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
魏巍的散文主要是寫20世紀50年代的事件,特別是以抗美援朝為題材,與今天相去久遠。不過,其代表作《誰是最可愛的人》和《依依惜別的深情》具有經(jīng)典性質(zhì)。自它們產(chǎn)生之日始,影響力經(jīng)久不衰,這在中國當代散文史上是少見的。人民文學出版社即將出版魏巍的散文選本。再讀其作品,仍深受感染,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精神洗禮和靈魂凈化??磥?,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并不因時間長久而失色,也不會因時代與讀者不同而改變質(zhì)地與光彩。
魏巍的散文屬于國體散文,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同成長的,特別是對于抗美援朝的書寫是金聲玉振——宏大、嘹亮、高亢、優(yōu)美,為時代的最強音。其中,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大無畏的英雄主義氣概、對國際主義正義事業(yè)的贊美,還有對人性真善美的謳歌,以及對理想、信仰、公平、正義、和平等的呼喚。在魏巍的散文中,更多的是天地正氣、浪漫主義精神、國家使命感、對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種宏大的文學詩意敘事,這與那些沉溺于瑣事、小我、私怨的個人化敘事形成鮮明對照。如噴薄欲出的朝陽,魏巍的散文向人們展示的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其中透出無窮無盡的生命力量和萬丈光芒。
魏巍的散文并沒有停留在凌空高蹈,而是有堅實底座和精神風骨支撐。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由于作家是馬克思主義者,也是真誠的理想主義信仰者與奮斗者,他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忠誠老實,一直堅信共產(chǎn)主義,所以其作品中并不缺“鈣”。他在《冬天和春天》中認為,之所以中國人民志愿軍能打敗強大的美軍,最重要的有兩點:一是“決心課本”,二是“信心課本”,這與敵人的怕死和沒有信仰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這也是為什么讀魏巍的散文,總有一種浩然正氣和光彩奪目的藝術(shù)感受,因為真理在手方能堅定如山、戰(zhàn)無不勝。
塑造鮮活美好的藝術(shù)形象,使魏巍的散文堅實不倒、感人至深。作者寫抗美援朝的中國志愿軍和朝鮮軍民,他們都有個性風采,能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擠垮它》中的師長、《朝鮮同志》中的老金等都是典型人物。在寫于1990年的作品《他還活著》中,作家還塑造了李玉安這一形象,這個在《誰是最可愛的人》中已經(jīng)死去的人物,后來又活了,多少年后李玉安又找到作家。最感人的是,魏巍寫李玉安一生淡泊名利,總將好處讓人,寧愿自己受苦受累,因為他總覺得與二十幾歲就戰(zhàn)死的戰(zhàn)友比,他自己是幸運兒。這是松柏般風骨錚錚的老人形象,其精神風骨令人永遠難忘?!稙閺堈裆綄懕摹芬晃膶懹?991年,作品塑造了張振山這位共產(chǎn)黨模范支書的形象,魏巍稱他“為政清廉,真正做到了兩袖清風,一塵不染。數(shù)十年來,他沒喝過公家一盅酒,沒用過集體一根柴,沒花過公家一文錢”,這既是難能可貴的,也是令人敬仰的,即便在今天也有著巨大的現(xiàn)實啟示與警示意義。
以真情動人是魏巍的散文魅力之所在。魏巍堅信:“真情實感是構(gòu)成散文作品的真正的血肉,是彈動讀者心弦的東西。作者的這種情感愈深厚,感動讀者心靈的力量才會越濃烈。缺乏真情實感,徒有華麗的辭藻,是注定不能感動人的?!彼踔琳f:“連《誰是最可愛的人》這個題目,也不是硬想出來的,而是從心里跳出來的?!弊x魏巍的散文,能感到作家火熱的一顆心在跳,在激烈地跳躍,他首先被可愛的人物、山川、家國等感動,然后才能寫出感動人心的作品。這在《依依惜別的深情》一文中表現(xiàn)得最為突出。我們看到,將要歸國的戰(zhàn)士、送別隊伍中的朝鮮軍民,他們都是那樣的“依依惜別”,其深情厚誼無法用任何東西承載,也沒辦法包裹得住。一方面,魏巍的散文有江河涌流般的內(nèi)在情感,它發(fā)源于心靈深處,有時簡直是不可遏止;另一面,作家又很懂得節(jié)制,特別是不讓其任意涌流,而是“行所當行、止所當止”,顯示了高超的藝術(shù)表達能力和情感表現(xiàn)技巧。在“依依惜別”中,作者先抑后揚:開始,中國戰(zhàn)士做好了最充分的分別準備,將自己最好的東西留給朝鮮人民作為紀念,有的甚至將愛人送郎上戰(zhàn)場的“飾品”都拿出來留下;朝鮮人民也是全力以赴和精心準備,并提前告訴家人朋友,送別時一定不能流淚,否則會讓中國官兵傷心。作品有這樣一段描寫:
志愿軍的腳步移動了,人們的眼睛潮濕了,但誰也忍著,竭力喊著口號,仍然沒有哭。
可是,當戰(zhàn)士們握著老媽媽的手,叫了一聲“阿媽妮,再見!”不知道是哪個老媽媽忍不住了,捧著戰(zhàn)士的手,第一個哭出了聲。接著是姑娘們、孩子們哭出聲來,然后是那些男人們無聲的眼淚,低低地啜泣。這時候,戰(zhàn)士們簡直是在朝鮮人民送行的淚雨中行進,這不是哪一個人在哭,這是全朝鮮人民在捧著赤心送著他們至親至愛的友人!
