湖南,10月歸抵上海。

1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把1913年擬定的注音字母公布,注音字母采自章太炎。

四川觀鑒廬出版《太炎教育談》。汪太沖編《太炎外紀》出版。

1919年50歲

五四運動爆發(fā)。

《章氏叢書》浙江圖書館刊本問世,較上海右文社版新增《齊物論釋》重定本、《太炎文錄初編》、《補編》、《菿漢微言》三種,??鳖H精,改正了右文社版不少錯誤。

1920年51歲

1月至3月,身患黃疸,病臥。6月,熱病大作,幾死。

章太炎由反對軍閥割據(jù)逐漸演變?yōu)橘澇绍婇y割據(jù),提出“聯(lián)省自治,虛置政府議”。

1921年52歲

夏,主張“武力統(tǒng)一”的吳佩孚率軍南下,打敗主張“聯(lián)省自治”的湘鄂川軍,“聯(lián)省自治”運動遭到打擊。

《太炎學說》上下卷由四川觀鑒廬出版。上卷為章氏1918年在四川講演記錄,下卷為一批書札?!墩绿椎陌自捨摹烦霭妫瑓驱R仁編,泰東圖書館鉛字排印本。

1922年53歲

黎元洪就職總統(tǒng),章太炎受勛一枚。宣講“聯(lián)省自治”,還主張“南遷武漢”。

4月至6月,應(yīng)江蘇教育會之邀,在上海主講國學,每周一次,共十次,講題為《國學大概》、《治國學方法》、《經(jīng)學之派別》、《哲學之派別》、《文學之派別》、《國學之進步》。講演記錄有兩個版本,一為曹聚仁所編《國學概論》,一為張冥飛所編《章太炎先生國學講演集》。

柳詒徵對章氏在《諸子學略說》中“詆孔”的觀點提出批評,章公開答復,表示接受,懊悔“前聲已放,駟不追舌”。

《章太炎尺牘》出版,上海文明書局鉛字排印本。

1923年54歲

3月2日,孫中山在廣東宣告大元帥大本營成立,章太炎以為“廣東帥府之欲以武力統(tǒng)一西南,亦西南之吳佩孚也”。

9月,《華國月刊》在上海創(chuàng)刊,章太炎任社長,欲發(fā)揚“國故”,挽救“人心”。

1924年55歲

在國民黨右派馮自由、居正的慫恿下,章太炎發(fā)表公函,反對國共合作。

《章氏叢書》上海古書流通處印本出版。

1925年56歲

3月12日,孫中山逝世,章太炎撰文祭悼。

五卅運動爆發(fā),章太炎發(fā)出通電,欲“使水深火熱之民,早登衽席”。

1926年57歲

4月7日,章太炎在上海組織“反赤救國大聯(lián)合”,任理事。發(fā)出通電,叫嚷“反對赤化”。8月8日,章太炎應(yīng)五省聯(lián)軍總司令孫傳芳、江蘇省長陳陶遺聘請,到南京任“修訂禮制會會長”。13日,通電全國,反對蔣介石組織北伐。

1927年58歲

5月至6月,被上海市黨部臨時執(zhí)委會指名為第一號學閥,呈請國民黨中央加以通緝。

7月至11月,居同孚路賃寓,終日宴坐,兼治宋明儒學。

1928年59歲

寫《自定年譜》,至民國十一年(1922年)五十五歲止。

1929年60歲

終年閉門杜客,對國事與學術(shù)俱保持緘默。

1930年61歲

撰《春秋左氏疑義答問》。

1931年62歲

5月1日,《國學叢刊》由中國大學出版,章太炎弟子吳承仕編輯。

“九·一八”事變后,通信中多次議論時事,對蔣介石、張學良拱手將奉、吉讓予日本不滿,也不滿粵方乘機倒蔣。

1932年63歲

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上海,章太炎憤怒之下,北上見張學良。在燕京大學演說,號召青年拯救國家的危亡。

秋,赴蘇州講學,組織國學會。章太炎親撰《宣言》,主張“范以四經(jīng)”。四經(jīng)指:《孝經(jīng)》、《大學》、《儒行》、《喪服》。

1933年64歲

民族危機嚴重。2月,章太炎與馬相伯聯(lián)合宣言,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我國東北領(lǐng)土。

《章氏叢書續(xù)編》于北京發(fā)行,章太炎弟子吳承仕、錢玄同???,收錄著作七種:《廣論語駢枝》一卷、《體撰錄》一卷、《太史公古文尚書說》一卷、《古文尚書拾遺》二卷、《春秋左氏疑義答問》五卷、《新出三體石經(jīng)考》一卷、《菿漢昌言》六卷。

1934年65歲

秋,章太炎由上海遷居蘇州。因與“國學會”旨趣不同,另創(chuàng)章氏國學講習會。

1935年66歲

3月,蔣介石派丁維汾慰問,并致萬金為療疾費,章即將此款移作章氏國學講習會經(jīng)費。

4月,開辦章氏星期講演會,共九期,講題為《說文解字序》、《白話與文言之關(guān)系》、《論讀經(jīng)有利而無弊》、《論經(jīng)史實錄而不應(yīng)無故懷疑》、《再釋讀經(jīng)之異議》、《論經(jīng)史儒之分合》等,一一都有記錄單行出版。

9月,《制言》半月刊創(chuàng)刊,由章太炎主編。其宗旨是研究中國固有文化,造就國學人才。

1936年67歲

冬、春間,于章氏國學講習會授《小學略說》、《經(jīng)學略說》、《史學略說》、《諸子學略說》,俱有講演記錄刊行。夏,給國學講習會學生講完《尚書》。6月14日,于蘇州病逝。時人評為“革命元勛,國學泰斗”。國民政府令以國葬,葬杭州西湖畔張蒼水墓側(c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