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難題型”民間故事研究
許雨晴注
摘 要:作為海南黎族民間故事中一種重要的故事類型,“難題型”民間故事以“解難題”為核心,通過曲折離奇的情節(jié)反映出了來自現實生活中不同方面的矛盾沖突。具體可以分為岳父設難類、惡人設難類、兄弟對比類、巧女解題類、長輩虐待類和長工智斗財主類,這些類型的難題故事在出題者和解題者的較量中,展現出了人性的善惡、智慧的魅力以及人們期待命運有所轉變的美好愿望。通過對難題的分類、設置、解答、作用等方面進行分析,有助于我們進一步理解認識海南世居黎族民間故事背后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審美追求和文化內涵。難題型民間故事以強大的生命力永存于民間文學的海洋之中,并以其獨特的文學藝術魅力吸引著人們對其不斷地關注和探究。
關鍵詞:黎族;民間故事;難題型
民間故事與一個民族的歷史社會文化密切相關,要想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和心態(tài),民間故事是一個較好的切入點。民間故事不但在一定層面展示了一個民族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全貌,而且蘊含了許多值得深入發(fā)掘的民族生活習俗文化、信仰文化和民族心理文化內涵,在文學、歷史學、民族學和文化學等方面具有研究價值。民間故事作為一種集體創(chuàng)作的敘事文體,在故事的情節(jié)、人物、主題等方面有著明顯的類型化傾向,常見的有難題型注、魔寶型注、天鵝處女型注等,其中“難題型”民間故事因其故事情節(jié)的曲折離奇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而表現出恒久獨特的文學藝術魅力。
黎族民間故事集《甘工鳥的故鄉(xiāng)———海南黎族民間故事集》注、《黎族民間故事集》注 (龍敏、黃勝招編著)、《黎族民間故事集》注 (符震、蘇海鷗主編)、《五指山傳說:海南島黎族民間故事選》注中大約收集了海南黎族民間故事 208篇(含有重復篇章),據筆者統計,“難題型”民間故事大概有 30 篇,從目前的研究看,對這一類型的黎族民間故事進行研究的文獻尚不多見,截至 2015 年 12月 25 日,利用“難題型”和“黎族”關鍵詞在中國知網搜索,所得數據為 0。本文將通過運用民間文藝學、文學心理學、文學價值學等學科知識,對黎族難題型民間故事進行探討研究,以期更好地發(fā)掘出黎族民間故事中的文化內涵。
在研究方法上,筆者將搜集的難題型民間故事進行分類,對每一類型都進行了故事情節(jié)概述,并對難題類型做出了簡要說明。在分類研究的基礎上,文本針對難題設置的方法、難題解答的方式以及難題本身在故事中的作用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嘗試對難題型民間故事展開了文化解讀,探究各類型的難題故事承載的民間大眾的習俗風貌、心理、信仰等的文化內涵。
一、“難題型”民間故事的界定及劃分
(一)難題故事的界定
