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英人詩句,以雪萊最奇詭而兼流麗。嘗譯其《含羞草》一篇,峻潔無倫,其詩格蓋合中土義山、長吉而熔冶之者。曩者英吉利蓮華女士以《雪萊詩選》媵英領事佛萊蔗于海上,佛子持貺蔡八,蔡八移贈于余。太炎居士書其端曰:“雪萊所作詩,于西方最為妍麗,猶此土有義山也。其贈者亦女子,輾轉移被,為曼殊阇黎所得。或因是懸想提維,與佛弟難陀同轍,于曼殊為禍為福,未可知也?!?
二
作《寒山圖》,錄寒山詩曰:“閑步訪高僧,煙山萬萬層。師親指歸路,月掛一輪燈?!?
三
廢寺無僧,時聽墮葉,參以寒蟲斷續(xù)之聲。乃憶十四歲時,奉母村居。隔鄰女郎手書丹霞詩箋,以紅線系蜻蜓背上,使徐徐飛入余窗,意似憐余蹭蹬也者。詩曰:“青陽啟佳時,白日麗旸谷。新碧映郊坰,芳蕤綴林木。輕露養(yǎng)篁榮,和風送芬馥。密葉結重陰,繁華繞四屋。萬匯皆專與,嗟我守煢獨。故居久不歸,庭草為誰綠?覽物嘆離群,何以慰心曲!”斯人和婉有儀,余曾于月下一握其手。
四
《世說》:“南陽宗世林與曹操同時,而薄其為人,不與之交。及操作司空,總朝政,從容問宗曰:‘可以交未?’答曰:‘松柏之志猶存?!毕闵骄湓疲骸澳酥獡窠浑y,須有知人明。莫將山上松,結托水上萍?!?
五
譚嗣同《寥天一閣文》,奇峭幽潔?!豆乓狻穬烧?,有弦外音,曰:“鱗鱗日照鴛鴦瓦,姑射仙人住其下。素手閑調(diào)雁柱箏,花雨空向湘弦灑!”“六幅秋江曳畫繒,珠簾垂地暗香凝,春風不動秋千索,獨上紅樓第一層?!?
嘗聞仁山老居士言:嗣同頂甚熱,嚴冬亦不冠云。
六
寄劉三白門二絕句:“玉砌孤行夜有聲,美人淚眼尚分明。莫愁此夕情何限,指點荒煙鎖石城?!薄吧斐煞鹞液文埽膲魺o憑恨不勝。多謝劉三問消息,尚留微命作詩僧。”
七
“山齋飯罷渾無事,滿缽擎來盡落花?!贝司巢蛔銥橥馊说酪?。
八
余年十七,住虎山法云寺。小樓三楹,朝云推窗,暮雨卷簾,有泉,有茶,有筍,有芋。師傅居羊城,頻遣師見饋余糖果、糕餅甚豐。囑余端居靜攝,毋事參方。后辭師東行,五載,師傅圓寂,師兄不審行腳何方,剩余東飄西蕩,匆匆八年矣。偶與燕君言之,不覺淚下。
九
“艷女皆妒色,靜女獨檢蹤。任禮恥任妝,嫁德不嫁容。君子易求聘,小人難自從。此志誰與諒?琴弦幽韻重?!贝嗣辖肌鹅o女吟》也。今也吾國長婦姹女,皆競侈邪,又奚望其有反樸還淳之日哉!
