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舉
有生以來,自以為值得于人前一提的壯舉大致有這么幾次.
十歲的時候,有一次父親熱在煤火上的一小鍋奶淤鍋了,他離得遠,來不及端,我恰好在近旁,于是奮不顧身地捏住燙手的鍋把,將鍋端到灶臺上,從而避免了鍋里的奶全都溢出來.父親跑過來,見狀,不禁感嘆道:"這回算是干了件有材料事兒."原本就有點自鳴得意,又被父親這么一夸,心里更涌起一股豪壯之情,以至于右手拇指肚上燙出的一粒燎泡,也不覺得疼了,默默地忍著跟誰都沒說.
十二歲的時候,我一人住南屋,父母和妹妹住北屋,兩處相隔二十多米.夏天,有天夜里,我的被子掉在地上,被蚊香燃著,雖然沒有明火,但屋里濃煙彌漫.我被嗆醒了,當時并未驚慌,下床揪著被子一角,拽到屋外的水池旁,打開水龍頭,將被子塞進水池,回屋接著睡覺.早上起來,父親撈起水里的被子,見上面燒出一個臉盆大小的洞.左鄰右舍過來,看著被子上的洞,聞著屋里尚余的煙味,都說真危險.父親沒說啥.過了大約一個星期,有一天晚飯時,又說起這事.母親說:"那被里兒還是新的呢!"父親則說:"春兒遇事還是挺冷靜的."
父親不??淙耍@兩次夸,讓我記憶猶新.大概在他看來,這些事發(fā)生在我身上,該算是壯舉了.而我也的確對自己有了些新看法:原來自己也是有材料的,是遇事冷靜的,從而自信心有了較大的提升.
十九歲時,我上大二.一天,我跟同學劉華一塊,騎自行車從開封去鄭州.騎行的那天我還感著冒,然而父親不僅沒有阻止我,還在啟程的頭一天,把我的那輛二六型的自行車里里外外修整了一遍,緊車條、上油、充氣,然后擦干凈,等我去騎.這讓我多少有點失落,一是自己大概早就應該再做點什么了,二是這樣的騎行可能還算不上什么壯舉,所以不足以讓父親擔心.
開封到鄭州七十多公里,我和劉華騎了四個小時.他身體好,而且騎的是一輛二八車,人壯車高,自然比我快.中途他要不斷地等我,他不怕拖累,愿意跟我這個菜鳥一起騎行,這是友情的力量.我們第二天返回開封,一路都在下雨,雨衣也不頂什么事,到了家,全身也都濕透了.父親見我回來,顯然十分高興,不停地問我路上的情況.等我睡了一覺起來,我的自行車又是干干凈凈的了.
三十三歲的時候,我想做一次比端熱奶鍋和搶被子更冷靜、更有材料的事,想走一次比去鄭州更遠的路,我準備去珠海了.我天天忙著辦手續(xù)、跑關系、要檔案,每天一大早就等在教育局人事科的門口,而科長今天來不來、啥時候來,即使來了,能不能辦、給不給辦,全都茫然.但我還是要去找、去磨,褲兜里裝著一包煙,瞅著機會就掏出來,給人遞上去,這對我來說也是壯舉.這回父親終于勸阻我了.他一再讓我慎重,又擺了許多弊大于利的理由.倒是母親說:"孩子長這么大,從沒這么執(zhí)著過,你就別再添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