大多數難題故事都是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中產生的,是人類對生活、對人類本身的一種詢問和回答。關于難題故事的界定,在收集到的材料中有以下觀點。周北川在《“解難題”主題的文化人類學溯源》中提出難題的主要特征是:1.難題有意設置;2.難題具有超常性;3.難題帶有考驗性質;4.常常采用“三迭式”結構。注在萬建中編著的《中國民間散文敘事文學的主題學研究》一書中,給出了一個這樣的難題的定義:由明確的出題者出給明確的答題者的運用普通人慣常的思考方式和認知能力所不能順利完成的或違背常理的題目;其設置通常是出題者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刻意為之,為的是不讓解題者完成,而答題者卻通過智慧或超自然力順利解答出了題目。注上述兩人的觀點,都對難題的界定有了一些特征性的總結。但基于以海南世居黎族的民間故事為論述對象,其中帶有考驗解題者的道德品格的故事,也有其值得分析探討的文化價值,所以這里也將這類難題故事置于分析的范圍之內。
根據以上對難題的定義,本文在這里所指的難題故事也將以此為判斷的標準。所指涉的內容包括,愛情方面的難題求婚,如父親為了不讓女兒嫁與他所瞧不上眼的男青年而設置了難題作為阻礙;女方為了挑選出如意郎君給追求者設置了考驗等。在生活生產方面,如父親為了在眾兒子中挑選出合適的繼承人,有意設置了明確的難題;出題者設置了隱藏的難題,用以考驗答題者的品行操守,例如“金錢的誘惑”;解題者在惡人的有意為難之下而破解難題等。
(二)難題故事的劃分
1.難題故事劃分類型的目的
難題型民間故事因故事情節(jié)及難題設置的目的的不同,所呈現出來的故事類型也就不同。難題型民間故事的情節(jié)類型繁多,將相同情節(jié)的故事劃分歸類也是分析難題故事的首要步驟。把難題故事劃分歸類之后,才便于對故事進行相符合且較為詳細的分析。除此之外,從不同類型的難題故事中,可以探究出民眾賦予此類故事形態(tài)更為深層的意義。
2.難題故事劃分的標準及其局限性
本文所收集到的海南黎族民間故事有 208 篇(含有重復篇章),其中難題型民間故事大概有 30 篇。這里將按照難題故事的核心情節(jié)以及人物角色進行劃分。本文對難題故事的界定和劃分都是基于海南黎族民間故事的具體情況來判斷的,并且與本人對難題故事的理解緊密相關,在與其他學者的理解判斷上可能會有所偏差。此外,因不同的理解劃分出的難題故事,可能會被劃分到不同的故事類型當中。再加上民間故事的主題帶有很強的粘連性特征,難題故事劃分時就可能會出現交錯重復的情況。
二、黎族“難題型”民間故事的主要類型
(一)岳父設難類
這類故事講述的是年輕小伙兒想要迎娶心儀的姑娘為妻,但卻遭到了女方父親的極力反對。這類故事中的岳父往往都瞧不上求婚小伙兒,為了不讓小伙兒成功娶到自己的女兒,他給小伙兒出了一道道難以完成或違背常理的難題。這里的故事類型包括了其他學者所劃分的異類/窮漢娶妻類難題故事?;诤D侠枳咫y題型民間故事來說,大致有以下幾個情節(jié):
①a.孤兒b.窮漢(長工) c.異類(蛤蟆、青蛙、冬瓜)愛上了富人家的女兒,想娶該女子為妻。
②女方父親(黎頭、妖怪、財主等)不同意,設置難題刁難求婚男子,要求他們在一定時間內交出指定物品,才可迎娶自己的女兒。
③孤兒、窮漢、異類破解難題。 a.仙人或動物提供幫助,得到寶物。 b.異類通過天生超自然力量解除難題。
④a.孤兒/窮漢與富家女兒結婚。 b.異類與富家女兒結婚,變?yōu)槿诵巍?/p>
中國傳統社會自古講究男女婚姻要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雙方家庭要門當戶對,門第觀念流傳久遠。這是男女談婚論嫁時雙方家庭都要考慮的問題,時至今日中國社會也有少數家庭仍然存在這種觀念。特別是在不提倡男女自由戀愛的中國傳統舊社會中,門第觀念使得許多相愛情侶最后都以愛情悲劇收尾。也就是說,當一個窮小伙兒或者說是異類想要娶一個富家女兒為妻,這是必定會受到女方家庭的極力反對。現實生活中總是有不少的條條框框束縛著人的行為,在選擇面前人們總會無奈地向現實低頭,但黎族民眾始終對美好的愛情有著強烈的期盼。在現實中人們的愿望不得以實現,情感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往往就會在精神世界中去構造美好,宣泄被壓抑的欲望。
