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學士生活

黑白之城 作者:蘇丹 著


學士生活

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動態(tài)的人和恒定的校園、穩(wěn)固的樓體是校園風景中兩種重要的類型組合,它們相得益彰。環(huán)境具有教育的功效,但真正對個體心智產生作用的是其中不斷發(fā)生的事件。從一個側面看去,大學的學習生活由一系列名詞和動詞組成,它們構成了大學的人文景觀。盡管許多學科中的學問在闡釋和傳播中假設了不變的因素,但事實上一切都在劇烈的運動中發(fā)生。除了傳播知識以外,學校在人生中還扮演著讓個體變成自己的發(fā)生器的角色,由于這個過程在義務教育階段被嚴重推遲,所以大學中學士的生活愈發(fā)豐富,且那些行動大都來勢兇猛。每每回憶大學時光,這些浮游閃念的碎片,對應著大腦溝回中不同的興奮點或痛點。它們也會相互映照,彼此聯系,如同我們仰望星空時看到的滿天星斗。

同學

大學同學是在同一個時空里彼此獨立的個體的總稱,是個體進入社會之前的助力。同時,大學生又是社會中一個特殊的群體,個體與個體之間擁有許多共同的特質,以及基本的行為準則。他們一方面自我管理,另一方面相互提攜。這個群體中的角色很多,如班長、生活委員、學習委員、團支書、體育委員等。同學在同一個環(huán)境內朝夕相處,大家既是同伴,也是競爭對手。這也就意味著上學期間同學之間的關系有很多可能,相助、相愛、依賴,也可能是嫉妒、對立,乃至敵視。畢業(yè)分手之后才有可能從另一個角度回首那個業(yè)已不復存在的群體,然后在更加殘酷的社會現實的反襯之下感受到溫暖。

畢業(yè)之后的同學聚會像是一場黃粱美夢,它既溫柔又殘酷,大家的快樂建立在對青春逝去的感慨和失落上。畢業(yè)時間愈久,這些感受愈加強烈,引發(fā)的依賴性愈強。自戀是幸福感的心理基礎,人們在相互提醒中重溫舊夢,喚醒昔日的記憶。同學聚會又會讓每一個人感受到時間的存在和它的冷漠、殘酷。時間義無反顧地流逝,激蕩起的只是經世的塵埃。每一粒塵埃反射著昔日的余暉,讓人們在滾滾紅塵中迷失,往事依稀就在眼前,卻恍惚不定,舊事如潮汐,漲落難休。塵埃落定之后,我們看到,曾經的那個自己早已遠去……

上課是開始

“課”的一個主要意思就是指“系統(tǒng)性的教學方式”,上課意味著開始進入到一種專業(yè)的學習狀態(tài),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規(guī)定的知識點。

在大學里,這個狀態(tài)是常態(tài),生產出了多數的事件,也占據了多數空間。上課是一種開始,面對新的知識系統(tǒng),接受教師的解釋和啟發(fā)。教師是上課的主導者,一門課有趣還是無聊,除了受授課的內容制約以外,也和教師的個體習性密切相關:老師的知識擁有量、思維的活躍度、熱情程度以及表達等,都是吸引學生的重要指標。學生是上課的主體,也是課的受益者。課上的狀態(tài)和課程內容有關,知識性強的課程會讓學生精力集中,比如中國建筑史。傳授專業(yè)技巧和規(guī)律的課程中,學生也會格外認真,因為這樣的課對專業(yè)能力的提高作用更直接,比如建筑設計原理。大學時期,我沒有興趣的課程也很多,比如英語、建筑構造、測繪課等,課堂上的狀態(tài)自然也不佳。我的同桌廢廢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上,不但不好好聽課,還給講課的馮銘偉老師畫漫畫,被當場捉了現行,人贓俱獲。尤其令馮老師惱怒的是,學生還丑化了他。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最終耿耿于懷的老馮在期末考試中果斷出手,讓廢廢的總分在距離及格只差兩分時戛然而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