十
昔人賣子句云:“生汝如雛鳳,年荒值幾錢?此行須珍重,不比阿娘邊。”又女致母詩云:“挑燈含淚疊云箋,萬里緘封寄可憐。為問生身親阿母,賣兒還剩幾多錢?”二詩音節(jié)哀亮,不忍卒讀。昔陶淵明遣一仆與其子,兼作書誡其子曰:“此亦人子,須善遇之?!彼^‘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也。記朱九江先生絕句云:“新茶煮就手親擎,小婢酣眠未忍驚。記否去年扶病夜,淚痕和藥可憐生?”風致灑然。
十一
明末有《童謠》曰:“職方賤如狗,都督滿街走?!辈粓D今日滬上所見,亦復如是。
十二
兵所以衛(wèi)民,于此土反為民害,真不詳之物也。力田《今樂府》有《梳篦謠》曰:“東家抱兒竄,西家挈婦奔。賊來猶可活,兵來愁殺人!況聞府帖下,大調(diào)土司兵。此物貪且殘,千里無居民。掠人持作羹,析屋持作薪。莫言少為貴,國威嘗見輕,無功害尚小,有功憂更深。問誰作俑者?必有林中丞。蕭條夔子國,城郭為荊榛。賊如梳,兵如篦。玀#xdf91;來,更如剃。保寧賊未除,霸州賊又熾。買馬須快劍須利,從今作賊無反計。”讀之令人扼腕撫膺。
十三
十二月望日行抵摩梨山,古寺黃梅,歲云暮矣。翌晨遇智周禪師于灶下,相對無言,但笑耳。師與余同受海云大戒,工近體,俱幽憶怨斷之音。寺壁有迦留陀夷尊者畫相。是章侯真跡。
十四
張娟娟偶于席上書絕句云:“維摩居士太昌狂,天女何來散妙香!自笑神心如枯木,花枝相伴也無妨?!本昃暾Z余:“是敬安和尚作?!庇嘣唬骸昂蜕幸粫r興致之語,非學吞針羅什?!本窗埠蜕屑醇亩U,有《八指頭陀集》。
十五
黃仲則“如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是想少情多人語。
泰西學子言:“西人以智性識物,東人以感情悟物。”
十六
山寺中北風甚烈,讀《放翁集》,淚痕滿紙,令人心惻。最愛其“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銷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一絕。嘗作《劍門圖》懸壁間,翌日被香客竊去。
十七
十一月十七日病臥秪垣精舍,仁山老檀越為余言秦淮馬湘蘭證果事甚詳。近人但優(yōu)作裙帶中語,而不知彼姝生天成佛也。
十八
南雷有言“人而不甘寂寞,何事不可為”、“籠雞有食湯刀近,野鶴無糧天地寬”二語,特為今之名士痛下針砭耳。
十九
蘇格蘭雪特君為余言:“歐人有禮儀之接吻(Conventional Kiss),有情愛之接吻(Emotional Kiss)?!?
二十
《舊約全書》,在紀元前四百五十八年及四百五十年間伊薩羅氏所輯,千四百八十八年意大利始刊行《希布羅經(jīng)典全集》。
二十一
穆罕默德本麥加產(chǎn),少時家貧,傭于嫠婦赫蒂徹家。開氏敬其為人正直無私,遂嫁之,因而得廣交游。至埃及、敘利亞等地,受猶太、基督兩教感化。歸而隱退山中,住心觀凈,至四十歲始下山,自立一教曰伊斯蘭。伊斯蘭者,此云‘隨順’。倡宇宙一神論,著《可蘭經(jīng)典》。
二十二
春序?qū)⒅x,細雨簾纖,展誦《拜倫集》“What is wealth to me? -it may pass in an hour”,即少陵“富貴于我如浮云”句也。“Comprehend, for Without transformation, Men become wolves on any slight occason”,即靖節(jié)“多謝諸少年,相知不忠厚,意氣傾人命,離隔復何有”句也?!癆s those who dote on odours pluck the flowers, and place them on their breast, but place to die”,即李嘉佑“花間昔日黃鸝囀,妾向青樓已生怨,花落黃鸝不復來,妾老君心亦應變”句也。末二截詞直怨深,十方同感。
二十三
金堡祝發(fā)后,住吾粵丹霞寺,著有《偏行堂集》、《臨清詩》等。昔余行腳至紅梅驛破寺龕傍,見手抄《澹歸和尚詩詞》三卷,心竊愛之,想是行客暫為寄存,余不敢攜去。猶記其《貽吳梅村》一律,大義凜然,想見其為人矣。詩曰:“十郡名賢請自思,座中若個是男兒?鼎湖難挽龍髯日,鴛水爭持牛耳時,哭盡冬青徒有淚,歌殘凝碧竟無詩。故陵麥飯誰澆???贏得空堂酒滿卮?!弊x此,當日名賢,可知也已。
二十四
朱舜水墓,在日本茨城縣久慈郡瑞龍山上。舜水沒數(shù)年,有張斐者,慕舜水高義,追蹤而至,為文以祭之。斐字非文,著有《莽蒼園文稿》,水藩梓以行世。后太炎重為排比。始得流轉中土。今日人已將《舜水全集》刊行,所謂飲水思源者也。憶舜水五古一首云:“九州如瓦解,忠信茍偷生。受詔蒙塵際,晦跡到東瀛。回天謀未就,長星夜夜明。單身寄孤島,抱節(jié)比田橫。已聞鼎命革,西望獨吞聲。”其當日眷懷君國之志,郁而不申,可哀也已。
二十五
日人稱人曰“某樣”,猶“某君”也。此音本西藏語,日人不知也。
二十六
相傳達摩至震旦,初入南海,有士人捧《四書》進。達磨不識華文,但以鼻嗅之,旋曰:“亦誠善哉,直是非而已?!?