在此故事類型中的黎族男子雖然家境貧寒、無權無勢,有的甚至是異類,但他們總是有著堅定的意志。他們明知心愛的姑娘是高攀不起的富家女兒,可為了心中所愛,他們愿意以身涉險,挑戰(zhàn)重重困難。然而在有錢有勢的岳父眼中,窮小子想迎娶自己的女兒,簡直就是異想天開,“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該類故事中,女方父親作為難題的出題者,其所給出的難題內容大多數是讓求婚男子在一定時間內拿出珍貴、罕見的寶物,尋寶的路程往往危險艱苦,在常人眼中這是不可完成的任務。
例如《甘工鳥的故鄉(xiāng)———海南黎族民間故事集》的《孤兒與蜈蚣》注這一故事中,財主南巴要阿實把魔王嶺上的金錢豹王皮送來,之后又要求交上一籮筐的銀子;在龍敏、黃勝招編著的《黎族民間故事集》的《色開的故事》注中,奧雅要色開在一天內把九籮筐撒在地上的谷子一粒不剩的撿回谷蘿里,以及到西邊湖中尋找奧雅掉進湖里的衣針;在符震、蘇海鷗主編的《黎族民間故事集》的《仙人湖》注這一故事中,仙女的妖怪父親讓阿郎拿出一塊發(fā)光的寶石,把五指山第四峰上的那只山豹捉回來,以及拿海象肉來給他當下酒菜。
該類難題故事中的解題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第一種是求婚男子得到仙人或是動物的幫助。第二種是異類通過天生超自然力量解除難題。在第一種解題方式的故事中,幫助求婚男子解除難題的仙人一般是黎族民眾想象構造出來的“仙女”“白發(fā)仙人”等。這里所涉及的動物一般有螞蟻、魚、蜈蚣等,這些動物在幫助解題之前就與求婚男子相識,男子因善心曾經救過這些動物。這些動物因此在男子遇到困難時及時提供了幫助,幫助該男子完成任務以此報答男子先前的善舉,有時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仙人和動物在此類故事中成了首要的關鍵點,他們的出現和給予求婚男子的幫助關系到能否完成女方父親設下的難題,娶到心儀的姑娘。
第二種解題方式的中心是異類自身所特有的超自然力量。這些異類如青蛙、蛤蟆、冬瓜等,他們自出生下來就與常人不同,具有異于常人的外表和非人類所持有的超自然力量。在異類男子想要討娶心儀姑娘時,往往會受到女方父親的極力反對和鄙視。但他們本身就具有超自然力量,通過自身的力量他們能夠完成難題并且打破岳父的鄙視。在他們解除難題成功娶到姑娘時,就會出現由異類的外形變形為人類的外形這樣一個情節(jié),例如青蛙仔白天是個小青蛙,晚上就變成了一個英俊的小伙子。
(二)惡人設難類
這類型的黎族民間愛情難題故事包括了仙女報恩類難題故事的某些情節(jié)。主要講述了一對相愛的男女正沉浸在愛情的甜蜜時,遭受了惡人的強行拆散。此類故事中的女子往往因為過于美麗、過于優(yōu)秀而吸引了有權有勢的惡人的目光??赡兄魅斯蠖喽际歉F困卻又富有善心的社會下層的人物形象,因此,當惡人搶走美麗的姑娘時,男主人公總是無法及時解救,但卻永不放棄解救心愛的姑娘。面對窮小伙兒的執(zhí)著,惡人只好設置難題作為阻礙。這一類型的黎族民間愛情難題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有以下幾種:
