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在線閱讀歷史傳記人物傳記文學史研究叢書: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三人談·漫說文化

文學史研究叢書: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三人談·漫說文化

文學史研究叢書: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三人談·漫說文化
作 者: 錢理群,黃子平,陳平原 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版權說明: 經(jīng)版權方授權連載試讀部分章節(jié),全本請購買正版圖書

內容簡介

  本書合刊了《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三人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和《漫說文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兩冊“有趣的小書”,是錢理群、黃子平、陳平原三位學者1985年到1990年切磋學問、品談文章的記錄。“三人談”提出了“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命題,關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不可分割的整體性,打通了近、現(xiàn)、當代文學的研究格局,擴大了研究領域,在學界引起很大的反響。《漫說文化》收錄各自的回憶文章及各集的序言,闡明了編者對“散文”的獨特理解,注重突出文化意味。

作者簡介

  錢理群,男,1939年生于四川重慶,祖籍浙江杭州。1978年考取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yè)研究生,師從王瑤、嚴家炎先生攻讀現(xiàn)代文學,1981年畢業(yè),獲文學碩士學位,留校任教。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現(xiàn)代文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現(xiàn)已退休。主要從事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研究與教學。關注“文學史的研究與寫作”,于1985年與黃子平、陳平原共同提出了“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概念,成文《論“20世紀中國文學》,引起了學術界的強烈反響。與吳福輝、溫儒敏合作撰寫了文學史專著《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1997年被國家教委選定為大學現(xiàn)代文學史課程的教材。另有《心靈的探尋》、《周作人傳》、《周作人論》、《豐富的痛苦——堂吉訶德和哈姆雷特的東移》、《大小舞臺之間——曹禺戲劇新論》、《繪圖本中國文學史》、《精神的煉獄——中國現(xiàn)代文學從“五四”到抗戰(zhàn)的歷程》、《名作重讀》、《世紀末的沉思》、《壓在心上的墳》、《1948:天地玄黃》等多種著述出版。陳平原,1954年生于廣東潮州。1987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留系任教?,F(xiàn)任北大中文系現(xiàn)代文學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學二十世紀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召集人、中國俗文學學會會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在日本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英國倫敦大學以及香港中文大學、臺灣大學從事研究或教學。近年關注的課題包括20世紀中國文學、中國小說與中國散文、現(xiàn)代中國學術、圖像研究等。曾被國家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1991);獲全國高校一、二、三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著作獎(1995、1998、2002),第四屆國家圖書獎榮譽獎(集體,1999),第五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集體,2001),首屆全國比較文學優(yōu)秀著作一等獎(1990),首屆王瑤學術獎優(yōu)秀論文一等獎(2002)等。先后出版《在東西方文化碰撞中》、《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第一卷)、《千古文人俠客夢》、《小說史:理論與實踐》、《陳平原小說史論集》、《中國現(xiàn)代學術之建立》、《老北大的故事》、《中華文化通志·散文小說志》、《文學史的形成與建構》、《中國大學十講》、《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等著作三十余種。另外,出于學術民間化的追求,1991-2000年與友人合作主編人文集刊《學人》,2001年起主編學術集刊《現(xiàn)代中國》。黃子平,1949年生于廣東梅縣。獲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學士、碩士學位。曾任北京大學出版社文史編輯和中文系講師,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芝加哥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芝加哥心理研究所和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作過訪問研究。現(xiàn)任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教授。主要著作有《沉思的老樹的精靈》、《文學的意思》、《幸存者的文學》、《革命·歷史·小說》、《邊緣閱讀》等。

讀書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