我的一滴淚,也止不住滴在這千行淚雨中。
這是一幅最初被節(jié)制的情感,經(jīng)過長久的醞釀發(fā)酵,最后噴薄而出的感人畫面。它一下子將所有人的心都吸附住了,像磁石吸住了鐵屑,河流歸入了大海,有一種難以抑制的生命激情和人性力量在止不住地涌動、奔放、發(fā)光、閃亮。
魏巍的散文以細節(jié)動人,許多細節(jié)相當精妙,如針尖一樣一下子能挑開黎明。在《擠垮它》中寫中國志愿軍戰(zhàn)士的精神風貌,在極其嚴峻的環(huán)境中,戰(zhàn)士們?nèi)员3种鴮τ诿篮蒙畹钠谂蜗蛲?。作品寫道:“一進洞口,我看見一邊壁上,平扯了四五道鐵絲,鐵絲上滿掛著書,像豐收的豆莢,一本挨著一本。那些有彩色封面的連環(huán)圖畫,封面上多半寫著:‘贈給志愿軍叔叔’,字兒歪歪扭扭的,卻歪扭得那么可愛,好像剛學挪步的孩子。”還有戰(zhàn)士們用戰(zhàn)場物品制作的各種工具和工藝品,都承載著一種生活和生命的激情。這些細節(jié)生動形象有趣,能夠讓人一下子記住,充滿藝術(shù)的感染力。其實,一篇散文只要有一兩個細節(jié)寫得精彩,就會給讀者的心靈打上印記,也容易成為名篇佳作。在魏巍的散文中,好的細節(jié)非常之多,這是其能成為經(jīng)典的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原因。
高尚的審美情趣使魏巍的散文具有滲透力和感染力,也富有魅力與魔力。這包括風景美、人情美、人性美、生命美、理想美。在魏巍的散文中,幾乎每篇作品都有美好的風光,也有對人情人性的關(guān)愛,還有真誠與純樸的生命展現(xiàn),讀著讀著就會感到眼前一亮。《在風雪里》有下面一句,“山路上鋪滿了白雪,漫天遍野刮起了白毛旋風,天多么冷啊。教導(dǎo)員把大衣脫下來,給小姑娘披在身上”,美妙的風光中包裹著中國戰(zhàn)士對朝鮮孩子的關(guān)愛,一下子躍然紙上,如詩如畫一樣令人難忘?!段业睦蠋煛穼懙匠汤蠋煟@位女老師為了將出身不好的“我”從“敵對”的小同學中解脫出來,專門給“我”寫信,表示我是“心清如水的學生”。就這樣幾個字的肯定,讓“我”永生難忘。于是作者說,在孩子的眼睛里,她是多么慈愛和公平,又多么偉大?。『玫睦蠋熑鐭羧缁鹑绻?,能照亮黑暗,點亮弱者和孤獨者的心燈。
魏巍首先是人格高尚,而后是被黨的光輝雨露照耀滋潤,再就是以散文之美啟迪人心和照亮世界。他的情感奔放雋永,散文寫得真實純樸、大氣磅礴有力,而又能大中寓小、小中見大、虛實結(jié)合,還能從巖石般的質(zhì)感中敲打出精神的火花,具有永恒的價值魅力。
魏巍的不少散文已發(fā)表半個多世紀,但至今仍有穿透力和藝術(shù)感染力。它像清揚的鐘聲,超越歷史時空和具體的人與事,進入一個常讀常新的同感共鳴中。
王兆勝
2022年2月6日
于北京沐石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