①家境貧寒的善心男青年(孤兒、獵手等)救助了遇難的姑娘或是某種動物(魚)。
②遇難的姑娘或某種動物是仙女的化身。
③兩人相愛。
④惡人(玉帝、皇帝)強行拆散二人,出難題為難男子。
⑤a.在仙女自身的能力下解除難題b.與仙女相關的親友(父親、姐妹)提供幫助。
⑥a.兩人重逢,過上幸福生活b.惡人受到懲罰
在該類故事中仙女成為了解題的關鍵人物,作為解題者的男子,在此類故事中承擔的也是一個受助者的形象。如龍敏、黃勝招編著的《黎族民間故事集》中《寶籃子》注的故事,亞什在一位道公的幫助下得到了可把潭水斗干的寶籃子。有一次亞堅來到潭邊,剛放進籃子,潭水立馬被斗干了。水龍王的女兒出現了,并帶他到水府里問罪。水龍王用一只小狗和一只寶碗與亞什交換了寶籃子。之后他便發(fā)現小狗竟是龍王的女兒,并與龍女結了婚。玉帝得知龍女美麗動人,便派兵下來搶親。玉帝以逼迫亞什交出龍女為條件,設置了多個難題,在岳父的幫助下,亞什一一順利解答。最終玉帝遭到了相應的懲罰,亞什和龍女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三)兄弟對比類
這類型的難題故事主要講述了父親或仙人分別用明確的難題和隱藏的難題來考驗兩兄弟的能力和品質。一種是,父親通過設置明確的難題來檢驗兒子們的能力。兒子們解相同的難題時,有了各自不同的表現。父親由此來確定下一任家主繼承人。另一種是,“仙人”設置了隱藏的難題,用于考驗兩兄弟的品質。主要有以下幾種情節(jié):
① a.父親給出明確的難題b.仙人給出隱藏的難題
② a.兩兄弟接受父親的考驗,各自通過自身的能力解難題; b.兩兄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仙人考驗品質。
③兩兄弟中一個能力強,既勤勞又誠實或是富有善心,另一個反之。
④ a.優(yōu)秀的兒子通過考驗,成為家業(yè)繼承人; b.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兄弟對比型的難題故事里的出題者設置難題主要是為了考驗答題者的技能和品性、道德、意志等。父親給出難題讓兩兄弟去完成,再根據他們的表現作為評判的標準,這是想要在兩個兒子中挑選出繼承人再適合不過的方法了。兩個兒子都是自己的親骨肉,自然不會出現過于偏心的情況。因此,設置難題讓兩個兒子各自去完成,這不僅是父親挑選繼承人的方法,更是給了兩個兒子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
公平競爭選出來的家業(yè)繼承人是名正言順的,這也就意味著另一個兒子會對未來家主的絕對服從。這在一定程度上穩(wěn)定了兄弟關系以及維護了家庭和諧。通過兩兄弟在解題時的不同表現,黎族民眾贊揚了勤勞、勇敢、誠實的男青年。這同時也是對年輕一輩的教誨和期望。如《甘工鳥的故鄉(xiāng)———海南黎族民間故事集》的《七仙嶺》注故事中,父親讓兩個兒子到大海抓點魚回來,大兒子那躍積極的抓回一擔鮮魚,而小兒子被街上的景象迷住,拿回了很少的魚并且撒了謊。之后父親又讓兩兒子造嶺遮風,大兒子依舊勤勞的造出了結實的山嶺,小兒子偷工減料造山嶺被發(fā)現后,羞愧的躲了起來。大兒子名正言順地繼承了家業(yè)。
仙人設置隱藏難題的這一情節(jié)類型故事設置難題的目的在于考驗一個人的品性、道德、意志等。這里的仙人一般會化作老人、乞丐這一類弱勢群體,并且在他們“遇難”后向分別遇見的兩兄弟尋求幫助。另一種情況是,當兩兄弟中被虐待的那一個(一般是哥哥虐待弟弟)遇難時,仙人及時出現給他提供幫助。面對仙人的幫助下那巨大的利益,弟弟依舊選擇原物。而當哥哥知道后,便假裝遇難,想要從仙人的幫助中獲取利益。
