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在十七歲之前,我在家鄉(xiāng)小城,度過了自己的少年時光,一家人的生活清貧恬淡,與母親朝夕相處的日子,歷歷在目。之后,我獨自離開家鄉(xiāng),告別父母親,來到北京,求學工作,一直在找尋著自己想要的生活。與母親聚少離多,彼此的牽掛,卻一刻也不曾停息。
在我定居北京三十年之后,八十多歲的母親,來到北京生活,我成了母親唯一的依靠。想必母親與我一樣,享受著母女相依相伴的每分每秒。閑暇時光里,我們依偎在一起,母親慢慢回憶,我久久回味。一年多來,這樣的回憶和回味,變得越來越珍貴,我抑制不住內心的沖動,記下了我對母親的所見、所聞、所想,似乎這樣可以讓我留住母親的笑容,留住母親說過的話,留住母親對我的好。
母親不識字,十八歲開始在工廠做工,在生產車間里從事著最簡單的體力勞動,一直到退休。普普通通的母親,當著普普通通的工人,過著普普通通的日子,有工作、能吃飽、能穿暖、有房住,就是母親眼里的幸福生活。母親沒見過大世面,沒見過大人物,然而,看著自己的女兒、身邊的朋友、周圍的鄰居,過得好,活得好,她為大家感到高興。從花季少女到耄耋老人,她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燦爛。也許,生命的意義就在于生活過程本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曾經年少的我,在昏暗的燈光下讀書,母親坐在一旁,忙著手中的針線,陪我到深夜。我離家千里,求學在外,在家鄉(xiāng)的母親,手推小車,沿街叫賣,供我讀書。我工作了,生孩子了,母親在第一時間來到我身邊,幫我料理家務、照看孩子,一切安然度過。如今,我人到中年,和母親相互陪伴的日子讓我越來越深切地體會到,母親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我總能從母親身上,汲取不竭的力量,繼續(xù)前行。也許,生命的本能就在于生命的延續(xù),你把我養(yǎng)大,我陪你變老。
從小到大,我喜歡讀書,也讀過了很多書,然而,母親,是我一生一世品讀不完的書。走過的溝溝坎坎,在她的嘮叨聲中,變成了沿途的美景;經歷過的苦難,讓她講出了甜甜的味道;曾經對她伸出過援手的人,成了她念念不忘的大恩人。漸漸老去的母親,越來越讓我迷戀,讀也讀不完,品也品不夠。
每次我從外面的喧囂世界回來,拖著疲憊的身體,帶著浮躁的心境,走近母親。母親從來不問我漲了多少工資、升了幾級官位,而是面帶微笑,眼睛里閃著亮光,搖晃著微駝的背,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著她的故事。每次聽了母親的話語,我總能豁然開朗,我像母親一樣,有了燦爛的微笑、安靜平和的心態(tài)、摧不垮的定力。讀懂了母親,就讀懂了人生,就讀懂了人性。
小時候的我,是母親的寶貝,現(xiàn)在年邁的母親,成了我的寶貝。其實,寶貝母親的需要,是那么簡單。她希望我從電腦前走開,有那么點兒時間,面對面坐下,聽她講講過去的事情;她希望我放下手中的手機,有那么點兒時間,攙扶著她,在院子里走走;她希望我少些加班出差,有那么點兒時間,給她說說外面的世界。
在母親住進養(yǎng)老院的日子里,我與母親一起,經歷了復雜而又煎熬的心路歷程。面對生活的變故,年老體衰的母親,告別自己的家鄉(xiāng),離開自己的老窩,再一次用行動告訴我,什么是堅強,什么是豁達,什么是超然世外,母親的身上散發(fā)出一種強大的生命力。母親好,家就好,社會在進步,時代在變化,我將與母親一起成長,一起迎接新年,一年又一年。
感恩母親,她不僅給予了我寶貴的生命,而且賦予了我人生的底色,更寄予了我永恒的價值。母親在,家就在,唯愿時光慢慢走,讓母親慢慢變老。在完成書稿的那一刻,我有些不安,唯恐自己的拙文鈍筆,不能表達我對母親的敬愛,但是,我很釋懷,我所寫下的一筆一畫,都記錄著家的傳承;我所記下的一詞一句,都浸染著家國情懷。
祝愿天下所有的母親,安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