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序

將軍不敢騎白馬 作者:卜鍵 著


自序

轉眼又到庚子,轉眼即過庚子。

在一些國人看來,庚子是一個厄運年。我為《三聯(lián)生活周刊》所寫專欄中,有一組文章就題為“璦琿的庚子年”,記述1900年發(fā)生在黑龍江的一個個慘案:海蘭泡和江東六十四屯的大屠殺,璦琿、墨爾根、齊齊哈爾接連被殘破,生民流離,哀鴻遍野。其時京師已為八國聯(lián)軍攻陷,慈禧太后等倉皇出逃,奉旨留守的恭親王也不敢在城內待著,帶領一幫人在近郊東躲西藏……

夏歷以干支紀年,周而復始,并無孰吉孰兇之別,給庚子年扣上一頂災厄的帽子,無疑是荒唐的。即如今年,剛開始時新冠肆虐,令人揪心,可看到各地醫(yī)療隊奔赴武漢,疫情很快得到控制,也為之感動欣慰。具體到我自己,居住于燕山腳下一個小山村,抗疫期間有數(shù)月封閉,應酬更少,出活則大增,過得平靜且充實。約兩個月前,賀圣遂兄從上海打來電話,約我選一個集子,敢不從命,于是就有了這本書——一本在庚子年編成的學術隨筆。

我的專業(yè)本為古典戲曲,后兼治小說,再后來由文入史,近年來的關注點則在東北邊疆史地。選編本書的過程中,自也會回視走過的路,真的很慚愧,更像一個學術“流竄犯”,跟著興趣走,也隨工作變化轉移,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或者說換一個地方打一槍,當今嚴格劃分學術畛域,難免引人側目。而在我國學術史上,在那些大儒的概念里,似乎并無文與史的壁壘:司馬遷《史記》散發(fā)著耀眼的文采,其中一些名篇更像文學作品;乾嘉時列名“史學三大家”的錢大昕,也不乏詩人氣質。學界的畫地為牢,并不利于學科的建設;而文與史的交匯融通,更能加深我們對經(jīng)典的理解。拜讀過商務印書館推出的“光啟隨筆”系列,頗為喜歡,竊以為隨筆這一樣式,或正是一條打通文史的路徑。

我對文字一向心存敬畏,下筆較慎重,也喜歡修改,發(fā)表前會一遍遍地改,而刊發(fā)后再讀,仍覺多有遺憾。因而也要謝謝出版社提供的這個重編機會,書中收錄的文章絕多都發(fā)表過,此次又做了較認真的梳理和修訂。錢穆先生曾說學者應保持對語詞的敏感,大哉斯言,其實也應祛除對一些語詞(包括套語)的因循蹈襲:如“無一字無來歷”,在史學界(包括古典文學界)被很多人視為圭臬,用以夸飾嚴謹,自高崖岸,指授弟子,本人則追索源頭,梳理其走向極端化的傳播路徑,指出其偏狹荒謬之處;如“白馬”一句,則由《淮南子·說山訓》的原生語境引發(fā)開來,對古典小說戲曲中白馬將軍的描述,對其中有關戰(zhàn)爭描寫的反智化,做了闡述和分析;如通常認為明清兩朝對《金瓶梅》實施了厲禁,本人則依據(jù)一條新見史料,證明和珅曾在軍機處講述書中黃段子,再引據(jù)其他文獻記載,論證清代朝廷不光沒有設禁,還持有欣賞態(tài)度。這些論述皆跨越文史的分界,皆曾被人們所淡忽,有必要加以澄清。至于選擇以“將軍不敢騎白馬”為書名,意在定格閱讀時的錯愕震驚,打碎固化的“白馬意象”,由此開啟一種歷史審視和反思,加深對傳統(tǒng)文化之復雜性的認知。

編完此稿,已是2020年的最后一天,夏歷的庚子仍遷延未去?!皻q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睂τ谝粋€讀書人,舊歲新年的差異本來就不大,仍是閱讀和寫作,唯祈愿癘疫消弭,世界安好。


2020年12月31日于京北兩棠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