如龍敏、黃勝招編著的《黎族民間故事集》中的《砍刀的故事》注,狠毒貪心的哥哥亞力娶了個相當苛刻的老婆,他們長期虐待誠實、勤勞的弟弟亞連。有一次亞連被逼著冒雨上山砍柴,一不小心卻將缺口的砍刀掉進了潭底。當亞連傷心發(fā)愁時,潭里出現了一位美麗的仙女,并要幫他解決眼前的困難。仙女第一次拿出了一把閃閃的金刀,亞連說不是他的。第二次拿出了銀刀,亞連也說不是,明確地表達了自己不會貪心只想拿回自己的那把缺口的刀。當哥哥亞力得知事件的經過,辱罵了弟弟亞連,并計劃著拿缺口的刀去換金刀。仙女在見到哥哥亞力時,拿出缺口的刀問他是不是這把,亞力連忙說金刀才是他的。仙女識破亞力的貪婪,便告訴他潭底下多得是金刀銀刀。亞力不管不顧的縱身一躍,便葬身于潭底,惡毒的嫂嫂也變成了滿嘴叫喚“金刀”的哭刀鳥。而善良誠實的亞連與仙女過上了幸福生活。
該類難題故事中,被欺壓、虐待的通常都是弟弟,最終經得起難題考驗的也依然是弟弟。故事中的哥哥一般是個性格惡劣、貪婪、懶惰的人物形象。相反,弟弟都是富有善心、勤勞、誠實的形象。哥哥成天壓迫、欺凌、虐待弟弟,可弟弟在貧窮、被欺壓的生活狀態(tài)中依舊保持著善心。無論是仙人在弟弟遇難時提供幫助,或是善良的弟弟幫助了仙人,仙人給予回報。這都是給弟弟出了一道難題,最常見的就是“金錢的誘惑”。弟弟誠實本分的抵制了誘惑,最終獲得了更大的回報,而哥哥卻假裝遇難欺騙仙人,并貪婪金錢,最終得到了相應的懲罰。這樣的故事情節(jié)反映了黎族人民對人的品性的審美價值取向,在貧窮、壓迫中也要保持一顆善心,勤勞、誠實永遠都是要恪守的品質原則,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兄弟對比型的難題故事,無論是解答明確的難題還是隱藏的難題,解題的關鍵都在于解題者自身的能力和品質。除此之外,中國古話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不單是古人對于世事的一個總結,也還是前人對后人的一種教誨和警醒。仙人設置隱藏難題的民間故事從情節(jié)上來講是考驗一個人的品質,而從故事的意義來看,就是通過兩兄弟的不同表現和不同結局進行對比,從而傳遞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民族價值觀。
(四)巧女解題類
巧女解題類的故事基于海南黎族民間故事來說,其故事類型的界定特征就是聰明的女性巧妙的解答了惡人有意設置的難題。在這類型的故事中,往往是巧女的家公被惡人故意訛詐或是巧女成為被為難的對象。而巧女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口舌巧妙地將惡人設置的難題完全解答,使得惡人的故意為難無法繼續(xù),最終巧女成功的維護家庭安危。該類故事將女性(主要是媳婦)設定為解題者,并成了反抗權勢壓迫的英雄。這可以看作是對從外人轉變成家庭成員的媳婦的考驗,也是黎族民眾理想中的媳婦的形象。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有以下幾種:
① a.惡人故意設計陷阱讓家人損壞某些物品,并夸大物品的價值,給出難題來索要賠償。 b.惡人被各方面優(yōu)秀的巧女所吸引,為得到巧女有意為難巧女家庭。
②巧女靈活應對,擊退了出題的惡人,維護了家庭利益。
