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鷹叼小雞
我多次見過老鷹叼小雞。那一次,看得最真切。
我家大門外,一個頗大的園子,族人呼為南園,長些野樹,也有果樹。春有花,夏有濃蔭,秋有果,冬天則滿園堅硬的枝杈挺立在寒風中。我常在那里玩,仿佛童年的周樹人在百草園。南園的西面,有一個外姓人的墳園,墳都矮而小,如稀軟的黑面蒸成的饃,據(jù)說幾十年沒人祭掃了。墳園長滿節(jié)巴草,都二三指高,毛茸茸的擎起一根根細莛兒,撐開四五枝穗兒,如破傘。那里,狗偶爾去,豬偶爾去,雞常去。人,除了拾糞的,都不去。
暮春的午后,我在南園摘麥黃杏吃。杏還沒熟透,有點酸,有點澀,吃著直咧嘴。忽見一只老鷹翅膀扇出呼呼風聲,從高空斜斜地向墳園沖下。墳園里,鄰居七奶奶的一只母雞領十幾只絨疙瘩樣的小雞正在散步,覓食。母雞頓時仰頭緊盯著鷹,立馬張開雙翅,發(fā)出“咯咯咯咯”的叫聲,急切地呼喚四處散開的孩子。小雞們聞聲調頭奔向母雞,像十幾個小球咕嚕嚕滾進母雞翅下、腹下。母雞下蹲,把雙翅抱緊。鷹已飛臨頭頂。母雞高高伸頭,尖嘴朝上,圓眼射出火光,攢足勁兒要啄鷹。雞本來膽小,此時卻勇敢。雨果說:“女人固是脆弱的,而母親卻是堅強的?!比巳绱耍菪笠踩绱?。正是這時,七奶奶發(fā)現(xiàn)了,連呼“嚄啰啰啰啰”,那是嚇老鷹、趕老鷹的專用語。鷹并不聽,斜刺里下來,唰一聲又躥上去??蠢销椧阎鼗厮{天,母雞松開翅,雞雛怵怵地鉆出,頭一伸一縮繼續(xù)跟母雞漫步。七奶奶跑去數(shù)數(shù),少了一只。一定是有一只或離媽媽較遠,或動作較慢,還沒有拱進媽媽身下,就被老鷹叼了。七奶奶臉朝天罵鷹:“你個老舅子……”又朝地罵母雞:“你這沒用貨……”
村東三里,河邊有幾棵標直的大楊樹,樹頂上有個鷹巢。有一年,大風吹落鷹巢,有人去拉回大半牛車干柴。老鷹就是從那里飛來的。那里的老鷹干擾得附近十幾個村莊的小雞時有損失。
七奶奶有兩個兒子。老大被軍隊拉去當兵,1948年戰(zhàn)死。老二于1958年脊梁上生瘡,直到疼死。
七奶奶臨老是孤身一人。
如今,鄉(xiāng)村已無老鷹。鄉(xiāng)村的母雞不再孵小雞,也沒了孵小雞的本能。農家養(yǎng)的雞,都是炕房里批量繁殖的“品種雞”,即便土雞或曰柴雞,都不是母雞孵卵帶大的。
老鷹叼小雞的景象已經(jīng)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