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積極思考的力量

愛默生隨筆 作者:(美)拉爾夫·華爾多·愛默生 著


積極思考的力量

浮躁的人們輕視理論,就好像空洞的理論是幼稚可笑的。事實上并非如此,事物的存在是有它自己的理由的。造物主不會向大自然的威力屈服,讓那些可有可無的事物存在。事物有它神圣性的一面。我們必須尊重和信任自然的規(guī)律,否則只會傷害到我們自己。人天生是相信自然的。但是人并不是為了奔波受累而生活的,我們所追求的目標是安詳和寧靜。只要人們始終是積極向上的,只要人們拋棄了自怨自艾,不再沉溺于過去,就會信任自然的規(guī)律和力量。

人類的文化對每個人都會產(chǎn)生影響,它教我們不要輕易地懷疑那些具體存在的現(xiàn)象:如熱量、水量、氣體等。它教我們把精神看成是一種存在,也可以把自然看成是一種結果。

如果本能地把自然看做是一種絕對的存在,那么就是一種陳腐的認識。思想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打破這種感官主宰一切的局面。理念所展示給我們的是一個獨立的自然界。在這種更高層的東西介入之前,眼睛僅僅憑借觀察,就可以非常精確地看見事物之間鮮明的界限和五顏六色的世界。而一旦運用了理念的力量,這些界限和界面就會又多了一層優(yōu)雅,意義也就會變得更加豐富,這些都是思考的功勞。如果人們積極地審視世界,事物的界限也就會變得透明了。透過它們,我們看到了世界的緣由和精神的存在。生命中最美的時刻大概莫過于此了。

大自然注定要和精神結合在一起來解放我們的思想。自然界某些微小的變化都能夠讓我們感到一種相對性的存在。當我們從行駛的船上或是從空中觀看大海的時候,我們都會有一種新奇的感覺。即使是視角最微小的改變也會使整個世界變得美麗如畫。

理想主義就是要把世界以自己最希望的形式精確地表現(xiàn)出來。這其實就是理念所看見的世界,不管這理念是推測的還是確實存在的,也不管它是抽象的還是具體的,或者只是一種虛幻而已。因為在思想看來,世界永遠都只是現(xiàn)象。我們應該關注的是世界的本質。

在理想主義看來,大千世界里的人和物,行為和事件,國家和宗教,都不是在漫長的歲月中一點一滴地積累起來的,而是一幅畫,一幅讓心靈去冥想感悟的畫。因此,心靈不愿意對宇宙做過于瑣碎、細微地探究。心靈重視的是目的,但同時也重視過程。它對人和奇跡沒有什么興趣,對歷史記載也毫不在意。它喜歡隨遇而安,面對人生的好運厄運,別人的支持或者反對,都漠然置之。它會坦然地接受所發(fā)生的一切,把它們作為生活的一部分。

大自然給予人類無窮無盡的活動空間,使人們都忠實于自己的思想。自然永遠都會對我們產(chǎn)生影響,就像是一團火,就像是我們頭上的太陽。

精神往往存在于粗糙的物質狀態(tài)之中,或者是存在于互不相干的現(xiàn)象之中,語言和思維都無法描述和定義它。本質的東西是無法記錄下來的,但是當人們崇拜它時,自然最崇高的使命就會出現(xiàn)。通過本質,人類可以更加清晰地認識那些普遍的精神。在它的感召下,人類又回歸了精神的境界。

那些令人生畏的普遍而真實的東西,既不是智慧,也不是愛;既不是美麗,也不是力量;而是一種整體和部分都能夠充分揭示事物本質的精神。精神并不是讓自然圍繞在我們的周圍,而是讓自然貫穿于我們生活的始末。它就像是永不干涸的甘泉滋潤著我們,在需要的時候,可以給我們無窮的力量。

謹慎并不只是感官上的,而是內在生活的外在表現(xiàn)。它把思想當做公正的上帝,按照事物本身的規(guī)律來認識和推動事物。它總是按照自身的身體狀況,運用適合的方式來增強身體的健康,根據(jù)自己智力的高低,在可以理解的范圍內,增進自己心靈的健康。

按照社會準則生活的人,踏踏實實,認真生活,他們因此而得到人們的稱贊。如果只有敏感的內心,充沛的感情,只是追求感官上的刺激,而不顧及社會的法則,隨便放縱自己,那么這就是一種悲哀。如果一個天才人物,一個激情四射、才華橫溢的人,毫不顧及社會的準則,而為所欲為,那么他很快就會成為一個為眾人所不齒的圈外人。他自己也就會變得牢騷滿腹,憤世嫉俗。

擁有善良品性的人一定是一個明白事理的人,一定是一個信守諾言的人,一定是一個具有長遠眼光的人。而那些無視真理、信口雌黃的人則無異于是在自殺,即使是對于健康的社會而言,也是一種謀殺行為。諾言有時是有利可圖的,但是事情的發(fā)展難免會使他遭到打擊。德高以誠,為人以信,坦率的人會吸引更加坦率的人,即使是公務關系也可能會發(fā)展成為誠摯的友誼。只要把雙方的利益放在一個共同點上,就會更加讓人信服。相信別人,別人也會更加相信你,對你也就會更坦誠。高尚地對待別人,別人就會表現(xiàn)得更加高尚。

對于生活中所出現(xiàn)的不愉快的事,或者是難以處理的事情,當遇到一些很難對付的人時,生活的嚴謹并不是一味地回避,更不是逃避主義,而是要表現(xiàn)出生活的勇氣,勇敢地面對一切困難。

人與人相處時不應該帶著敵意和怨恨。也許你與他人的觀點格格不入,甚至是針鋒相對。但是不應該只盯著差別,而是要正確地把握住自己的思想,盡量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思考問題。這樣就會使差異走向共同和共通,也會增進相互的理解,達成共識。即使是在爭論中,也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思想,用適當、對路的方式來表現(xiàn)能力,而不是蓄意地攻擊和憎恨。從本質上來說,表面上的差別雖然依然存在,甚至是相差甚遠,但是靈魂卻是相同的,對于智慧與愛的追求都是一樣的。

真誠坦率,處處都表現(xiàn)出勇氣、愛和謙遜的人,就是在嚴謹生活的人,他們掌握了幸福生活的藝術。我不知道世界上的物質是否都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所組成的,但是這個信奉禮儀和崇尚行動的社會是由一種材料組成的,那就是生活的嚴謹。謹慎是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品格,只要我們信奉這一信條,相信過不了多久,它會成為我們每個人的座右銘。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