在海南黎族民間故事中巧女解題類故事的情節(jié)類型單一,其出題者都是有所貪圖的惡人。有權勢的惡人貪婪地想要把窮人家的寶貝物品占為己有,便想了計策把窮老人拉入“陷阱”,再將事實放大,設計難題要求賠償。如符震、蘇海鷗主編的《黎族民間故事集》中《聰明的媳婦》注的故事,家財萬貫、心腸歹毒的黎頭亞厲看中了窮老人亞實家的一塊良田,便把白馬放進田里吃稻谷。亞實驅趕白馬無果后,一氣之下用石頭打中了白馬的頭部。黎頭亞厲和打手立馬跳出來大罵老人,并說老人打的是金馬寶馬,光是兩只角就能頂上這塊田和田里的稻谷,要求在三天內將馬角找回。面對這樣的難題,老人無法解決,聰明的兒媳得知后通常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更夸張的物品價值超過惡人的訛詐數目。
當惡人的目的在于得到巧女,他也同樣是給巧女的家人(通常是丈夫)設置難題,把巧女作為條件。然而巧女總是勇敢地面對有權勢的惡人的騷擾和難題,冷靜的思考對策保護自己保護家庭。如符震、蘇海鷗主編的《黎族民間故事集》中的《娜艾干》注里強搶婦女、逼迫窮人兒女為奴隸的老色鬼財主看上了聰明美麗的娜艾干,對其展開不斷地騷擾。娜艾干通過“抓雞”事件保護了自己,維護了家庭名聲。當丈夫被老色鬼引誘去賭博并且“輸掉”娜艾干后,娜艾干卻是步步為營,逐漸打垮老色鬼財主,救出被強搶的婦女和奴隸。
巧女解題類民間故事流露出了濃郁的生活氣息。無論是以訛詐金錢為目的,還是以占有巧女為目的,都是以較為平常、生活化的環(huán)境、人物、情節(jié)等因素構成。更加體現了民間故事是基于民眾生活的一種創(chuàng)作。故事中的出題者和解題者往往身份差距很大,地位高的人仗著權勢刁難窮苦的百姓,并提出過分無理的條件,可最終結果卻是弱者成功破解難題取得了勝利。在現實生活中,社會底層的窮苦百姓時常受到地位高的權勢的壓迫,面對壓迫百姓們定會抱有許多的不滿和憤恨。然而巧女解題類的民間故事就成了百姓釋放這種不滿的一種途徑,在精神層面滿足了反過來打壓權勢的愿望。
(五)家庭問題類
該類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講述了長輩長期虐待弟弟妹妹或是非親生兒子,有意設置難題為難他們,甚至是想要置其于死地。被虐待者通常是通過自身的力量或是他人的幫助成功解題。一般情節(jié)有以下幾種:
① a.從小父母去世,弟弟或妹妹依靠哥哥而活; b.親生母親離世,父親娶了繼母。
②長期受到長輩(哥哥、嫂嫂、繼母)虐待。
③ a.女孩兒生得美麗動人,既勤勞又善良; b.男孩兒誠實、勤勞、富有善心,但性格軟弱,無凸顯的能力。
④ a.哥哥嫂嫂為了自己的利益,欲把妹妹嫁給有錢人家。妹妹不愿意,哥嫂出難題作為不嫁的條件, b.繼母看不慣女孩兒,故意設置難題虐待女孩兒c.哥嫂時常虐待弟弟,設置難題為難弟弟,甚至是想置其于死地。
⑤被虐待者得到仙人(龍子、仙女)或帶有仙氣的動物(牛)的幫助成功破解難題。
⑥ a.女孩兒與龍子相愛,龍子卻不慎遭到哥嫂殺害,女孩兒殉情而死; b.被虐者生活美滿幸福,施虐者遭到應得的報應。
這類故事的主人公與家庭成員的關系非常的不融洽,長期受到長輩的欺凌
虐待。在家庭中主人公沒有可以倚仗的人,狠心惡毒的長輩自然會對其打罵虐待、刻意刁難。在上面所說的情節(jié)④的a類情況中,失去雙親,妹妹依靠哥哥而過活,這在惡毒、小氣、狠心的嫂嫂眼里就等于養(yǎng)著累贅。加上這類故事中的哥哥不但不關心愛護自己的妹妹,還縱容妻子虐待妹妹。哥哥嫂嫂自然而然設置難題刁難妹妹。如《甘工鳥的故鄉(xiāng)———海南黎族民間故事集》中的《爾蔚》注,爾蔚生得美麗動人又心靈手巧,從小失去雙親,只能跟著哥哥生活。哥哥迎娶的嫂子是個勢利鬼,她為了利益要將爾蔚嫁給不喜歡的有錢人,爾蔚堅決不依,嫂嫂就故意出難題作為不嫁的條件。