二十七
余嘗托晦聞倩如如居士刊石印一方,文曰:“我本將心向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毖嗑^我結習未忘。燕君者,通州沈一梅,方正之士也,肄業(yè)美國惠斯康新大學。
二十八
海園,湘南曹氏子,天賦詩才,不幸短命。十四歲工艷體,有仙氣,非壽征。十九歲牧牛村外,失足溺死。余僅憶其“滴翠滿身彈竹露,落紅雙屐印苔泥”及“樂譜暗翻《金縷曲》,食單親檢水晶糖”數(shù)句而已。
二十九
日本“尺八”,狀類中土洞簫,聞傳自金人。其曲有名《春雨》,陰深凄惘。余《春雨》絕句云:“春雨樓頭尺八蕭,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三十
趙百先少有澄清天下之志,余教習江南陸軍小學堂時,百先為新軍第三標標統(tǒng),始與相識,余嘆為將才也。每次過從,必命兵士攜壺購板鴨黃酒。百先豪于飲,余亦雄于食。既醉,則按劍高歌于風吹細柳之下,或相與馳騁于龍蟠虎踞之間,至樂也。別后作畫,請劉三為題定庵絕句贈之曰:“絕域從軍計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一蕭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
三十一
梵語“比多”云“父”,“莽多”云“母”,“婆羅多”云“兄弟”,“先諦羅”云“石女”,“末陀”云“蒲桃酒”,“摩利迦”云“次第花”,以及東印度人呼“水”曰“郁特”,與英吉利音義并同之語甚多。拉丁出自希臘,希臘導源于“散斯克烈多”(San-skrit),非虛語也。
三十二
劉三工詩善飲,余東居,畫《文姬圖》寄之。病禪為余題飛卿句云:“紅淚文姬洛水春,白頭蘇武天山雪。”劉三以六言三章見答,其一云:“白頭天山蘇武,紅淚洛水文姬,喜汝玉關深入,將安闐此胡兒?”其二云:“東瀛吹簫乞者,笠子壓到眉梢。記得臨觴嗚咽,匆匆三日魂銷?!逼淙疲骸啊恰舴恰亍D,先見《婆羅多詩》。和尚而定國號,國無人焉可知!”又貽余絕句云:“早歲耽禪見性真,江山故宅獨愴神。擔經(jīng)忽作圖南計,白馬投荒第二人?!睍r余有印度之行也。
三十三
英吉利語與華言音義并同者甚眾,康奈爾大學教授某君欲匯而成書,余亦記得數(shù)言以獻,如“費”曰“Fee”,“訴”曰“Sue”,“拖”曰“Tow”,“理性”曰“Reason”,“路”曰“Road”,“時辰”曰“Season”,“絲”曰“Silk”,“爸爸”曰“Papa”,“爹爹”曰“Daddy”,“媽媽”曰“Mamma”,“簿”曰“Book”,“香”曰“Scent”,“圣”曰“Saint”,“君”曰“King”,“蜜”曰“Mead”,“麥”曰“Malt”,“芒果”曰“Mango”,“禍”曰“Woe”,“先時”曰“Since”,“皮”曰“Peel”,“鹿”曰“Roe”,“夸”曰“Quack”,“諾”曰“Nod”,“禮”曰“Rite”,“賠”曰“Pay”而外,雞鳴犬吠,均屬諧聲,無論矣。
三十四
張憲《崖山行》云:“三宮銜璧國步絕,燭天炎火隨風滅,間關海道續(xù)螢光,力戰(zhàn)崖山猶一決?!庇嗪阏b之。曩作《崖山奇石壁圖》,太炎為錄陳元孝詩曰:“山木蕭蕭風更吹,兩崖云雨至今悲。一聲杜宇啼荒殿,十載愁人拜古祠。海水有門分上下,江山無地限華夷。停舟我亦艱難日,愧向蒼苔讀舊碑。”風人之旨,令人黯然。
三十五
崇禎末年,流寇信急,上日夜憂勤。一夕,遣內(nèi)臣易服出禁,探聽民間消息。遇一測字者,因舉一“友”字詢之。測字者問:“何事?”曰:“國事?!睖y字者曰:“不佳,反賊早出頭矣?!奔备目谠唬骸胺谴恕选?,乃‘有’字?!痹唬骸案患?,大明已去其半矣?!庇指目谠唬骸胺且?,申酉之‘酉’耳?!痹唬骸坝患眩熳訛橹磷?,至尊已斬頭截腳矣?!眱?nèi)臣咋舌而還。
三十六
曩羈秣陵,李道人為余書泥金扇面曰“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何故名“般若波羅蜜”?’佛言‘般若波羅蜜’”二十四字,并引齊經(jīng)生及唐人書經(jīng)事。余許道人一畫,于今十載,尚未報命,以余畫本無成法故耳。
三十七
草堂寺維那一日叩余曰:“披剃以來,奚為多憂生之嘆耶?”曰:“雖今出家,以情求道,是以憂耳?!?
