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稿為植物散文隨筆集。作者寄心于書房,對花草的書文多有研讀,并從中得出獨到見解。文章分為“舊花留痕”“新木扶疏”上下兩輯,上輯為作者過往三本“花書”的精選文章,下輯收入若干關于嶺南的特色鄉(xiāng)土植物,如莞草、莞荔等等。 作者長于學術性的名實考辨,如《木筆抄書說木蘭》,接連梳理木蘭、木蓮、玉蘭、白蘭、荷花玉蘭、紫玉蘭等等在史書今作中訛誤(可戲稱為“花木蘭現(xiàn)象”),可見功力之深。還在文末附上索引,以供有心人查閱,將目光扎根于更廣闊的草木領域。 然而在嚴謹?shù)难谏w下,是深情,既有對花草的眷戀,亦有對絢爛青春的懷念,記錄光陰流轉中的草木心痕,帶著憂傷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