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糧印

鄉(xiāng)愁繪本 作者:陳紹龍 著


糧印

“李老二,狗皮袋,

糧印背在脊梁蓋,

左腳正,右腳歪,

跌個跟頭爬起來……”

李老二對誰都板著臉,不笑。加之他手上常年有一根棍,我們都怕他。見了他,遠遠地齊唱“李老二……”

“小兔崽子,看我不打斷你的腿!”李老二把棍舉得高高的,立在原地,并沒動。我們又狂笑。李老二是個瘸子。

唱兒歌是自娛,也是以我們自己的方式對李老二的“報復(fù)”。

李老二排行老二,秋李郢人都喊他“李老二”。據(jù)說他有個姐姐在東北,我沒見過。我們一群孩子跟在“李老二”的后面唱“李老二”的時候差不多七八歲的樣子。李老二老是戴一頂褚色的“三塊瓦”的帽子。左右護臉的“兩塊瓦”和帽檐腦袋頂上的那“一塊瓦”會耷拉下來,一走路,“三塊瓦”同時忽扇忽扇的;也有人說是李老二邋遢,帽子常年不洗,是老油色。細看,掛在臉兩旁的“兩塊瓦”果然發(fā)亮。據(jù)說,李老二理發(fā)的時候,剃頭匠的蹭刀就是在李老二的“兩塊瓦”上蹭的。李老二五十多歲了,單身,五保戶,少有牽掛,又狠,秋李郢人給了他公權(quán),掌管糧印。

糧印就是蓋糧食的印章。木制,長三十公分左右,寬二十五公分左右,土坯狀,印文:“公平”。糧食是人的命根子,個個珍視。入庫的糧食要蓋印,防止有人動手腳;新打好的糧食,沒有曬干,晚上要堆好,錐體,也要蓋印。平日里,隊里的糧倉里有糧食??诩Z,也有糧種。糧食要常曬。出倉之前,要看糧印是否完好。糧印清晰,就表明沒有人動糧食,就可以將糧食出庫了。當(dāng)然,糧食入庫的時候,在倉內(nèi)攤平,也要在上面挨挨地蓋上糧印。

有一回,要動用麥種下地,李老二來監(jiān)印,就是糧食出倉的時候要有雙人以上看糧印是否完好,有無人動過麥種。李老二發(fā)現(xiàn)糧印模糊,字棱不清,幾乎已看不到“公平”的模樣,覺得事大,堅決不讓人動現(xiàn)場。隊長和隊委悉數(shù)到場。倉庫保管員涉嫌監(jiān)守自盜,委屈得近乎哭出聲,賭咒:我要是自己動過一粒麥種,滿身長疔!細查,看麥堆上滿是黑點,是老鼠屎,方知是老鼠干的。風(fēng)波總算平息。

糧印夠大的,秋老二像是怕它丟了似的,那年他養(yǎng)的狗老了,勒了,用狗皮給糧印縫了個袋子。狗皮袋形影不離,隊長喊“蓋—印—嘍—”,李老二便背起狗皮袋,像是公職人員拎著公文包一樣,屁顛屁顛地趕過來。其實,他屁顛屁顛一點也沒有快速的意思,走路對他來說是遭罪了。左腳立地,站穩(wěn),伸出棍支撐地面,才迅即邁出右腳。其實,他的右腳并不聽使喚,只是機械地在前面象征性地畫個半圓,落下。他的右腳有殘疾,站不穩(wěn)。每走一步,狗皮袋就要在它的背上拍一掌。遇雨,搶場,事急,李老二哪里快得下來,狗皮袋幾個巴掌,往往,李老二會有幾回“跌個跟頭爬起來”,一身泥。糧印沒有遭雨。手在狗皮上蹭幾下,李老二圍著糧囤,小心地為糧食鈐印。李老二要圍著糧囤轉(zhuǎn)兩圈,不能留白太多,防止有疏漏。完畢,李老二退糧囤二尺,將那條不聽使喚的腿繞在棍上,像紅十字上的那條蛇。糧食是“生命之星”,棍棒成了橄欖枝,一部具有象征意義的作品,讓它鈐紅之后,變得飽滿而豐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