三十八
Spenserian Verse,譯云:“冒頭短章?!惫糯ED、拉丁詩家優(yōu)為之,亦猶梵籍發(fā)凡之頌也。
三十九
“偈”即梵音“伽陀”,又云“偈陀”,唐言“頌”,譯云“孤起”?!睹钚吩疲骸安恢仨灻缕稹嘣弧S頌’?!币η伉F摩羅什有《贈沙門法和十偈》,唐人多效之。
四十
阿耨窣睹婆,或輸盧迦波,天竺但數(shù)字滿三十二即為一偈。號阿耨窣睹婆偈?!疤N馱南”者,此云“集施頌”,謂以少言攝集多義,施他誦持。
四十一
樓子師不知何許人,亦不知其名氏,一日偶經(jīng)游街市,于酒樓下整襪帶次,聞樓上某校書唱曲云:“汝既無情我便休?!焙鋈淮笪?。因號“樓子”焉。
四十二
余至中印度時,偕二三法侶居芒碣山寺。山中多果樹,余每日摘鮮果五六十枚啖之。將及一月,私心竊喜,謂今后吾可不食人間煙火矣。惟是六日一方便,便時極苦,后得痢疾。乃知去道尚遠,機緣未至耳。
四十三
緬人惡俗極多,有種族號曰“浸”,居于僻野之山社。凡遇其父母年歲老者,筑臺一座甚高,恭請老人登其上,而社中幼壯男女相率而歌舞于臺下,老人從臺上和之,至老人樂極生狂,忘其在臺上歌舞,跌下身死,則以火焚葬之,謂老人得天神之召,為莫大之榮幸云。
四十四
桐城方氏維儀,年十七,寡居,教其侄以智,儼如人師,君子尚其志焉。其五律一章云:“孤幼歸寧養(yǎng),雙親喪老年。衰容如斷柳,薄命似浮煙。詩調(diào)凄霜鬢,琴心咽凍天。蕭蕭居舊館,錯記是從前?!毕胍娖湓鈺r多難也。
四十五
《佛國記》:耶婆堤,即今爪哇。萬歷時華人至爪哇通商者已眾,出入俱用元通錢,利息甚厚。而今日華僑人口已達八十余萬,自生自滅,竟不識祖國在何方向。
四十六
末里洞有人造石山高數(shù)十丈,千余年物耳。其中千龕萬洞,洞有石佛,遷回曲折,層出無窮。細瞻所刻石象較靈隱寺飛來峰猶為精美。詢之土人,云此石山系華人所造。日 水城為南洲奇跡,亦中土人所建。黃子肅芳約余往游,以病未果也。
四十七
土人稱荷蘭人曰“敦”,猶言“主”也。華人亦妄效呼之,且習土人劣俗。華人土生者曰“嘩嘩”,來自中土者曰“新客”。
四十八
梭羅為首都,其酋居焉,酋出必以夜,喜以生花綴其身,畫眉傅粉,侍從甚盛,復有弓箭手。酋子性揮霍,嗜博飲,妻妾以數(shù)十,喜策肥馬出行,傅粉涂脂,峨峨云髻,狀若好女焉。酋之嬪妾,皆席地臥起,得幸而有孕者,始得賜以床縟。宮人每日給俸若干,使自操井臼。宮中見酋,無論男女,皆裸上體,匍匐而前,酋每一語畢,受命者必合掌禮拜,退時亦蛇行也。
四十九
余巡游南洲諸島,匆匆二歲,所聞皆非所愿聞之事,所見皆非所愿見之人。茫茫天海,渺渺余懷。太炎以素書兼其新作《秋夜》一章見寄,謂居士深于憂患;及余歸至海上,居士方持節(jié)臨邊,意殊自得矣。
五十
塞典堡植物園,其宏富為環(huán)球第一。有書藏,藏書二十余萬,均是西籍。余以《大乘起信論》寄之。
五十一
