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聲與雨點
報載,某市作出了副局級官員個人家庭大事必須報告的制度,涉及面較寬。諸如自建、購買、出租、用公款裝修住房;親屬與子女招工、轉干、農(nóng)村戶口轉城市戶口,非因公出國留學、工作、定居;在各類經(jīng)濟實體中兼職或參與經(jīng)濟活動;涉外活動中收受禮品和有價證券;以及個人獲取工資以外的獎金,或家庭有較多的非工資性收入……都得通過口頭或書面形式,向上級主管部門提出報告。
據(jù)說,這是全國第一份??磥恚彩峭菩辛?,動了真格的,而且很切中要害的一個措施。是否真的說話算話,執(zhí)行起來,還有待進一步的證實和時間的考驗。但愿不要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樓地流于形式,或者,說歸說,做歸做地走走過場而已。
這種公開干部經(jīng)濟狀況的做法,非始自中國,非始自于這個市,在西方國家,也有政府官員要申報個人財產(chǎn)的制度,還有隱匿財產(chǎn)罪,和巨額財產(chǎn)來源不明罪等等相輔相成。任何一個國家機器,若不想由于貪污腐化而崩潰垮臺的話,總要有一定的法律、規(guī)章,來約束各級官員的以權謀私的行為。譬如這種使收入和財產(chǎn)透明化的做法,就是很常見的政權建設中的法制手段之一。
毋庸諱言,官員憑借著手中的權杖,是能夠擁有一般老百姓所得不到的便利,甚至無須動手,甚至不用支嘴,就可以獲得有形的或無形的工資外的收入。這在資本主義國家里,在解放前舊的社會制度下,是司空見慣,不以為奇的事。但是這種權力的消極腐蝕作用,即使在人民政權中,也能使一些意志薄弱的官員,經(jīng)不起物質(zhì)誘惑,走上墮落之途。從傳播媒介中得知,那些腐化墮落,瀆職自肥,營私舞弊,貪污受賄之輩,有的本是雞鳴狗盜之徒,混跡革命隊伍,一有機會,便原形畢露;但也有的曾經(jīng)身居高位要職,在沒有送上法庭之前,也是輕裘肥馬,紫衣紗帽,滿臉道德文章,講起大道理來一套又一套的。曾幾何時,欲壑難堪,愈陷愈深,終于像《紅樓夢》的《好了歌》所唱:“金滿箱,銀滿箱”,“至使鎖枷扛”了。
于是不禁想,先進的社會制度,正確的政治思想,楷模的帶頭作用,邪不壓正的社會風氣,所形成的這股道德力量,若是沒有一定的制度、條例、章法和實施細則,加以檢查約束,而且誰也不能例外地受到監(jiān)督的話,僅靠自律、靠覺悟、靠孔夫子所謂的“慎獨”,就難免使一些自外于道德約束的人,罔顧黨紀國法,最后東窗事發(fā),身系縲紲為止。所以,像某市的高官必須報告?zhèn)€人和家庭大事以及財產(chǎn)狀況的制度,實在具有防范于未然的意義。
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墨子,在其《尚賢上·盜其無自出》一文中,這樣說過:“富者,有高墻深宮,墻立既,謹止為鑿一門。有盜人入。闔其自入而求之,盜其無自出。”這位富人,筑了很高的墻,但只開了一扇很小的門。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因為,如果有強盜進來,墻高逃不出去,只要關上這僅有的一扇門,就可以關門捉賊了。這則寓言說明了一個道理,四面高墻,唯開一門,比喻建立一種嚴密的制度,嚴格地按制度辦事,于是,任何作奸犯科的人,也休想鉆空子了。
看到某市在全國范圍內(nèi),率先走出這一步,為反腐倡廉這個意義深遠的行動,寫下精彩的一筆,禁不住為之叫好。但愿雷聲響時,雨點跟著也來,那么,張揚社會正氣,提倡廉潔奉公,會是很有實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