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鄉(xiāng)韻悠揚唱滹沱(代序一)

老河灣的味道 作者:劉善民著


鄉(xiāng)韻悠揚唱滹沱(代序一)

/何同桂

滹沱河,是饒陽人民的母親河。

這條日夜奔騰川流不息的河流,是饒陽的地理標志,是饒陽的文化搖籃,是千年古縣一道最壯美的風景,也是饒陽兒女心中永遠崇仰的圖騰。

遍翻饒陽史志,我們會看到,那些載入典籍的賢哲名流、志士英模都在滹沱兩岸留下過閃光的足跡,那些膾炙人口的故事、傳說和詩詞美文,也幾乎都與這條河流有關,而聞名遐邇的饒陽十景則是滹沱河滋潤澆灌的花朵了。

饒陽是文明古縣,也是文化強縣,近年來這里的文學創(chuàng)作非常繁榮,別開生面,涌現(xiàn)出很多優(yōu)秀作者。尤其令人可喜的是,不少作者能夠自覺上承文脈,下接地氣,繼續(xù)滿懷深情地描寫和謳歌滹沱風情,涂抹著一幅幅五彩斑斕的畫卷,吟誦著一曲曲韻味悠長的詩章。

劉善民同志即是其中的佼佼者,這部《老河灣的味道》就是一個證明。

善民是我的文友,與我相識已經(jīng)三十多年。他生于滹沱蜿蜒環(huán)抱的大齊村,伴著蒲葦萌芽生長,和著濤聲背書吟詩。這條與他日夜相伴,讓他魂牽夢繞的河流,似乎從少年時期就給他注入了熱愛文學的雄健基因。我常由此聯(lián)想到一些名揚國內(nèi)外的文學大家。如大運河之于劉紹棠,呼蘭河之于蕭紅,滹沱河是否冥冥中也在起著這種神秘的作用?

善民對文學的癡愛是始終不渝的。他不論從軍于古城滄州,還是轉業(yè)于黨政機關,不管就職于鄉(xiāng)鎮(zhèn)基層,還是服務于公益事業(yè),總是利用業(yè)余時間讀書學習,操筆弄文,不斷有作品見諸報刊。特別是近幾年來,他集中精力創(chuàng)作了大量謳歌滹沱河的系列散文,受到文友和廣大讀者的普遍贊揚。

我非常喜歡善民的散文,只要見到就看得非常認真。后來有了微信,他每有新作也常發(fā)來叫我先睹為快。有一次,他把描寫滹沱風情的幾十篇散文打印出來,誠懇地說請我“提提意見”。我認真看了幾遍,感嘆于他的執(zhí)著和才華,但并沒有什么真知灼見。為表示自己不敷衍朋友的態(tài)度,就認真標出幾篇自認為寫得較好的,指出幾篇稍有遜色的。其實我說的只是一種感覺,究竟好在哪里,差在何處,也沒說出個子丑寅卯。后來被我看好的一篇《蘆蕩情歌》被《河北日報》的《布谷》副刊以“蘆蕩愛琴?!睘轭}選發(fā),我聽說后十分高興,當時曾寫一詩贈他,現(xiàn)抄錄如下:

恰是寒風凜冽時,

欣聞“布谷”唱花枝。

蘆蕩戀歌如美酒,

滹水情緣勝好詩。

信手拈來清麗句,

靈感常有奇妙思。

每見華章情難禁,

文癡自古貴相知。

這首詩,是對善民創(chuàng)作水平不斷攀高的祝賀,也表達了我對他作品的一個總體印象。

我喜歡善民散文中蓬勃的詩意。

美文如詩,自然是一種很高的境界和要求,善民的寫作在這方面下了苦功。這也得益于他平時總是勤于寫詩。他的散文多取材新穎,視角獨特,行文輕盈雋永,詞句鮮活靈動,讀來有韻有味,令人在閱讀中享受。這是認真讀書和反復錘煉的結果,也和天才稟賦有關。

我也喜歡他散文中那種充盈著水汽的泥土芳香。

善民的為人,是腳踏實地的;他的文章,是言之有物的;他的素材,來自多年酸甜苦辣的生活積淀;他的靈感,得益于反復的思索和梳理。尤其是朝花夕拾的那些故鄉(xiāng)風景、人物、故事等都寫的有滋有味。在他的筆下,故鄉(xiāng)的波光帆影、綠柳長堤、紅荷嫩葦、草灘野花都如詩如畫;同學玩伴、家人親友、干部社員、東鄰西舍都活靈活現(xiàn)。這些儲存在心的素材,在他筆下看似隨意鋪排,實則剪裁有度;看似信手拈來,實則頗具匠心。