自巴厘巴板出石叻,途次多悲感?;蘼勔娂钠呗桑瑴厝岫睾?,可與山谷詩并讀。詩云:“四載離悰感索居,似君南渡又年余。未遺蹤跡人間世,稍慰平安海外書。向晚梅花才數(shù)點,當頭明月滿前除。絕勝風景懷人地,回首江樓卻不如?!焙笠荒?,余經(jīng)廣州,留廣雅書院,一醉而去。抵日本,居士復追贈一律云:“五年別去驚初見,一醉殊辜萬里來。春事陰晴到寒食,故人風雨滿離杯。拈花眾里吾多負,取缽人間子未回。自有深深無量意,豈堪清淺說蓬萊!”居士有蒹葭樓,余作《風絮美人圖》寄之。
五十二
印度氣候本分三季:熱季,雨季,涼季。昔者文人好事,更分二閱月為一季,歲共六季:曰“伐散多”為春季,曰“佉離斯磨”為夏季,曰“縛舍”為雨季,曰“薩羅陀”為秋季,曰“訶伊漫多”為冬季,曰“嘶嘶邏”為露季。
五十三
印度“Mahabrata”、“Ramayana”兩篇,閎麗淵雅,為長篇敘事詩,歐洲治文學者視為鴻寶,猶“Iliad”、“Odyssey”篇之于希臘也。此上向無譯述,唯《華嚴疏鈔》中有云:《婆羅多書》、《羅摩延書》,是其名稱。二詩于歐土早有譯本,《婆羅多書》以梵土哆君所譯最當,英儒馬格斯牟勒(Max Müller)序而行之,有見虎一文之詠。
五十四
迦梨陀娑(Kalidasa),梵土詩圣也,英吉利騷壇推之為“莎士比亞”。讀其劇曲《沙恭達羅》(“Sakoontala”),可以覘其流露矣。
五十五
《沙恭達羅》英文譯本有二:一、William Jones譯;一、Monier Monier-Williams譯。猶《起信論》有梁、唐二譯也。
五十六
《摩訶婆羅多》、《羅摩延》二篇,成于吾國商時。篇中已有“支那”國號,近人妄謂“支那”為“秦”字轉音,豈其然乎!
五十七
印度古代詩人好以蓮花喻所歡,猶蘇格蘭詩人之“Red Red Rose”,余譯為《颎颎赤薔薇》五古一首,載《潮音集》。
波斯昔時才子盛以薔薇代意中人云。
五十八
“涉江采芙蓉”,“芙蓉”當譯Lotus,或曰Water lily,非也。英人每譯作Hibiscus,成木芙蓉矣!木芙蓉梵音“缽磨波帝”日中王夫人取此花為小名。
五十九
中土蓮花僅紅、白二色,產(chǎn)印度者,金、黃、藍、紫諸色俱備,唯粉白者晝開夜合,花瓣可餐。諸花較中土產(chǎn)大數(shù)倍,有異香,《經(jīng)》云“芬陀利花”是已。
梵語,人間紅蓮花之上者曰“波曇”。
六十
梵土古代詩人恒言:“手熱證癡情中沸。”莎士比亞亦有句云:“Give me your hand: this hand is moist, my lady.”(見“Othello, ActⅢ.Scene4”)
六十一
伽摩(Kama)者,印度情愛尊天,貌極端美,額上有金書,字跡不可辨。手持弓,以蔗干為之,蜜蜂聯(lián)比而成弦。又持五矢,矢尖飾以同心花,謂得從五覺貫入心坎。腰間系囊二,用麻布制之,實以凌零香屑。其旗畫海妖狀,相傳尊天曾鎮(zhèn)海妖云。余隨婆羅門大德行次摩俱羅山,于散陀那古廟得瞻禮一通。散陀那者,譯言“流花”。
六十二
秦淮青溪上有張麗華小祠,不知何代初建,至今圯跡猶存。新城王士禎有詩云“璧月依然瓊樹枯,玉容猶似憶黃奴。過江青蓋無消息,寂寞青溪伴小姑”二十八字,可稱吊古杰作?!逗笸セā烦獦罚煜率乱逊?,當年風景,亦禍蒼生之尤者耳。