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guān)于濕毛巾

分手的理由 作者:(日)渡邊淳一


關(guān)于濕毛巾

我比較喜歡濕毛巾?;蛘哒f沒有濕毛巾可用時,我往往沉不住氣。

比如,進西餐館時,乘飛機或新干線時,以及旅行回到家時,我首先想要的就是濕毛巾。

可能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當(dāng)中,日本提供濕毛巾的概率是最高的。

即便是在美、法、英、德等發(fā)達國家,也不像日本這樣為方便客人而提供濕毛巾。

最近國際航班上開始提供濕毛巾了,可能是效仿日本人才這樣做的。

總之,日本人對清潔的喜愛在當(dāng)今世界上也許是屈指可數(shù)的。

人們喜歡濕毛巾,也許是把它當(dāng)成了去除自己心中污垢的一種清潔用品。要說起來,喜歡清潔并不是壞事。

及時為人們提供濕毛巾的提供方也許很不得了。

要預(yù)先將毛巾加熱或冰鎮(zhèn),并用保鮮膜封好備用,以便隨時可取,僅這樣就要花很多錢,用過后還要將其回收。

我從沒打聽過一塊濕毛巾的價格是多少。但大批量地予以供給,總價就不可小覷。

可能是因為這個,最近在新干線的軟席車廂里,提供的是像吸了水的棉花一般的東西。

如實地說,提供這類玩意讓人很失望。

如果是一千日元上下的盒飯配著這類東西,那確實沒辦法,但還是想盡可能地得到將毛巾加熱或冰鎮(zhèn)并用保鮮膜封好的那種濕毛巾。

無論乘坐何種交通工具,好不容易得到了上面所說的那種濕毛巾,但很快又被收回了,這也令人感到困惑。

可能是怕使用者亂丟棄,濕毛巾剛遞過來不久,馬上就有人趕過來回收。這也許是在暗示人們擦一遍就行了,不用再擦了。這逼得我有時候真想說:再稍微晚一會兒不行嗎?

比如,接下來要吃飯或者喝茶、喝咖啡時,有可能會不小心灑在外面。

對于濕毛巾的回收,空姐的要求格外嚴格,但回收之后接著提供配餐,就搞不懂是為何而提供濕毛巾了。

飯前凈手自不用說,飯中和飯后也都還需要濕毛巾,卻被人無情地拿走了。

為了留下濕毛巾,我有時會把它藏在座位前方的布袋里,然后裝作睡覺。盡管這樣,但只要空姐看出破綻,馬上就會強行抽出拿走。

與之相比,新干線的軟席車廂要寬松一些,但何時提供濕毛巾往往讓人意想不到,有時會讓人感到不知所措。

從東京去大阪的電車會提供濕毛巾,不知從名古屋乘車會不會提供呢?

濕毛巾提供與否倒也無所謂!有不少人會這樣說,事實也的確如此。不過,沿途一旦需要濕毛巾,就會讓人在意。

一般人接到濕毛巾,首先會擦手。令人介意的是是否會用它擦臉。

某本婦女雜志上說:“用濕毛巾擦臉和脖子是‘油膩大叔’共有的陋習(xí)。”

我的朋友看過這個評論后,為了不惹年輕女性討厭,脖子上滲汗時也盡量不擦。這是何必呢?我雖不是多么理直氣壯,但面部出汗的時候還是要擦一下的。

一般來說,人體有皺褶的地方、手指頭、耳朵根以及關(guān)節(jié)的內(nèi)側(cè)特別容易臟。

只許擦手,不許擦臉,不管面部和頸部多臟都要忍著。那樣極其不衛(wèi)生,對皮膚也不好。

假如有女性厭煩男人擦臉,那可能是她在嫉妒男人。

她們不擦臉是怕把化妝后的臉擦花,而男人無論怎樣使勁地擦,都不會擦花臉。

當(dāng)她們怕擦花臉而忍耐著,而旁邊的大叔卻一個勁兒地擦臉且擦得干干凈凈時,她們會感到不平衡。

我猜想她們是因為這個,才說用濕毛巾擦臉不成體統(tǒng)的。

對于用濕毛巾擦手,我擦得最仔細的是指甲與指頭之間的縫隙??吹讲莶莶吝@一部位的人,就想告誡其好好擦一下。

因為指甲與指頭之間最容易藏污納垢、滋生細菌。

外科手術(shù)前的洗手規(guī)矩是相當(dāng)嚴謹?shù)?,我?dāng)外科醫(yī)生時,首先要接受嚴格的指導(dǎo),把這雙手洗干凈。

“要把指甲與指頭之間的縫隙多洗幾遍!”

在前輩的叮囑下,我用含有消毒液的刷子反復(fù)地擦拭指甲與指頭之間的縫隙。

現(xiàn)在也是一拿到濕毛巾,即便不做手術(shù),也會用力地擦拭指頭縫。

前幾天,我在飛機上,見有個人同樣認真地擦拭手的各個部位,便無意中問了一句:“您是外科醫(yī)生嗎?”

他聽了微微一震,隨即回答道:“不是,是婦產(chǎn)科醫(yī)生……”

看來無論是外科醫(yī)生還是婦產(chǎn)科醫(yī)生,都注重把手洗干凈、洗徹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