《山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吧綘斒潜敬宓囊粋€光棍老頭”,在他腦海里“存了50多年”。他清楚記得“兩間低矮的土坯房,外墻用麥秸泥刷抹得光滑順溜,屋內(nèi)雖然窄小,卻干凈利落。進屋右側緊挨門的地方是鍋灶;迎門處的墻上,懸掛著一張發(fā)黃的武強年畫《鯉魚跳龍門》,彰顯著他從未泯滅的夢想……”如此細膩的描寫,讓人如臨其境。按年齡算,當時善民應在童年,如果“這個莊稼老頭”在他心中沒有位置,斷不會有如此深刻的記憶。可見,寫自己熟悉的生活才能增加文章的厚重感。

善民寫“山爺”,既著眼于“山爺”的一些生活小事,又關注到其在歷史重大事件上的態(tài)度和表現(xiàn)。比如,在村街制止孩子們混吃商販的糖葫蘆不給錢,“不能壞了咱村的名聲”;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面對鬼子的刺刀,“死也不出賣鄉(xiāng)親”;在轟轟烈烈的政治風暴中,“他的那間小屋,從來也沒冷淡過誰”。善民的文字都是從人性角度,客觀反映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不刻意拔高,不任意渲染,體現(xiàn)了一個“真”字。

1996年8月,滹沱河暴發(fā)了百年一遇的洪水。當年,善民在官亭鄉(xiāng)任職,在北堤日夜堅守了半個多月。他的家鄉(xiāng)大齊村就在下游不遠處,早已成了“汪洋大?!薄T凇队H歷“96·8”抗洪斗爭》一文里,善民沒有將自己刻畫成“高大上”的英雄人物,他在真實記錄當時干部群眾抗洪場面的同時,表露了自己對家鄉(xiāng)的擔憂。樸實的語言,真實的家鄉(xiāng)情結,令人感動,體現(xiàn)了一個“情”字。

善民的文章,常常以情勝出。讀他的文章,不僅可以看到他的經(jīng)歷,還可以走進他的內(nèi)心,了解他的生活態(tài)度和處世準則,知道他的審美觀和人生觀。

古人常說“道德文章”,把道德和文章放在一起談。毛主席也說過:“文風就是作風?!鄙泼裎墓P干練老道、自然細膩,字里行間透露著真情、良善、正能量,透露出一股豪爽之氣,覺得他是一個可交的文友。

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在我的辦公室里。他那時只有二十多歲,剛從部隊轉業(yè)到縣委報道組工作。他說當兵時讀過我的小說《芝麻花》,因文末標有“作者系饒陽縣委干部”,所以剛上班就打聽我,對于能夠與我相識非常高興。我那篇小說發(fā)表后,雖收到過兩封來信,但并沒人慕名找我,所以印象很深。那天他只說自己愛好文學,卻沒談自己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和成績。后來才知,當時他已在《滄州日報》等報刊發(fā)過作品。以他的年齡來說,這已屬起步較早、嶄露頭角了,但他沒說一句炫耀賣弄的話,只是表示要“向你學習”云云。從此事可以看出,善民是處世低調(diào)且非常謙虛的人。僅此一點,就和那些成天云山霧罩、胡吹亂侃的人截然不同。“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真是千古不易之理。

善民出書,請我寫序,并反復強調(diào)說:“你一定要給我指指缺點和不足?!蔽蚁?,作為一個立志文學創(chuàng)作的人,必須力戒浮躁,盡量遠離繁華熱鬧,鍥而不舍,堅持苦練內(nèi)功和定力,這樣才能不斷突破瓶頸,打造精品,攀越和占領新的文學高地。這也是我們的共同志愿。

我相信,善民會離這個目標越來越近。盡管他已經(jīng)五十多歲,但在我心中,他依然是那個朝氣蓬勃、埋頭創(chuàng)作的小伙子。

(本文作者系原饒陽縣政府辦公室主任、縣人大副主任,河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衡水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孫犁研究會副會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