在這情節(jié)中,嫂嫂設置難題的目的在于讓妹妹知難而退,聽從她的意思嫁給有錢人。因此,嫂嫂設置的難題的難度非常大,超過了妹妹自身能力的可承受范圍,甚至是常人無法完成的難題。如《爾蔚》中的嫂嫂讓爾蔚一個人一天內把五座山的草木統統砍光;把從五座山上砍下的草木全燒光;一人一天種完五座山的山蘭。這些難題明顯不是爾蔚一人可完成的,仙人的出現成為解難題不可缺少的條件。當爾蔚為解難題發(fā)愁時,仙人(龍子)出現用超能力幫助解除難題??筛缟┑哪康姆浅C鞔_,設置難題只是他們?yōu)檫_目的的一種手段,解除難題與否對他們來說并不重要。龍子成為他們達到目的的障礙,所以就有了情節(jié)⑥中的a類情況。
在情節(jié)④的b類中,繼母看不慣女孩兒,時常打罵之外還刻意布置難題給女孩兒,目的就在于虐待女孩兒。例如龍敏、黃勝招編著的《黎族民間故事集》中《繼母》注的故事,繼母讓亞娜把一團棉花搓成線,搓不完就不給飯吃。亞娜明知做不到,但也只得答應下來。這時亞娜負責放養(yǎng)的老牛,用了超凡的力量幫助亞娜完成難題。繼母又接著讓亞娜一天之內把一籃棉花搓完,并除完一塊田中的雜草。老牛又接著幫亞娜完成了難題。從這類故事情節(jié)的難題狀況看,繼母設置的難題雖然難度大,但都是女性在社會生活中可運用自身能力完成的題目。只是在數量和規(guī)定的時間上故意刁難,這就使得這些本來很平常的家務變成了虐待女孩兒的手段。
情節(jié)④中的c類,失去雙親的兩兄弟,哥哥娶了陰險惡毒的老婆并被老婆所帶動,弟弟就變成了家中被虐待的對象。哥哥嫂嫂自私狠毒,不愿意弟弟瓜分或是享用家產,時常大罵虐待弟弟,甚至是想要置弟弟于死地。如龍敏、黃勝招編著的《黎族民間故事集》中的《打龍和打孟的故事》注,弟弟打孟忍受不住哥嫂的打罵虐待要求分家,哥嫂分給了他一點谷種。打孟準備開墾山蘭園時,發(fā)現惡毒的嫂嫂事先煮熟了谷種,播種后山蘭園才長出了幾株稻苗。這樣的難題對打孟來說不僅僅是破解不了,更是會威脅到自己的生命。仙女的出現拯救了打孟,懲罰了狠心惡毒的哥哥嫂嫂。
在長輩虐待類的難題故事中,“虐待”的開端往往是非親血緣的外人成為家庭成員。除了施虐者的狠毒自私的品性及被虐者逆來順受的性格之外,“非親血緣”也是一條不可跨越的鴻溝。伴隨著私有制的產生,親血緣與非親血緣的家庭成員關系必定會受到不同的待遇。像嫂嫂和繼母這樣的非親血緣進入家庭,為了維護她們“小家庭”的家產利益,自然會對“外人”出手,更何況這里的“外人”是大家庭里的被撫養(yǎng)著和財產的繼承者。該類故事嚴厲的批判了長輩刁難虐待晚輩的行為。而仙人或是動物搭救的情節(jié)反映了黎族民眾在身處困境時仍對解除困難抱著期望。
(六)長工智斗財主類
這類故事是中國難題民間故事中最常見的類型之一,故事內容相當的精彩?!爸嵌贰笔窃擃惷耖g故事的核心情節(jié),地位、財勢差距大的財主和長工成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在劉守華《“嘴會轉”與“鐵算盤”———“長工和地主”故事解析》一文中對中國長工智斗地主類的民間故事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析,并將這類故事分為三類:破難題型、巧做活型、“連環(huán)騙型”。注本文基于海南黎族長工智斗財主的民間故事情節(jié)出發(fā),這里從“破難題型”和“巧做活型”進行分析。
1.破難題型
主要情節(jié)如下:
① a.長工受到財主(或黎頭)虐待,欲反抗; b.小伙兒太過聰明,財主看不慣。
