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韋應物

唐詩宋詞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作者:雅瑟 著


韋應物

(739—792),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少年時以三衛(wèi)郎事玄宗,后為滁州、江州刺史,官終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其性高潔。詩篇大多是寫田園山水,也有反映民間疾苦的詩作。在藝術上他受陶淵明、謝靈運、王維的影響,形成高雅閑適、自然淡遠的詩風,自成一家。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注解】

①全椒:縣名,今屬安徽省。

②郡齋:官署中的休息室。

③煮白石:形容道士清苦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寫詩人在郡齋中思念友人。他由郡齋寒冷想到山中之人的清苦生活,進而想攜酒拜訪,以慰其寂寥,但又怕不能相遇,于是凝望遠山,無限悵惘?!奥淙~滿空山,何處尋行跡”以不結為結,戛然而止,堪稱佳句。詩篇虛筆摹擬,簡淡超妙,反映了詩人向往隱逸生活的情趣。

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

img47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丈剿勺勇?,幽人應未眠。

【注解】

①丘員外:一題作秋夜寄丘員外。指丘丹,當時隱居臨平山,與韋應物常有唱和。

②屬:值,適逢。

【賞析】

這是首懷贈友人的詩,內容單純卻情意深長。一方面是詩人秋夜難眠想念友人,一方面想像友人也會松下徘徊,相念自己。全詩運用寫實與虛構相結合的藝術手法,把兩地相思通過想像連在一起,進而表達了異地相思的深情。本詩的特色是古雅閑淡。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何因不歸去,淮上對秋山。

【注解】

①淮上:淮永邊。梁州:指興元府(在今陜西?。?。②江漢:即漢江,今湖北境內。③流水:喻歲月如流水,又暗合江漢。

【賞析】

本詩描寫與友人久別重逢的情景。詩中既回憶當年又描寫別后;既描寫了久別重逢的歡欣,又抒發(fā)了人世滄桑、青春不再的感慨,最后還想到將來的歸宿,自問自答,筆墨簡練而蘊意豐富,即是寫景又是抒情,詩情悠然不盡。全詩細密,情意曲折,頗具匠心,語言如行云流水,無斧鑿之跡,十分流暢自然。

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注解】

①滁州:今安徽省滁縣。

②野渡:無人管理的渡口。橫:指船隨意飄浮。

【賞析】

這是山水詩中的名篇。全詩情景交融,意境深遠,借西澗暮春晚雨幽靜景色的描寫,展示詩人恬淡的胸襟,表現(xiàn)詩人閑適的情趣。

東郊

吏舍跼終年,出郊曠清曙。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依叢適自憩,緣澗還復去。微雨靄芳原,春鳩鳴何處?樂幽心屢止,遵事跡猶遽。終罷斯結廬,慕陶直可庶。

【注解】

①吏舍:官署。跼:同“局”,拘束。

②澹吾慮:澹,沖淡;慮,思慮、愁思。

③遵事:遵奉王事,指作官;跡,行跡;遽,匆忙。

④“終罷”二句:言總有一天要像陶淵明那樣辭官在這里定居歸隱。

【賞析】

這首詩是寫作者厭煩仕途生活,一旦離開那令人拘束的環(huán)境去到郊外,看到清新的自然,不禁積慮頓消,心曠神怡。此詩風格與陶詩極相近,詩中所表現(xiàn)的情感和陶淵明的“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同一旨趣。

寄李儋元錫

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注解】

①李儋:字元錫,常與韋應物唱和。

②黯黯:情緒低沉暗淡貌。

③思田里:想歸隱田園。

④邑有句:邑,指所屬縣邑;流亡,指災民;俸,官俸。此句是說縣里有災民是自己未盡到責任,因而領取俸錢感到慚愧。

⑤問訊:探望。西樓:指蘇州觀鳳樓。

【賞析】

這是一首表現(xiàn)真摯友情的詩篇。唐德宗貞元初年(785)詩人時任蘇州刺史,李儋來信說要到蘇州看望他,作者信寫此詩答交友人。詩中向友人抒發(fā)自己的情懷,慨嘆世事的變化、生活的苦悶和疾病的折磨。同時表達了自己為官未能盡責的慚愧,和思歸田里、不愿為官的思想。全詩感情深沉,流露出一個清廉正直官員的心里矛盾和苦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