②財主(或黎頭)故意出難題刁難長工或小伙兒,并加以威脅恐嚇。
③長工(或小伙兒)用智慧和巧舌解除難題,并反之逗弄財主(或黎頭)。
如《甘工鳥的故鄉(xiāng)———海南黎族民間故事集》中的《聰明的亞堅》注亞堅給黎頭放牛,黎頭對他刻薄至極,還常常打罵虐待。有一次黎頭主動找上亞堅,讓亞堅把他一家老小全都騙哭,不然就要了亞堅的性命。亞堅裝作沒空騙他,卻故意隨口說出他要去河邊捉昨晚浮起的魚群??粗桀^鬼鬼祟祟地往河邊走去,亞堅返回黎頭的家哭喪著臉對黎頭老婆說老爺到河邊捉魚被溪水沖走了,黎頭老婆立馬放聲大哭。亞堅接著返回河邊,又哭喪著臉對黎頭說他剛剛看到少爺玩耍時不小心被兩頭公牛踩死了,黎頭聽完后一路哭著飛奔回家。
財主打定主意要刁難長工,結果反被聰明的長工所戲弄。在這樣身份權勢差距大的兩人的斗爭中,地位低下,窮苦的一方獲得了勝利。如此“大快人心”的結局,不僅迎合了大多數受壓迫的窮苦民眾的審美情趣,更是滿足了百姓精神層面的需求,釋放了心里積淀的壓力和憤恨。
2.巧做活型
主要有以下幾個情節(jié):
①長工受到財主虐待。
②財主給為難長工的難題找了理由。
③長工機智、靈活的把財主的理由轉變?yōu)榉纯古按?,解除難題的方法。
如《甘工鳥的故鄉(xiāng)———海南黎族民間故事集》中的《三頓并一頓》注,亞堅到黎頭家當長工,黎頭時??瘫〉呐按?。有一天黎頭讓亞堅三頓飯合并成一頓,吃完就下地干活,免得來回跑浪費時間。亞堅爽快地答應了,吃完飯后,亞堅就悠閑的在樹下休息。中午時被黎頭看到,便怒斥他偷懶不干活。亞堅就告訴黎頭,他吃的是晚飯,晚飯后自然是不干活而應該休息。黎頭便無話可說。
在劉守華的《“嘴會轉”與“鐵算盤”———“長工和地主”故事解析》注一文中,將“巧做活型”看作是“破解難題型”的補充。雇主以刻薄的條件來雇傭長工,并對他們刻意刁難和虐待,這在中國舊社會的農村中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窮苦的長工們對此抱有極大的不滿和憤怒,可在現實中卻無法輕巧地反抗財主的刁難。因此,在民間故事中自然會包含著如此順利就破解財主刻意刁難的故事情節(jié)。用智慧反抗財主的壓迫,讓財主的奸計無法得逞,這是社會底層的百姓理想中的反抗方式。
在長工智斗財主類的難題故事中,雙方爭斗的方式是“不流血”的智斗。此類故事來源于現實的生活,是根據現實中財主壓迫農民的事實進行再創(chuàng)作而成的。在中國的封建舊社會里,封建政治和經濟制度保護著地主,這給社會造成了深刻的影響。地主和農民之間形成了階級對立,是中國封建舊社會里的基本矛盾之一,這也就使得長工與地主相斗爭民間故事隨之而生。地主殘酷的剝削長工,長工欲進行反抗,可又受到一些制度上制約,因此“智斗”成為長工反抗地主的絕佳方式。民眾巧妙的虛構和藝術化后的“智斗”地主故事,使得故事內容更加的豐富多彩,“智斗”情節(jié)更加的鮮明有趣。
三、黎族“難題型”民間故事的文化內涵
難題型民間故事生成于真實的日常生活,是民眾對日常生活的藝術轉化。海南黎族難題型民間故事呈現了黎族前人的生活狀況,透射出了黎族前人的心理世界,反映出了黎族民眾的審美情趣和價值取向。難題故事中的故事情節(jié)基本都是主人公由困苦的生活,到經受難題的考驗,最終走向美好生活的這一過程。在這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豐富多彩的情節(jié)內容,同時也能捕捉到其中傳達出的思想觀念和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